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在迅猛发展的改革潮流中,企业职工具有怎样的心理特征?他们的心理承受力能适应改革的发展吗?思想政治工作能为改革做些什么?带着这些想法,我们从八月中旬开始,用十天左右的时间,做了一次抽样调查。我们一共调查了十个单位,二百名职工,并根据工人、干部两大类和政工干部、行政干部、党员、群众、老工人、青年工人六个层次,围绕劳动制度改革、厂长负责制、市场物价、政治体制改革等十六个改革课题,进行了无记名答卷,取得了比较真实的  相似文献   

2.
读《解放日报》连载的《生活中的毛泽东》,感受最深的莫过于毛泽东的一句“口头禅”;“谁叫你是毛泽东的儿子呢?”—— 毛岸英和刘思齐没到法定的结婚年龄,父亲教育儿子遵守婚姻法:“你找谁结婚由你作主,结婚年龄不到你作得了主吗?那就由制度和纪律作主。谁叫你是毛泽东的儿子呢?” 送儿子赴朝参战,同志们竭力劝阻,毛泽东还是一句话:“谁叫他是毛泽东  相似文献   

3.
一、中国正处在一个什么样的历史时刻? 二、社会主义在中国已经失败了吗? 三、只有中共才能领导中国的社会主义建设和改革四、社会主义民主建设也是一个过程结语  相似文献   

4.
当暖色的楼政遭遇冷淡的楼市,在房地产这方冻土上,能开出保障与市场的并蒂花吗?销售冻结、空置上升、购买意愿降至历史冰点,在当下,楼  相似文献   

5.
宾馆起飞     
一位日本记者在文章中说,过去他认为“好的服务在社会主义国家里是没有的”,但是,重庆一家餐厅的一个服务员使他改变了看法。他感到:好的服务,社会主义国家也是做得到的。 的确,过去从港澳和国外来的朋友,对我们的宾馆设备差,服务不好,啧有烦言。这确是我们旅游事业之一大病。这个毛病改得了吗?最近我们在广东经济特区和广州市  相似文献   

6.
莫如 《瞭望》1994,(17)
党领导全国人民进行的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事业正乘风破浪胜利前进,改革已进入建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框架为目标的攻坚阶段。要保证改革和经济发展取得预期的效果,端正各级干部作风,提倡深入实际、调查、解决实际问题非常必要。与党中央的这一要求相对立的是在某些干部中官僚主义、形式主义还比较严重。我们不是讲要抓住机遇吗?若犯了这种毛病则是贻误时机;我们不是要发挥人民群众的积极性和创造精神吗?这种作风则挫伤群众。官僚主义、形式主义作风的危害是很大的,使党的政策不能落实,改革、建设中出现的许多新问题不得及时解决,危害甚巨,不可等闲视之。  相似文献   

7.
资本寒冬?     
<正>创业者拿不到钱?投资人也没有钱?创投市场一片惨淡?这大概就是大家口口相传的"资本寒冬"。但是,它真的存在吗,长啥样,还会持续多久?也许情况并没有那么糟。——投资人把钱袋子捂紧,因为他们更理性了;创业公司倒闭,这是优胜劣汰的自然结果。所谓"资本寒冬",不过是创投市场有益健康的自我清理。创业公司拿不到钱?数据:2016年上半年,中国股权投资市场共计  相似文献   

8.
在晋、陕几个县跑,从地区到乡村,从干部到农民,都在嚷嚷粮价太低,似乎只要把粮价提一下,农民种粮的积极性便会调动起来,我国的粮食生产就会大发展,粮食就不成问题了。可是,细一琢磨,粮食再提价,负担加在谁身上?叫国家补贴,各县各地区自己有钱吗?加在拿工资的人身上,大家受得了吗?粮价再涨,其他商品也轮番跟着涨,会是什么样?显然,再提价不是个根本性的可行办法。 现在的粮食市场是开放的,市场上的粮价是自由  相似文献   

9.
问题的提出随着企业改革的不断深化,相当一部分职工(特别是富余人员、下岗人员、待业人员、老职工)认为,改革削弱了工人阶级的主人翁地位,淡化了工人阶级的主人翁意识,使我们成了雇佣劳动者。他们提出:我们还是“主人”吗?  相似文献   

10.
正你是个爱抱怨的人吗?你经常对很多人、事、地方不满意吗?总是有这样那样的杂事琐事让你难以心想事成吗?他人常常是你成功的障碍而不是帮助者吗?你从未想过自己有什么不对之处吗?请思考下面这5个对你有百害而无一利的借口。1.没时间真的吗?你真的没有时间做不仅对你个人,而且对于和你有关的人也有利的事情吗?如果连做能够改善自己生活质量事情的  相似文献   

11.
何谓多层次股票市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国九条”意见中,鲜明地提出要“建立多层次股票市场体系”。这是一个很到位的提法,清除了过去许多误导性概念。多年来,建立多层次股票市场的认识一直模糊, “二板市场”、“三板市场”之类的提法,让人搞不明白到底说的是板块还是市场。 纳斯达克国际公司总裁约翰·沃尔来华访问,有记者问:“你认为纳斯达克是二板市场吗”?他回答道:“我不认为纳斯达克是二板市场。世界上最大的股票在我们这里交易买卖,为什么把我们看作是二板市场呢?无论是按股票交易量算还是  相似文献   

12.
《求知》2017,(7)
<正>"逆全球化"救得了美国吗?郭纪在《求是》2017年第9期撰文指出:在新一轮经济全球化之初,美国曾经是主要推手,不遗余力发挥引领作用。美国积极参与构建全球自由贸易体系,同意设立世界贸易组织;美国大力推动区域经济一体化进程,克服强大的政治压力,签署了北美自由贸易区;此外,美国还发起第一届亚太经合组织领导人非正式会议,推动亚太地区贸易和投资自由化。美国资本是推动经济全球化发展的急先锋。长期以来,美国对外投资获得丰厚回报。因  相似文献   

13.
(一) 逛逛当今市场,给人最直观的印象就是新店铺越来越多。这似乎有点蹊跷:不是都在嚷嚷“疲软”吗?怎么还会冒出这么多抢生意的主儿呢? 其实,与其说抢生意,毋宁说是市场上出现的一种对消费者的把握上的新思路。不难发现,流通领域内传统的生意模式过于单调,而适应消费者不同需要的新的经营方式,则是对市场的一种深层开发,这也是对市场的丰富。  相似文献   

14.
前不久,美国一商人带来样品,希望上海能生产高尔夫球场车,年销可达20000辆,每辆价格2,000美元.这样一笔送上门的生意,上海居然没有接下来.是技术条件不具备吗?不是.是嫌无利可图吗?当然更不可能.据有关部门事后说,主要据说是感到这种车在国内毫无销路,一旦国际市场有变,连转内销的退路都没有.在这样的思想指导下,向外向型经济转变  相似文献   

15.
我们正经历由计划经济迈向市场经济的改革过程,传统体制下那种以指令性计划为中心的国家集中统一调节模式正逐步作为历史现象从现实生活中退出。市场经济的本质就是赋予企业等市场参与者以市场主体地位,让自由竞争及市场价格作为经济运行的基本调节力量,这就是亚当·斯密讲的那只“看不见的手”。然而光凭这只手能使整个经济运行正常化和资源配置优化吗?从本世纪三十年代以来西方经济发展的情况看,国家的宏观调控是必不可少的。基本的理由,一是存在“市场失灵“(MarketFailure)。就是说,在一些经济活动领域,存在社会效用与个体效用、社会成本与个体成本之间的差别,这叫做“经济的外部性”。这些外部不经济的行为,如环  相似文献   

16.
艾冷艳 《学理论》2008,(21):46-46
你家有"格兰仕"微波炉吗?你穿过"红豆"衬衫吗?你用的是"舒蕾"洗发水吗?你知道这些名牌商品是什么企业生产的吗?告诉你吧,乡镇企业!  相似文献   

17.
管理有固定的模式吗?同一模式的管理能运用于不同地域吗?管理仅仅是一种方式、手段还是具有更高的价值意义?管理如果具有价值层面的意义,实现自身价值的方式是固定的吗?换句话说,某种固定的方式只能实现某种价值吗?这些问题,都将通过我们对"中国式管理"所展开的批判中得到解决.  相似文献   

18.
尹武 《瞭望》1992,(31)
“不是说改革能带来实惠吗?可为啥我连‘饭碗’都捧不住?”一位因企业破产而拿70%工资的老工人瞪着一双迷惘的眼睛在发问。 “唉!我一不贪污,二不受贿,两袖清风。你说,凭啥要撤我的职?”一位在改革中因政绩平平途中“落马”的官员在诉苦。 上述所举,道出了不同层次人们在改革中的心态。之所以出现上述种种疑惑,我以为,其根源在于人们对改革缺乏应有的正确认识——改革是要付出代价的,因而在不少人心目中,滋生了在改革中只能“得”不能“失”的脆弱心理。因此,在我们今天进一步深化改革之时,需要向人们讲明白,强化人们对待改革的“代价意识”。因为改革是前无古人的事业,没有  相似文献   

19.
乡镇改革:从权力结构的失衡走向平衡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从1984年乡镇政府恢复重建后的20多年时间里,我国曾进行过多次乡镇改革.以乡镇撤并、精简机构、裁减人员为主要内容的机构改革是我国20年来乡镇改革的一般做法.然而,积重难返,乡镇机构在改革中日益臃肿,乡镇人员在精简中增加,乡镇一直处于"精简-膨胀-再精简-再膨胀"以及"循环改革"的怪圈,改革的目标一次次落空.本轮乡镇改革能走出"精简-膨胀-再精简-再膨胀"的怪圈吗?  相似文献   

20.
立华 《学理论》2008,(15):65-65
“身体是革命的本钱”,这句话中国人都知道。所以,谁都希望自己有个好身体,没病没灾,结结实实、硬硬朗朗的。可人吃五谷杂粮,天有雨雪风霜,谁能保证自己啥病也不得?得了病,特别是得了大病、重病咋整?没别的招儿,上医院呗!该吃药吃药,该打针打针,该住院住院,该手术手术。及时把病治好了,还愁没有好身体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