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权力殿堂论政正酣,“网上两会”如火如荼,以互联网为代表的民意力量的崛起.正在深刻改变着两会政治生态。而会场内外的议政互动效应,亦已成为推动议政改革的巨大动力。  相似文献   

2.
阿计 《公民导刊》2010,(5):42-43
两会年年有,今年很不同。所谓"不同",不是指占据近年来两会中心的房价、教改、社保、反腐等相似议题,而是指与往年相比,围绕这些焦点议题所展开的议政过程和公共讨论格外精彩、热闹。放眼望去,今年全国两会期间,会场内惊人之语迭出、炮声隆隆作响,会场外口水板砖横飞、民意汹涌澎湃……两会的"好看"程度,史无前例。"好看"的两会就像一台"政治春晚",它带来的当然不仅仅是观感的愉悦,透过种种喧哗、纷繁的表象,浮起的是代表委员履职能力、立场、勇气等深度话题,以及两会政治议政方式、质量、效果等变革信号。也正是通过这样的观察和追问,或许我们可以判断,两会政治,正在一步步逼近现代民主的核心,走向一个新的议政时代。从本期开始,"热点透视"栏目陆续推出《议政变局》之系列报道  相似文献   

3.
阿计 《楚天主人》2010,(5):39-40
两会年年有,岁岁有不同。放眼望去,今年全国两会期间,会场内惊人之语迭出,会场外口水板砖横飞、民意汹涌澎湃……两会就像一台"政治春晚",它带来的当然不仅仅是观感的愉  相似文献   

4.
两会年年有,今年很不同。所谓"不同",不是指占据近年来两会中心的房价、教改、社保、反腐等相似议题,而是指与往年相比,围绕这些焦点议题所展开的议政过程和公共讨论格外精彩、热闹。放眼望去,今年全国两会期间,会场内惊人之语迭出、炮声隆隆作响,会场外口水板砖横飞、民意汹涌澎湃……两会的"好看"程度,史无前例。"好看"的两会就像一台"政治春晚",它带来的当然不仅仅是观感的愉悦,透过种种喧哗、纷繁的表象,浮起的是代表委员履职能力、立场、勇气等深度话题,以及两会政治议政方式、质量、效果等变革信号。也正是通过这样的观察和追问,或许我们可以判断,两会政治,正在一步步逼近现代民主的核心,走向一个新的议政时代。从本期开始,"热点透视"栏目陆续推出《议政变局》之系列报道  相似文献   

5.
不久前结束的全国两会,多项节俭办会的改革措施令人耳目一新,如全国政协以电子文本替代大量纸质文件,由此节省200万元;全国人大会议工作人员尽量使用机关用房,以节省租用宾馆的经费,等等。而此前已经召开地方两会,也纷纷推出了类似改革。  相似文献   

6.
对于“两会”会场内的表决器应予加盖的提议,笔者以为,在民主与公开不断推进的今天,“两会”会场的表决器不宜加盖。  相似文献   

7.
坐而论道、聚而问政是两会的基本形态,无论是审议各类报告,还是纵谈国计民生,都涉及到如何表达、如何开会。当议政场上真话与套话胶着,激辩与沉默并行,或许已经证明.表达和开会,不仅仅是一个技术问题,更是一个勇气问题。  相似文献   

8.
一年一度的全国“两会”即将拉开序幕,在十八届三中全会出台宏大改革目标的背景下,诸多改革议题势必成为全国“两会”的热点,“两会”议政资源能否有效推进改革进程、回应国民诉求,乃是其面临的紧迫课题。  相似文献   

9.
《上海人大月刊》2007,(4):44-45
春来处处绿,“两会”年年新。今年的全国人代会上,上海代表团的女代表集体写博客,堪称“两会”上的一个网络新话题。  相似文献   

10.
清新之风吹进官场,吹进各行各业,吹进百姓心中,也吹进了“两会”会场。风清气正,求真务实,民主开放,成为今年“两会”最真切生动的“素颜照”。  相似文献   

11.
紧锣密鼓开两会 按照惯例,每年两会前夕,人大和政协都要举行常委会。常委会结束,两会的帷幕就正式拉开,常委们也就直接奔赴驻地。常委会的小组讨论非常热烈。一个有意思的花絮,特别值得一提。在委员们大讲雾霾问题时,全国政协副主席、民进中央常务副主席罗富和说,环境问题,雾霾问题,其实我们每个人都有责任。我们的会议室、办公室、公共场所,能不能少开一些灯?少开一些灯,就可以少用一些煤,少一些污染。他的话音刚落,委员们就要求服务员关掉了会场的射灯,拉开窗帘。关掉一半以上的灯后,开会效果仍非常好。其实,罗主席自己就是厉行节约的实践者,他办公室只开一个小台灯。  相似文献   

12.
阿计 《公民导刊》2010,(6):43-47
表达:议政勇气的考验 坐而论道、聚而问政是两会的基本形态,无论是审议各类报告,还是纵谈国计民生,都涉及到如何表达、如何开会。当议政场上真话与套话胶着,激辩与沉默并行,或许已经证明,表达和开会,不仅仅是一个技术问题,更是一个勇气问题。  相似文献   

13.
在刚结束不久的重庆“两会”上,参加“两会”的女人大代表、女政协委员认真履行宪法和法律赋予的神圣职责,积极参政议政,在深入调查研究的基础上,提出了许多有价值的议案和提案。三月,一年一度的全国“两会”又拉开了帷幕。在中国的政治舞台上,半边天们参政议政,其笑容将更自信、更从容、更开心。在又一个“三八”国际劳动妇女节到来之际,特以此稿,展示女人大代表和女政协委员的风采——  相似文献   

14.
《当代广西》2011,(4):22-23
"两会"期间,来自全区各条战线的人大代表和政协委员,在会场内外关注最多的就是三农、就业、医疗、教育等民生话题,他们围绕很多民生热点踊跃建言献策。  相似文献   

15.
曹林 《协商论坛》2011,(9):53-53
每年两会,那些敢于讲真话、敢于尖锐批评政府部门的代表委员,是媒体的宠儿,被誉为浑身是胆的“两会炮手”。他们中有批评“腐赂睛况触目惊心,腐败官员让人痛心?只要有利益,没有不去捞的”的政协常委张承芬;有痛批官场歪风“诚信缺失已渗透到社会各方面,不能怪老百姓”的政协委员张维庆;  相似文献   

16.
李英锋 《协商论坛》2011,(11):58-58
今年3月6日上午,在参加全国政协经济界委员分组讨论政府工作报告时,全国政协委员李毅中指着会场里的吊灯说.“大白天开会,还要点灯”,能不能绝大多数会议室用自然采光,一方面大量搞太阳能,但另一方面大白天点灯,这些建筑设计没有节能思想。(3月7日《广州日报》)  相似文献   

17.
郭勇  李翔昌 《创造》2009,(3):60-61
作为后起之秀的第四媒体。直播加第一时间发稿以及与网民更为方便的互动,网络媒体在报道会议的同时也成为两会的“第二会场”。很多中央级重点新闻网站关于两会的专题,甚至已经成了一种品牌。  相似文献   

18.
不久前结束的全国两会,多项节俭办会的改革措施令人耳目一新,如全国政协以电子文本替代大量纸质文件,由此节省200万元,全国人大会议工作人员尽量使用机关用房,以节省租用宾馆的经费,等等。而此前已经召开的地方两会,也纷纷推出了类似改革。如此两会新气象,对控制会议成本、防止无谓浪费的意义显而易见。不过在赞叹这一重大进步的同时,或许更  相似文献   

19.
路榕 《人大论坛》2009,(12):26-27
11月23日,省十一届人大常委会第十一次会议会场内,一些“新面孔”引起了人们的关注。他们并非人大代表,也不是工作人员。走进会场,关注审议内容,倾听代表发言,记录会议细节,只因为他们是参与旁听的公民。 公民身份看似普通,履行的责任却不寻常。旁听常委会,是国家权利机关决策信息的再次公开,是公民意见表答渠道的再次开启,更是参与政治生活,监督权力运行的有力体现。  相似文献   

20.
郭隆 《北京观察》2012,(11):36-39
正网络议政、微博建言是海淀区政协探索工作方式的一种创新。如今,这种创新意识已在全政协弥漫成一种氛围。时间,2012年9月12日下午。地点,海淀区政府201大会议室内。一场"微博"唱主角,线上与线下实时互动的议政会正在召开。会场内,区政协委员们就海淀区大力发展电子商务服务业、进一步加强养老机构医疗服务水平等具体问题进行口头发言,另一边,电子大屏幕也争分夺秒地忙碌起来:现场未能获得口头发言机会的委员,因公务原因没能来到会场的委员,甚至远在外地的政协委员,正通过网络微博平台,加入在线讨论,将他们的意见、建议第一时间发送到海淀区政协的微博中,经传输在会场内的大屏幕上滚动起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