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科学发展观强调满足人类的各种需求是发展的目的,社会公平和缩小社会差距是基本的发展目标,这对于又好又快发展具有重大指导意义。强调以人为本,这有助于人文精神的培育,提高人的文化健康素质,具有凝聚发展资源、形成发展合力的发展动力价值。同时,科学发展观凸显发展的道德性,强调不能以近期发展损害长远发展、以少数人发展损害多数人发展,不能把增长简单地等同于发展和社会进步,有助于我们准确把握发展的本质要求。统筹兼顾,着眼于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等各个环节,这有助于我们在实践中更好地统筹和协调好发展进程中的各种关系。  相似文献   

2.
车鸣 《群众》2006,(2):38-39
当前,我国进入了一个多元利益冲突加剧的阶段。加强多元利益整合,维护社会公平,成为构建和谐社会的迫切需要。在以权利公平、机会公平、规则公平和分配公平为主要内容的社会公平保障体系中,权利公平是前提,规则公平是保证,分配公平是基础,机会公平是核心。随着改革的深入,发展中存在的许多社会不公平问题,越来越多地表现为发展机会的不公平。因而要解决社会公平问题,构建和谐社会,必须从解决机会公平入手。  相似文献   

3.
马存娟 《前沿》2010,(18):47-50
本文在研究视野上把社会公平置身于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这一现实背景之下,在解决社会不公平的对策上提出要树立科学的社会主义公平观,在解决社会公平的具体路径上把教育公平提升为主要路径之一,希望能给实现社会公平提供切实可行的借鉴。  相似文献   

4.
黎晓武 《时代主人》2006,(10):44-45
教育公平是社会公平的基础,义务教育公平是最基本的教育公平。我国普及和发展义务教育的主要目的就是要缩小社会差距,实现社会公平,构建和谐社会。尽管近年来我国的义务教育有所发展,但不公平现象依然严重,公平问题仍然是社会和公众关注的焦点。令人欣慰的是新修订的《义务教育法》以公平为立法理念,为义务教育公平的实现提供了一系列保障机制和制度。  相似文献   

5.
刘国光 《思想工作》2005,(9):i0016-i0020
社会公平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一个重要问题。如果社会公平状况不好,就难以推进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建设。其中,一个十分重要的问题是要正确处理经济效率与社会公平的关系。  相似文献   

6.
一个健康的现代社会应当是一个富裕、文明的社会,同时也是一个公平的社会。我国目前的社会不公问题,是在发展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必须用发展的方式予以解决。  相似文献   

7.
俗语说,不公则怨,不平则鸣。应该说,社会公平是人类社会的共同追求,也是衡量社会文明进步的重要尺度。推动科学发展,促进社会和谐,社会公平至关重要,应该成为执政党不懈奋斗的理想和目标。  相似文献   

8.
屌丝逆袭是指原先的"矮穷丑"经过奋斗、涅槃,最终完成翻盘,成功获得高富帅资源的行为。然而,现实中屌丝自身面临诸多困境,在与高富帅的对决中,仅仅只有极少数屌丝能逆袭成功。广大屌丝要改善自身的生存现状,不仅需要提升个人素质和充分利用社会支撑,更需要政府构建社会公平保障体系。  相似文献   

9.
市场经济与财富收入分配的社会公平存在着必然的不可克服的矛盾和“二律背反”关系。现代西方经济社会学中功利主义、古典自由主义和罗尔斯主义“收入分配公平观”对世界各国影响深远,应为我国所批判地借鉴。在现阶段,要较好地解决我国社会财富收入分配中的社会公平和正义问题,必须要弄清当前我国社会财富收入分配公平状况的特征、现状、成因、后果等及需要采取的根本措施  相似文献   

10.
王勇 《前沿》2011,(11):169-172
社会公平是构建和谐社会的基本保障,也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的根本目标。生态文明是继农耕文明、工业文明之后人类文明的一种新形态,生态文明建设也必须遵循社会公平的基本原则。平等的生态享有机制、科学的生态规划机制、合理的生态补偿机制、绿色的生态消费机制是实现生态公平的保证。只有建立起公平、公正的生态文明观,才能真正实现社会的全面公平。  相似文献   

11.
“二次分配”求解社会公平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半月谈》2005,(7):9-11
“分配不公,贫富差距过大”是当前百姓关注的热点之一。据调查,2004年全国最富有的10%的家庭与最贫穷的10%的家庭,人均可支配收入差距超过8倍。社会财富日益集中到少数特定收入群体手中。与中低收入者形成巨大的“分配落差”。这种收入分配结构的深刻变化值得高度重视。  相似文献   

12.
和谐社会的核心价值理念是公平与公正,建设和谐社会的基础和前提就是维护社会公平、公正。建立健全社会利益协调机制是维护社会稳定、促进社会公平、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组成部分。目前,我国地方社会利益协调机制还不完善,甚至没有得到足够的重视,如果各种各样的社会矛盾得不到及时有效地处理,势必造成大量的信访案件,影响社会的稳定。笔者认为应该从三个方面着手建立健全社会利益协调机制:  相似文献   

13.
社会建设是一个庞大而复杂的系统工程,涉及到方方面面。主要包括社会事业、社会建设基本制度、社会公平与正义、社会秩序与规范社会管理。社会事业是国家为了社会公益目的,由国家机关或其他组织举办的从事教育、科学、文化、就业、医疗、卫生等活动的社会服务。无论是教育、就业,还是医疗、卫生,社会事业都是与百姓的安居乐业息息相关的。  相似文献   

14.
竞争规则平等、机会均等、分配公平、结果平等是现代社会公平的四个主要维度。而教育公平作为社会公平的一个重要分支,具有公平的一般含义,是社会公平在教育领域的延伸,也是达到社会公平的重要手段。教育公平内在地蕴含着对人的关怀、教育利益的分配、教育现实的超越三重理论向度。从教育实践主体看,教育公平直接表现为师生关系的公平;从教育活动过程看,教育公平包括受教育权利的公平、教育资源分配的公平;从教育操作看,教育公平包括教育原则公平、教育操作公平、教育结果公平。  相似文献   

15.
社会公平及其在构建和谐社会中的作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胡锦涛同志指出:“我们所要建设的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应该是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社会”。纵观历史发展进程,社会公平是社会和谐的基础,社会公平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中具有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6.
高等教育中的公平包括经济公平和社会公平,效率包括经济效率和社会效率。在经济和社会各自的维度内,高等教育中的公平和效率是一致的,经济公平和经济效率之间以及社会公平和社会效率之间,都毫无矛盾可言。即使是社会公平和经济效率之间,也不存在矛盾。公平与效率的不一致或矛盾主要体现在经济公平和社会效率之间。  相似文献   

17.
当前我国社会正处于一场前所未有的深刻转型之中,在诸如经济、社会、心理、伦理等方面都存在一些问题。我们认为,当前值得关注的社会风险之一,是少数弱势群体因社会保障缺失而引发的风险。  相似文献   

18.
创造一个公平、和谐的社会,是人类自古就有的理想。那么,什么样的社会才能称得上是公平、和谐的呢?不同视野的人们有不同的观点、主张,但有一点是毫无疑义的,那就是在“缩小贫富差别”、“共同富裕”成为人们共识的当代社会,能否消灭贫富两极分化、减少公民的收入差距、扩大中等收入群体、保证每个社会成员有大致相同的经济发展机会,一句话,即均衡社会利益格局,这是衡量一个公平、和谐社会的要义。  相似文献   

19.
社会是个大环境,军营是个小社会。现代社会处于“亚健康”状态的人群普遍存在.军人作为整个社会大环境中的一分子.当然也不能排除在外。特别是近年来,随着社会生活的深刻变化和军事斗争准备的加速推进.部分青年官兵的心理健康问题逐渐显现,少数官兵已处于心理亚健康状态。  相似文献   

20.
一直以来,设立奖项、表彰先进是各级政府的职能或少数富人的“专利”,但在浙江省德清县,却有一批普通百姓自掏腰包设立了各种民间奖项,以自己的微薄之力推进当地的文明新风。这种关心社会公益、推动公众参与的民间意识,正是建设公民社会,民主社会的基石。本刊特刊发相关调查报道,带您走近那些平凡,善良而又富于社会责任感的心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