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在融入全球化的过程中,我们要开创改革开放和现代化事业的新局面,要在全球化的浪潮中立于不败之地,有所作为,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全面推进,必须毫不动摇地坚持马克思主义.其一,这是马克思主义生命力根本之所在;其二,这是应对全球化的客观要求.  相似文献   

2.
刘洁 《前沿》2008,(2):10-11
马克思主义哲学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事业是统一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事业需要马克思主义哲学指导,马克思主义哲学也要在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中不断充实新的内容。加强对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的研究既是确保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走向繁荣的必然要求,也是马克思主义哲学这一学科本身进一步发展的客观需要。  相似文献   

3.
<共产党宣言>的七篇序言是<共产党宣言>"活的灵魂",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这七篇序言表明必须要实事求是地理解马克思主义、必须要实事求是地发展马克思主义、必须要实事求是地认识马克思主义的科学性.从七篇序言对马克思主义的阐释来看,马克思主义是最大的实事求是主义,认识这一点对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事业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建设事业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4.
全球化视野下的马克思主义民族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马克思主义民族化是马克思主义发展的内在要求,也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应有之义.在全球化深入发展的时代,马克思主义民族化获得了新的发展契机.在推动马克思主义民族化进程中,要特别重视理论创新、普及理论知识和民族化形式的创新.  相似文献   

5.
全球化思潮是当代核心而敏感的社会思潮。中国要顺利完成新世纪面临的三大历史任务,参与全球化进程,离不开通过加强全球化思潮的引导,培养广大人民的世界眼光和全球视野。我们在现代思想政治教育中必须深刻认识加强对这一思潮引导的迫切性和必要性,并要在立场上、在马克思主义理论功底方面、在方法上明确引导的基本思路。  相似文献   

6.
马克思主义的大众化传播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马克思主义的国际主义特性使得马克思主义在超过一个半世纪的时间里从西欧迅速奔向全世界,它经由知识分子进行广泛传播,并在工人阶级和劳动人民这一实践主体中被认知、掌握和运用,也随着各地历史条件的不同和本土化的过程不断发展.而在这个过程中,理念与事实之间不断的冲突与调适成为马克思主义全球化大众传播的主要特征.当然,马克思主义的中国化是马克思主义全球化进程的重要组成部分.  相似文献   

7.
全球化的发展要求我们更加全面地理解马克思主义理论 ,深入发掘马克思主义理论中的全球化思想 ,更好地指导当今全球化实践。经典马克思主义理论为我们提供了中心、世界、交往这三个理解全球化的关键词。  相似文献   

8.
中国化马克思主义哲学形态的当代建构实质上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创新问题,这一时代问题是马克思主义哲学应对全球化、个体化和过度化而做出的必然反映.理论上的建构路径要把道德评价和社会进步结合起来,要把发展生产力与追求社会的和谐结合起来,要把公共空间的拓展与个人自由的追求结合起来,构建一种新的理性观.  相似文献   

9.
李达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重要理论前驱之一,在其毕生从事的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事业中,李达反思和解决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所面临的一系列基本的理论难题。实现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在理论上要解决的第一个前提性问题,就是普遍与特殊的关系问题,具体而言也就是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普遍性与中国具体实际的特殊性之间的矛盾关系问题。这一问题不先行解决,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必要性与可能性就成问题。李达在自己的理论工作中,较早地反思和解决了这个前提性问题。李达的卓越贡献,对于我们进一步推进当代中国及未来的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事业,具有十分重要的理论启示和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0.
在马克思主义的历史思维中,过去的全球化是以资本为主导的自发的全球化,当代的全球化是以经济为主题的自觉的全球化,未来的全球化是以自由为旨趣的人类联合的全球化。这一清晰的逻辑线索,全面展示了全球化发展的历史脉络与未来图式,为我们准确把握全球化的时代意义,积极跻身于全球化潮流,开启了现实的实践路径。  相似文献   

11.
"大众化"之涵义是由马克思主义自身的理论特质所决定,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现实需要,也是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得以运用和发展的历史经验。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既要联系实际对马克思主义进行理论阐释,也要做好对人民群众进行马克思主义观的教育宣传,并善于同各种反马克思主义思潮展开理论斗争;同时还应通过价值事实来确证"大众化"的现实意义,使人民群众真正从马克思主义这一"普照之光"中得到福祉。  相似文献   

12.
周淑芳 《前沿》2007,2(7):108-110
培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要加强对青年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首要的是进行马克思主义教育。在大学生马克思主义观的培育中,既要重视帮助他们逐步完整准确地掌握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也要重视其整体精神的培育。  相似文献   

13.
在经济全球化和信息网络化的环境中,我党的思想和组织建设要有新观念、新作为。要研究新的执政战略,巩固和扩大网上马克思主义阵地,建设一支能驾驭经济全球化和信息网络化的领导干部队伍,从而巩固执政党地位,提高执政水平。  相似文献   

14.
毛泽东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事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毛泽东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事业梁柱如何对待马克思主义,包括要不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和如何实现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这样相互关联的两个方面。这对中国共产党来说,是一个关系中国革命兴衰成败的至关重要的问题。早在1938年10月中共六届六中全会上,毛泽东就提出:全...  相似文献   

15.
全球化的本质是什么?这是目前全球化讨论中一个基本的、也是争论最多、分歧最大的问题。它涉及全球化研究的一系列问题。笔者认为准确和清晰认识全球化的本质是研究全球化问题的基本要求和出发点,而要从根本上厘清全球化的本质,必须针对目前人们对全球化本质的种种认识及存在的误区,用马克思主义方法论理性地对全球化本质进行再解读。  相似文献   

16.
随着全球化进程中的秩序重建和中国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目标的提出,社会发展呈现出实践伦理化和道德实践化的趋势。适应这一时代变化,对马克思主义也应进行伦理学意义上的解读。马克思对资本主义社会的道德批判,是历史唯物主义、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形成的触发点和“入口处”。伦理精神体现在马克思对未来社会发展和制度的设计中。当代,只有强调对马克思主义的伦理解读,才能使其在全球化的秩序重建以及中国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中拥有更多的发言权。  相似文献   

17.
马小茹 《前沿》2011,(16):37-40
当前全球化浪潮不断推进,中国面对的挑战严峻,担负的责任重大。中国融人全球化需要共生理念的支撑。共生理念下中国应对全球化必须做到:坚持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与共产主义理想信念的统一;坚持民族国家利益的主体性意识与全球性意识的统一;坚持科学创新精神与人文关怀精神的统一;在中国与世界的双向互动中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  相似文献   

18.
巫春红 《传承》2008,(10):22-23
马克思主义在我国意识形态建设中占统治地位。近年来,在经济全球化和利益主体多元化的趋势下,马克思主义的主导地位受到一定程度的冲击和挑战。本文从新时期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建设中的主导作用的重要性、马克思主义主导地位所面临的主要挑战及新时期如何加强马克思主义主导地位这三方面进行了思考和论述,旨在回应冲击和挑战。  相似文献   

19.
21世纪,将是政治多极化、经济全球化和知识经济进一步发展的历史时期。世界变化很快很大。我们要把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事业全面推向21世纪,就要善于用马克思主义的宽广眼界观察世界,高瞻远瞩,及时掌握世界发展新变化、新特点,抓住机遇,发展自己。我们深入...  相似文献   

20.
中国正面临着全球化的新机遇和新挑战,中国的国际地位出现了很大的变化,伴随这一过程的是大众文化及大众媒体在国际及国内社会中的日益活跃,马克思主义在当代的发展也面临了新的挑战与问题。如何把握中国学术全球化战略机遇,对马克思主义加以发展?如何站在比较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