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方娟 《公民导刊》2005,(11):49-50
今秋,是重庆市免收农业税后的第一个收获的季节。惠民政策让重庆农民的生活发生了怎样的变化,记者近日走访了重庆江北、荣昌、开县等地的几个乡镇。  相似文献   

2.
重庆合川大力实施“引凤还巢”战略,鼓励外出成功人士返乡创业.依靠产业拉动,有力地促进了农业产业结构调整,走出了一条帮助农民增收的有效途径,扛起了农民增收的大梁。  相似文献   

3.
渝办发[2008]136号各区县(自治县)人民政府,市政府各部门,有关单位:为了进一步加快重庆台湾农民创业园发展,吸引更多台湾农业企业、研究机构和高素质农民到重庆落户,经市政府同意,现将《重庆台湾农民创业园市级配套政策》印发给你们,请认真贯彻执行。二○○八年五月七日  相似文献   

4.
渝北地处重庆都市发达经济圈,是重庆都市功能拓展区,近年来,渝北区充分发挥区位优势,立足于“服务城市、富裕农村、改善生态”的战略定位,围绕“产业强、农民富、农村美”总目标和“一区三带十基地”总布局,坚持以“特色农业+乡村旅游”联动发展模式为路径,以龙头企业和项目为抓手,大力发展都市现代农业,着力建设重庆都市现代农业示范区,取得了明显成效。  相似文献   

5.
朱文强  刘彦昆 《小康》2009,(11):20-26
重庆正在起变化。 薄熙来,重庆直辖以来的第四任市委书记冀图改变的不止是这座城市的环境、经济,他最想改变的是这座城市的精神。 在重庆直辖后的新版图里,百分之七十的新重庆人都是农民,剩余的百分之三十才是市民。重塑山城的工程浩大而艰巨,城市的管理者、居住者、建设者都被纳入这个庞大的体系中来,开始从精神到行动的变脸行动。  相似文献   

6.
统筹城乡中农民变市民的社会心理问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统筹城乡发展综合配套改革试验中,重庆市由农民转为市民的数量正在逐渐增加,到2020年。重庆将有800万农民将变成市民。如果在此过程中不重视他们的心理变化和需求,将给社会带来不稳定因素。因此,关注新市民的心理需求,加快相应的保障体系建设。是我们必须面对的重要任务之一。  相似文献   

7.
进入新世纪以来。在8.24万平方公里的渝州大地上,农民专业生产合作社、农民综合服务社和农民协会蓬勃兴起。在实行家庭承包经营基础上,重庆市大力培育和发展以农民为主体、产品为纽带、服务为宗旨、增收为目标的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取得了较好的成效。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已成为重庆农业发展的新形式、新特点和新亮点,呈现出良好的发展态势。 本期“专题报道”由一则访谈和一篇通讯构成,理性的分析、感性的事例。让我们清晰看到农民的合作社在希望的田野上蓬勃“生长”……  相似文献   

8.
今年是重庆市全面推进集体林改的攻坚之年。6月16日至6月30日,重庆市人大常委会调研组兵分三路赴铜梁、大足、奉节、巫溪、秀山、酉阳等6区县(自治县),对我市森林重庆建设和林权制度改革情况开展了实地视察调研。陈光国主任在调研中强调,森林重庆建设是关系全社会的一件好事、大事、得民心的事,人大必须搞好先期调研工作,带着森林重庆建设中的难题、林改过程中涉及老百姓切身利益的热点问题去调研视察,使调研结果真正推进政府工作,确保农民在林改中真正得到实惠。  相似文献   

9.
重庆继维律师事务所主任邓继为是重庆江津市人大代表、市人大常委会委员。近年来,他满怀对农民的深厚感情,面向广大农村,深人开展普法教育,维护农民的合法权益,为农民办实事。特别是2003年他当选为江津市人大常委会委员,这就意味着他不能在当地办理案件,由此,他个人损失了80%的业务量,但是他说,只要能够为农民群众办更多的事,再大的牺牲都无所谓。  相似文献   

10.
张志全 《新重庆》2005,(3):42-43
重庆市是我国大城市带大农村的特殊直辖市,3100多万人口中有三分之二以上是农村人口。要加速重庆的发展,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三农”问题亟待解决。改革开放以来,我市各级党委、政府狠抓了“三农”工作,千方百计地帮助农民增产增收.使农民实现了基本小康,但同发展较好的地区相比,我们还处于相对落后的水平。  相似文献   

11.
胡锦涛总书记关于重庆发展的"314"总体部署和市委三届三次全委会描绘了未来重庆发展的蓝图。重庆市委、市政府从我市的实际出发,确立了"大城市带大农村"、"富裕农民必须减少农民"的战略思想,大力实施"百万农村劳动力转移工程",把农村劳动力转移作为一大产业来抓。  相似文献   

12.
吴婷婷 《公民导刊》2006,(11):28-29
土地是农民最基本的生产资料,也是农民最主要的收入来源和最基本的生活保障。随着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步伐的加快,重庆农村土地承包立法悄然进入人们的视野。  相似文献   

13.
《公安研究》2013,(1):93-94
王德福在《重庆社会科学》2012年第7期撰文认为,明清以来乡村水利治理经历了民间自治“——”国家动员+基层组织“——”国家退出与基层组织“——”市场化与农民合作的演进轨迹,这是由国家性质和农民组织状况共同决定的。当下乡村水利治理的困境由国家缺位和基层组织弱化造成,因此,国家应积极介入乡村水利治理,着力重塑基层组织的行动能力,实现国家支持与基层组织的有效对接,建立水利治理的长效机制。  相似文献   

14.
地方新政     
《小康》2007,(3):12-12
河北推行集体林业产权制度改革,长春实施农民夜校试点工作,辽宁出台党政领导办公室装修标准,浙江出台整体性规定保护华侨权益,重庆取消小学毕业统考,贵州取消128项行政事业性收费项目,湖南严禁小区与电信运营企业签订排他性协议,武汉交管局不再以罚单量考核交警,南昌领导干部收受购物卡券一律免职。  相似文献   

15.
前不久,市人大常委会审议通过了设立"重庆农民工日"的决定,将每年11月的第一个星期日定为"农民工日",从法规和制度上予以"定格"。与我  相似文献   

16.
重庆开县的农民匡承树本来过着幸福的生活。家里不算富裕却也衣食无忧,两个女儿乖巧听话,一家人过得其乐融融。1993年,家里要造新房了,地基打好了,连水泥板都买好了。没想到突然出了一次意外事故,匡承树失去了双手。本来家里的顶梁柱,成了连口常起居都要妻子帮忙的残疾人。  相似文献   

17.
三言两语     
我救了19个人的生命,求县长救我的命。 ——曾救了19名失事中巴里的乘客的重庆农民金有树因长时间浸泡在水中而染病。他在给当地政府的求助信里这样写道。3月10日,无钱治病的金病情恶化去世。  相似文献   

18.
王作安 《重庆行政》2010,12(3):15-17
建设"森林重庆",是重庆市委三届三次全委会作出的重大战略决策,不仅是改善城市面貌、促进对外开放的环境工程,更是以人为本、建设生态文明的民生工程,农民增收、群众致富的经济工程。近年来,合川区紧紧围绕建设中国知名旅游城市、重庆区域性中心大城市、重庆最美丽城市"三大奋斗目标",将实施森林工程作为贯彻落实“森林重庆”战略部署的主要抓手,让森林走进城市,让城市拥抱森林,努力打造山水绿城和谐相融、人文历史温蕴厚重、城市风格鲜明的宜居宜业之城。  相似文献   

19.
中国共产党十一届三中全会曾提出:必须在经济上充分关心农民的物质利益,在政治上切实保障农民的民主权利,从而为即将推行的以家庭联产责任制为核心的农村改革确立了基本原则。重庆农村也在这一指导原则下进行了基层政权管理体制改  相似文献   

20.
体制转轨是靠不断的制度创新实现的,制度创新的路径选择则取决于多种因素:它可以是地方党政所面临的危机带来的严峻挑战,如重庆开县麻柳乡政府1999年面对当地农民的群体性反抗,创造了“八步工作法”民主治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