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红外检验黑色墨水添加涂抹字迹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1案例简介案例12001年4月5日,咸宁市某县工商银行营业部与储户方某因同年2月14日的取款凭条上填写的支取金额数字有涂改发生纠纷,方某认为《取款凭条》上“2”字系银行工作人员添加涂改所致,其实际取款1万元,要求银行赔偿损失。案例22001年4月,某市发现一起伪造批文案件,批文上某部门领导的处理意见被涂抹掩盖,要求确认被掩盖字迹。采用VSC-1型红外文检仪作红外压痕和红外吸收检验。检验案例1发现小写金额“2”字有重描添加,放大观察不能确定改前字迹。在红外压痕检验时获得满意检验效果,添加前后字迹墨水红外吸收程度有差异,添加前后字迹…  相似文献   

2.
一起少量字迹的检验李燕少量字迹检验,历来是检察机关技术部门鉴定的难点,难就难在字数少,供选用的特征少,对一个人的书写习惯反映不充分,特别是在伪装变化的情况下就更难。然而,在少量字案件中,如果技术人员能仔细了解案情,吃透检材,深挖特征,综合运用各种技术...  相似文献   

3.
阎萍 《刑事技术》2008,(2):54-55
在笔迹检验案件中,一是用摹仿手段进行贪污冒领的经济案件日益增多,这类案件的特点就是检材字迹少,并且大都是人名用字,这些字在嫌疑人的样本材料中很少出现;二是在一部分笔迹案件中,嫌疑人样本字迹很少,特别是在一些待业青年、农村民工中,平时很少动笔写字,收集他们案前的样本字迹确实困难,因此利用案后文字样本材料进行检验,就是这类案件笔迹检验的一个特点。如果按以往习惯,“以案前样本笔迹做基础,以案后样本笔迹做参考”,就不利于这类案件的检验。在鉴定实践中,针对这类案件的特点,细致地分析案后样本笔迹,灵活地区分和运用,收到了较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4.
近几年,因车而起的矛盾呈逐年上升的趋势,其中涉及到笔迹检验的案件也占到了很大的一部分.例如由于占用他人车位、占道等停放问题,停放的车辆被人用硬物锐器划伤,并写上辱骂、恐吓等字迹;还有因为个人之间的矛盾,而将车主的爱车划伤或者刻划上字迹等.这类案件集中体现了文检专业中的一个主要方面:刻划字迹的检验.这种刻划字迹的检验属于书写条件变化字迹检验的范畴,是书写工具和承受物等外部条件发生变化而形成的字迹.所谓刻划字,就是利用各种硬性的非正常的书写工具,在各种硬性物体表面刻写而成的字迹.本文就汽车车身上刻划字迹的检验讨论如下:  相似文献   

5.
当前,在经济犯罪领域有关模仿他人笔迹、冒充他人签名的案件越来越多。由于签名字迹检验存在可供检验的字迹字数少,相同单字、相同结构的文字较少重复出现,以及个人书写的多样性和复杂性等特点,就使得案件中的检材签名字迹真假难辨。还有的嫌疑人为了模仿他人字迹,进行长时间的反复练习,甚至达到连被模仿人都不能确定检材中的签名是否为本人所写。在此,笔者结合检验经验,对签名字迹案件在受理、检验和鉴定三个阶段应注意的问题谈一点体会。  相似文献   

6.
民事诉讼中当事人利用真实印文、签名伪造证据的情况日益增多,增加了鉴定的难度,本文以实际案件为例,运用系统鉴定法,从纸张、印文真伪及盖印时间、打印字迹、手写字迹、比对样本、重视案情调查了解等多个角度对如何鉴定此类案件做了经验性的总结和阐述。  相似文献   

7.
用修正液-涂层透析法对涂抹掩盖字迹的检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污损文件检验中,经常会遇到要求对涂抹掩盖字迹的显现检验。一般情况下,根据掩盖方式的不同、被掩盖材料性质的差别,采用的技术手段也有所不同。在所遇到的案件中,用墨水、墨汁等掩盖物涂抹字迹是较常见的方法。这类案件易发,检验起来却较困难,特别是一些被碳素墨水、墨汁掩盖的字迹,检验的方法不是很多,而且有的效果并不理想,操作也较复杂。在此笔者介绍一种用修正液涂层透析法,检验几类涂抹掩盖字迹供同行参考(图1)。1显现原理利用物质的相似相溶原理以及物质透析的原理。由于被掩盖层的圆珠笔等色料溶于乙醇液,而掩盖层…  相似文献   

8.
文件、司法会计检验鉴定人员在受理各类检验鉴定时,常常遇到一些经风吹雨淋水泡的单据,这类单据的分离与字迹还原难度较大,现介绍一些行之有效的方法,供参考。 1 粘连单据的分离 常用的分离方法有3种:剥离法、潮湿法、蒸汽法。分离前应对检材的质地进行观察和分析,弄清单据的粘连程度,然后根据不同情况确定分离方法。对纸张质地较厚粘连较轻的单据可用剥离法。即将单据放在桌面上,用工具(如扁铲、细竹签、薄铁片、手术刀等)轻轻揭开单据的边缝,由外向里轻拨慢揭,顺其自然逐步分离。分离时用力要均匀。对于纸张质地较厚粘连较重的单据可用潮湿法。即将单据放在比较潮湿的地方,使其自然潮  相似文献   

9.
雪梅 《法制与社会》2013,(34):249-250
少量字迹检验案件客观上文字非常局限,因为检材字迹少,单字特征暴露不充分,所以特征少可供检验的条件差,针对这种情况,必须重视文件附加物证信息的发掘利用,这样才能增加我们的信息量,达到出奇制胜和迂回取胜的目的.  相似文献   

10.
用红外照相检验字迹与印章先后顺序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1991年10月4日,我们受理了一起诈骗案件,需检验一张银行进帐单据上字迹与印章的先后顺序。 1 检材情况 送检单据规格为9.4cm×17.5cm,系中国农业银行桥办支行进帐单的一页。在单据左下部盖有“安阳市社会服务开发中心物资公司采购供应站财务专用章”红色圆形图章一枚,直径3.6cm。在章印内有“2-023-4”“安阳市社会服务”蓝色复写纸字迹,其中“2”会“服”三字与印章线条交叉。  相似文献   

11.
了解案情在笔迹检验中的作用王道初笔迹检验是刑事技术中一个重要部份,它通过两部分字迹之间的比较鉴别,确定它们是否为同一人所写。常言道,“世上没有两片相同的树叶”,字迹也是如此。笔迹的形成受大脑、生理状况、书写环境、书写材料等因素的影响。在进行笔迹检验时...  相似文献   

12.
一起套摹签名的检验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套摹是指以被摹仿人的字迹或某种贴本字迹作底样,采用复写、透光填描、印压转描、反转填描等方法,逐划、逐字地进行翻版复制.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经济领域十分活跃,犯罪分子采用摹仿签名作案的方法呈大幅度上升趋势.这类案件由于检材与被摹仿人笔迹十分相似,检验中稍有不慎便会做出错误的鉴定结论,从而造成冤假错案的发生.笔者曾遇一例套摹签名的案件,并运用文检技术成功地进行了鉴定.  相似文献   

13.
一、少量字迹案件的特点: 1.单一性。这类案件检材字数很少,笔划十分简单,反映文字笔迹特征量少,相同字的相同的偏旁部首笔划重复出现的机会几乎没有,书写人  相似文献   

14.
酒醉后签名字迹检验在文检案件中比较少,这种笔迹是书写人在非正常状况下书写,不属故意伪装,笔迹却反映出抖动、弯曲、停笔等类似临摹的一些特征,在检验中易与临摹签名相混淆,造成误鉴.笔者曾遇到一例此类案件,本文就酒醉后签名的特点及与临摹签名的主要区别,谈谈个人体会.  相似文献   

15.
近几年,江苏省人民法院受理检验的各类案件不断增多,仅1999年收案数就较1998年收案数增加62%,2002年1月至4月收案数已达1999年全年收案数54%。案件类别繁多,检验范围较广,其中以原、被告双方签订合同、协议及债务等经济纠纷案件较为突出,这些案件往往又是原、被告双方对某一方签名的真伪性争执不休,使得基层法院不能及时、顺利地审理。因此,如何确保签名字迹检验结论的正确,更好地服务于司法,是法院系统文检工作者的任务之一。为了进一步提高对签名字迹的检验水平,我们针对1999年受理检验且结论正确的105起签名字迹案件作了回顾性分析,其中…  相似文献   

16.
在笔迹鉴定中,少量字案件是难点。字数少,易于伪装、摹仿;字数少,反映的笔迹特征相对也少。在检验中,要注意选取特征要准确,吃透反映书写习惯的稳定特征,并结合案情综合运用,才能达到准确鉴定的目的。  相似文献   

17.
[案情]原告:卫成功,男,63岁,退休工人。 被告:中国农业银行稷山县支行。 1985年3月1日下午,原告在被告营业室存款一笔,定期1年。但未按规定填写存款凭条,而是由被告直接将存款数额填写在存款单上,被告于月底核对存款卡片时,发现此存款的大、小写金额不符,大写  相似文献   

18.
在电子物证检验鉴定案件的实际工作中经常会碰见这样的情形,检验对象的计算机接有打印机,想知道计算机和打印机曾经打印过的内容。这就需要检验计算机中假脱机打印文件,笔者介绍一下假脱机打印文件及其特性,并介绍几个检验其内容的方法。  相似文献   

19.
韩彬 《法制与社会》2013,(29):128-129
笔迹检验是经济案件侦破工作中的重要手段之一,它的作用在于揭露与证实犯罪,提供侦查线索和诉讼证据,划定侦查范围,指明侦破方向。随着反贪污贿赂形势的发展,犯罪嫌疑人采用伪造票证,涂改单据,篡改合同,摹仿他人签字等手段进行经济犯罪的案件呈逐年上升趋势。大量的贪污贿赂案件的证据材料需要进行鉴定后才能作为证据使用。经济犯罪案件一般来说嫌疑范围比较广,涉及的人员比较复杂,因而侦破难度也较大。但只要详细了解案情,认真搞好调查工作,把作案的时间,地点,手段和犯罪嫌疑人接触条件摸清楚,并可能把犯罪嫌疑人的书写习惯和其他人员准确区分开来。  相似文献   

20.
签名笔迹检验一直是文件检验中的难点,案件涉及比例居高,并呈上升之势。此类字迹,字符特征少,书写习惯反应不充分,检验难度大。因此,通过对签名笔迹主要类型、特点、检验方法等相关问题的探究,来增强对签名笔迹的认识以及提高签名笔迹检验的实践能力,意义重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