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据《民主与法制》15期《葛家庄百姓失去尊严》登载:河北省邢台市桥西区钢铁路办事处葛家庄村党员选出的党支部和村民选出的村委会不能履职,办事处党委却将西董村支书派来主政。先当工作组长后任村支书,对村民实行“打压”的“村霸”统治。从此,葛家庄再无宁日。  相似文献   

2.
看了《民主与法制》杂志第7期《老警官蒙冤十年终见晴天》一丈,心情颇感沉重。老誓官李文瑞被判有罪的过程,可谓程序“合法”,结果“有据”,但又实实在在是天大的冤案,这真应了文中粮油经理的那句话“法律要由实力说话”。  相似文献   

3.
“2013”本是一组普通的数字,但是,当“2013”这四个大字被形象地设计成一个时钟与几个数字相互组合成我们《民主与法制》2013年最后一期封面创意时,其意义就开始变得不普通了。  相似文献   

4.
创刊32年的《民主与法制》杂志又一次站到了一个新的起点上。  相似文献   

5.
看了《民主与法制》第18期《移民!移民?》文章后,不由让人心生感叹。在我们的身边,自己办移民的、帮子女移民的、送子女出去留学的比比皆是,临别时都会说:若在国外过得好,就别回来了。言下之意是不希望他们回来。  相似文献   

6.
自近代著名思想家梁启超将先秦儒法两家关于"治人"与"治法"之争误读为现代意义的"人治"与"法治"之辩后,我国近现代思想界的大部分学者均承袭了这一错误的思维视角。亚里士多德在《政治学》一书中从两种意义上对人治与法治进行了具体而深入地比较分析,不仅从理论上将人治与法治予以明确界分,而且首创了将人治置于法治视野中予以审视的思维视角。当我们循着亚里士多德的思路,真正从法治视角对人治予以解读时,即可走出传统认识误区,科学把握人治的本质及其内涵。  相似文献   

7.
读罢2011年《民主与法制》杂志第2期新论栏目中有关城市征收拥堵费的言论,心中甚是无奈。北京、上海、广州、杭州等城市政府都曾经释放出来收取拥堵费的信息,  相似文献   

8.
《民主与法制》2014,(25):8-9
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召开前夕,我们迎来了《民主与法制》杂志创刊35周岁生日。 从诞生的那一刻起,《民主与法制》杂志就紧紧跟随着党和国家民主与法制建设的步伐。弘扬正义、关注民生、宣传法制、服务百姓,始终是《民主与法制》奉行的宗旨。  相似文献   

9.
65年前,我刚参军时,学的第一支歌就是《三大纪律八项注意》。三大纪律是:一切行动听指挥;不拿群众一针线;一切缴获要归公。八项注意包括:说话和气、买卖公平、借东西要还、损坏东西照价赔偿、不打人骂人、爱护庄稼、不调戏妇女、不虐待俘虏等。那时候不论军队或地方的同志,少有不会唱这支歌的  相似文献   

10.
张飚的事迹已经家喻户晓,但是读完《民主与法制》近期介绍张飚事迹的文章,作为一名检察官,我还是有一种不吐不快的感觉。  相似文献   

11.
鲁迅先生曾经说过,在中国,搬动一张桌子都要流血。《民主与法制》2012年第23期《争呜与调查》关注的异地高考涉及教育资源的重新分配,将收是无数人命运,自然更是困难重重。  相似文献   

12.
厉民 《民主与法制》2013,(12):21-21
读了《民主与法制》2013年第4期《善变交通新规》,笔者认为,尽管交通新规自公布起就迎来了多变的命运,但新规“闯黄灯违法”无疑是对交通陋习的挑战。  相似文献   

13.
说实话,看到《民主与法制》杂志2011年第32期刊载的《你会立遗嘱吗?》专题报道,心里确实咯噔一下。面对活得好端端的一个人,突然间抛出这样一个并不轻松的话题,让人颇有不适应之感,毕竞大多数国人都忌讳某些字眼。  相似文献   

14.
读了2012年《民主与法制》第28期《崎岖山路上的畸形母爱》和第34期《妻子用带泪的微笑召唤囚子》两篇文章,感触颇深。  相似文献   

15.
读了2014年第5期《民主与法制》杂志刊载的《争夺婚姻“主导权”,贪官妻子跟丈夫比贪比狠》一文后,才知天下竟有如此荒唐的夫妻,他们将公权私化,比谁更贪、谁更狠。这样的夫妻之比,实在不可取。  相似文献   

16.
转眼之间,“2(112”四个阿拉伯数字即将成为历史的记忆,“2013”已然成为我们的现实。同样,创刊33-ff-的《民主与法制》也将踏上新的征程。  相似文献   

17.
《民主与法制》2013年第20期《一位普通民警为何能感动一座城市?》一文中,李杨凶极度劳累牺牲在岗位上的光辉事迹令我落泪,不光是因为感动,更多的是心酸。  相似文献   

18.
《民主与法制》2011年第10期刊登了《网络反腐,效力几何?》一文。在腐败令人深恶痛绝的当下,网民们利用手中权利揭露腐败,参与惩治腐败,确是大快人心。  相似文献   

19.
《民主与法制》2009年第24期刊登了杨海洋所写的《活跃在法律边缘的“商标抢注人”》一文,通篇读后,觉得商标抢注人实际是运用了一种合法的侵害手段。  相似文献   

20.
看了《民主与法制》2011年第8期《到哪里去找工人?》一文,颇有感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