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陈仪 《刑事技术》2002,(1):36-38
通过对日本多田氏法计算颅内血肿体积公式的理论来源论证,揭示了多田氏认识颅内血肿问题和解决颅内血肿体积问题的思维方式,明确界定了多田氏法计算颅内血肿体积公式的适用范围;并针对该体积公式适用范围以外的颅内血肿,首次提出了模拟血肿形体,然后计算其体积的简便方法。  相似文献   

2.
<正>1案例1.1简要案情及病历摘要章某,男,49岁。2013年6月10日因交通事故受伤。当即送往医院,诊断为颅脑外伤(左额颞叶硬膜下血肿,双颞叶挫裂伤,蛛网膜下腔出血,气颅,右颞枕骨折,头皮下血肿),右耳听神经损伤等,给予对症治疗,出院时除右耳听力略下降外无其他阳性症状。2014年4月29日患者因"颅内杂音10月余"行全脑血管造影术,右侧颞部可见一动静脉瘘影,由右  相似文献   

3.
颅脑损伤是法医学活体检验中较常见的机械性损伤,而颅内血肿发生率占颅脑损伤的比例也比较高。《人体重伤鉴定标准》第44条规定颅脑损伤致成  相似文献   

4.
多田氏法计算颅内血肿体积介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人体重伤鉴定标准》第四十四条规定:颅脑损伤致成硬脑膜外血肿、硬脑膜下血肿或者颅内血肿,可评定为重伤。同时,《人体重伤鉴定标准释义》中对颅内血肿有如下解释:颅脑外伤后出现颅内出血的临床症状和体征或者经颅脑CT扫描发现颅内形成占位性病变(即颅腔血液积  相似文献   

5.
外伤性气颅(traumatic pneumocephalus)是指颅脑外伤后,在颅内出现气体。外伤性气颅是颅脑损伤的常见并发症,其发生率占全部颅脑损伤的0.5%~0.88%。外伤性气颅的发生一般都是因为颅盖骨骨折或颅底骨骨折所引起,而由于项部裂创导致颅内积气的案例尚少见报道。1案例简介某男,30岁,2003年11月10日被人用刀刺伤头部、项部。入院查体:左颞顶部至颈部左侧有纵行20cm长裂创深达肌行MRI检查示双侧脑室额角、左侧颞角积气,与2003年11月11日CT比较积气明显增多。2讨论外伤性颅内积气是颅脑损伤常见的并发症,其发生原因一般有3种:一是颅盖骨开放性骨…  相似文献   

6.
基本案情 万特福科技公司于1996年3月28日与93244252.8号"颅内血肿粉碎穿刺针"实用新型专利的专利权人朝阳医院签订<实用新型专利"颅内血肿粉碎穿刺针"转让合同书>,取得了该项专利权,并于1996年12月25日由中国专利局予以公告.该实用新型专利授权的权利要求为:  相似文献   

7.
基本案情 万特福科技公司于1996年3月28日与93244252.8号"颅内血肿粉碎穿刺针"实用新型专利的专利权人朝阳医院签订<实用新型专利"颅内血肿粉碎穿刺针"转让合同书>,取得了该项专利权,并于1996年12月25日由中国专利局予以公告.该实用新型专利授权的权利要求为:  相似文献   

8.
剪切型脑挫伤致小儿迟发性硬脑膜下血肿1例李德祥(中国医科大学法医学系;沈阳110001)迟发性外伤性硬脑膜下血肿(delayedtraumaticsubduralhematoma)是迟发性外伤性颅内血肿的一种类型,既可单独发生也可与其他颅内血肿并存,...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不同受力部位颅脑摔跌伤后损伤程度和特征差异。方法收集摔跌所致颅脑损伤68例,根据案情、受伤过程、临床体征、CT影像资料将受伤部位分为颅前部、颅侧部、颅后部;损伤类型分为颅骨骨折、硬脑膜外血肿、硬脑膜下血肿和脑挫裂伤;损伤数量分为单一和多发伤;颅骨骨折分为受力点骨折和非受力点骨折;脑挫裂伤分为冲击伤、对冲伤等。运用非参数统计χ2检验比较其频数分布。结果不同摔跌部位颅骨骨折和颅脑损伤程度存在明显差异(P0.05),颅后部摔跌颅骨骨折远离受力点多见,多发伤为主,而颅前部、颅侧部受力点骨折多见,单处损伤多见;颅后部、颅侧部摔跌后脑挫裂伤发生率高,以对冲部位多见,颅前部摔跌后脑挫裂伤发生率低,冲击伤亦多见。结论摔跌部位不同颅脑损伤程度和特征存在差异,CT检查资料有助于损伤机制推断。  相似文献   

10.
应用改良体积公式计算颅内血肿量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陆晓  陆文 《法医学杂志》2010,26(3):177-180
目的 根据球缺体积公式推导出计算颅内血肿体积的改良公式,提出更为准确的计算方法.方法 根据血肿形态类型,采用立体几何中球缺的体积公式,推导出计算颅内血肿的改良体积公式,以计算机软件测得血肿体积作为相对准确的标准,将改良体积公式和多田氏公式计算的血肿体积值分别与之进行比较.结果 改良体积公式计算与软件测量结果的差值明显小于多田氏公式计算与软件测量结果的差值.结论 颅内血肿改良体积公式较多田氏公式的计算结果更为准确,可以用于法医学鉴定.  相似文献   

11.
迟发性硬膜下血肿(Delayed Subdural Hematoma DSDH),是指头部受伤后3周以上才出现颅内血肿症状者。因其前期多无明显症状,CT扫描出现等密度,临床上往往易被忽视。DSDH的发生并不鲜见,占迟发性颅内血肿12.9%~34.5%;多为钝器致伤,血肿部位以额部颞部多见;典型血肿的CT表现多呈梭形,低密度。但对其全面的了解认知,进而在鉴定中做出  相似文献   

12.
脑外伤所致精神障碍的影响因素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Tan CW  Wang ZZ  Xu JY  Sun ZL  Wang L  Chai B 《法医学杂志》2008,24(5):339-341
目的 对脑外伤所致各种精神障碍的发生率、表现形式及影响因素进行相关性研究.方法 以淮南市精神病医院近5年来进行医学鉴定的脑外伤所致各种精神障碍患者共388例为研究对象,在距脑外伤后6个月至1年内由至少3名精神科医师根据"中国精神疾病分类方案与诊断标准(第2版修订本)"(CCMD-2-R)对他们的精神状态进行评估.结果 (1)脑外伤所致精神障碍中智力障碍的发生率为74.2%,以轻度以下的智力障碍为主.(2)颅内血肿、脑干损伤、脑损伤范围、格拉斯哥分度量表评分(GCS)、合并精神障碍及文化程度对智力损伤程度的影响较大.(3)脑干损伤、颅内血肿、GCS、脑损伤范围、昏迷时间与有无智力障碍关系密切;脑损伤范围、脑挫裂伤、额叶损伤、颅内血肿与精神病性症状关系密切;额叶损伤、开颅治疗、颅内血肿与人格改变关系密切.结论 在颅脑创伤所致精神障碍的鉴定中,应结合颅脑创伤的性质,全面评估其精神状态.  相似文献   

13.
<正> 本文应用CT扫描对150例头颅外伤者进行临床法医学分析。 20例单纯颅骨凹陷性骨折凹入颅内的深度及形状被CT图象精确显示。 98例颅内血肿、脑挫裂伤CT图象均清楚显示了病变所在部位、性状、大小和数目,且与其相应的临床症状、神经定位体征相符。 32例无典型症状和神经体征,X线照象或造影无法显示的颅内小血肿和脑挫裂伤在CT  相似文献   

14.
颅内出血与血肿,在颅脑损伤鉴定中很常见,在法医检案中,往往容易把颅内出血与颅内血肿混为一谈,给伤情鉴定以及法律运用带来偏差。我们从1993年1月至1997年1月共接受临床医师以及县、区法医认定:“颅内血肿”的伤者167人,其中10例我们认为不构成血肿诊断,就此予以总结。1资料男性7例,女性3例,年龄8-62岁,其中钝器击伤7例,车祸3例。伤后均有不同时间(均小于lh)昏迷,伤后4,sh行头颅CT,均证实有颅内出血,量3ml~15Inl,其中硬膜外3例,硬膜下3例,脑内心例,均无脑室及中线移位(见表1)。临床表现伤后有头痛、呕吐,无抽…  相似文献   

15.
杨明  张伟  王丹  吴松  李健全 《刑事技术》2015,(3):240-241
迟发型外伤性脑内血肿是指头部外伤后,CT检查未发现异常但再次检查时发现脑内血肿,或于清除颅内血肿一段时间后又发现新血肿。本文介绍了一起迟发型外伤性脑出血的特殊案例,并就发病的机制及相关法医学鉴定进行探讨。某男与他人纠纷时头枕部被撞,头痛呈进行性加重征象,但头部CT检查未见明显异常;3 d后驾车途中突然昏迷,迅速死亡。尸体解剖检见颅内大量血肿形成,病理镜下证实为新鲜出血,排除脑血管畸形和高血压病。因迟发型脑内血肿多发于伤后24 h内,本案例外伤后3 d发生脑血管破裂出血,属迟发型外伤性脑出血的特殊罕见情况。  相似文献   

16.
1案例资料案例1某男,51岁。2012年3月某日,从楼梯上摔倒滚落致头面部受伤。入院查体:神志昏迷,左眼光反射消失,右眼光反射灵敏。颅脑CT检查见:右侧颞顶部硬膜下血肿伴脑挫裂伤、双侧额叶脑挫裂伤、蛛网膜下腔出血,气颅。给予脱水降颅压等对症治疗后,疗效不佳,在全麻下行"右颞顶去骨瓣减压+血肿清除术"。两个月后因双眼视力下降再次入院。检查:双眼视力均为光感,定位不良。  相似文献   

17.
硬脑膜下出血指硬脑膜与蛛网膜之间的出血,因常易聚积而习惯称之为硬脑膜下血肿(subdural hematoma,SDH),头部受伤后3周以上出现颅内血肿症状者称为慢性硬脑膜下血肿[1].本文报道1例慢性硬脑膜下血肿继发脑干出血致死案例,并对其鉴定要点,尤其是损伤时间的法医病理学鉴定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18.
正1案例资料韦某,男,58岁。2015年2月2日20时许因纠纷被他人用电动自行车钥匙刺伤头部。病历记载:伤后头痛,出血,无昏迷。右额部头皮两处伤口,分别约1cm、2cm长,少量出血。头部CT检查示:右额叶脑挫裂伤,蛛网膜下腔出血,右额骨骨折。法医检验:右额部见两处分别长0.9cm、1.5cm缝合创,创口创缘不整,创周稍肿胀。阅临床CT片示:右侧额叶脑挫裂伤伴血肿形成,右额骨骨折,右侧额部颅板下小血肿,蛛网膜下腔出血,右额部皮下小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头颅多层螺旋扫描CT(Multi-slice Spiral Computed Tomography,MSCT)在道路交通事故颅脑损伤案件中颅骨骨折检验分析的应用价值。方法收集中国刑事警察学院司法鉴定中心2015年至2017年交通事故致颅脑损伤伴颅骨骨折死亡案件52例(包括案情、受伤过程、尸体检验、头颅MSCT及临床资料)。影像学诊断同头颅解剖阳性所见比对验证。结果头颅暴力作用部位以颅前部、颅侧部和面颅部受力容易出现颅底骨折,颅前窝、颅中窝部位骨折MSCT检验准确率低于颅后窝骨折线的检验。结论头颅MSCT对于颅骨骨折类型判断存在一定的局限性,尸检与影像学结合及三维影像重建的使用是有必要的。  相似文献   

20.
硬脑膜下血肿是常见的颅脑损伤死因之一。与其它颅内血肿不同的是临床常依据其血肿症状出现的早晚,将其分为急性、亚急性和慢性血肿,各类血肿的形成和发展在不同阶段病理组织学变化也随之不同,可根据血肿的病理学差异鉴定血肿的损伤时间。现将笔者近来鉴定的一例以及其在刑事侦察中发挥的作用简介如下。1案情简要死者某男,43岁。2000年间因涉嫌诈骗被当地公安机关通缉。2001年6月20日,其在异地因持假身份证在某市登机时被发现,先在机场派出所留置,后羁押于当地看守所。据后来调查看守所狱医和同监在押人员,均反映其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