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唐治祥 《理论月刊》2010,(3):117-121
作为一项基本的刑事司法政策,"宽严相济"在刑事立法、执法和司法实践中应得到一体遵循。在刑事诉讼中贯彻"宽严相济"刑事政策,应当坚持"犯罪控制与人权保障并重"、"公正优先、兼顾效率"、"程序公正与实体公正兼顾"、"法律效果与社会效果相统一"等基本理念。  相似文献   

2.
朱国良 《青年论坛》2008,(6):145-148
专题化的典型案例教学和运用司法实践法、模拟法庭法、辅导答疑法的现场教学是《法律基础》课参与式实践教学模式的核心。期末考核方式:推荐“一页开卷”考核法;平时考核方式:将实践作业作为平时考核依据。参与式实践教学模式要努力创设宽领域的实践教学模式,从保障实践教学时间、开辟实践教学基地、创新实践教学方法、提高法律教师实践教学能力、努力培育双师型(教师和律师)法律教师等方面不断完善。  相似文献   

3.
"执行乃法律之终局及果实,因而法律的生命在于执行"。生效的司法裁判如果得不到有效地执行,不仅损害当事人的合法权益,而且损害法律的权威和司法公信力,使得人民群众丧失通过司法救济解决纠纷的信心,动摇依法治国的信念。司法痼疾"执行难"已成为长期困扰法院工作发展的司法痼疾。  相似文献   

4.
关于"形迹可疑型"自首,司法实务界和学界一直存在分歧,在司法实践中的具体操作和适用上也存在偏差。由于毒品犯罪具有复杂多样的特点,有不少随意扩大形迹可疑的范围而错误认定毒品犯罪"形迹可疑型"自首的情形。本文对"形迹可疑"的词义和"有关组织和司法机关盘问、教育"的理解、对"形迹可疑型自首"的法律特征、毒品犯罪中"形迹可疑型自首"的司法认定等方面进行了阐述,力求对相关司法解释进行全面的认识理解,并对不同情形进行明确界定。  相似文献   

5.
《新东方》2015,(4)
法学是一门具有很强实践性的专业。然而,目前我国高校的法学教育和法律实践脱节,学生参加法律实践的时间短、次数少,实践效果不理想。通过研究美国、日本、德国等高校的法学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体系的衔接,笔者提出法学教学要构建一套完整可行的法学实践教学体系,把法学教育和法律职业对接起来,以适应司法改革的需要,最终实现法科学生高质量就业。  相似文献   

6.
舒洪水 《人民论坛》2012,(5):52-53,117
作为司法改革创新的重要举措,案例指导制度是落实法律面前人人平等、统一法律适用标准、实现法律统一适用、确保司法的稳定性的重要保证。鉴于我国司法实践中法律适用不统一等问题时有发生的现实,公布指导性案例,推行案例指导制度,对于维护法律适用的统一性,确保法律统一适用,维护司法公信力,无疑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7.
王符作为一个有强烈社会责任感的思想家十分关注现实问题,也非常关注政治法律问题,对司法问题进行了全面思考。他从"天人合策"的角度论证了司法的形而上根据"天道",认为用司法手段对犯罪的惩治不仅是恢复受损的人间秩序,同时也是恢复受损的自然秩序。他认为,司法的作用在于除暴安良、"劝善消恶",司法的最高目标在于"致太平"。虽然他认为治乱世可用重刑,但仍将司法定位于辅助德化,即所谓"尊德礼而卑刑罚"。他认为,司法官员应当具有谨慎、正直、清廉的品质,做到"平赏罚而无阿私",追求"政平讼治"的境界,通过司法公正树立司法权威、促成社会和谐。  相似文献   

8.
董伟 《人大建设》2012,(12):38-39
对民事案件的执行活动进行监督一直是检察监督的薄弱环节。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决定开展民事执行活动法律监督试点工作,弥补了现行法律规定的不足、增强了对司法实践的指导性,更为完善相关立法提供了司法实践基础。  相似文献   

9.
熊德禄 《人民论坛》2013,(11):112-113
检察权性质的讨论应当摒弃本质主义的思维,立足于当下中国的司法实践,特别是刑事司法实践,进行语境化的分析.公诉权、侦查权、批捕权和法律监督权是检察权的主要权能,司法化是各项权能的明显特征.检察权在诉讼实践中通过各项权能展现了司法属性,我国检察权的根本性质应当是具有中国特色的司法权.  相似文献   

10.
《世纪行》2012,(8):3-3
农业是安天下、稳民心的战略产业。湖北省第十次党代会提出了"大力推进农业现代化,努力建设农业强省"的奋斗目标。湖北省政协紧扣省委省政府的中心工作,围绕"加快发展现代农业、建设农业强省"专题开展了多方面多形式多层次的调研活动。2012年7月18至19日,在湖北省政协十届三十次常委会议上,省各民主党派、工商联以及省政协专门委员会、省政协常委、委员作大会发言16篇,另向大会提交书面发言材料5篇,建诤言,献良策。本栏目摘要刊登上述21篇发言材料。  相似文献   

11.
<正>目前,刑法和刑事诉讼法是开展未成年人刑事司法工作的最主要法律依据,但由于这两部法律已经难以满足当前司法实践开展教育、矫治未成年人犯罪工作的特殊需要。全国人大代表李其宏结合多年司法实践提出,应为未成年人制定专门的刑法和刑事诉讼法。李其宏分析,随着未成年人刑事司法领域改革探索的不断深化,一些现有  相似文献   

12.
《中国传统司法思想史论》一书是司法思想史这一"叙述"方式的首次写作实践,有着学科体系及方法论上的启示,提供了解读传统司法思想并加诸于现代法治实践的诉求。《中国传统司法思想史论》以仁道、中道及和谐三观来概括中国传统司法思想的意蕴,并以此统领"史论"全书。"清华简"等史料(新材料)、"非人物为中心的多线并行写作"(新方法)、"中国传统司法思想"(新问题)三者结合是本书最大特色之所在。  相似文献   

13.
樊安红 《传承》2010,(21):136-137
法学是一门应用性社会科学,法学教育的生命力在于实践性。法学专业本科教育与司法实践脱节是长期困扰我国高校而一直未能很好的解决的一个难题。解决的方法是培养一只具有较强实践能力的师资队伍,重视日常教学与实践课的衔接,对模拟法庭、法律咨询、法律实习等实践课进行改革,使之经常化、规范化。  相似文献   

14.
2014’辽宁政法理论年会以"司法改革与公平正义"为主题,组织辽宁省政法系统的法律工作者就司法体制改革、法律监督、中国梦与法制建设、量刑规范化、政法队伍建设等多个论题展开了深入研讨,展示了辽宁省政法系统理论研究的最新成果。  相似文献   

15.
赵红星 《前沿》2010,(2):82-84
被国际司法界誉为"东方经验"的司法调解制度在我国不同的历史时期都发挥了非常重要的作用。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今天,司法调解具有纠纷解决职能、维护社会和谐职能、填补法律漏洞职能和统一法律效果与社会效果的职能。  相似文献   

16.
唐丰鹤 《前沿》2013,(8):69-71
司法判断,包括了事实判断和法律判断。简单案件中的司法判断是一种规定性判断,而疑难案件中的判断则是一种反思性判断。在司法判断过程中,关于案件事实的判断要以事实的查明为基础,而关于法律的判断则要经历融贯性、修辞学和后果主义论证,所以,它是一种理性的判断。最后,司法判断并不是判断者的独断,而是一种具备"扩大的见地""再现性思维"和"共通感"的主体间性的判断。  相似文献   

17.
法学是一门应用性社会科学,法学教育的生命力在于实践性.法学专业本科教育与司法实践脱节是长期困扰我国高校而一直未能很好的解决的一个难题.解决的方法是培养一只具有较强实践能力的师资队伍,重视日常教学与实践课的衔接,对模拟法庭、法律咨询、法律实习等实践课进行改革,使之经常化、规范化.  相似文献   

18.
征稿启事     
《协商论坛》2010,(10):9-9
本刊今年元月改版后,为加强对市县级政协的宣传,推动全省政协履行职能的实践与理论创新,专门开设了"理论研讨"、"实践创新"、"民意追踪"、"委员故事"、"政协语丝"等固定栏目,并选发了不少相关稿件。但整体上上述栏目稿源依然匮乏,尤其是高质量的稿件欠缺,恳请各级政协领导、政协机关工作人员和广大委员读者充分关注这些栏目,踊跃提供稿件。  相似文献   

19.
丁冬 《长白学刊》2011,(6):67-72
法律表达与实践的背离见诸中国法律的诸多领域,在相当程度上影响看法律实践和法治公信力.经由司法渠道的弥合固然可以缩小表达与实践的背离度,但这并不意味着立法者在因应这一问题上的他者地位.经过多年摸索的执法检查已成为我国立法者了解法律实践情况的最常规、最稳定、最有影响的监督手段.以《食品安全法》为切入点,在风险社会语境下,执...  相似文献   

20.
施玮 《长江论坛》2014,(1):88-91,95
近代中国为了收回司法主权,不得已进行司法改革,引进西方司法审判制度,运用西方审判原则进行审判。姚荣泽案是民国依据新式诉讼理念审理的首例案件。该案的审理贯彻了司法独立、公开审判、无罪推定等法律原则,尤其是对审判公开原则进行了大胆的实践,但其结局却不尽如人意。反映了民国初年建立近代司法审判制度的艰难与无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