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毛泽东的求学经历是“六年孔夫子,七年洋学堂”,他交往最多、通信最多、唱和最多的老同学是周世钊。两人既是经常作诗填词应对唱和的诗友,又是相处融洽无话不谈的知己。周世钊曾被毛泽东称为“贤者与能者可以兼的人”[1],他与毛泽东有着许多共同的观点、思想和经历,但是他也从不掩饰自己的不同见解,是毛泽东的挚友、诤友、畏友。  相似文献   

2.
1950年国庆前夕,张干在湖南一师时期的学生、毛泽东的同班同学、时任一师校长的周世钊,到张干所在妙高峰中学看望旧日的老校长。“张校长,”周世钊仍然像35年前一样称呼张干“,润之给我来了信,约我到北京参加国庆观礼。”“啊,”张干一惊“,他还记得你?”“我们常通信。张校长,  相似文献   

3.
余玮 《党史纵览》2013,(8):14-18
周世钊既是毛泽东的同学,又是他的朋友,他们之间有着长达63年的交往。这位曾被毛泽东称为"贤者与能者可以兼的人",与毛泽东有着许多共同的观点、思想和经历,但是,他也从不掩饰自己与毛泽东的不同观点与思想。翻阅周世钊的部分遗稿和毛泽东给他的大量书信,细听周氏后人的讲述,笔者真实地感受到毛泽东之伟大,感受到伟人毛泽东在私  相似文献   

4.
五四运动中的毛泽东 1919年3月,毛泽东站在黄浦江码头,目送载着赴法勤工俭学学生的轮船渐渐远去。4月,毛泽东回到长沙。其时,在北京学生中正酝酿着五四运动。 一天,毛泽东找到在修业小学任教的周世钊,对他说:“北京、上海等地的学生正在因外交失败消息引起悲痛和愤怒,正在酝酿开展爱国运动,湖南也应该搞起来。我想在这方面做工作。”当周世钊知道毛泽东还没有确定居住地方时,就劝他说:“修业小学这地方比较适宜,便于与外界联系,还可以在学校里教些课。毛泽东同意了。几天后,毛泽东将他的简单行李搬到修业小学,并在该校教历史课。  相似文献   

5.
《前线》1983,(12)
(括弧里的前一个数字是期数,后一个数字是页数)·纪念毛泽东同志诞辰90周年·毛泽东致周世钊的信(手迹)··“·“·“·…(12·封二)致黄炎培(一九五二年九月五日》”…毛泽东(12·2)致周世钊(一九五五年十月四日).·…毛泽东(12·5)深切怀念伟大领袖毛主席“·“··“·“…吴黎平(12·8)·学习十二大文件·经济责任制与职业道德”·····“··一马博宜(5‘10)谈谈“一大二公”(杂谈)~“·“一大治(5·12)劳动致富与共产主义“··“·“···”···…张同廷(5·14)发展社会主义民主的一个必要条件 —谈民主的公开性及其他·”·…  相似文献   

6.
<正>毛泽东与账本的渊源已久。1936年9月,毛泽东在保安窑洞接受美国记者斯诺采访时说:“我刚识了几个字,父亲就让我开始给家里记账。”还说到他父亲脾气暴躁,常常打他和两个弟弟。“他的严厉态度大概对我也有好处。这使我干活非常勤快,使我仔细记账,免得他有把柄来批评我。”从9岁到17岁,毛泽东一直给家里记账。1910年秋毛泽东留下一首“孩儿立志出乡关”的诗,  相似文献   

7.
1903年,14岁的李振翩,从湖南娄底一个叫琉璃冲的小村步行到省城长沙读书。后来,他成了长沙学生运动领袖之一,并认识了在长沙主办《湘江评论》并且领导学生运动的毛泽东,从此结下深厚友谊。毛泽东亲切地称呼李振翩为‘水牛’,而李振翩则戏称毛泽东为‘水老倌’。 1925年,毛泽东回到湖南再次与他的老朋友李振翩联系共同革命,但是,李振翩正要离开长沙,他在临毕业于湘雅医学院之际,接受了闻名遐迩的北京协和医学院的邀请。他给毛泽东写信:‘革命之途何止一条。改变政治制度,其一也。然众皆亡于无为之疾,不得安其天年,虽新制有何益  相似文献   

8.
霞飞 《党史博览》2005,(6):4-10
毛泽东与陈云在长期的革命和建设事业中相识、相知,建立了深厚的友谊。虽然毛泽东对陈云有过误解,但当误解消除之后,他仍然十分信任、赏识陈云,他称赞陈云时简明扼要地用了一个字:“能。”陈云评价毛泽东则用了含义很深的一句话:“他在我国历史上树立了前所未有的丰功伟绩。”陈云:“朱毛非但是人才,而且为不可多得之天才。”1933年1月,28岁的陈云同博古一道,在几名中央特科人员的秘密护送下,乘一条货船,由上海出发到达广东汕头,又乘火车至潮州,再乘火轮至大埔,从那里走了很远的山路,到达中央苏区。陈云进入中央苏区后,满眼是新的景象,内心…  相似文献   

9.
博览之窗     
“文革”中胡愈之周世钊等痛切晋言的前后 1972年,周世钊由长沙进京,参加王季范的追悼会,而后留居北京,频繁地看望了一些老朋友,其中有胡愈之、杨东莼(时任中央文史馆馆长)、楚图南等。经过长谈,形成了要向毛泽东上书言事的共识。 周世钊在通过王季范的孙女王海容与毛泽东进行联系的同时,将与胡愈之等人议论的内容形成文字。其中主要包括8个方面:①将林彪集团中罪行特别严重的头目,处以死刑;②落实干部政策;③解决知识分子问题;④总结解放军支左的经验教训;⑤恢复科学研究,恢复大学;⑥开放书禁;⑦知识青年“上山下乡”的严重后果;⑧健全法制。  相似文献   

10.
毛泽东是“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的倡导者和推动者,他想通过“大跃进”走出一条在中国迅速发展国民经济的道路,通过人民公社探索一种从社会主义过渡到共产主义的具体形式。但“大跃进”运动和农村人民公社化运动的开展,使以高指标、瞎指挥、浮夸风和“共产风”为主要标志的“左”倾错误严重泛滥。毛泽东一察觉到运动出现偏差,率先提出并带头纠正,以求运动健康发展。1958年11月2日至10日,1959年2月27日至3月5日,毛泽东在河南召开两次“郑州会议”,即是他发现并开始着手纠正错误的努力。  相似文献   

11.
《先锋队》1997,(2)
毛泽东尊称瞿秋白为老师之缘由1934年2月初瞿秋白从上海来到江西中央苏区后,毛泽东经常尊称他为“老师”,此事有个“出典”。事情发生在1927年。某日,34岁的毛泽东兴冲冲地赶到上海中共中央机关报《向导》编辑部,送上稿子《湖南农民运动考察报告》。谁知工...  相似文献   

12.
毛泽东三封书信写成年份考□齐得平在中央档案馆收藏的毛泽东上千封书信中,有三封信的时间同是“十二月廿九日”,没有写明年份。这三封信是分别写给钟学坤①、孙艳②和周世钊③的,1976年毛泽东逝世以后由中共中央办公厅转到中央档案馆收藏。收信人和有关机关在上交...  相似文献   

13.
严农 《新湘评论》2005,(12):56-57
1950年国庆前夕,张干在湖南一师时期的学生、毛泽东的同班同学、时任一师校长的周世钊,到张干所在妙高峰中学看望旧日的老校长。  相似文献   

14.
他帮助了毛泽东毛泽东的父亲毛顺生10岁那年,从邻县湘乡娶来了一个比他年长3岁的童养媳——文七妹。这大概是按照韶山的习俗“女大三,抱金砖”而为之。毛泽东出生后,外婆家成了他少年时代的乐园。这里不仅有外祖父母和舅父等长辈的疼爱,而且几位表兄弟与他意气相投,友情甚笃。尤其与比他大9岁的大表兄文运昌更加关系密切,读私塾后,毛泽东喜欢看《三国演义》、《水浒传》等一类杂书,文运昌家里有不少藏书,毛泽东借来阅读,他俩还订了个“君子协定”,毛泽东每次向文运昌借书,都写借条,阅后及时归还再将它收回。  相似文献   

15.
毛泽东的<七律·答友人>中的"友人"是谁,人们一度众说纷纭.但根据后来陆续披露的一些史料,我们可以肯定地说,"友人"就是周世钊.毛泽东此诗初稿写于1961年.当时他的秘书林克曾对毛泽东的一些诗词进行抄写.据<毛泽东诗词全编鉴赏>(吴正裕、李捷、陈晋编,中央文献出版社2003年版)一书披露,林克所抄写的该诗的标题就是"答周世钊",而此书版本十分可靠,因此此题应该就是原题.  相似文献   

16.
被毛泽东誉为“华侨旗帜民族光辉”的著名爱国华侨领袖陈嘉庚。从1940年开始与中国共产党人结识,随着交往的深入.彼此友谊逐渐加深。其中,他与毛泽东、周恩来等人的关系尤为密切,共同的爱国、爱民和爱党之心,将他们紧紧地联结在一起。在陈嘉庚的心目中,毛泽东才华出众,思想深邃,谈吐不凡,目光远大,是非常值得崇敬和已经做了许多大事的历史伟人。他曾在不同场合、对不同的人多次表达这一看法。  相似文献   

17.
祥涛 《党建文汇》2008,(1):43-43
毛泽东一生节俭。 毛泽东的睡衣是一件棉织品,他特别喜欢。整整用了20年。睡衣破了补,补了又破,反复多次,最后工作人员觉得实在太旧了,就要求换一件新的,但毛泽东不同意。他说:“习惯了,还是这件补丁叠补丁的好穿。”这件睡衣到1971年“退役”时,已经补了73个补丁。  相似文献   

18.
对于曾经的“人民公社”运动,很多人只知道“农村人民公社”,却不知道“城市人民公社”。街道成立人民公社的缘由1957年底至1958年初,国内出现了兴办“人民公社”这一“新生事物”。1958年8月上旬,毛泽东到河南视察时,当地领导向他汇报用“人民公社”这个名称的缘由,毛泽东听后说:“人民公社这个名字好,包括工农商学兵,管理生产、管理生活、管理政权。”8月9日,他到山东视察时又说:  相似文献   

19.
徐特立是毛泽东最尊敬的老师、著名的“延安五老”之一。60岁大寿时,毛泽东满怀深情地给他写信,称赞他“懂得很多而时刻以为不足”“虚心学习新的东西”的学习精神:70岁大寿时,中共中央又发表贺信,高度赞扬他“你对自己是学而不厌,你对别人是诲而不倦,这个品质使你成为中国杰出的革命教育家。”他“活到老,学到老”的学习精神,迄今仍然值得我们学习和弘扬。  相似文献   

20.
毛泽东是“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的倡导者和推动者,也是较早通过调查研究觉察到运动中出现问题并努力加以纠正的中共中央领导人。在“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出现问题后,毛泽东多次召开会议纠“左”。面对一些地方刮起的“穷过渡”风,他强调要弄清集体所有制与全民所有制、礼会主义与共产主义的区别,强调商品生产和商品交换的重要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