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如今 ,随便问一位青年朋友 :“你愿意默默无闻地在平凡中度过一生吗 ?”答案几乎都是否定的 !岁月如梭 ,时间的巨轮已经驶入二十一世纪 ,有人说 ,这是一个崇尚张扬个性、表现自我、藐视平凡、不甘寂寞的时代。每个人都在力图让世界认识自己 ,让社会承认自己 ,又有谁会甘于平凡呢 ?而我 ,此时此地的我却要大声宣布 :“我 ,甘愿平凡 !”作为一名机关后勤工作者 ,我要争取做一个默默奉献青春与热情的平凡人。但这并不代表我比别人更高尚 ,只是因为我的同事们是这样做的 ,领导们是这样做的 ,全体为中国腾飞而努力的劳动者们都是这样做的 !曾几何…  相似文献   

2.
我要求高有什么错?我才25岁,还有挑选的余地,难道要等到没有资本时才饥不择食吗?选对象又不同于到市场买肉,能随便挑一块就算了吗?1. 这是个张扬个性的年代舒畅最后一个走出办公室,悠哉游哉地等待着电梯。一位身材颀长的大男孩冒昧地叫住她,他问:“小姐你会不会打字?”舒畅瞪他一眼,心里想这人八成是个白痴,要不就是个色狼。但舒畅还是维持了淑女的风度,礼貌地点点头,他说: “我正要和客户签合同,但他们的文员生病了,这份合同很急,我又不大会打字。”舒畅抬头看着电梯显示屏,眉心深锁,很  相似文献   

3.
笔者接触了服务于基层岗点的保安员,“工资待遇低”是他们不谋而合的回答,1000元左右的薪水意味着每天工作8小时并且没有双休日,同时还要适应倒班、夜间工作等作息时间,由于没有固定的业余时间,也使他们兼职增收的想法变成一种奢望。“待遇不理想,保安工作永远只是我们事业前进的‘踏脚板’”,很多在职保安员都这么回答。薪水低是保安工作不为人们所重视的根本原因吗?说到薪水低,同样是没日没夜的工作,而且只拿二三百的工资,但就是有人愿意做学徒工,原因何在?“行业前途性”似乎才是问题的本质所在,都说一技成天下行,愿意做学徒工的人往往在…  相似文献   

4.
秋雨 《今日广西》2008,(16):20-21
不懈的奋斗与张扬的个性早已成为这位“乒乓女皇”留给人们的最深印象。而今,早已在赛场上实现“大满贯”的邓亚萍.正在诠释她的新角色。  相似文献   

5.
我们谁都离不开垃圾,又谁都不愿意与垃圾为伍。“你这垃圾!”——没有比这更厉害的骂人语言了。在这个美好的世界,谁愿意成为垃圾呢?我们每个人都衣着鲜亮,都容光焕发。垃圾?谁是垃圾?太离谱了吧?  相似文献   

6.
一 “喂,刘警官吗?今天下午4点有人在海棠花茶楼进行毒品交易”。“你是谁?他们有几个人?是什么模样?……”对方不待回答,“啪”的一声把电话挂断了。 下午,海棠花茶楼里,坐满了  相似文献   

7.
服饰穿戴“优化组合” 一改过去“穿暖就行”的观念,“怎么穿戴才更漂亮、潇洒、得体”,几乎是当今人们每天都要考虑到的问题。作为现代人,穿戴最忌不合潮流、没有个性、不伦不类,因此服饰穿戴“优化组合”被人们特别看重。几乎谁都有深切体会:从头到脚,从内到外穿什么?我这样的身材配哪几样服装?我这样的肤色配  相似文献   

8.
截止到今年6月,“限塑令”已经施行十年了.然而,无论是媒体报道还是切身感受,“限塑令”的作用有点“不痛不痒”. 决不能让法治陷入“不痛不痒”的尴尬,从尴尬中吸取教训才是法治的正确之道. “法律的权威源自人民的内心拥护和真诚信仰”.环保当然是人民群众所真心拥护的,但具体到“限塑令”为什么就陷入尴尬呢?一项“正确的”法规政策难以得到遵守,要么是限制了大家不愿意放弃的利益,要么老百姓意识普遍还没有达到立法者所期盼的层次.要坚持新法规政策的价值取向,必须通过“谁执法谁普法”加以大力引导,这一关键环节不到位,必然基础不牢.  相似文献   

9.
在电视连续剧《铁齿铜牙纪晓岚》里,和的“怪论”很多,让人听了,不知是想笑还是想哭。   “怪论”之一:“救灾先救官”。“救灾先救官,官都活不了,谁去救民 ?”当有人揭发一些官员侵吞救灾粮款时,和就这样理直气壮地告诉纪晓岚:“你说荒唐 ?但这是事实 !万千灾民,谁去发钱 ?你吗 ?我吗 ?是大大小小的官员,我得先喂饱这些人,人家才肯卖命 !”   “怪论”之二:“清官讨人嫌”。和说:“贪官才会听话,才忠实推行朝廷政令,政才通,令才行,民方安,国方泰 !”而“那些清官,食古不化,上级有令必百般求疵,下层有错必毫不留情…  相似文献   

10.
“这像话吗?找谁谁不见,找谁谁不管,该执法不执法,该干事不去干。两年了,整整两年啊!就这样躲来躲去,推来推去。”由于两年来七次上京讨薪无果,河北农民郭增光以及背后的68名农民工,无奈之中将北京市大兴区劳动和社会保障局告上了法庭,状告该部门“行政不作为”。(详见2004年1月16日《中国青年报》报道)乍一看,让人感觉很新鲜,因为不及时执法而成为被告,我们恐怕很少听说。但细想想,也不冤。人家跑了两年都没有个说法,那你这些政府执法部门,又是干什么吃的?状告执法部门,是因为他们的合法权益在这些部门的互相推诿下,实在得不到保障,所以才…  相似文献   

11.
“80后”学生特点与公安院校人才培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时代的发展,“80后”一代逐渐成为社会的生力军,“80后”鲜明的个性特征也正越来越多地为人们所熟悉。他们既有朝气蓬勃、个性张扬、理想远大、富于创新精神的一面,又有缺乏恒心、缺少包容、冲动叛逆、缺乏实干精神的一面。  相似文献   

12.
“白纸黑点”与“黑纸白点” 在一所寄宿制中学里,一位老师走进了教室,他先拿出一张画有黑点的白纸,问他的学生:“同学们,你们看到了什么?”学生们盯住黑点齐声喊道:“一个黑点。”老师非常沮丧:“难道你们谁也没有看到这张白纸吗?眼光集中在黑  相似文献   

13.
听闻记者要去“台湾省政府”采访,几乎所有的媒体朋友都说:哪里还有“台湾省政府”,不是早被李登辉废掉了吗?当记者从高雄坐车到台中市,告诉出租车司机要到南投县南投市中兴新村“台湾省政府”的时候,出租车司机脑子有些“短路”,半天才疑惑地回答说:“去是没有问题,也很方便,半个钟头就到了。可是现在还有‘省政府’吗?”但实际情形是,“台湾省政府”确实还在,只不过它早已名不副实,眼看着就要走入历史了。“台湾省政府”不在台北市下了高速公路,车子很快驶入一条椰林大道,不多远,即可看到一座灰色水泥牌坊,上书金色的四个大字“中兴新村”…  相似文献   

14.
“谁死谁有理”“恶人先告状”“好人没好报”“事不关已,高高挂起”“好人难当,自保是王道”这些个话语,过往中您听到过几个?又说出过几个?当八旬老人掉倒后,无奈喊出“没人撞我!我自己摔的!教救我……”不管你是不是在场的当事人,听说这件事心底难道就没有产生“这个社会究竟怎么了”的疑问吗?  相似文献   

15.
见到他的时候是在初夏的一个中午,似火的骄阳照在脸上火辣辣地疼,瓜地里早已不见做工的农民,惟有他还在忙碌着,汗水湿透了衣服,就像挨雨淋了一样,他却像没有感觉一样置之不理。我们提出要采访他,他说:“西瓜得了病,叶子都烂了,我得查明病因,改天再聊好吗?”结果,那天,他一查就查到了太阳偏西……他是谁?他就是曾经获得全国“五一”劳动奖  相似文献   

16.
朱子强关上手机,拎起桌子上的背包,正要出去,突然看到一位大妈眼神直勾勾地望着他。朱子强轻声问:“大妈,您找谁?”宁母激动地说:“请问,你就是那位写有关宁小玲文章的记者吗?”“是我,您请坐,找我有什么事吗?”朱子强拉给她一把椅子。宁母没有坐:“孩子,你们当记者的是不是只管把文章写得越邪乎越抓人?不知道缺德文章也可以杀人啊?!”朱子强有点窘:“大妈,您这是什么意思?”宁母的脸色在变:“谁告诉你我的女儿携款潜逃了?”“这是企业提供的消息啊,同时也从公安部门得到了证实。不过,您老注意到了吗?我在文章里写的只是‘怀疑’……”朱子强底气有点不足。  相似文献   

17.
在非洲加纳的库马西寄宿学校,一位老师走进教室,手里拿着一张画有一个黑点的白纸,他问学生“:孩子们,你们看到了什么?”学生齐声回答“:一个黑点!”这时,老师说:“难道你们谁也没有看到这张白纸吗?今后生活中你们可不要这样啊!”一个学生牢牢记住了老师的话,他就是科菲·安南。  相似文献   

18.
那年5月10日,是母亲节。一大早我就兴冲冲地跑到保安公司附近那个很小的邮电代办所。这里早已挤满了和我一样给家里打电话的打工族,好不容易轮到了我,迫不及待地抓起电话,以最快的速度按下了号码。“喂!”那边传来了一位中年妇女的声音。“妈妈,您好!”我冲着电话欢呼。“虎儿,虎儿……是你……”电话拨错了?虎儿是谁?她又是谁?我故意拖长了声音:“你是……”“我是妈妈呀!怎么才半年时间,就连妈妈的声音都听不出来了?一直没收到你的信,可把妈妈想死了……”电话里传来轻轻的抽泣声,但她丝毫不容我插话,继续哽咽地说道:“虎儿,这半年你们保…  相似文献   

19.
佚名 《中国减灾》2004,(12):59-59
“人类最后一滴水是什么?”九岁的儿子突然问我。“又是脑筋急转弯吗?”“你说吗!说完我再告诉你。”“人类最后的一滴水,还是水呗!”“不对,是人的眼泪。”“谁说的?”我惊讶于儿子的答案。“是广告。”“好儿子,你知道广告的意思吗?”“让我们节约用水。”“谢谢你的脑筋急转弯。”“不是脑筋急转弯,是广告。自然老师让我们回家,向每位家长提问。”“那就代我谢谢你们老师。”多好的老师。这件事过去很久了,可是我一直没有忘记。一次,一位来学校办事的家长,向我讲了一件事。她去大学看女儿,正值初夏,半夜起夜,发现水房有哗哗的流水声。走…  相似文献   

20.
科技是第一生产力,早已成为国人的共识。那么,品牌也是第一生产力吗?许多人恐怕难以作出肯定的答案。中国工业经济联合会主席团主席、恒源祥集团董事长刘瑞旗提出的“品牌应该成为第一生产力”的观点,犹如一枚重磅炸弹,引起经济界人士的激烈讨论。“肯德鸡、麦当劳、可口可乐没有多少技术含量,却风靡全球,创造了无穷财富,靠的是品牌经营”。刘瑞琪认为,一项发明、一项发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