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6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争端解决机制的构建初探   总被引:6,自引:1,他引:5  
争端解决机制的建构是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制度建设的重要内容,目前中国和东盟正在就此进行紧张的谈判磋商,但学界对之的研究还不多.本文探讨了两个基本问题:首先,从必要性和可能性两方面论证了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应该定位于独立性、司法性的争端解决机制;其次,在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与WTO争端解决机制的关系协调上,认为要在赋予成员国争端解决选择权的同时做出适当的限制,另外在适当范围内还可赋予该机制更大的权限.  相似文献   

2.
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公共卫生安全合作机制问题的探讨   总被引:7,自引:1,他引:6  
齐峰  朱新光 《东南亚研究》2006,(1):88-91,96
自SARS、禽流感爆发以来,中国与东盟领导人在多次会议中频频谈及要加强公共卫生安全合作。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公共卫生安全合作的运作施行,将对各合作成员以及区域整体的发展起到不可忽视的战略意义。本文首先分析中国与东盟公共卫生安全形势及在该领域合作的情况,进而提出构建思路。  相似文献   

3.
东盟争端解决机制自1996年正式形成以来,已历经1996年的《争端解决机制议定书》、2004年的《东盟促进争端解决机制议定书》和2010年的《东盟宪章争端解决机制议定书》三次变化。东盟争端解决机制的成因在于东盟区域一体化目标的推动以及“东盟方式”固有的制度缺陷。东盟争端解决机制的演进动因在于1996年的《争端解决机制议定书》缺乏操作性以及“规则导向”型争端解决机制在全球范围的兴起。东盟争端解决机制的三次变革可在争端解决机制的价值走向、模式选择及修正时机上给中国构建区域经贸争端解决机制提供一定的启示与借鉴。  相似文献   

4.
区域经济和贸易集团化是当今世界经济发展的重要趋势之一.与世界其它地区相比,东亚在区域经济一体化的进程方面明显滞后.国际政治经济学的分析方法为推动东亚经济整合提供了新的范式.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的启动正是基于这种分析框架之上的有益探索.当前,在中共中央关于"发展是中国第一要务"的方针指引下,中国为推动地区经济合作提出了适合本地区经济发展特点的合作模式,这必将为中国整合地区经济,进而拉动中国经济持久增长提供新的动力.全力塑造东亚经济圈的努力正有条不紊地进行,东亚经济一体化将在艰难中曲折前进.  相似文献   

5.
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从2001年提出至今,尽管在实践中取得了不断的进步,但理论上的论述依然采用了西方学者关于国际经济一体化的理论框架,缺少国内的理论独创.新华社记者杜新先生出版的《关联经济:一种新的财富视角》一书,提出了关联经济原理,并对中国与东盟之间的经济合作进行了实证分析.关联经济原理在研究的出发点、原理内容和检验结论上都存在着自身的特色.该原理的提出为致力于区域经济合作的研究者们提供了一种新的研究思路和思维模式.本文主要对《关联经济:一种新的财富视角》一书进行评价分析.  相似文献   

6.
论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税收协调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近年来,中国参与国际区域经济合作的步伐不断加快,合作领域日益拓宽.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建设标志着我国在参与国际区域经济一体化方面迈出了实质性步伐.本文在比较中国与东盟各国税收制度的基础上,借鉴欧盟税收协调的经验,提出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税收协调的步骤和主要内容,并重点分析了税收协调的效应,最后据此提出相关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7.
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的投资效应分析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中国与东盟于2002年11月签署《中国-东盟全面经济合作框架协议》,宣布在2010年之前建成自由贸易区,标志着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建设的正式启动.本文采用经验与实证分析相结合的方法,分析了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建设带来的投资创造与转移效应.  相似文献   

8.
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广东面临的挑战与机遇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20世纪70年代末以来,广东与东盟经贸关系发展迅速,双方贸易往来扩大,经济合作全面展开.随着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建设的启动,广东与东盟国家经贸关系的发展面临着前期开发东盟市场不够、建立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的热效应的压力和出口产品结构亟待调整等方面的挑战.与此同时,由于广东自身拥有独特的先行优势、人缘优势、经济技术优势和"泛珠三角"经济合作的推力等因素,在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的建设过程中,广东与东盟国家的经贸关系有着许多发展机遇.  相似文献   

9.
建设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是谋求合作、共同发展和应对危机及抵御外部风险的有效途径。减少国际经贸合作中的争端与失衡,直接的连接点就是缔约。比较法学研究既能有效地促进一致,解决冲突,推进条约缔结,保障多方经贸合作的顺利开展,也是构建中国-东盟经贸合作法律协调机制的重要途径.能够在自贸区法律协调机制建设中发挥无可替代的作用。完...  相似文献   

10.
柯静嘉 《港澳研究》2023,(1):51-65+94-95
“一带一路”商事争端类型多样、纠纷主体复杂,涉及不同国家和地区的法律规范和商业习惯,仅依靠传统的司法纠纷解决方式已难以适应“一带一路”国家间跨境投资、贸易、金融、项目工程等多元需求。随着国际商事法庭的建立,国际商事仲裁和调解机构加入“一站式”国际商事纠纷多元解纷平台建设,国际商事争端多元解决机制已从顶层设计、理论研究过渡到实践层面的新阶段,但仍存在国际商事法庭功能不足、境外仲裁机构准入不明以及商事调解执行双轨制差异等障碍。《粤港澳大湾区发展规划纲要》和《关于人民法院服务保障进一步扩大对外开放的指导意见》均明确要加强粤港澳司法交流与协作,构建共商、共建、共享的多元化纠纷解决机制,联动香港打造粤港澳大湾区国际法律服务中心和国际商事争议解决中心。因此,国际商事争端解决机制的创新与构建需充分利用港澳与内地签署的司法合作安排制度红利以及国际商事争议解决的国际化经验,在粤港澳大湾区内先行先试,突破现有体制障碍。通过在粤港澳大湾区优化国际商事法庭规则,创新国际商事仲裁机构准入制度,测试商事保留和临时仲裁制度,借鉴最新国际商事仲裁实践经验,加强跨境商事调解机制和粤港澳大湾区国际商事争议解决中心建设,对...  相似文献   

11.
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的建设启动后,韩国震动很大,也积极推进韩国-东盟自由贸易区的建立.该计划将对促进韩国经济发展,提高韩国的国际地位,维护地区稳定有深远的意义.虽然目前仍然面临着不少困难和问题,也存在着一些不确定因素,尤其是农业问题,但韩国走自由贸易的决心已定,与东盟签定自由贸易协定只是个时间问题.  相似文献   

12.
冷战结束以后,印度主动加强与东盟国家之间的交流与合作,并积极融入亚洲区域经济一体化的进程.在双方共同努力下,印度-东盟自由贸易区得以从构想走向现实.作为主权国家,印度在推动印度-东盟自由贸易区的发展过程中有其深刻的内在利益和战略考量.当然,作为主权国家之间的一种战略博弈,印度-东盟自由贸易区全面建设的进程绝非一帆风顺.  相似文献   

13.
前景光明道路曲折--评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构想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在2000年11月于新加坡举行的第四次"东盟和中、日、韩"("10+3")政府首脑会议上,朱总理提出要研究中国与东盟发展自由贸易的可行性问题,东盟给予积极响应.会后,东盟与中国成立了由政府职能部门的官员和学术机构的专家组成的联合专家组,就东盟与中国之间发展自由贸易关系以及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对东盟的影响等问题进行联合研究.在2001年11月于文莱举行的东盟与中国("10+1")领导人会议上,此报告被提交讨论,取得了东盟与中国领导人的一致认可,双方决定在十年内,建立东盟-中国自由贸易区.  相似文献   

14.
本文通过理论和案例分析,探讨了深度区域一体化的趋势、含义、动因及其对发展中国家经济发展的影响,指出深度一体化正在成为中国参与区域一体化进程的新趋势。在金融危机背景下,中国应注重推进深度一体化战略,深化与中国FTA战略相适的伙伴国的经贸联系,配合国内经济结构调整,逐渐减轻对现有主要贸易伙伴国构成的较为单一的外部市场的依赖。  相似文献   

15.
美国出于政治和经济需要提出了"发起东盟事业倡议"计划,其实质是美国准备与东盟国家签署一系列的自由贸易协定.美国与东盟关系中存在着显而易见的"中国因素".美国"发起东盟事业倡议"是要巩固美国在东盟的存在,抵消中国的影响.在东盟的对外经贸关系中,美国占据重要地位.美国希望借助"发起东盟事业倡议",与东盟国家签署一系列自由贸易协定,来进一步扩大与东盟经贸关系.新加坡是东盟国家和亚洲国家中第一个与美国签署自由贸易协定的国家,目前美国还正在与泰国和马来西亚进行自由贸易协定的谈判.本文的目的是通过这一情况的介绍使我们更加深刻理解中国与东盟建立自由贸易区的必要性和急迫性.  相似文献   

16.
过去20年,中国和东盟间的贸易增长很快,贸易结构也发生了很多变化。本文主要考察这一时期双边贸易的变化,对其中的贸易构成、贸易强度、行业内贸易、贸易互补和贸易竞争等问题进行了研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