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潘平 《重庆行政》2010,12(3):75-77
在"五个重庆"如火如荼发展的基础上,中共重庆市委又提出建设"廉洁重庆"等人文精神的新要求,这是基于对重庆经济社会发展形势的科学判断。没有"廉洁",重庆无法健康发展;没有"廉洁","五个重庆"难以实现。所以,建设"廉洁重庆"是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我市反腐倡廉建设工作的总抓手。  相似文献   

2.
在2010年全市党风廉政建设工作电视电话会议上,市委薄书记指出:重庆提出建设"五个重庆"目标之后,还有一个特别重要的奋斗目标,就是建设"廉洁重庆"。认真研究"廉洁重庆"这个课题,对于全面加强重庆党风廉政建设,为"五个重庆"建设提供坚强保证,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3.
实体经济是创造社会财富的基本经济形态,是保持经济长期繁荣和社会稳定的根基。当前我国经济持续下滑,实体经济面临艰难困境,社会资本"离实向虚",使得我国经济面临产业"空心化"的巨大风险。必须牢牢把握发展实体经济这一坚实基础,实行更加有利于实体经济发展的政策措施,促进实体经济可持续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4.
唐述华 《公民导刊》2010,(10):40-40
沙坪坝区人大常委会在开展"代表行动"活动中,坚持创新工作思路,充分发挥代表的示范带头作用,有效地激发了广大群众的主动性和创造性,形成了强力推进"五个重庆"建设的巨大合力,凸显了主题活动的行动效应。  相似文献   

5.
张双山 《公民导刊》2010,(10):27-27
近日,在审议重庆市政府关于"畅通重庆"建设工作情况的报告时,市人大常委会组成人员积极建言献策,表现出极高的关注度。这对"畅通重庆"建设将起到强力助推作用。  相似文献   

6.
《重庆行政》2011,(5):15-16
统筹城乡发展,是重庆继百万移民之后,需解开的又一道前所未有的难题。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重庆市委书记薄熙来指出:"重庆要发展,最难在‘两翼’地区的脱贫致富;要‘明知山有虎,偏向虎山行’,下决心啃掉这块‘硬骨头’;这件事干成了,城乡统筹就很具体了;反之,主城和‘两翼’的差距就会越拉越大,城乡统筹就成了一句空话"。重庆统筹城乡发展的关键在振兴"两翼",振兴"两翼"的关键在繁荣农村,繁荣农村的关键在农民增收。因此,市委、市政府决定,从2010年起,  相似文献   

7.
《公民导刊》2010,(10):79-79
"畅通重庆"建设启动以来,垫江县交通局突出重点,抢抓机遇,加大交通建设力度,着力构建安全有序、畅通快捷的交通综合体系,为促进全县经济社会持续稳健发展提供了坚实的交通保障。  相似文献   

8.
胡小渝 《前沿》2012,(12):126-127
随着社会分工的不断发展,社会对人才的需求也不断发生着变化,如何培养社会需要的人才,实现学校—社会人才培养的对接,是当前我国高校所需解决的问题。本文在参考借鉴我国土地资源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现状下,结合重庆工商大学融智学院土地资源管理专业具体情况,探讨其人才培养模式的创新。通过探讨,本文提出"两阶段培养"和"分流培养"的新模式,为重庆工商大学融智学院人才培养模式提供一个参考,也为社会专业领域的人才培养提供一些建议。  相似文献   

9.
2009年8月17日重庆市委书记薄熙来视察璧山,提出了"全面升级提速,融入重庆主城,跟上发展快车"这一目标。推动县域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必须按照科学发展观要求,确立正确的发展思路,坚持因地制宜、分类发展原则,走特色发展之路。  相似文献   

10.
2008年,市委三届三次全委会作出了建设"五个重庆"的战略决策,这既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和314总体部署的"实践平台"和"强力引擎",也是全市相当长一个时期的工作大局和必须付出艰辛努力才能完成的主要任务。今年,按照市委的意见,市人大常委会要求在全市各级人大及人大代表中广泛开展"五个重庆建设·人大代表在行动"的主题活动,对我们全市各级人大在新的形势新的条件新的任务下,如何充分发挥人大代表在"五个重庆"建设中的作用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现在,围绕"五个重庆"建设这项中心任务,深入探讨如何进一步发挥人大代表作用的方式和途径,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1.
方佳军 《重庆行政》2011,13(1):29-30
随着"外环"的开通,重庆全面拉开了建设1000平方公里、1000万人口国家中心城市的架势,正以"比肩京津沪"的气魄阔步前进。大渡口作为国家中心城市核心区,全域位于"外环"以内、"两山两江"之间,拥有主城核心区最多的土地存量和34公里长江水岸。重庆建设国家中心城市和重钢环保搬迁,为大渡口城市建设实现破茧化蝶提供了难得的契机。  相似文献   

12.
宜居,是全人类的共同追求,是现代城市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重要目标。建设"宜居重庆",是贯彻"以人为本"发展理念、优化人居环境、提高城乡居民生活质量和幸福指数的客观要求,也是提升重庆可持续发展能力的重大举措。在这一重大民生工程建设中,重庆市各级人大和代表肩负职责,牢记使命,主动开展监督工作,积极参与共建,谱写出了一曲曲...  相似文献   

13.
"十二五"时期,是重庆坚持以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为主线,着力增强综合经济实力的攻坚时期,也是重庆探索走民生导向发展之路,促进经济持续发展和社会和谐稳定,推进全市人民共建共享改革发展成果走向共同富裕的重要时期。奉节县作为国家扶贫工作重点县、国家限制开发区,在新一轮发展中,必须立足县情,突出重点,提速经济发展,努力做大"蛋糕",着力分好"蛋糕",大力缩小"三个差距",促进共同富裕。一、以提速发展为重点,努力缩小区域差距近年来,重庆经济快速发展。  相似文献   

14.
记者:近年来,重庆有多项民生举措都走在了全国前列,如公租房建设、农民万元增收、"缩差共富"等等。"十一五"期间,特别是2008年以来,在重庆市委、市政府重视关心下,重庆残疾人事业取得突破进展,请您谈谈这方面的情况。  相似文献   

15.
《公民导刊》2010,(10):10-15
序言 “票决结果:满意!”近日,渝北区第十六届人大常委会第二十六次会议对人民政府"畅通重庆"建设工作情况进行了评议,评议认为,自2008年11月以来,区人民政府高度重视"畅通重庆"建设,按照"畅通重庆、半小时渝北、西部枢纽"的定位,全力推进"枢纽渝北"发展战略,累计投入30多亿元加强交通基础设施建设,农村公路总里程达到2 1 59公里,提前两年完成了市政府下达的"十一五"农村公路建设任务。  相似文献   

16.
在中共重庆市委二届九次全委会上,市委书记汪洋同志提出要培育“自强不息、开拓开放”的重庆人文精神,这一命题体现了重庆人文精神的主旋律。“自强不息、开拓开放”八个字,呈现出历史性、时代性、概括性、开放性和巨大的包容性,为重庆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了一种持久的动力。“自强不息、开拓开放”八个字,既诠释了南岸的过去,又昭示着南岸的现在和未来,对推动南岸在  相似文献   

17.
扶小兰 《求索》2013,(11):51-54
新中国成立初期,重庆人民开展根除社会遗留问题的"废旧"运动,净化了社会环境,重建了社会秩序;实施发展和改善民生、构建社会新生活的"立新"举措,促使社会生活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从而成功地巩固了新生的人民政权,为新中国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等提供了有利的"硬环境"和"软环境",进而推动新中国社会变迁的整体进程。  相似文献   

18.
王燚 《小康》2010,(9):102-103
重庆市国家级贫困县酉阳,因为引进了一位外来的书记陈勇,让这个地方发生了前所未有的变化酉阳,重庆市面积最大的县,也是最穷的县之一,在近三年来却发生了巨大的变化,成为重庆"十大乡村旅游目的地"之一。  相似文献   

19.
重庆城乡统筹与乡村旅游发展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蒋述东 《前沿》2012,(10):89-90
重庆城乡统筹给乡村旅游发展带来前所未有的机遇,本文分析了城乡统筹对重庆乡村旅游发展的影响,从乡村旅游规划、资源开发、经营策略、旅游人才、旅游政策等方面提出了塑造鲜明乡村意象、打好乡村旅游特色牌、"五加二"模式和联合经营、请进送出的人才培养、特殊产业扶持政策等发展重庆乡村旅游的对策。  相似文献   

20.
"十二五"期间,是重庆在科学发展轨道上全面发力、阔步前进的重要时期。道路运输业是支撑重庆快速发展的重要基础和保障。紧紧把握发展的大好机遇,围绕加快建设现代道路运输业的主题,以调整结构和转变发展方式为主线,以规范市场秩序为重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