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84 毫秒
1.
高艳  栾琦 《小康》2006,(1):38-42
12月初以来,北京的平均气温降到了零度以下。但寒冷的天气并没有影响《小康》杂志社为举办“2005首届中国全面小康论坛”做最后冲刺的工作热情。12月8日~9日,由《求是》杂志社批准、《小康》杂志社主办的“2005首届中国全面小康论坛”在北京京西宾馆隆重举行。论坛以“全面小康的指标与实践”为主题,以“研讨、沟通、创新、合作”为宗旨,通过官产学的高峰对话和活动,总结与展示全面小康建设经验与成果,共商建设全面小康、构建和谐社会大计。据了解,这是首个国家级、高规格、高层次的全面小康建设研讨和展示平台。此次论坛得到了国家统计局…  相似文献   

2.
罗一民 《群众》2007,(1):17-18
省第十一次党代会提出,到2010年左右,苏中要总体全面达小康,力争大部分县(市)全面达小康。南通作为江苏经济增长速度最快、发展潜力最大的城市,理应做全省江北全面达小康的先行者,为“全面达小康、建设新江苏”作出更多的贡献。咬定目标把握进程近几年来,我市以《江苏省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指标体系》为导向,加快全面小康建设步伐,开局良好,综合实现程度持续提升,截至2005年,全市全面小康实现程度已达88.42分,各县(市)全面小康实现程度均达到80分以上,为“十一五”在江北率先全面达小康奠定了坚实基础。展望“十一五”,全市及各县(市)有条件也…  相似文献   

3.
今年以来,江苏省海门市按照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总体要求,提出了“全面率先达小康,构建和谐新海门”的工作主题,大力开展“达小康、促和谐”创建活动,力争率先进入全面小康县市行列。  相似文献   

4.
《小康》2006,(7):2-2
2005年12月8~9日,由《求是》杂志社批准、《小康》杂志社主办的“2005首届中国全面小康论坛”在北京京西宾馆隆重举行。论坛以“全面小康的指标与实践”为主题,以“研讨、沟通、创新、合作”为宗旨,通过官产学的高峰对话和活动,总结与展示全面小康建设经验与成果,共同建设全面  相似文献   

5.
《小康》2006,(9):2-2
2005年12月8-9日,由《求是》杂志社批准,《小康》杂志社主办的“2005首届中国全面小康论坛”在北京京西宾馆隆重举行。论坛以“全面小康的指标与实践”为主题,以“研讨、沟通、创新、合作”为宗旨,通过官产学的高峰对话和活动,总结与展示全面小康建设经验与成果,共同建设全面小  相似文献   

6.
黄文虎 《群众》2007,(1):22-23
省第十一次党代会吹响了江苏在全国率先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前进号角,把“全面达小康、建设新江苏”确定为今后5年全省人民的奋斗目标,深得人心,令人振奋。为了使人们更为清晰地把握“全面达小康”的内涵和前景,李源潮同志在省党代会报告中特别强调了“三个不能代替”,即:我们所要建成的全面小康社会,“是要以县为单位实现全面小康,不能以市域总体达标代替县县全部达标;多数城乡家庭达到全面小康的收入和生活标准,不能以平均数代替大多数;多数老百姓认可全面小康的实际成果,不能以统计数据代替直观感受,切实提高人民群众的幸福感和满意度。”…  相似文献   

7.
《小康》2006,(8)
2005年12月8~9日,由《求是》杂志社批准、《小康》杂志社主办的“2005首届中国全面小康论坛”在北京京西宾馆隆重举行。论坛以“全面小康的指标与实践”为主题,以“研讨、沟通、创新、合作”为宗旨,通过官产学的高峰对话和活动,总结与展示全面小康建设经验与成果,共同建设全面  相似文献   

8.
党的十六大提出的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 ,丰富和完善了邓小平同志“三步走”发展战略的思想。与“总体小康”不同的是 ,我们建设的“全面小康”社会将是一个更高水平的、全面发展的、发展比较均衡的小康社会。这就要求我们必须以新的发展思路、新的改革突破、新的开放局面、新的工作举措扎扎实实推进建设全面小康的进程。  相似文献   

9.
“和谐”才能“小康”,“小康”才能“和谐”。 一、“和谐”才能“小康” 人类对小康社会理想追求的历史表明,没有和谐就没有小康。尽管我国还处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但我们已经在政治上建立了人民群众当家做主的制度,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提供了最基本的政治和谐;经济上,中国的经济社会资源正朝着有利于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目标配置,经济发展进入了近几十年来最好的时期,现在叉进入新一轮高速成长期,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提供了经济基础。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必要保证。要实现全面小康的目标,必须以社会的和谐稳定作为保证。我国人均GDP在2003年已经达到1000美元;到2020年,将达到3000美元。经验表明,一个国家人均GDP1000美元至3000美元的阶段,  相似文献   

10.
“小康不小康,关键看老乡.”现在距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只有不到5年的时间,正因为“没有贫困地区的小康,就没有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不让一个人掉队”的小康才叫全面小康,要全面完成扶贫、脱贫任务,河南重任在肩,还需苦干实干.如何提升扶贫实效,激发内生动力,委员们展开热烈讨论,碰撞智慧火花.  相似文献   

11.
郭芳 《小康》2006,(11):56-57
入选“2006第二届中国全面小康论坛”“中国十大贡献企业”的企业,在不同的领域以不同的方式做了同一个贡献——帮助农民脱贫致富,实现全面小康。  相似文献   

12.
“总体小康”与“全面小康”是小康社会发展的两个阶段 ,它们所蕴含的实践理念的侧重点有所不同。本文从三个方面探讨了“总体小康”向“全面小康”实现的跃迁 :第一 ,从“量”的强调到“度”的强调 :走向一种平衡发展 ;第二 ,从主导性强调到有机性强调 :走向一种协调发展 ;第三 ,从达标性强调到优质性强调 :走向一种高水平发展。  相似文献   

13.
党的十六大提出,到2020年,我国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那么究竟什么是“全面小康社会”呢?如何正确把握全面小康的科学内涵? 小康一词最早出自《诗经》,在《大雅·民芬》中有“民亦老止,汔可小康。”其后,小康的含义不断被扩充发展。到西汉时,《礼记·礼运》中所说的“小康”已经成为与“大同”相对应的一种理想的社会模式。简言之,小康  相似文献   

14.
黎志逘 《当代广西》2005,(15):49-49
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绝不能忽略“三农”问题。惟有“三农”问题解决了,才是真正意义上的全面小康。而解决“三农”问题是一个长期艰苦奋斗的过程,只有继续弘扬艰苦奋斗的精神,才能扎实推进“三农”工作,也才能为全面小康真正破局。  相似文献   

15.
乔贵平  吕建明 《前沿》2004,3(5):87-90
十六大报告提出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要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的目标 ,最关键、最艰巨的任务是建设现代农业 ,繁荣农村经济 ,增加农民收入。“没有农民的小康就没有全国的小康”。  相似文献   

16.
“2008第三届中国全面小康论坛”12月13日在北京举行。东莞市政府推出的关注弱势群体、向困难户发“红包”.获评“2008中国全面小康十大民生决策”。(12月14日《广州日报》)  相似文献   

17.
党的十六大以来,江苏省委省政府为了扎实推进全面小康社会建设,制定和实施了全面小康社会指标,推动全省全面小康建设取得了重要的阶段性成果。实践证明,制定和实施全省全面小康社会指标,凝聚了人心,明确了目标,突出了重点,成为团结引领全省上下合力奋斗的一面旗帜,成为推动江苏全面小康建设的一个重要抓手,也成为江苏落实科学发展观的一个有力杠杆。制定全面小康指标是推进“两个率先”的重要举措2002年召开的党的十六大,提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战略目标,明确了“六个更加”、“一个惠及”的总体要求。但对全面小康的具体形态和量化标准,国…  相似文献   

18.
媒体报道     
《小康》2006,(1)
全面小康指标明年有望出台(摘要)明年,包括25个监测指标的中国全面小康科学指标体系有望出台。这是国家统计局统计科学研究所有关负责人在日前举行的“2005首届中国全面小康论坛”上披露的。(原文280字)(摘要)卫生部部长高强在日前举行的首届“中国全面小康论坛”上指出,必须坚  相似文献   

19.
“小康”“、国是”“、革命”三个词在政治课中很常见,但这三个词并不是现代才出现。笔者查阅了一些资料考查其来源,现整理如下:小康——党的十六大提出在我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关于“小康”一词,我国古代有三种解释:一、早在西周时“小康”一词既已出现。《诗经》上《大雅·  相似文献   

20.
小康不小     
《小康》2006,(1):3-3
由《小康》杂志社主办的“2005首届中国全面小康论坛”,在准备了长达半年启动了三个多月之后,终于在2005年12月8日~9日落下了帷幕。论坛取得了超过预期的成功,赢得了业内外的广泛赞誉。《小康》杂志社凭什么在短短不到两年的时间里,能够举办如此规格和如此规模的论坛,引起如此大的反响?一个重要的原因,莫过于大家对小康,对全面小康的一致认同,对《小康》所承载的“影响一个民族与时代”的使命产生了积极的呼应。一句话,是因为大家越来越发现,“小康”不是一件小事情,而是一个大事。小康不小,在于它承载了一个民族的梦想。“小康”最早源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