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辽沈战役是解放战争时期在辽宁大地上进行的一场规模空前的大决战。从1947年5月东北民主联军战略攻势开始,到1948年11月辽沈战役结束,辽宁百万英雄儿女在党的领导下,积极投入到辽沈大决战的支前大军中,为中国革命战争史册增添了光辉的一页。  相似文献   

2.
震惊中外的辽沈战役、淮海战役和平津战役,是中国现代革命战争史上最动人的篇章。正是这场中国共产党和中国国民党两大政治集团的大决战,改变了中华民族的命运,开创了中国人民的新世纪。由八一电影制片厂摄制的革命战争历史巨片《大决战·辽沈战役》,以其思想及艺术上的深、真、美,把三大战役之一的辉煌历史再现于银幕,不仅如实地反映了历史,深刻揭示了历史前进的铁的法则,由影片所体现出来的民族自尊、自信、自强的精神,将永远激发我们投身于社会主义四化建设的积极性。  相似文献   

3.
1948年12月1日,中国人民银行挂牌仪式在石家庄中华北街11号隆重举行。此时,在远方的淮海战役和平津战役战场上,大决战的隆隆炮声正在宣告着蒋家王朝的覆灭,同时也像是在为未来新中国的中央银行典礼而喝彩。同日,人民币在石家庄市和中共中央所在地平山县正式发行。  相似文献   

4.
在解放战争中,大西北举行了一场震动全国的战略大决战,这就是1949年8月12日至26日进行的兰州战役。担任这次战役总指挥的是中国人民解放军副总司令、第一野战军司令员兼政治委员彭德怀。这次战役的胜利结束,基本上消灭了从来没有受  相似文献   

5.
高峰 《党史纵览》2010,(5):29-31
1948年12月1日.中国人民银行挂牌仪式在石家庄中华北街11号隆重举行。同日,人民币在石家庄市和中共中央所在地平山县正式发行。此时,在远方的淮海战役和平津战役战场上,大决战的隆隆炮声正在宣告着蒋家王朝的覆灭,同时也像是在为未来新中国的中央银行成立典礼喝彩。  相似文献   

6.
2008年11月30日,笔者在省里召开拉动内需、克服经济危机的座谈会上发言说,这是一场大挑战、大机遇,打好这一仗,也是大转折。它将决定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前途和命运问题。联想到60年前的今天,我参加淮海战役的部队在消灭黄百韬兵团以后,正在向徐州进军,进行最后的大决战。决战的胜败关系到中国革命的前途和命运的问题,胜利了,就是大转折。  相似文献   

7.
正义战争的凯歌──湖南对日受降雪耻纪实王边际止芷作战。此时,中国方面不失时机,迅即组织大反攻。至6月7日,中国军队收复战役开始后所失之地。双方恢复战前状态。芷江大决战在八路军、新四军和人民群众抗日斗争的有力策应下,广大爱国官兵经过50多天的浴血奋战,...  相似文献   

8.
黄刚 《党史纵横》2015,(1):43-44
1948年9月12日,辽沈战役在辽西走廊打响,辽沈战役是解放战争时期在辽宁大地上进行的一场规模空前的大决战。地处大、小凌河两岸的锦县,环绕古城锦州,是辽沈决战的主战场,英雄的锦县儿女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积极投入到辽沈大决战的支前大军中,为解放锦州立下了汗马功劳,可谓功不可没。1948年9月初,中共中央东北局发出了支援辽沈战役的紧急通知,中共冀察热辽分局决定由分局书记兼军区政治委员黄克诚负责整个辽沈战役的支前和战勤领导  相似文献   

9.
解放战争中由辽沈、淮海、平津战役组成的大决战,以惊人的速度与战绩取得最终的胜利.作为最高统帅的毛泽东,在此大决战中,不但运用了高超的军事战略,而且在心理战术上也表现出令人叹服的斗争艺术,这种心理战术根据不同的时期,不同的情况,不同的局势,表现出不同的形式.不同形式的心理战术与军事战略自的有效结合,使得大决战取得圆满的成功.  相似文献   

10.
在战争指导和实践上,走在时间前面的人 1948年9月30日,时任华东野战军代司令员、代政治委员的粟裕第二次来到了曲阜.第一次到曲阜是召开华野前委扩大会议,部署济南战役.这次是部署即将进行的淮海战役,策划一场决定中国命运的大决战.  相似文献   

11.
1948年11月6日至1949年1月10日进行的淮海战役,经过66天激战,华东野战军和中原野战军以60万人战胜国民党军80万人,全歼国民党军第七、二、十二、十三、十六兵团等5大精锐兵团,被毛泽东称为“南线战略大决战”。  相似文献   

12.
正淮海战役是中国共产党和中国人民生死攸关的一次大决战,意义非凡。时隔半个多世纪,每当回想起那惊心动魄的战斗场景,我就心潮澎湃,久久难以平静。如今只要我看到巍然耸立于徐州南郊的淮海战役烈士纪念塔,就会想起曾经和我一起出生入死的战友们,他们为了中国人民的解放事业献出了宝贵的生命,将鲜血洒在了淮海大地上。历史不应该忘记他们,因为只有记住那血与火的历史,才能够倍加珍惜今天来之不易的幸福生活。  相似文献   

13.
淮海战役是中国人民解放军以武器装备较差的60万兵力,与武器装备优良的80万蒋军在中原进行的一次战略大决战.此战,歼灭蒋军在江北的主力55万余人,创造了渡江作战的极有利态势.现在一些西方国家的军事研究机构,把淮海战役列为世界著名战役进行研究.这个战役的构思者、倡仪者和主要的现场指挥者,便是当时任华东野战军代司令员兼代政治委员的粟裕.  相似文献   

14.
第二次世界大战一结束,国共两党决定中国命运的大决战立即拉开帷幕。苏联共产党中央委员会总书记、苏联部长会议主席斯大林,当时既是苏联国家利益的代表,又是国际共产主义运动的最高领导人,他怀着复杂的心态,以及从自身的利益关系考虑,采取种种做法,力图影响这场关系中国命运的大决战。当这场大决战尘埃落定时,斯大林尽管有所保留,还是较为诚恳地对他自己的判断和决策,做了自我反思。  相似文献   

15.
建议举行准海战役还在济南战役发起前,粟裕就考虑济南战役结束后华东野战军的作战方向。他设想了两个方案:一是由鲁西南越陇海铁路,与中原野战军会合,寻歼国民党军于徐州西;二是由鲁南南下,出苏北,夺取两淮(淮阴、淮安)。二者利弊权衡,他初步确定采用第二方案。在济南战役后期,粟裕鉴于攻克济南已稳操胜券,而歼灭援敌的计划难以实现,又进一步筹划攻取两难的方案,并将这一战役定名为“淮海战役”。不过,粟裕这时筹划的淮海战役,是指攻取淮阴、淮安、海州、连云港,规模较小,与后来实际演变成大决战的淮海战役含义是不一样的…  相似文献   

16.
《新湘评论》2010,(16):40-40
在大决战中,我几乎每天都到毛主席、周副主席那里汇报战况或呈送作战图表和有关资料,有机会直接观察到毛主席对全军作战的指挥方式和工作习惯,感悟到毛主席在战略战役指挥上非凡的智慧和艺术。  相似文献   

17.
气势宏伟、波澜壮阔的辽沈战役是中国人民解放军对国民党军进行的一次战略性进攻战役,是解放战争时期战略决战阶段的三大战役中的第一个战役.它的胜利,对后来进行的淮海战役、平津战役和解放战争的最后胜利创造了极有利的条件.但是,在辽沈战役前和战役发展过程中,作为东北局、东北军区暨东北野战军主要领导人的林彪,却对率领部队南下北宁线作战,尤其是对攻克锦州作战曾几度产生犹豫和动摇,险些失去大决战战机.1948年,全国的军事、政治、经济形势都出现了更有利于我党我军而不利于国民党军的重大变化.在这种形势下,毛泽东同志于2月7日在给林彪等东北  相似文献   

18.
福州战役,是人民解放军和国民党部队在东南地区的最大决战,也是影响八闽地区解放进程的历史性战役。在这一战役的准备、实施过程中,闽浙赣边区党组织和游击队积极予以配合与支援,做出了不可磨灭的历史贡献。一、配合解放闽北及闽西北、闽东部分  相似文献   

19.
1948年6月15日,华北《人民日报》在河北平山县里庄创刊。几个月后,人民解放战争的大决战就开始了。在关系中国命运的大决战中,毛泽东关心着新创刊的《人民日报》,他亲自导演的“空城计”——连续撰写发表在《人民日报》上的新华社消息和言论,巧妙地化解傅作义军袭击石家庄的行动,影响深远,是《人民日报》创刊之初的一段佳话。傅作义施用“围魏救赵”之计毛泽东选择了东北作为战略决战的起点。1948年9月12日,辽沈战役拉开序幕,东北野战军主力直取锦州咽喉之地。眼看东北蒋军退路将被切断,蒋介石急令华北傅作义出兵,与集结在沈阳的国民党军主…  相似文献   

20.
第二次世界大战一结束,国共两党决定中国命运的大决战立即拉开帷幕。苏联共产党中央委员会总书记、苏联部长会议主席斯大林,当时既是苏联国家利益的代表,又是国际共产主义运动的最高领导人,他怀着复杂的心态,以及从自身的利益关系考虑,采取种种做法,力图影响这场关系中国命运的大决战。当这场大决战尘埃落定时,斯大林尽管有所保留,还是较为诚恳地对他自己的判断和决策,做了自我反思。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