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你听过吗?有一位墨西哥牧人,他利用身上仅有的一比索钱喝啤酒,然而这一比索虽然用了又用,却总是完整地存在着,就想神话里的宝钱一样神奇,圆了缺,缺了又圆,用不完,用不尽。故事发生在美国和墨西哥的边境地区。这位墨西哥牧人来到边界上的一个小镇,他发现这个小镇酒店里的啤酒是0.1比索一杯,他有1比索,于是就是来买了一杯啤酒,找回0.9比索。他喝完这杯啤酒,又到边界另一侧的一个美国小镇去玩。他发现那个小镇上啤酒的标价也是0.1美元一杯,而那里美元与比索的兑换价格为1:0.9,于是他把口袋里的0.9比索换成1美元,用0.1美元买了一杯啤酒之后,身上还有0.9美元。然后,他再回到边界这一侧的墨西哥小镇。发现这个小镇  相似文献   

2.
这是一个可笑而又真实的故事。一位消费者写信到广州市标准计量局,声言要控告蓝带啤酒的生产厂家,因为厂家在啤酒瓶子外面所注明的啤酒容量与实际容量不相符,所以要求厂家赔偿。标准计量局立刻找到一瓶蓝带啤酒,对着酒瓶,专业人士们也呆住了。原来,在标明每瓶啤酒容量时,啤酒厂一时失误,将一个小写的“m”错标成一个大写的“M”。“m”代表的标准计量单位是“毫升”,而“M”却代表“千吨”,一个字母的大小写之差,却又何止失之千  相似文献   

3.
人以车贵     
曾颖 《法制博览》2011,(12):70-70
我的一位表弟最近干了件惊天动地的事情:他用三天两夜的时间将他老板的奔驰车开回老家,在场镇上转悠了半天,呼朋引伴吃了顿饭之后,又用了三天两夜的时间,把车开回了打工的地方,赶在老板出差回家之前,把车还了回去。整个行程数千公里,耗油钱和过路费数千元,还为封口请他的保安同伴们吃饭花了数百元。因为疲劳驾驶、紧张过度,表弟进医院住了两天。  相似文献   

4.
针对日本少年违法犯罪的司法救助诸多途径,其“实验观察”制度中的“委托辅导”颇具特色,这一最早肇始于日本民间慈善家的志愿性活动最终走向了规范的制度化,表明日本近代以来司法救助制度中维护少年权利、保护少年利益的举措经历了成功的法制现代化进程。  相似文献   

5.
新瓶装旧酒     
对于越来越关心健康的现代人来说,无酒精、低卡路里的啤酒应是大受欢迎的。然而,被誉为日本啤酒之王的麒麟啤酒厂,曾推出一种类似这样的啤酒,结果在全日本每年销售量不超过十万箱,只好宣告失败。针对此现象,日本另一家酒厂——宝酒造,决心要找出其原因之所在。于是,该公司的‘社会观察情报部门’组织了数名生活模式与价值观迥异的职员,进行深入的研究,结果,发现无酒精啤酒销售之  相似文献   

6.
日本预防青少年犯罪的新国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日本社会中频繁发生的少年犯罪案件,日本现行的少年司法制度对策的偏向性已经引起了各方面的批评和指责。日本法务省认识到,预防青少年犯罪的对策,不但是少年司法和刑事政策的职责,也是日本国家全体社会的共同责任,只有全日本国民和各方面的社会力量共同携手联合起来,才是预防少年犯罪、保护少年的人身安全的最有力的对策。  相似文献   

7.
《南风窗》1985,(7)
四十年代末,日本东北大学的一位教授,到东京美国占领军电令通讯部拜访美国官员,那个美国官员说他还在看一份重要报告。在谈话中间,美国官员去上厕所,日本教授立即偷看了那份报告,得知美国贝尔研究所产生了一项重大发明——半导体晶体管。于是,教授回学校后,就马  相似文献   

8.
刘星 《工会博览》2006,(4):48-48
一般而言,年轻的时候,自己没挣钱,只是花父母的钱的时候,不懂得节约,只知道大把大把地花钱。少年不知愁滋味,其实,是少年不知钱滋味。此外,对于一个年轻人来说,生活的富裕与否,钱的多少与否,只是一个量的关系,要想懂得节  相似文献   

9.
1951年离开上海时,匆忙中却把童年与少年的足迹留在了那里。半个世纪后,每次回到黄浦江畔,不管是蒙蒙细雨,还是梧桐新绿,总要像寻找失落的珍珠那样找回那些久远的日子,想把它们一颗颗地拣起来,串成一串纪念的项链。不是纪念自己,而是纪念那个时代,纪念那个时代里的仁人志士。在当年的腥风血雨中,他们是弱者,只能以自己的胸膛面对敌人的枪口;他们又是那么的清贫,往往只有一套衣服,晚上洗了,第2天还没有干透,  相似文献   

10.
日本少年犯罪的现状和预防对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日本的少年犯罪现状以及预防对策是众多中国学者关心的领域;本文就2003年度的日本少年犯罪、近几年少年犯罪的变化特征以及代表性形式作了详细的论述;对其原因以及前兆作了独特的探讨;另外说明了少年犯罪前在家庭、学校、社区的“暗示”性表现,最后提出地区性的少年犯罪预防对策和21世纪日本整个国家应然的预防少年犯罪的对策。  相似文献   

11.
讴歌 《南风窗》2008,(23):95-95
10月初的诺贝尔奖,倒是让不少中国人想起了钱学森——他的堂侄钱永健因为发明了测定活细胞内分子的新方法而得了化学奖,更诗意的描述是:以一种神奇的方式,点亮了活细胞的内部结构。一起跟钱永健平分奖金的还有两个人,一位是日本裔教授下村修,另一位是哥伦比亚大学教授马丁·沙尔菲。  相似文献   

12.
压岁钱     
正打我记事起,每年过年都会收到长辈们给的压岁钱,从来没有间断过。长辈们给我的压岁钱,早些年只有十块钱。那个年代对于我们一个只有几岁的孩子,几块钱的压岁钱也会带来很多喜悦。如今,红包里的钱早已不知去向,但是包住压岁钱的红包都被我小心地珍藏,一张又一张夹在一个本子里不舍得扔掉。因为长辈们每年都会在红包上面写上几个字,或祝福或期盼,这都是我积攒下来的希望与美好的回忆。  相似文献   

13.
白马 《法制博览》2011,(3):54-56
电影《闪闪的红星》中,那个头带戴着红星的八角帽、身背小马枪的少年英雄潘冬子,曾经是上世纪70年代儿童们心中的偶像。然而,真实的历史却比电影更富有传奇色彩,在红军队伍中,有一支1万多名“潘冬子”组成的部队,这就是著名的中央红军“少共国际师”。  相似文献   

14.
《工会博览》2005,(13):75-75
日本料理有一个颇有名的补习老师,每天可以赚很多钱。一天,一个远到的朋友来拜访,他大方地邀请朋友到一家日本料理餐厅吃饭,整个餐厅只有他们两个人,他们也没在意。  相似文献   

15.
《南风窗》2016,(8)
正"木秀于林风必摧之","出头的椽子先烂",或者"枪打出头鸟",这种古老中国庙堂与江湖的智慧共识,在曾经全面向中国学习的日本也有对应的词句,只不过,中国人的理解建立在一种自保诉求之上,而日本人则用以作为对集体主义文化的强调。Pascal是一名对日本这个东方国度充满好奇的年轻的荷兰摄影师,他在2014年在日本拍摄了这一组照片,年轻人新时代下的困惑展现在木然的表情之下。摄影师试图从一种社会动力的大视野去看待这个让他兴致盎然的现象。他分析,上世纪80年代和90年代房地产  相似文献   

16.
阳光下的罪恶——为了自立? 一个烈日当空的中午,广州市南方大厦一带,熙熙攘攘,人流如织。一位刚买完东西的顾客,边走边点着钞票,从商店门口走出来。突然,从墙角落窜出几个歹徒,一手抢过这位顾客手中的钱,便拼命四散而逃,“抢钱啊!捉贼呀!”顾客大声喊道。周围的人群立刻围追堵截,很快便把这群歹徒擒获了。歹徒中有一位是未成年的少年,当他坦白自己的作案动机时,不禁使人惊讶不已。原来,他生长在一个幸福  相似文献   

17.
本次研讨会由上海市高级人民法院少年法庭工作指导小组和上海市普陀区人民法院联合举办,中心议题是结合上海开展少年刑事案件的审理工作的实际,探索一条既符合修正后的《刑事诉讼法》,又具有鲜明特点的少年刑事审判新路子.此次会议除市高级、一中、二中和部分基层法院派员参加外,还邀请了检察机关、专家学者以及市、区青保办、妇联等热衷于青少年保护事业的机关团体参加.与会代表不仅就少年刑事审判工作中的几个中心问题展开了热烈的讨论,而且就一些相关问题发表了意见,并提交了近20篇论文.下面对这次研讨会作一综述.一、保留少年刑事诉讼制度的必要性及其发展需不需要专门的少年刑事诉讼程序,这是当前少年刑事诉讼制度能否继续存在和发展下去的核心所在.代表们提出,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的发展、民主与法制的发展以及犯罪学的发展证明,少年生理、心理状况有其不同于成年人的特殊性,这一特殊性决定了在少年刑事诉讼中必须适用特别程序,才能达到保护未成年人和保护社会秩序的双重目的.对犯罪少年的处理,应采用较为宽容的法律标准和符合其身心特征的审理方式,必须坚持“教育、感化、挽救”的方针.因此,建立在少年身心特征基础上的少年刑事诉讼程序应予保留和发展,在特别程序没有制订之前,应在不违背《刑  相似文献   

18.
正我的父亲年轻时是村里有名的美男子,就像《蝴蝶杯》戏文里唱的"好一位英俊的青春少年"。他心灵手巧,小小年纪就在大队里开拖拉机,挣得工分比大人都多。更重要的是,父亲幽默风趣,踏实肯干,因此,这个帅小伙,在当时不光成了姑娘们的春闺梦里人,还是老派家长们择婿的首选。  相似文献   

19.
针对少年犯罪案件,日本少年法规定了由家庭法院主导的少年保护司法程序以及由检察官和普通法院共同主导的普通刑事司法程序。在案件移送制度方面,日本家庭法院相较于检察官具有受理案件的优先权。家庭法院经审理认为应当判处刑事处分的,须将案件移送检察官按照普通刑事诉讼程序处理。只有在符合特定条件的情况下,检察官方可根据家庭法院的决定参与少年案件的审判。日本少年检察制度可以为我国未成年人检察制度的完善和发展提供诸多有益借鉴。  相似文献   

20.
2007年5月25日,日本《少年法》进行了第18次修订,其中主要包括授予警察官对“触法少年”(14岁以下的少年)案件的调查权限;修改了日本《少年法》移送少年院的未成年人的年龄;强调对在社会上执行保护观察少年的实际效果;实行国费律师(免费)的法律援助制度。因此,有必要探讨日本《少年法》第18次修正的社会背景和目的,了解日本《少年法》的特别保护措施和现状,以此认识此次修订对日本司法实践中的价值和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