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管华 《理论月刊》2005,(9):36-38
辩证的解读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我们会发现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有着许多特征: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一个多样性统一的社会;是一个充满活力稳定的社会;是一个注重和谐发展的社会;是一个“以人为本”的社会;是一个和谐自我的社会。这些特征充满了辩证法,正确认识这些特征有利于我们更好地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相似文献   

2.
胡锦涛同志在中共中央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关于构建和谐社会能力专题研讨班上的重要讲话中指出:和谐社会应该是人与自然的和谐,人与社会的和谐,而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是坚持以人为本、树立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的核心问题,是科学发展观在现实工作中的具体体现。和谐社会应该是一个民主法治的社会,是一个公平正义的社会,是一个诚信友爱的社会,是一个充满活力的社会,是一个安定有序的社会,而且是一个人与自然和谐的社会。党中央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论断,使我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由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和社会主义…  相似文献   

3.
毛泽东心目中的社会主义,其要点主要有三个方面:第一,社会主义是国家领土完整、主权独立、国际地位平等的社会;第二,是社会主义应该是一个以公有制为唯一经济基础的没有剥削和压迫的绝对公正的社会;第三,社会主义应该是一个经济发展、文化繁荣的新型社会。核心是社会主义社会是一个没有剥削与压迫的公正社会。毛泽东在探索适合中国特点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过程中,提出了很多有价值的观点。  相似文献   

4.
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我党在十六届四中全会提出的战略任务。我们所要建设的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一种充满活力,各种利益充分协调,社会管理不断创新和健全的稳定有序的社会。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应具有如下几个主要特征:第一,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一个高度物质文明,社会经济得到全面发展的社会;第二,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以人为本、把公平和正义作为核心价值取向的社会;第三,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一个高度民主、政治文明、精神文明协调发展的社会;第四,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法治社会,在这样的社会,依法治国基本方略得到全面落实;第五,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相似文献   

5.
社会主义社会是改革的社会陆仁权对于社会主义社会,马克思主义从来没把它看成是一个完美无缺、凝固不变的社会,相反,认为社会主义是一个需要不断改革的社会。恩格斯说:“我认为:所谓‘社会主义社会’不是一种一成不变的东西,而应当和任何其他社会制度一样,把它看成...  相似文献   

6.
公正是社会主义的题中应有之义,是社会主义的核心价值取向。一个和谐的社会,必定是一个公正的社会。然而,随着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特别是随着社会经济成分和分配方式的多样化,我区社会各阶层、各行业、各群体之间的利益矛盾和冲突日益凸现。  相似文献   

7.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相对于社会中存在的其他多元的社会价值体系而提出的,是在社会的各种价值体系中具有主导的、统领的、核心地位的体系,实质上就是社会主义价值体系。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之外并不存在一个内涵更为宽泛、架构更为庞大的社会主义价值体系;在社会主义价值体系之内也并不存在一个内涵更为精练、地位更为凸显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同时,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有区别的,不应把两者等同起来。  相似文献   

8.
马克思在《哥达纲领批判》中提出的关于过渡时期的著名论断的含义是在资本主义社会和社会主义社会之间,有一个政治上的过渡时期,这是一个由无产阶级政治革命转向无产阶级社会革命的革命转变时期,这个时期的国家只能是社会主义国家。根据马克思的观点,我国的过渡时期可以表述为: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和社会主义社会之间,有一个由资产阶级民主革命转向无产阶级社会革命的革命转变时期。同这个时期相适应的也有一个政治上的过渡时期,这个时期的国家也就是社会主义国家。  相似文献   

9.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与初级阶段社会主义有联系又有区别。联系既反映在对社会主义认识的深化中 ,也体现在社会主义本质的实行上 ,还表现为初级阶段社会主义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很长历史过程中的一个初始阶段。区别在于两者认识社会主义各有侧重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因初级阶段社会主义的明确认识而进一步具体化、可操作化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除初级阶段社会主义外还包括成熟阶段社会主义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共产主义社会的一个相对独立的社会形态 ,初级阶段社会主义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社会的一个相对独立的社会形态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行社会主义本质是完整充分的 ,初级阶段社会主义实行社会主义本质带有鲜明的初级阶段特点  相似文献   

10.
公平正义是人类社会的共同追求,也是衡量社会文明与进步的重要尺度。党的十七大报告明确提出,实现社会公平正义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重大任务。这是对马克思主义价值观的一个新概括,是对社会主义建设理论的一个新发展。促进和实现社会公平正义,对于充分调动人民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推动科学发展,促进社会和谐,继续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1.
在我们的社会主义社会里,还存在阶级斗争,这是一个客观事实。正确认识社会主义社会的阶级斗争,是一个重大的理论问题和现实问题。它对于我们深入理解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的路线、方针和政策,贯彻执行党在新的历史时期的总任务,具有重要的意义。第一节社会主义社会还存在阶级斗争剥削阶级作为阶级已经消灭无产阶级夺取政权、经过生产资料私有制的社会主义改造进入社会主义社会以后,阶级关系发生了深刻的变化,剥削阶级作为阶级已经消灭。  相似文献   

12.
社会主义再认识的一个重要的新课题,就是用社会开放的观点去认识社会主义社会,把开放视为社会主义社会的重要性质和特征,承认社会主义社会是开放的社会,我们只能在开放中建设社会主义。在社会主义的认识和实践上,我们逐步实现着从封闭到开放的伟大历史性的转变。现在,有必要从基本理论的高度,从全人类发展的高度,进一步研究这一新课题。一、封闭性社会与开放性社会社会主义社会是一种相对独立的社会形态,是人类社会发展历史过程中的一个相对独立的阶段。对社会主义社会的性质和特征问题,人们在实践中不断进行再认识,引出新结论。…  相似文献   

13.
社会主义的本质决定了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应当既是一个高效率的社会,又是一个充分体现社会公平的社会;中国共产党领导广大人民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过程,既是一个不断提高经济效率的过程,同时也是一个切实保障和促进社会公平的过程。本文主要探讨了在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构建过程中,如何以经济发展和社会发展的辩证统一关系为切入点,在经济效率和经济公平、社会效率和社会公平的不同层次贯彻不同的效率与公平原则,从而实现效率与公平的良性互动,达到二者的和谐统一。  相似文献   

14.
刘国光 《思想工作》2005,(9):i0016-i0020
社会公平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一个重要问题。如果社会公平状况不好,就难以推进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建设。其中,一个十分重要的问题是要正确处理经济效率与社会公平的关系。  相似文献   

15.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要把建设社会主义法治社会作为其中的一个不可缺少的重要组成部分。党中央把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提上日程,是把建设社会主义法治社会向前继续推进,为社会全面发展, 国家不断繁荣,民族振兴打下坚实的基础。  相似文献   

16.
构建一个和谐的社会,是社会主义的目的,也是中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能够最终实现的社会条件。把构建一个和谐的社会作为执政的共产党的重要任务,就为市场经济通向社会主义创造了重要条件。马克思主义的需要理论说明,在市场竞争的情况下,满足人民群众的需要是消除社会矛盾,实现社会和谐的基本前提。如何把握和满足人民群众的需要,就成为执政党的重要任务。  相似文献   

17.
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全国人民梦寐以求的一个美好理想社会,也是作为马克思主义政党中国共产党长期以来不懈追求的一个理想社会。中国共产党是一个具有先进性的伟大的党,中国共产党作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领导力量,通过执政功能的充分发挥,不断适应我国社会的深刻变化,推动生产力发展,加强民主法制建设,维护社会公平,激发社会活力,维护社会安定团结,从而实现政通人和,社会的协调和谐。  相似文献   

18.
深刻理解和准确把握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基本内涵、基本特征、基本要求和基本任务,是一个重要问题。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人类共同追求的崇高社会理想,是一个多元动态发展的社会,既是广义的又是狭义的;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基本特征具有系统性、协调性和统筹性;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基本要求是坚持社会主义的政治方向,坚持科学发展观,坚持以人为本,坚持激发全社会的创造活力,坚持注重社会公平与正义,坚持正确处理改革发展稳定的关系;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基本任务是保持经济持续快速协调健康发展,实现民主法治和社会公正,积极发展先进文化,注重社会建设和管理,加快模式生态建设,加强党的建设。  相似文献   

19.
人的全面发展主要是劳动能力、社会关系和个体素质等诸方面自由而充分的发展。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一个以人为本的社会,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就是要在社会主义发展的各个历史阶段,根据社会发展的状况,全面满足人的基本需求,并以之作为社会主义每一个阶段性发展的价值追求和动力源泉。  相似文献   

20.
朱侃 《新东方》2007,(6):4-6
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决定》提出了“社会和谐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属性”的科学论断,这无疑是对社会主义的本质及其特征认识的一个重大深化,也为我们对整个社会主义的认识提供了一个新的视角和新的方法,从而开辟了科学认识社会主义社会的一条崭新的途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