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误区一剥夺政治权利是剥夺犯罪分子的一切政治权利  简析我国刑法第五十四条规定,剥夺政治权利是剥夺下列权利:选举权和被选举权;言论、出版、集会、结社、游行、示威的权利;担任国家机关职务的权利;担任国有公司、企业、事业单位和人民团体领导职务的权利。根据这一规定,剥夺犯罪分子的政治权利并不是剥夺了犯罪分子的一切政治权利(死刑犯除外),而仅仅是限于剥夺上述几个方面。对于犯罪分子的有些政治权利,如申诉、控告、检举等,或者与政治权利密切相关的其他权利,如荣誉权等,是没有被剥夺的。  误区二对判处主刑的分子都…  相似文献   

2.
对犯罪的外国人不适用剥夺政治权利刑,有理论解说以及司法例证。但是,现行刑法关于剥夺政治权利刑的制度设计存在内容不合理以及由此为根本缘由而导致的逻辑不严密的问题。在重构"政治权利"内容的基础上,将剥夺政治权利这一个附加刑的刑种依照内容的不同分解为若干个附加刑的刑种,不仅有利于促进法条逻辑的严谨,而且有利于司法实践。  相似文献   

3.
我国刑法中的剥夺政治权利刑对外籍犯罪人员的适用性一直是备受关注的焦点问题,人们对此的看法也是各不相同。对此,本文探讨我国刑法中的剥夺政治权利刑对外籍犯罪人员的适用性,旨在为我国刑法中剥夺政治权利刑的应用提供思路。  相似文献   

4.
剥夺政治权利是人民法院适用的剥夺犯罪分子参加国家管理和政治活动权利的一种刑罚方法。我国《刑法》第 56条规定:“对于危害国家安全的犯罪分子应当附加剥夺政治权利;对于故意杀人、强奸、放火、爆炸、投毒、抢劫等严重破坏社会秩序的犯罪分子,可以附加剥夺政治权利。”这一规定表明,剥夺政治权利这种刑罚方法的适用范围是有一定限度的,并不是所有的犯罪分子都会被剥夺政治权利。因此,被判处有期徒刑、拘役、管制而没有附加剥夺政治权利的犯罪分子,仍应享有包括选举权在内的政治权利,当然其应享有政治权利的期限也不能因服刑而中…  相似文献   

5.
文章在对我国刑法中的资格刑制度进行了全面而深入的反思,主张放弃学界通说所认可资格刑的概念和内容体系的基础上,提出了资格刑新的概念及三要素,并对资格刑重新进行了建构.对自然人的资格刑应当适用"禁止行使特定的权利"和"禁止从事特定的职业"两种,对法人的资格刑仅适用"禁止从事特定业务活动",同时建议资格刑适用复权制度,前科消灭制度等.  相似文献   

6.
未成年人犯罪的刑罚适用探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对未成年犯罪人施加刑罚应坚持保护与教育的基本理念。我国现行刑法典对未成年犯罪人的刑罚种类设置存在诸多不合理的内容,有必要在刑法中特别规定,无期徒刑、罚金刑和没收财产刑、剥夺政治权利刑不能适用于未成年人。在刑法裁量上,应坚持从宽处罚原则,扩大缓刑的适用。  相似文献   

7.
外国历史上的资格刑述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资格刑在外国历史上的刑法中占有一席之地。外国历史上的资格刑经历了奴隶社会、封建社会、近代社会不同历史时期的发展阶段  相似文献   

8.
选民登记一般有以下两种方式:(1)补充登记。根据选举法的规定,选民登记按选区进行,经登记确认的选民资格长期有效。每次选举前对上次选民登记以后新满十八周岁的、被剥夺政治权利期满恢复政治权利的选民予以登记:对选民经登记后迁出原选区的.列入新迁入的选区的选民名单:对死亡的和依法被剥夺政治权利的人,从选民名单上除名。法律规定这种补充登记方式.  相似文献   

9.
罚金刑执行难的原因与对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罚金刑执行难是司法实践面临的一个普遍问题。其立法根源在于刑法总则所确定的罚金刑适用根据的单一性,刑法分则关于具体犯罪适用罚金刑规定的僵化性;其司法原因在于罚金刑的判决具有盲目性,罚金刑的执行主体不够具体。从立法上讲,应完善刑法总则关于确定罚金数额根据的规定,改进刑法分则关于具体犯罪适用罚金刑的规定,同时增设罚金易科制度;就司法而言,应摒弃罚金刑适用的盲目性,并统一罚金刑的执行机构。  相似文献   

10.
我国古代即有关于诽谤罪的规定,如《法经》有“议国法者诛”的规定、《秦律》有“诽谤者诛,偶语者弃市”的规定、《唐律疏议》有“指斥乘舆”的规定。原79刑法145条规定“以暴力或者其他方法.包括用‘大字报’,‘小字报’公然侮辱他人或者捏造事实诽谤他人.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剥夺政治权利。”97刑法第246条规定“以暴力或者其他方法公然侮辱他人或者捏造事实诽谤他人。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管制或者剥夺政治权利。  相似文献   

11.
六、关于刑罚的种类刑法的另一个问题是刑罚。一个国家采取哪些刑种,是与对犯罪分子判处刑罚的目的联系在一起的。在远古是同态复仇,封建社会广施体刑。现代社会废除体刑,建立了以自由刑为主的刑罚体系。我国对犯罪分子历来采取杀、关、管、罚的办法。刑罚分为主刑和附加刑。刑法规定,主刑有五种:管制、拘役、有期徒刑、无期徒刑和死刑。附加刑有三种:罚金、剥夺政治权利、没收财产。附加刑也可以独立适用。对犯罪的外国人,可以独立适用或附加适用驱逐出境。刑法关于刑罚种类的规定,总结了我国长期以来的经验,从实践看,基本上是合适的。这次修订后的刑法,保留了这些刑种,根据经验和  相似文献   

12.
剥夺政治权利是刑罚中的一种附加刑。在教学过程中,笔者发现学生们对以下问题常常弄不清楚,在此,我把它们陈列出来,作一个分析,便于学生掌握,也给教师备课时作些参考。一、剥夺政治权利的含义剥夺政治权利是指依法剥夺犯罪分子一定期限参加国家管理和政治活动权利的刑罚方法。剥夺政治权利既可以附加适用,也可以独立适用。法律规定附加适用剥夺政治权利的,一般是较重的犯罪;独立适用剥夺政治权利的,一般都适用于较轻的犯罪。二、剥夺政治权利的内容剥夺政治权利的内容包括剥夺以下四项权利:1.选举权和被选举权;2.言论、出版、集会、结社、游…  相似文献   

13.
正直 《人大建设》2004,(3):44-44
“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382条第一款、第三款,第383条第一款第一项……之规定,现判决如下:被告人季海亭犯贪污罪,系主犯,判处无期徒刑.剥夺政治权利终身,并处没收个人全部财产;被告人史某某(未满18岁)犯贪污罪.系从犯,判处有期徒刑4年.赃款依法予以追缴,发还被害单位……”  相似文献   

14.
选民登记的问题与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选民登记 ,是直接选举中对选民资格进行确认的程序。我国选举法规定 ,选民按选区进行登记 ,经登记确认的选民资格长期有效。具体方法是 ,每次选举前对上次选民登记以后新满 18周岁的、被剥夺政治权利期满后恢复政治权利的选民 ,予以登记。对选民经登记后迁出原选区的 ,列入新迁入的选区的选民名单 ;对死亡的和依照法律被剥夺政治权利的人 ,从选民名单上除名。精神病患者不能行使选举权利的 ,经选举委员会确认 ,不列入选民名单。选举法对选民登记的原则、程序、方法有较明确的规定 ,各地在实践中也积累了许多成功的经验 ,但选民登记中的错登…  相似文献   

15.
渎职犯罪严重侵害了我们国家的肌体,降低了国家机关的威信,妨害国家机关的正常活动和有效地执行其职能。拘役是我国刑法中对渎职犯罪的主要处罚方法之一,但作为短期自由刑的拘役确实存在一些弊端。为弥补拘役刑的短处,结合渎职犯罪的特点,可考虑在渎职犯罪中增加罚金刑和资格刑的适用。  相似文献   

16.
作为一种财产刑,罚金刑在我国大陆刑法的刑罚体系中占据重要地位,与我国台湾刑法中的罚金刑制度相比较,大陆刑法有关罚金刑的诸多规定还有待完善。通过对两岸罚金刑制度的简要比较,寻求大陆罚金刑制度的改革方向,完善罚金刑制度的具体设计。  相似文献   

17.
"醉驾"入罪是风险刑法范式的一种规定。中国对"醉驾"行为采取刑罚与行政处罚二元模式,其入罪表现为抽象危险犯且使行为人实际承受了有关职业等资格禁止、丧失的一些应属资格刑的附随后果。我国应借鉴德国刑法中有关刑罚以及"酒驾罪"制度设计,拓展资格刑范围以符合"新财产权"的司法最终处置原则,构建已丧失之资格和权利恢复的复权制度,以最大程度地消解"醉驾"入罪的制度后危机;为化解"醉驾"入罪的制度后危机,需认真对待刑法第13条的"但书"。  相似文献   

18.
<俄罗斯联邦刑法典>由俄罗斯国家杜马1996年5月24日通过,联邦委员会于1996年6月5日批准,俄罗斯联邦总统于1996年6月13日批准,1997年1月1日起施行.资格刑在<俄罗斯联邦刑法典>中占有重要地位.本文对该法典有关资格刑的规定进行介绍并作简要评价,以期有助于我国资格刑立法的完善.  相似文献   

19.
1979年刑法确立了罚金刑作为附加刑之一的法律地位。1997年修订的刑法对罚金刑作了全面的修改和补充,使我国以自由刑为主的刑罚体制向自由刑和财产刑并重的刑罚体制转变,其中新增加的罪名多为贪利性犯罪,处以罚金的适用范围显著增加。1997刑法罚金刑立法的下列问题有待完善:过份重视罚金刑的并科;罚金刑的适用对象较为单一;罚金数额有待进一步明确;罚金刑的执行制度不完善。  相似文献   

20.
罚金刑的立法发展与缺陷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新刑法修改并完善了罚金刑的适用范围、适用方式及执行措施等 ,为罚金刑的正确适用提供了法律依据。但在罚金刑与现行罪名、量刑情节的对应关系 ,罚金刑的数罪并罚 ,罚金刑的时效制度以及罚金刑的减免规定等方面 ,仍存在着许多问题。应进一步完善罚金刑的刑事立法 ,使其在司法实践中更好地发挥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