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陈水扁鼓吹“台独公投”有一个颇能迷惑人的谬论,说什么台湾是“民主社会”,对台湾前途进行公民投票,是2300万台湾人民的“民主权力”和“基本人权”云云。其实,陈水扁鼓吹在台湾搞“台独公投”,恰恰是打着“民主”、“人权”的旗号,以少数人的所谓民主和人权,否定  相似文献   

2.
编后语     
贵刊2004年第6期刊登了郭怀亮的文章《试论民主的边界》(以下简称《边界》)。该文论题富有诱惑力和挑战性。出于兴趣 ,笔者对《边界》一文所持观点有一些不同的意见 ,写出来 ,希望和大家共同思考和探讨。《边界》表达了这样的看法 :不能在主权和人权两个问题上实行民主 ,一旦超越了这两个边界 ,“民主就成为邪恶”。文章以“多数统治”来界定民主 ,认为如果没有一定的保护性边界或原则 ,少数服从多数的统治就往往容易牺牲少数人的人权和利益 ,蜕变为多数人的暴政 ,因而 ,民主“不得突破人权”。诚然 ,从根本上来说 ,民主的目的在于保护众人…  相似文献   

3.
这几年,民主问题一直是人们广为议论的热门话题。搞资产阶级自由化的人也在民主问题上大做文章,他们一方面攻击社会主义“不民主”,另一方面,又鼓吹“精英政治”,大肆宣扬“经济上让一部分人先富起来一样,在政治上也应在一部分人当中先多一点民主,即更多享受一些民主。”他们公然打着“让一部分人先民主起来”的旗号,蛊惑人心,制造思想混乱,乃至煽动动乱。“让一部分人先民主起来”,成了资产阶级自由化向社会主义进攻的一个重要理论观点。  相似文献   

4.
邓小平人权思想的产生不是偶然的,它的产生具有历史必然性。邓小平人权思想产生的历史必然性主要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一是回击西方敌对势力的“人权外交”攻势和国内少数顽固坚持资产阶级自由化分子要“少数人的人权”、不要国格人权叫嚣的需要。那种颠倒是非、混淆黑白攻击社会主义不讲“全国人民的人权”的无耻污蔑必须及早粉碎。二是国内实行拨乱反正、彻底否定文化大革命的需要。文化大革命那种无法无纪、无视社会主义人权的不正常局面必须及早结束。三是适应社会主义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需要。社会主义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必须强调人权,实现责、权、利相统一和协调,才能充分调动一切积极因素。 一、邓小平人权思想的主要内容 邓小平人权思想的内容十分丰富。笔者概括起来认为主要有以下几点:  相似文献   

5.
史献芝 《前沿》2008,(11):13-15
在民主政治中,要以和平方式解决冲突、达成基本的程序共识,必须遵循多数原则,但多数原则的正当性一旦确立,少数人权利保护的问题就立刻凸显了出来,即遵循多数原则的同时要谨防多数人对少数人的暴政。尊重和保护包括少数人在内的所有公民个人的权利是民主政治的核心价值,那么,怎样谨防多数暴政并有效的保护少数人的权利,就成为民主政治的精髓所在。遵循多数原则的同时保护少数人的权利既合理地界定了“公域”与“私域”的边界,又为公共权力行为和公民个人权利行为奠定了合法性的坐标。  相似文献   

6.
朱穆之 《人权》2005,(2):2-2
“人权入宪与人权法制保障”,是当前人权研究工作者应该认真研究的大问题。我认为,中国的宪法和人权法制保障有其与众不同的特点。这应该是人权研究工作者着重研究的问题。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所颁布的宪法,都从政治、经济和社会文化等各个方面保障人民的人权。2004年十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通过的宪法修正案,把“国家尊重和保障人权”写入宪法,这是更鲜明地表明我国宪法保障人权的实质。宪法作为国家根本大法,具有最高法律效力,必须遵守执行。中国人民尊重和保障的人权是全体人民的人权,不是只有少数人才能享有的人权。特别是尊重和保障工农…  相似文献   

7.
人权问题,是当今国际政治斗争的一个焦点问题,也是我国理论界普遍关心的一个热点问题。长期以来,西方国家把所谓人权问题作为其向社会主义国家推行“和平演变”战略,向发展中国家施加政治压力的一个主要手段。近年来更是把矛头集中地指向我国,不断在人权问题上大做文章,迷惑了不少人。另一方面,建国以来,我国在人权建设和实践方面取得了举世公认的巨大成就,但由于我国在一段时间里对人权问题的研究不够重视,人权研究成果甚少,有关人权的资料也残缺不全、几近空白。这给西方国家攻击我国不讲人权提供了可乘之机;也使我们面对西方国家咄咄逼人的人权攻势,处于  相似文献   

8.
全面理解马克思主义的民主观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民主和自由、人权问题一样,是当代无产阶级和资产阶级在意识形态领域中斗争的主要问题之一,也是当今青年学生平时议论最多而又并不十分清楚的问题之一。为了批判资产阶级民主观,澄清理论是非,推动和促进社会主义民主建设,重新学习和全面理解马克思主义的民主观是十分必要的。一民主问题,实质上是人的权利问题。从历史上看,“民主”一词出自古希腊文,由“人民”和“权利”两个词组合而成,意思就是“人民的权利”或“人民主权”。虽然从古希腊的雅典民主制到近代资产阶级的民主观念,以及我们今天所讲的“民主建设”、“民主作风”、…  相似文献   

9.
人权问题是当前国际社会的最大“热点”之一。无论是西方国家,还是东方国家,人们都在关注着人权,议论着人权,追求着人权。 1985年以来,邓小平同志在接见外国朋友时多次谈到人权问题。他说: “什么是人权?首先一条,是多少人的人权?是少数人的人权,还是多数人的人权,全国人民的人权?西方世界的所谓“人权’和我们讲的人权,本质上是两回事,观点不同。”(《邓小平文选》、第3卷第125页) “人们支持人权,但不要忘记还有一个国权。谈到人格,但不要忘记还有一个国格。特别是像我们这样的第三世界的发展中国家,没有民族自尊心,不珍惜自己民族的独立,国家是立不起来的”。(同上,第331页) “真正说起来,国权比人权重要得多。贫穷国家、第三世界国家的国权经常被他们侵犯。他们那一套人权、自由、民主,是维护恃强凌弱的强国、富国的利益,维护霸权主义者、强权主义者利益的。我们从来就不听那一套,你们也是不听那一套的。”(同上,第345页) “西方国家说我们侵犯了人权,其实他们才是真正的侵犯人权。美国帮助蒋介石打内战,中国人伤亡了多少?美国支持南朝鲜进行战争,中国人民志愿军伤亡了多少?还不说一个多世纪以来殖民主义、帝国主义(包括美国在内)的侵略使中国人民遭受的损失有多大!所以,他们谈人权是没有资格的。”  相似文献   

10.
人权保障法制化对警察素质的诉求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人权是每一个人须臾不可离开的权利,是全人类共同关切的最基本的问题。人权理论虽然是资产阶级首先提出来的,但它一经提出,就成为全人类求生存、图发展、要进步的共同旗子。这面旗子在历史上曾引导人类由野蛮走向文明,由专制走向民主,由人治走向法治。警务是保障人权的重要力量,然而,在警察执法过程中,侵犯人权的现象却屡见不鲜。我国宪法已确立“尊重和保护人权”,而且新近颁布的行政法律、刑事法律都将“尊重和保护人权”作为重要原则,人权保障法制化对警察的执法素质提出更高的要求,警察院校应将人权教育列为重要内容。一、人权及其本源…  相似文献   

11.
人权,是一个古老而新的概念。近代资产阶级启蒙思想家曾以它作为反对封建专制和特权的思想武器。近年,西方垄断资产阶级以“人权卫士”自居,大搞“人权外交”,在人权问题上制造了种种混乱。国内一些搞资产阶级自由化的人与此遥相呼应,借此否定无产阶级专政,攻击社会主义制度。因此很有必要探讨一下人权问题的阶级性。  相似文献   

12.
共产党人的奋斗目标是争取人类彻底解放,其中当然包括争民主、争人权的内容。《共产党宣言》指出:“工人革命的第一步就是使工人阶级上升为统治阶级,争得民主。”“代替那存在着阶级和阶级对立的资产阶级旧社会的,将是这样一个联合体,在那里,每个人的自由发展是一切人的自由发展的条件。”马克思主义还科学地阐明:政治权利是与经济基础密切联系的。只有消灭阶级压迫和剥削,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才可能获得更多的民主、自由和人权。掩饰尖锐的阶级对立和严重的贫富差别而侈谈什么民主和人权,只不过是虚伪的政治欺骗。揭穿这种欺骗是必要的,但绝不是要否定民主和人权,而是为了更有力地开展争取真正民主和人权的斗争。  相似文献   

13.
王林 《北京观察》2006,(8):47-47
为什么要开展法律援助工作?这是我经常要回答的问题。开展法律援助不是我们的创举,发达国家开展法律援助的时间要比我国早几十年甚至百年。它的原理来源于宪法关于人权的规定,西方国家的宪法规定“天赋人权”,意思是说每个人都有相同的人权。我国宪法规定“法律面前人人平等”;  相似文献   

14.
论人权     
人权问题在当代国际关系中,常常成为一些人谋取政治私利的口实。以美国为代表的西方资本主义国家动辄以“人权”作为砝码,来诋毁社会主义国家,用“人权外交”来于涉别国内政,似乎抓住了“人权”就真理在握。与之相呼应,国内极少数顽固坚持资产阶级自由化立场、制造动乱和反革命暴乱的头面人物也在“人权”问题上大作文章。因此,对“人权”问题进行历史的考察和剖析,正本清源,很有必要。  相似文献   

15.
长期以来,西方一些势力和一些与之呼应的人借为政治体制改革献计之名,不断抛出以多党制、三权分立为主要内容的所谓“宪政改革”方案,宣扬西方的民主、自由、人权,混淆视听,攻击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和社会主义制度。归结到一点,  相似文献   

16.
一般认为,法律的价值形态有:公平、效益、自由、平等人权、秩序、安全正义等。如果我们把法律的价值视为国人的满足,那么,可以认为,宪法的价值形态就集中表现为“民主”。这种民主表现为与法律“正义”、法律“平等”、法律“自由”的一致性。1.宪法“民主”与法律“正义”。首先,宪法作为国家组织的基本法,其民主是符合正义的,是“正义”在国家体制上的集中表现。这种正义首先表现为掌握政权的统治者代表了多数人的意志。其次,宪法作为国家组织的基本法,其民主是符合正义的,这种正义还表现在它对各种少数群体的保护上。最后,宪法作为国家组…  相似文献   

17.
2021年,劣迹斑斑的美国人权状况进一步恶化。政治操弄导致新冠肺炎死亡病例激增,枪击事件致死人数再创新高,虚假民主践踏民众政治权利,暴力执法让移民难民的处境更加艰难.针对少数族裔特别是亚裔的歧视攻击愈演愈烈。与此同时,美国单边主义行径在全球制造了新的人道灾难。  相似文献   

18.
赵树坤 《人权》2013,(6):10-13
人权是当代国际社会普遍关注的重大问题之一,也是中国法治事业不可或缺的基本价值目标之一。“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进行革命、建设、改革,就是要实现全中国人民广泛的自由、民主、人权……中国集中力量发展经济,促进社会全面进步,坚持发展社会主义民主,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都是为了促进中国人民的人权事业。”。  相似文献   

19.
对“人”认识上的争论,是当今各种人权学说分野的起点。以“自然人”为前提的人权学说强调人性起于天然,是同一和永恒不变的“自然属性”,理论上倾向于唯心主义,实践中必然导致利己主义的人权盛行,将人和人权“二重化”。马克思主义提出了“社会人”理论,以人的社会物质性为人性的依据,指出人性是变化发展、受制于社会关系的产物,理论上实现了从唯心主义向唯物主义的飞跃。在实践中昭示,人权的真正实现不是靠在国家内部推行民主,而是要消灭私有制、消灭国家;只有把人从不自由、不平等的社会关系中解放出来,才有名副其实的“人权”。如此,马克思主义找到了人权的现实基础,科学地说明了人权的性质、内容和演变,使人权说由抽象走向具体,由空洞的口号变为合理的理论。  相似文献   

20.
江泽民同志在党的十五大报告中指出“共产党执政就是领导和支持人民掌握管理国家的权力,实行民主选举、民主决策、民主管理和民主监督,保证人民依法享有广泛的权利和自由,尊重和保障人权。”这个论断,深刻地揭示了科学社会主义与人权的内在联系,有力地驳斥了国际敌对势力攻击“共产党执政是集权、专制、压制人权”的谬论,也为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一步指明了前进方向。一、科学社会主义理论是最革命的人权理论“人权”是历史的产物。“人权”一词是欧洲中世纪后期意大利诗人但丁第一个提出来的。文艺复兴和启蒙运动时期,资产阶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