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一、研究目的 1993年12月初至1994年元月初,我们在南京市两所中学进行了调查,试图弄清:究竟有多少中学生加入追星行列?“追星现象”究竟严重到何种程度?它对中学生的身心健康特别是学生的学习是否造成了不良影响?追星现象与哪些因素相关?  相似文献   

2.
黎芜 《瞭望》1988,(Z1)
来自各地1988年高校毕业生供需见面洽谈会的信息显示:今年部分专业不对路的毕业生将难以分配。去年高校毕业生分配中已出现少数退生现象。看来毕业生分配供需情况正在发生较大变化。我国高等学校培养的毕业生在总体数量上与社会对专业人才的需求相比,差距很大。为什么会出现某些专业毕业生供大于求的状况?高校改革本身存在什么问题?大学生对此有什么反应?请看本刊的这组报道。  相似文献   

3.
社会冷漠现象是现阶段存在社会中的一种社会现象,当今越来越多的社会冷漠现象悄无声息地发生着,影响着社会风气,并对我们的心理产生了影响。对社会冷漠现象产生背景、原因以及解决对策进行了多角度的探讨。  相似文献   

4.
阶级分析法是我们观察和分析阶级社会各种社会现象的根本方法,这是无可疑义的。但是,在无产阶级夺取政权,并且基本上完成了对生产资料所有制的社会主义改造后,国内阶级关系发生了根本变化,阶级斗争不再是社会的主要矛盾。在新的情况下,阶级分析法是否已经过时了?它是否还是根本的方法?应该用什么新的方法来观察社会主义时期的各种社会现象?研究这些问题无疑是重大的课题,特别对于认识和推进当前的改革,具有重大的理论和实践意义。  相似文献   

5.
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我们党和国家从改革分配体制入手,调整生产关系,解放生产力,其结果,国民经济和社会获得了持续繁荣和发展,居民收入水平不断提高,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改善。但是,随着市场机制在收入分配中的作用不断增强,加之分配秩序在某些方面出现混乱,目前我国居民的收入差距总体上正呈扩大之势。这一现象的出现,不仅使社会分配不公成为了社会各界普遍关注的热点问题,而且在一定程度上也直接影响了我国经济和社会的稳定发展。对此,我们必须高度重视,正确对待,并妥善加以解决。  相似文献   

6.
改革开放以来,在经济社会快速发展的同时,我国社会也出现了如居民收入总体差距过大、社会阶层结构分化、一些群体权益不能得到应有的表达和维护、腐败现象未能得到有效抑制等一系列现象。在分析上述现象的过程中,党政领导干部思考着更深层次的问题,即上述现象的存在是否与我国在公平、公正、平等问题上的理论和政策有关?怎样评价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社会的公平、公正和平等现状?在改革发展过程中,我们的社会在规范公民权利义务关系上做得怎么样?在保证和实现全体人民的利益上做得怎么样?相关的政治经济制度结构和政策是否合理?应当做出怎样的调…  相似文献   

7.
思想政治工作中的“运动”现象,从党诞生那时起就开始了。我们党就是靠发动和组织各种工人、农民运动起家的。在以后几十年的时间里,运动方式被普遍化,思想政治工作领域里的“运动”现象接连不断,花样百出,直到文化大革命,把运动推到了登峰造极的地步。  相似文献   

8.
在迅猛发展的改革潮流中,企业职工具有怎样的心理特征?他们的心理承受力能适应改革的发展吗?思想政治工作能为改革做些什么?带着这些想法,我们从八月中旬开始,用十天左右的时间,做了一次抽样调查。我们一共调查了十个单位,二百名职工,并根据工人、干部两大类和政工干部、行政干部、党员、群众、老工人、青年工人六个层次,围绕劳动制度改革、厂长负责制、市场物价、政治体制改革等十六个改革课题,进行了无记名答卷,取得了比较真实的  相似文献   

9.
党内从众现象探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众作为一种普遍的社会心理和行为现象在党内同样存在。党内的从众现象可以分为理性从众和非理性从众两种类型,其形成既有党内环境的无形压力,同时还有更为深刻的个人因素。其中的非理性从众容易给我们党和国家带来重大损失,是我们应极力避免和克服的一种现象。  相似文献   

10.
网络在带给我们方便快捷的同时也带来了很多令人担忧的问题,其中存在的网络伦理失范问题应当得到重视。对网络社会出现的网络伦理失范现象,要综合运用法律、道德、传统伦理规范进行解决,对网络伦理失范现象进行哲学思考能够把握好网络社会和现实社会、网络伦理和社会伦理的关系,正确认识网络伦理,从现实社会伦理中获得启示才能更好地应对网络伦理失范现象。  相似文献   

11.
在目前的现实社会生活中,有一种社会现象很值得我们关注。这就是在我们的许多机关和企业事业单位中,干部亲属聚集的现象。夫妻同堂,父子、母子同堂,亲家联襟同堂,父母儿媳同堂,兄弟姐妹同堂以及表亲、干亲、甥舅、  相似文献   

12.
社会学对社会问题的研究,始于对社会现象的观察、分析和思考。1992年我们新辟了“社会现象”这个栏目,目的有二:其一、增大信息量、增大《青年研究》的可读性;其二,进一步实践“理论联系实际”的学风。我们企望针对社会生活中的种种青年现象,进行理性分析,“透过现象看本质”,得出实事求是的、科学的结论,以促进青年研究的发展。欢迎广大读者就此踊跃来稿,要求是:内容丰富,材料翔实,有一定理论深度。  相似文献   

13.
李波 《学理论》2010,(23):8-9
政治冷漠作为一种世界范围内存在的政治现象,各个国家都对其进行了关注,我们国家也不例外。通过对我国学界政治冷漠现象研究的现状研究分析可以看出,我国学术界对政治冷漠现象给予了一定的关注并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是也存在不足之处。比如,在网络问政越来越成为一种潮流的今天政治冷漠到底存不存在?不同历史文化,不同政治体制的国家都存在政治冷漠的真正原因是什么?是否能对政治冷漠作积极和消极的区分等等,都需要我们作进一步的研究。  相似文献   

14.
我们不能说血吸虫病反弹的所有原因都是体制性的,但几十年以前的防疫老体制,显然难以适应形势的变化。在市场经济加速发展的今天,如何破解“血吸虫现象”,做好农村卫生防疫工作,值得人们深思。  相似文献   

15.
21世纪正在一天天向我们走来,现在的青年人在5年后仍是我们社会的新生力量,他们如何看待我们身边正在发生或可能发生的一些社会现象呢?他们认为这些现象是好是坏?是否会发生?本会的这次问卷调查,还涉及到这一系列问题,调查结果反映了北京青年眼中的2000年图景,以及他们对社会道德变化前景的看法。  相似文献   

16.
沂宁 《瞭望》1991,(45)
近些年来,“创收”已成为我国知识界无人不晓的新名词。何为“创收”?简而言之即指单位和个人通过开展有偿社会服务,增加经费和个人收入。 对于“创收”现象,知识界内外褒贬不一。有赞之为“改革的方向”、“知识分子充分发挥作用和致富的渠道”;有斥之为“知识界的危险”、“知识分子的腐蚀剂”、“社会上不正之风的催化剂”。但无论怎么评价,谁也不能否认这样一个事实:在目前的情况下,知识界已经离不开“创收”。  相似文献   

17.
改革难,难就难在自身纠缠着一系列的两难问题,深化改革,就是要解决这些两难问题,如果没有辩证思维的头脑,就很可能陷入片面性、盲目性的泥坑。十年改革中,哪些两难问题困绕着我们,需要我们作出认真的哲学思考呢? 第一,既要坚持和深化改革,又要保持社会稳定。改革显然与革命不同,它不能遵循大乱大治的逻辑,只能在社会稳定中进行,但要改革,就意味着要改变旧秩序,要打破原有利益格局,要动摇原有的稳定,而要这样做,又碰到社会稳定问题。这个“怪圈”如何处理  相似文献   

18.
若干年来,我们在反思学校对学生德育工作投入产出的效果时,面对“成效不大”的基本评价,往往把怨愤的目光投向学生:“他们怎么了?为什么我们苦心经营几十年的教育手段,在他们身上却收效甚微?是什么力量使得他们刀枪不入?……”对此,我们往往把责任推向教育经费的投入不够、教育设施的建立不足、教师队伍的发展缓慢和教材的陈旧以及其他种种社会原因。事实上,有的学校经费相当充裕,条件也不错,而学潮期间游行不断、学生自杀、出现盗窃集团等违纪事件仍时有发生。所以,我们不得不反省:长期以来检讨学校教育工作的视角是否存在问题或者我们是否应更多地把审视的目光转向自己——教育者本身?是否怀疑过自己的教学内容与社会现实存在“两张皮”的现象?我们在教育学生时,是否有  相似文献   

19.
在农村第二步改革面临困难和挑战的严峻时刻,农村青年正在悄悄地进行新的思想嬗变。其中虽不乏积极可贵的进步因素,但也有消极的陷入困惑的徬徨,产生了自改革以来的一系列心理震荡。虽然这种现象并不反映当今农村青年的主流和本质,但由于这种现象与农村改革深化所遇到的困难具有某种相伴性,极易与农村的落后势力汇合,形成政治离心力,影响农村“两个文明”建设和深化改革的进行。因此,认真剖析这一社会现象,及时采取相应对策,引导青年走出困惑,无疑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20.
作为恢复高考制度毕业的首届本科大学生,我们选取其作为十年改革中青年人才群的一个缩影,通过寻觅他们十年行踪来分析我国青年人才的流动现象。 (一) 1976年金秋十月,党领导人民粉碎了“四人帮”。1977年作出了恢复高校考试招生的重大决策。作为中断十年,备受冷落的高等学府张开双臂热烈地拥抱了她的第一届凭真本事考取的学子。党和人民寄予了无限的厚爱和期望。作为学生,他们有着神圣的使命感,自豪感。强烈的成才意识转化为刻苦学习的行动。在中国伴随77级及继之而来的78级学生的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