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43 毫秒
1.
宪法作为一国的根本法 ,它所追求的宪法秩序是一国法律秩序的基础和核心 ,是保障人民主权、实现宪政的基本价值目标。宪法秩序作为一种社会秩序 ,包括两个层面的涵义 :一是基于人们对一定社会规律的认识 ,通过制定宪法而形成的一种协调国家与公民关系的宪法上的秩序 ,它是理性追求的体现 ,即应然宪法秩序 ;二是通过各种宪法手段对现实的宪法关系进行调节 ,在宪政实践中形成的宪法秩序 ,是一种实际存在的秩序 ,即实然的宪法秩序。宪法秩序的实现是指应然宪法秩序向实然宪法秩序的转换过程 ,是一种存续的状态。但是 ,理性追求和现实存在之间经…  相似文献   

2.
熊威 《人大研究》2020,(1):9-14
一、全国人大及其常委会监督宪法实施的法律依据与职能职责(一)全国人大及其常委会监督宪法实施的法律依据,宪法第六十二条第(二)项规定,全国人大“监督宪法的实施”;第六十七条第(一)项规定,全国人大常委会“解释宪法、监督宪法的实施”。监督宪法的实施是为了保证宪法的实施,依照宪法通过对违宪行为与违宪活动进行审查、纠正。全国人大及其常委会对于监督宪法的实施,主要工作分为两个方面。一是检查宪法的实施情况。  相似文献   

3.
宪法是一个国家的根本大法 ,是治国安邦的总章程 ,是依法治国的根本依据。建国以来 ,我国曾颁布过四部宪法 ,即 195 4年宪法、1975年宪法、1978年宪法和 1982年宪法。此外 ,194 9年还颁布过一部临时宪法性质的《共同纲领》。我国现行宪法是 1982年宪法 ,实践证明这是一部比较好的宪法 ,这部宪法在我国的法治建设、经济发展、社会生活等方面发挥了不可替代的积极作用。但不可否认的是 ,它毕竟产生于改革开放初期 ,当时还处于计划经济时期 ,由于当时的历史环境和条件 ,它并不是一部真正理想的宪法。正基于此 ,我国分别于 1988年、1993年和 199…  相似文献   

4.
刘明超 《新东方》2004,(3):57-59
一、宪法渊源宪法渊源是指一个国家中宪法规范所赖以存在的法律形式。作为宪法渊源中最主要的法律形式是作为成文宪法的宪法典。宪法典往往是一个国家集中表示宪法规范的法律形式。宪法典的修正案作为宪法典不可分割的补充规定,也是宪法规范的渊源之一。在实行不成文宪法的国家中,具有宪法效力的宪法性法律是规定宪法规范的主要法律形式载体。此外,由有权对宪法进行解释的主体依照宪法规定对宪法规范的内涵所作出的解释和说明也是宪法规范的主要表现形式。在一些国家中,除了作为成文宪  相似文献   

5.
1.修改宪法为什么要采取修正案的方式?修改宪法的方式有两种:一种是全面修改,即用一个新的宪法文本代替原来的文本;另一种是修正案方式,即原宪法文本不作修改,将修改后的条文作为修正案附在原宪法文本之后。我国1975年、1978年、1982年三次修改宪法,都是对宪法的全面修改,即采用重新起草宪法的方式,用新宪法代替原宪法。1982年宪法通过以后,全国人民代表大会采用修正案的方式对宪法进行修改。修正案方式是对宪法个别条文或部分内容进行修改的方式。随着社会经济生活的变化,需要对宪法部分内容进行修改时,适宜采用修正案的方式。这样,一方面…  相似文献   

6.
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草案是属于社会主义类型的宪法。在现今的世界上,作为国家根本法的宪法,有两种类型。一种是社会主义类型的宪法,另一种是资本主义类型的宪法,亦即资产阶级国家的宪法。这两种宪法,在根本上是对立的。资本主义国家的宪法是立于统治地位的资产阶级的宪法。资产阶级的宪法的全部内容无非是把有利于资产阶级的社会制度和国家制度纪录下来而加以固定化。资产阶级用它的宪法来维护资本主义的剥削制度,来保持资产阶级专政而镇压劳动人民的反抗和革命斗争。资产阶级为了隐蔽它的宪法的阶级本质,总是避免在宪法中对社会制度做明白的说明,并且用假民主来把少数人对多数人的统治掩盖起来。因此资产阶级国家的宪法中充满了虚伪和欺骗。  相似文献   

7.
宪法是民主制度的法律化,是人民权利的保障书。一部宪法,充分体现了不同国家人民的民主权利。近代意义上的宪法,是资产阶级民主制度的产物。在成文宪法国家中,人权、公民的权利保障都以宪法作为基础。同时,人权保障又是宪法的核心,离开了人权保障,宪法也就失去了其存在的价值。人权与宪法相互依存、相互作用。从某种意义上讲,一国宪法和宪政制度的完备状况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该国人权发展水平。这正如列宁所指出的:“宪法就是一张写着人民权利的纸。”享有充分的人权,是长期以来人类追求的崇高理想,也是我们中国共产党人努力奋斗的目标。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正是反映这一进步要求的法律保障。  相似文献   

8.
《中国人大》2013,(10):46-50
设立宪法临督机构,起草过程中曾经考虑过三种方案:第一种是设立直属全国人大的宪法委员会;第二种是设立全国人大及其常委会领导下的宪法委员会;第三种是设立与全国人大平行的宪法委员会,由富有威望的人组成,类似于法国的宪法委员会。根据彭真的意见,秘书处这次提出了两个方案:一是不设宪法监督机构的方案;一是设立宪法  相似文献   

9.
宪法修改问题研究综述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曾萍 《人大研究》2003,(9):4-10
在党的十六大召开前后 ,特别是十六大召开之后 ,国内的专家、学者发表了一些有关修宪问题的文章 ,现将有关内容整理如下。一、宪法修改的方式世界各国宪法修改的方式主要有两种 :一种是部分修改 ,即对宪法部分条文进行变更、补充或删除。我国于 1998年、1993年、1999年分别对现行宪法进行的三次修正就属于部分修改。一种是全部修改 ,即按照宪法的修改程序对原宪法重新改写 ,原宪法废止 ,新宪法生效。我国于 1975年、1978年、1982年分别通过的宪法就是分别对前一部宪法进行全部修改而成的。关于我国宪法的修改方式 ,存在三种不同意见 :一种意…  相似文献   

10.
宪法的经济属性和经济功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崔美瑛 《新东方》2006,(11):47-49
宪法是国家的根本大法,是一个国家的总章程。在宪法学研究观念更新的今天,宪法学研究方向应该从政治宪法向经济宪法转变,强化宪法的经济功能,注重对宪法的经济论证。一、宪法的经济属性属性是事物本身所固有的性质。经济属性和政治属性一样,都是宪法本身所固有的特性。人们一度  相似文献   

11.
宪法监督制度是宪法实施的重要环节,长期以来,我国宪法监督制度存在着缺陷:没有专门的宪法监督机构,没有一套完善的程序,违宪审查的范围较窄。针对我国宪法监督制度的缺陷,转变观念,突破认识上的误区,设立宪法法院,细化宪法监督程序是完善我国宪法监督制度的有效对策。  相似文献   

12.
第三课宪法是国家的根本大法复习要点: 一、什么是宪法 1.宪法的概念。 2.宪法与普通法律相比较在阶级本质上是一致的,但在内容、效力、制定的机关和修改程序上又有所不同。二、宪法有两种类型 1.世界各国的宪法大致可以分为资本主义宪法和社会主义宪法两大类型。 2.两种类型宪法的阶级本质不同。三、我国宪法的作用我国的宪法,是巩固我国社会主义制度和  相似文献   

13.
宪法观念就是对宪法的忠诚和信仰,是一种伟大的公民精神。时值纪念我国现行宪法颁行20周年之际,宣传宪法精神,让宪法观念深入人心,对于加快依法治国步伐,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具有重要意义。宪法是国家的根本大法,是依法治国的基础,是治国安邦的总章程。宣传宪法精神,让宪法观念深入人心,就是要在广大干部和群众  相似文献   

14.
宪法序言最后一段提出:"全国各族人民、一切国家机关和武装力量、各政党和各社会团体、各企业事业组织,都必须以宪法为根本的活动准则,并且负有维护宪法尊严、保证宪法实施的职责。"这是说一切组织和公民都有维护宪法实施的重要职责。但是,就不同的主体而言,对一切组织和公民,或者对不同的组织来讲,维护宪法实施的职责是不同的。即使仅从人大来看,全国人大和地方人大维护宪法实施的职责也是不一样的。全国人大及其常委会的职责是监督宪法的实施,地方人大及其常委会的职责则是在本行政区域内保证宪法的遵守和执行。全国人大及其常委会维护宪法实施的职责主要是监督宪法的实施,这是宪法的规定。宪法第六十二条第(二)项规定,全国人大"监督宪法的实施";第六十七条第(一)项规定,全国人  相似文献   

15.
我国现行宪法是第五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五次会议于1982年12月4日通过施行的。20年的实践证明,现行宪法是一部好的宪法,是我们依法治国的基础,是治国安邦的总章程。为宣传宪法,使宪法观念更加深入人心,我们特撷取一组理论文章及观点并配以相关链接,以纪念我国现行宪法颁布施行20同年。  相似文献   

16.
论宪法至上     
宪法至上是指一国宪法在法律上和实践中都具有最高的法律效力。宪法是根本法、是理性和正义的集中体现,其核心精神是权力制约、保障人权。实现宪法至上就要强化宪法的规范性和科学性,健全宪法审判制度、保障制度和监督制度,并加强宪法宣传、强化民众的宪法观念。  相似文献   

17.
宪法是我国法律的基础,行政法作为我国诸多法律的一种,是宪法的分支。从宪法与行政法的发展关系来看,行政法不仅丰富了宪法的原则性,补充了宪法的缺口,并使得宪法得到了具体化的实施,而且一定程度上也推进着宪法的完善与修改。  相似文献   

18.
<正>一、什么是宪法宪法既是一个国家的总章程、总纲领,但又不同于一般的章程和纲领,不只是宣示性的或者指导性的,而是具有国家强制约束力的。同时,宪法又不同于一般法律,不同在于,宪法是根本法、最高法。所谓"根本法",是就宪法内容上讲的,是指宪法"规定了国家的根本制度和根本任务";所谓"最高法",是就宪法效力上讲的,是指宪法"具有最高的法律效力"。宪法序言最后一段规定:"全国各族人民、一切国家机关和武装力  相似文献   

19.
周耀 《人大研究》2002,(10):21-21
宪法是国家的根本大法 ,是依法治国 ,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根本法律依据。作为地方人大 ,必须牢固树立依照宪法规定办事的宪法意识 ,按照“三个代表”的重要思想 ,围绕人民的利益开展活动 ,尽职尽责搞好人大工作。一、加强宪法学习 ,提高尊宪意识。人大要保证宪法和法律在本行政区域的正确实施 ,一切工作和行为都必须按照宪法赋予的职权办事。最起码要从三方面加强工作 :一是人大常委会组成人员、人大代表和机关工作人员必须带头学习宪法、遵守宪法、维护宪法 ,做守宪护法的模范 ,并用于指导工作。二是要督促“一府两院”及其职能部门学习…  相似文献   

20.
第八届全国人大第一次会议根据中共中央的建议,对我国现行宪法的部分内容进行了修改。本文仅就现行宪法修改的有关问题作如下探讨。一、如何评价我国的现行宪法我国现行宪法是1982年12月4日由第五届全国人大第五次会议通过的,后来于1988年4月12日第七届全国人大第一次会议通过两条宪法修正案。时至今日,我国现行宪法仍然是建国以来最好的一部宪法。第一,从制定宪法的形式看,它采用了全民讨论、直接民主的形式。从制定宪法的指导思想上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