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7 毫秒
1.
法官与律师的关系。向来是法律界一个十分敏感的问题,也是众多新闻媒体聚焦多年和广大民众十分关注的问题。近年来,尽管最高法院和地方法院推出了一系列廉正建设的举措。用以规范法官和律师之间的“楚河汉界”。但“物理隔离”“防火墙”“单方退出”等等词汇的频繁出现,也反映了本是同根生的法律人内部正在滋生着、发展着一种互不信任的情绪。  相似文献   

2.
前不久在昆明发生的法官拷律师的案件,曾引起社会舆论的广泛关注与热议。笔者认为如果法官不能准确地把握自己在审判中的角色定位的话,类似事件就还会重演。那么,法官应有怎样的品行和修养?法官对自己的角色应怎样定位?法官应有怎样的法律信仰?这些问题正是笔者在本文要重点讨论的问题。  相似文献   

3.
现在有一种观点,视律师界如洪水猛兽,似乎法官出问题都与律师有关,更有甚者说凡是腐败法官的背后都有几个律师的身影。确实,2000年以来,律师队伍中也出了几个重量级的行贿问题和触犯刑律的案例,所以现在政法界和律师界已经高度关注这个社会问题,最高法院曾经颁布规定,司法部也制定规章制度,同时限制律师、法官的不正常交往和不正常的工作会面。这些规章在律师和法官之间筑起了防火墙。  相似文献   

4.
律师法官关系性质上为基于司法职业交往而形成的司法职业关系。将此类职业关系与二者在诉讼交往、公共交往及家庭交往中形成的关系相混淆是当前构建和谐律师法官关系探讨中的一大误区。因此,应立基于律师法官职业性质探讨二者间的关系,以此作为构建和谐律师法官关系的基础。  相似文献   

5.
《公安研究》2012,(8):91-91
常艳、温辉在《河南社会科学》2012年第2期撰文认为,随着法治的发展,法官、检察官和律师在职业对话、分工与合作中,必然会逐步形成法律职业共同体。而法律职业共同体的形成、维系和发展与职业伦理是密不可分的,职业伦理是法律职业共同体形成的内在标志,更是其维系和发展不可或缺的重要条件。透过建立在信念、角色和责任基础之上制度化的法律职业伦理规范体系的确立与完善,法官、检察官和律师在法治国家应信守蕴涵着相同价值、信仰的职业伦理规范。  相似文献   

6.
全国“法律方法与法律思维”研讨会。是法学界高层次的学术会议,华南理工大学已经承办了兰届。作为华南理工大学法学院院长的葛洪义教授自然功不可没。作为会议的承办方。为什么会将本次会议的专题学术研讨主题确定为:法律职业伦理——“法官与律师”之间?在当今。讨论这个吸引人们眼球的话题,又有着怎样的理论价值与实践意义?  相似文献   

7.
近日,最高人民法院、司法部公布了《关于规范法官和律师相互关系维护司法公正的若干规定》,就法官与律师相互关系作出了明确的规定:禁止法官和律师在诉讼活动中单方接触,对法官回避和律师不得接受委托的有关问题作出了相应规定、禁止法官和律师进行权钱交易。几天后司法部又公布了《律师和律师事务所违法行为处罚办法》,指出对律师行为的21种违法情形将给予相应的行政处罚,律师事务所四种行为被禁,否则将被“一票否决”。这预示着,我国在实现执法为民、维护司法公正的道路上又迈进了一步。近年来,我国司法体系越来越完善,司法水平不断提高,…  相似文献   

8.
《公安研究》2011,(10):63-63
梅文娟在《法学》2011年第2期撰文认为,一亲属之间有罪应当互相隐瞒,不告发和不作证则不论罪,反之要论罪,这就是亲亲相隐原则。亲亲相隐原则体现了人的本质属性——社会性,缓和了法与道德之间的冲突同时保证了法的可行性。我国应该借鉴历史和其他各国相关立法和实践,以亲亲相隐原则为视角完善包庇罪的刑事立法。  相似文献   

9.
该书《导论》介绍说:“本书认为,传统的律师与客户关系将转变为通过高级电脑和电信技术提供法律信息服务的模式。在这种模式下面,客户变成了用户;律师变成了法律信息源(法律信息工程师);服务是由供应商开发与销售的,而供应商未必就是律师。提供的信息内容将比传统咨询更具有通用性。这种反复利用的信息与律师编纂工作所花费的时间之间几乎没有什么关系。”  相似文献   

10.
非常2+1 2009年9月1日,河南省司法厅一纸公文引起了众多律师与公众的关注。在该厅与河南省高级人民法院联合下发的《关于充分发挥律师在诉讼调解工作中积极作用的意见》中,要求律师要努力促进当事人之间、当事人与法官之间的调解。《意见》特别指出,对涉及弱势群体利益的案件要重点做好调解工作:而民事案件、刑事附带民事诉讼案件、刑事自诉案件、轻微刑事案件,都是律师应当积极引导当事人达成庭外调解.或配合人民法院在诉讼过程中达成调解的领域:此外,当事人情绪激化、严重对立的案件;案情复杂、双方都难以形成证据的案件等也是调解的重点。  相似文献   

11.
此次司法改革,法官遴选委员会的设立成为"重头戏",而律师亦成为选拔法官的当然主体之一。但是比较分析显示,我国缺少以律师为基础来选拔法官的传统。同时,同为大陆法系国家,我国法官的遴选制度却形似而神不在。而在传统文化与现代制度不可回避的矛盾冲突中,中国的律师制度亦有着重大缺陷。在这三大背景下,将律师群体纳入法官队伍无疑是一种跳跃式地直接套用模式,是有违中国司法运行之规律的。因此,应在坚持正确传统文化观的基础上,在完善中国法官制度、律师制度的前提下,通过全面评估外来移植制度,循序、坦然地展开这一改革。  相似文献   

12.
<正>作为党员干部,该如何正确把握人与人之间的交往距离?该如何适度约束个人欲望?先贤诸子数千年前说过的一些话,于今天的我们仍有启发。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如果过于密切了,以至于对于各自的缺点互相容忍,对于对方的错误互相包庇,发展下去必定是互相勾结,沆瀣一气,朋比为奸。"君子周而不比,小人比而不周。"——《论语·为政》"周"是合群的意思,"比"意为勾结。这两个字都有关系好的意思,但是,"周"有周遍的含义,就是说不与一些人特别密切,而同另外一些人有意疏远。也就是没  相似文献   

13.
我国大城市农民工与市民社会距离的实证研究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社会距离是人与人之间或群体与群体之间关系亲密或疏远的程度和等级。社会距离可分为主观社会距离和客观社会距离。距离的等级可分为近距离、中距离和远距离。西方社会学认为,文化差异、隔离、居住时间、社会地位差异等因素都对社会距离的形成具有影响。实证分析表明,农民工与市民的社会距离属于远距离等级的泛泛之交,双方交往机会很少,主观距离比较大。大部分市民对农民工持排斥态度,双方交往具有非对称性。与西方社会距离研究相比,文化差异、地位差异和空间隔离等因素依然是影响农民工与市民社会距离的重要因素,制度限制或制度供给不足是影响社会距离的深层次影响因素。因此,缩短社会距离的主要对策是转变政策理念,建立公平、公正、合理的城市政策。只有这样才有利于逐步提高农民工的社会地位,缩短文化差异,为和谐社会构建铺平道路。  相似文献   

14.
律师常常被贴上“不守规矩”的标签。有一个笑话:一个律师去买一个墓碑。要求石匠刻上:“这里躺下了一个诚实的男人和律师。”石匠回复道:“在这个国家,一个坟墓里面埋两个人是违背法律的。”作为一个律师,可以向社会撒谎,可以向法官撒谎,可以向自己的良心撒谎,但是唯独不能向自己的当事人撒谎。  相似文献   

15.
"检察人员不得向当事人推荐、介绍律师作为本院办理案件的辩护人、代理人";"检察人员在办案中,与当事人的律师有夫妻、父母子女或兄弟姐妹关系的,应当严格执行回避制度,有其他亲属关系或与律师之间存在亲朋、同学、师生、曾经同事等关系可能影响案件公正审理的,应当自行申请回避,并在案件办理期间不得与其交谈、讨论案情。"在新《律师法》实施一周年之际,上海市检察院近日出台相关规定,对检察人员与律师交往行为进一步作出规范,这是上海检察机关首次对此类行为作出明确细化规定。  相似文献   

16.
《民主与法制》杂志2010年第2期刊登了《律师伪证?波》系列报道。李庄“造假门”不仅震惊了律师界,同时在社会上也引起了强烈反响,律师?的执业准则再次成为百姓关注和讨论的热点。作为一名普通公民,我和大多数人一样,  相似文献   

17.
曾任上海申花足球俱乐部原董事长郁知非职务侵占案辩护人的安徽知名律师张铁锋,因涉嫌向6名法官行贿被推向法庭接受审判。本应维护司法公正的律师为何成了诉讼的掮客?怎样铲除律师和法官之间“潜规则”赖以生存的土壤?如何保障司法队伍的纯洁性、公信力?律师涉嫌行贿法官案背后的诸多问题令人深思。  相似文献   

18.
《广东民政》2010,(3):44-46
中央电视台曾以《中国人邻里关系调查》为主题,对中国15个大城市抽样调查。调查结果显示:84%的人与邻里几乎完全不认识,“远亲不如近邻”已成为往事。从以上状况可以粗浅的分析:城市邻里之间守望相助的功能日趋弱化,取而代之的是铁门铁窗铁心灵,高楼高房高距离。“咳嗽之声相闻,老死不相往来”的现象随处可见,邻居之间交往日趋表面化、形式化,邻里关系趋向于冷淡。有些邻居之间已经是“最近的距离和最远的感情”。  相似文献   

19.
刘红柳 《求索》2014,(6):56-59
构建平等、和谐的法律职业共同体是建立法律权成、培育法治信仰的题中之义。我国目前法律职业共同体,尤其是法官、检察官、律师之间的关系存在诸多错位和冲突,需加快司法改革步心,通过建立统一的准入制度,完善的法律职业教育制度与职业转换机制来实现法律职业共同体的共融共生。  相似文献   

20.
为了制止烟民在列车上吸烟,他竟然赔上了一条命。围绕着无罪.故意伤害还是过失致人死亡,律师、公诉人。法官展开了法学理论上的角逐。此时,最高人民法院出台了《关于贯彻宽严相济刑事政策的若干意见》,为解决这一难案提供了良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