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新年伊始,虎啸而去,兔跃而来。当广州人四处“寻花问柳”,为买盆靓花迎新春而忙忙碌碌之时,我有机会飞越太平洋,到美国西部和东部作短期的考察。在异国他乡,为防备健忘,我颇注意做笔记,随时随地将所见、所闻和所思记在纸片上,在汽车和飞机上听人谈话时,也笔不停书。时间不长,所记下的纸片竟积有厚厚一迭,被旅伴们戏称有希望获“笔记最佳”奖。返穗之后,我将我的笔记作了整理,以示不负此行、不忘此行也。是为序。  相似文献   

2.
2012年10月,围绕“当代西方史学流派”这一题目,我们在美国培训考察了20多天.听取美困史学界的专家讲授“美国政府政党文件、新闻媒体和独立信息的各自作用”、“美国学术界对中闰共产党历史的研究”、“美国的历史研究”,还考察了美国一些历史研究和档案部门,与其工作人员进行了座谈。它们是美国国会图书馆、美国参议院历史研究室、美国国家档案馆、美国联邦法院档案室、美国哥伦比亚大学东亚研究所和斯坦福大学胡佛研究所。  相似文献   

3.
历史主体的历时性考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人类总体实践的发展,人对外部世界的多维关系也在不断开拓和深化。为了全面揭示人与外部世界关系的实质及其进化趋势,有必要深入探寻和确定人在历史发展中的主体地位。对历史主体的研究,可以从不同的视角展开,比如对历史主体作一般性考察,共时性考察,历时性考察等等。本文试图从历史主体发展的阶段性出发,对其作一历时性考察。作为历史主体的人或群体的个体差异,以及同一个体或群体自身在不同发展阶段的变化,给历史主体蒙上了难以捉摸的色彩。然而,恰恰是作为个体的人或作为组织的群  相似文献   

4.
传统“断代”和现代“独行”——美国人的思维方式漫谈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于美国,我不太关心它的物质涌流、科技发达、军事强盛……,那是人家家底;再说中国也在大步前行。实力是体制环境的产物,体制是思维文化的结晶。仅200多年历史的“老美”靠什么变得强大?他们的“头脑”怎么运转、装了些什么?———美国人的文化心理和思维方式,是我21天访美考察的主要关注点。美国前国务卿基辛格的秘书凯瑟琳女士,是当年随尼克松总统访华签署《中美联合公报》的成员之一。她讲课一开篇就先分析美国人的历史———从欧洲人1492年踏上美洲土地到1776年美国独立战争结束的200多年时间里,美洲大地上一直没有政府。发现“新大陆…  相似文献   

5.
1993年6月1日至6月30日,我有幸参加北京行政学院组织的北京市高级管理干部考察团,赴美学习考察一个月。启程前,《新视野》杂志的编辑找我约稿,他们说这次是北京行政学院第一次组团去美国考察、学习,嘱我归来后,从学院教育工作者这样一个角度介绍一下访美的所见所闻所感,以飨读者。 一个月的时间并不短,旧金山、洛杉矶、纽约、华盛顿等著名城市我们都做了考察。但对于我们这些初访美国的人,用一个月时间,要对美国有一个深入的了解,显然是不可能的事。所以,只能算走马观花,介  相似文献   

6.
1985年、1993年,我曾两次赴美考察。作为一个思想政治工作者和教育工作着,两次考察期间,我都用了很大的精力,对美国社会的政治观、价值观、思想道德教育,进行考察、了解。其目的是通过考察,力争做到全面正确地认识西方,认识美国,以便取其所长,为我所用,吸收借鉴美国在精神文明方面的有益成果,把我们的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和思想政治工作做得更好。以下介绍考察了解到的美国社会政治观、价值观、思想道德教育的情况和特点。一、十分注重政治意识的灌输和渗透在美国表面上何没有思想政治教胄这个概急,但在实际上,美国社会变通过…  相似文献   

7.
对写建国以后这段时期的党史,其实我也没有多少成熟的意见好谈,只是就同志们提的问题和大家一起交换意见。今天谈的不可能系统,就说一些想法吧。第一、宏观与微观。讲历史,讲党史,可以说有个宏观与微观的问题。宏观是指总的概括性的考察和论述。除了总的概括的考察以外,还要细致地考察一件件具体的事情,这可以说是微观。如果没有总的宏观的看法,只作微观,搞得不好就会钻牛角尖。研究古代史和研究近代史、现代史都  相似文献   

8.
美国城市的文化建设吕智敏去年,我随北京市社科院城市社会文化发展考察团赴美进行考察,先后考察了芝加哥、麦迪逊、纽约、华盛顿、洛杉矶等城市。其间,我们接触了一些美国的社会学学者和社区工作者,并与之进行了多次的访谈和交流。现就我们考察中所留下的印象,以及获...  相似文献   

9.
<正>我这是二到苟坝。对苟坝这个地方,我是怀有深厚感情和敬意的。在2003年3月,我来此走党史,通过亲历亲见,对红军长征的艰难曲折、遵义会议的伟大转折和历史为什么选择了毛泽东,有了更为深切的感受。在2006年出版的《长征行》中,我讲了考察苟坝会议的历史情况和对这段历史的认知。两年后,中共遵义县委党史研究室出版《从转折走向辉煌——苟坝会议研究文集》,请我写序文,进一步阐明了我的观点。这以后,再没有机缘研究苟坝会  相似文献   

10.
一、乡村自治的历史考察 列宁在研究国家问题时说:“为了用科学眼光观察这个问题,最可靠、最必需、最重要的就是不要忘记基本的历史联系,考察每个问题都要看某种现象在历史上怎样产生,在发展中经过了哪些重要阶段,并根据它的这种发展去考察这一事物现在会怎样的”。因此,要研究当代乡村自治的状况,以及它对国家行政的作用和影响,先要对乡村自治的历史作一考察。  相似文献   

11.
杨昱 《红岩春秋》2013,(1):18-20
杨昱:美国行收获丰硕,反响热烈。请谈谈这次美国行的由来?周勇:我从1979年起开始从事历史研究,已经34年了,其中研究抗战史30年。我一直有个愿望,就是到美国去查找这段历史的档案史料。新中国成立后,因为两国的长期隔绝,国内学界没有条件看到这些材料。改  相似文献   

12.
正20世纪80年代以来,国内开始介绍并运用口述史学的理论和方法来从事史料征集和历史研究。为了学习借鉴国外经验,2012年7月9日至14日,北京市委党史研究室一行5人赴美国学习考察口述史学的理论与方法。此行,我们访问了美国口述历史协会、国会图书馆美国民俗中心及老兵历史项目部、纽约大学塔米蒙特图书馆、马里兰大学历史系,与10  相似文献   

13.
依照衡量腐败程度通行的国际标准,现今世界约有10%的国家腐败水平最低,美国即名列其中。然而,一个多世纪以前,有关美国腐败的报道频繁见诸报端,与今天一些被冠以“最腐败”之名的发展中国家或转型国家相比,那时美国腐败的泛滥程度和恶劣后果毫不逊色,甚至有过之而无不及。回顾这一特定时段美国腐败与反腐败历史演进的轨迹,可以获得不少借鉴。美国历史上腐败有明显的阶段性。有学者专门考察了美国1815至1975年间的腐败现象。通过检索这一期间出版发行的大量报刊,同时参考联邦和各州的公共腐败审判记录等资料,他们计算出“腐败与欺诈指数”,并…  相似文献   

14.
美国的广播事业及给我们的启示额博力图去年7月28日至8月15日,我参加中国广播电视学会代表团,出访美国,考察美国广播电祝情况。现将有关情况反映如下。一一是重点考察了解了美国公共广播电视的运作和管理情况美国的广播电视事业是商业广播和公共广播两种系并存的...  相似文献   

15.
早在上个世纪80年代,我在提倡研究中共历史要研究社会的时候,就说到其中应注意民俗的考察,最近看到钟敬文主编的<中国民俗史>(六卷本)更增强了我的看法.我认为研究中共历史,要考察其与民俗的关系.  相似文献   

16.
龚铁鹰 《党课》2012,(16):114-115
美国的“历史三角”位于华盛顿南部约250公里,属弗吉尼亚州,三角状地分布着威廉斯堡、约克敦和詹姆斯敦三处历史名城。利用在美国乔治·华盛顿大学听课间隙,我们去那里作了一次穿行。  相似文献   

17.
访美观感     
我有幸成为湖南省社会科学考察团一员,于1996年6月10日一25日赴美国考察。半个月期间,我们考察了美国东、西部的一些主要城市(如华盛顿、纽约、费城、旧金山、洛杉矾、拉斯维加斯、圣地亚哥等)和农村,参观了一些大学(如斯坦福大学和加利福尼亚州立大学等)和科研基地(硅谷等),游览了一些主要的人文景观、商贸中心,专访了美国的一些社会科学工作者、大学教授、中国留学生、工人和农民,听取了有关学术讲座和示范教学。通过考察,我们对美国社会有一个初步的印象。(-)经济高度发达1、现代化的城市建设。美国的城市建设既具有欧洲…  相似文献   

18.
龙小金 《当代贵州》2009,(14):58-58
余达忠先生所著的<走向和谐:岑努村人类学考察>是"贵州本土文化2001"丛书中的一本,他从文化人类学角度考察了岑努村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民族、历史、语言、信仰、婚姻、丧葬、节日等,阅后使我对岑努村社会有了一个系统的印象.  相似文献   

19.
王城 《前线》1960,(24)
二、帝国主义有哪些基本经济特征前面我们已经叙述了资本主义怎样从自由竞争发展到垄断的历史过程。现在要进一步地考察一下帝国主义有哪些基本经济特征。了解这些特征,就可以更深刻地理解帝国主义的经济实质,认识今天以美国为首的帝国主义国家所采取的战争政策和侵略政策的经济基础。  相似文献   

20.
中央苏区与苏区精神   总被引:21,自引:0,他引:21  
本文以实际考察为基础,立足于中央苏区,以中央红军和中央苏区的发展历史为线索,把土地革命战争时期的发展阶段分为四个时期,总结了中央苏区的特殊历史贡献,对这段历史中形成的苏区精神的基本内涵作了科学界定。同时对研究苏区精神所涉及的提出依据、中央苏区的名称、党的“左”倾错误、苏区精神与其他精神的关系等难点问题作了解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