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南风窗》1997,(4)
科学研究一个无情的发现:人类的衰老几乎同他的新生一起降临。就拿女性的脸庞来说,一进入20岁皮肤便出现皱折——造物主从一开始就跟人类开着一个无论如何也笑不起来的玩笑。为抵御衰老,人们很早就在寻求灵丹妙方,追寻得很苦很苦……  相似文献   

2.
计划生命     
刘墉 《法制博览》2010,(6):78-78
人类进化到有居所的时候一定有了门,随着社会发展,门的功能亦随之增添,代表着尊严、森严、威严、守护、防御、拒绝……  相似文献   

3.
生命的启迪     
《点亮生命》为时势——南方宣传主官们所推重,我是为之困惑的。因为,在我的习惯思维中,这样的题材从来不为主流意识所青睐。刘迪生在这部书的“尾声“中写道:“岭南这片土地……海上丝绸之路的起点,客家人大海朝宗的文化家园。虎门硝  相似文献   

4.
生命的启迪     
《点亮生命》为时势——南方宣传主官们所推重,我是为之困惑的。因为,在我的习惯思维中,这样的题材从来不为主流意识所青睐。刘迪生在这部书的“尾声“中写道:“岭南这片土地……海上丝绸之路的起点,客家人大海朝宗的文化家园。虎门硝  相似文献   

5.
生命的价格     
半帆 《法制博览》2008,(22):12-12
家门前的超市开业,人流像夏天河里陡然涨起的洪水。每天早晨,超市还没有开门,门前就聚集一百多人。晚上九点,进出的人群还是络绎不绝。商品那么丰富,何必如此急呢?跟老人们一聊才知道,超市为了招引顾客,个别商品大幅度优惠,每天销量有限。细细计算,  相似文献   

6.
生命的层次     
黎乾 《法制博览》2010,(10):8-8
机关称呼本来没甚稀奇,都是姓氏加职务,挺严肃的。每喊一个人,你都得双脚并立,脸部肌肉拉直,庄严肃穆,但近来机关作风有所改变,变得亲切了,标志是喊领导只喊两个字了,姓氏还在喊。不喊姓氏,不知道是喊他,他当了官,却不喊他,那太锦衣夜行,不行;后面职务却省了字,一般只出声前一个字,比如说财务股皮股长,喊皮殷;派出所车所长,喊车所;检察院纪院长,喊纪院;监察局邰局长,喊邰监;  相似文献   

7.
生命的主题     
李凤吉 《工会博览》2008,(12):44-44
  相似文献   

8.
9.
中国旅游史上写下了新的一页——1997年9月,222名来自广东的旅游探险者,凭借自己的热情、胆识和毅力,穿越了有“生命禁区”之称的罗布荒漠,创造了百人以上穿越罗布泊的纪录。  相似文献   

10.
平时。在生活中.作为家长.我们除了监督孩子写作业、学特长、选学校、上大学之外.知道什么是“生命教育”吗? 记得印度诗人泰戈尔说:“教育的目的是应当向人类传送生命的气息”。 所以教育之“育”应该从尊重生命开始。使人性向善.使人胸襟开阔.使人唤起自身美好的“善”根。 “生命教育”已经戚为家庭教育的一种新境界。新方法了。这是来自一位普通家长的故事.写的就是如何对孩子进行“生命教育“的。看一看.也许对体有用。  相似文献   

11.
也许是巧合,广州赛马会与5月有缘,逢5月便出现奇迹。 1991年5月广州市政府成立赛马筹备5人领导小组。 1992年5月广州赛马场举行破土动工仪式。 1992年8月至1993年元月赛马场以5个月惊人的速度落成并首赛成功,创造了国际赛马史奇迹。 1993年5月中共中央国务院正式批文同意广州进行体育竞技赛马活动。 1994年5月广州赛马会增设  相似文献   

12.
感受阳光,感受温暖,感受自然,感受生命。我一次次地问自己:生命究竟对我意味着什么?是我面对失败后的哭泣,还是成功后流下喜悦的泪水,又或是不经意的瞬间流逝?  相似文献   

13.
生命中,您最需要的是什么?功名,利禄,还是真诚的关怀和健康的身体?  相似文献   

14.
第一次听到杜友农的名字是在广东省摄影家协会,主席胡培烈先生称他是协会里最有传奇色彩的独行侠。打电话约他时,他正准备赴西藏考察摄影,于是我们的见面足足推迟了两个月。这是他的第5次西藏之行。在那张盖有藏文邮戳的明信片上,他告诉我再次攀登了世界之巅——珠峰。或许想象容易偏离现实的轨道。真正见到杜友农时,我的内心首先是一种惊诧,宽松的T恤下一副瘦弱的身骨。  相似文献   

15.
高深 《法制博览》2008,(4):29-29
去日本旅行。有一天恰逢下班高峰时段,在一班地铁上,我看到有很多表情呆滞的智障者和牵着导盲犬的盲人。  相似文献   

16.
《南风窗》1996,(7)
以下三段故事节选自美国人杰克·坎菲尔和马克·韩森合著的《心灵鸡汤》一书。这些故事向我们证明——“外在环境或许会剥夺人的一切,但夺不走他最后的自由,也就是选择个人处世态度及方式的自由。”  相似文献   

17.
报载:电视台播出紧急呼吁后……不到一小时,第一个献血者女工马丽清即坐上出租小汽车火速赶到医院。随后,献血者一个接一个地来了……(1984.2.29) 读这篇报道前一晚,我也看到电视台播出的启事了,可我不知道自己身上流淌的血液属于什么血型,只有干焦急的份。相信当时与我持一样心情的电视观众非常多,也相信他们与我一样对那位“打的”献血者后来的遭遇仍感兴趣。马丽清,41岁,广东省机电设备公司工会副主席,此刻就坐在我面前。谈起9年前那段感人肺腑的新闻,她语气平淡。是很平常啊,在这之前我已给伤病者献过好几回血了。我知道有AB型血的人不多,平均200人才能挑出一个、所以我才焦急。那天  相似文献   

18.
正~~  相似文献   

19.
为什么每个人都有眼睛,但很多人没有眼光?  相似文献   

2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