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992年,拉丁美洲国家以喜忧参半的心情度过了不平常的一年。一年来,拉美国家形势的发展极不平衡,一方面,在政治经济上取得了成绩,为今后发展奠定了有利的基础;另一方面,也还面临着许多严重问题,给拉美政治经济的前景蒙上了阴影。这突出表现为:一些国家的政治相对稳定,经济持续好转,一些国家的经济仍处在停滞状态,政局动荡不稳;一些国家的经济虽有增长,而政局却受到多种问题的困扰。拉美国家在经济和政治发展方面表现出来的这种不平衡性,正是1992年拉美形势的一个突出特点。一、经济:喜中有忧就整个地区而言,进入90年代后,拉美经济开始缓慢复苏,1992年继续保持了稳定恢复、缓慢增长的势头。多数拉美国家的经  相似文献   

2.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拉美国家普遍建立起经济特区。60年代和70年代,经济特区在拉美得到长足的发展。80年代,它发挥了重要作用,成为拉美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及发展对外经济关系的有效途径。进入90年代,拉美国家国内政治经济形势,普遍看好,同时,拉美各国遇到了外部资金来源和国际销售市场等方面的新问题。因此,90年代拉美经济特区的发展前景成为广大发展中国家普遍关注的问题。  相似文献   

3.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拉美国家普遍实行的以工业化为主导的经济发展战略,促进了工业的迅速发展。但是,进入80年代后,拉美经济陷入困境,工业化进程处于停滞甚至倒退状态,面临着严峻的挑战。拉美国家为振兴经济而进行的调整,对90年代拉美经济乃至未来工业化进程必将产生重大影响。拉美经济面临的挑战 80年代拉美经济面临着债务危机、通货膨胀和外部经济环境剧变的严峻挑战。然而,拉美传统的经济发展模式却对此缺乏足够的应变能力,从而导致经济形势急剧恶化,传统的进  相似文献   

4.
全球化对拉丁美洲经济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经济全球化正在对各国经济、特别是对拉美经济产生重大影响。全球化犹如一把“双刃剑” ,在带来机遇的同时也会带来风险。经济全球化可以为拉美国家实现经济发展、赶超发达国家提供机遇。全球化对拉美经济产生的负面效应表现在以下几方面 :拉美地区贸易条件的恶化并未得到根本扭转 ,贸易逆差日益加大 ;拉美国家的债务负担越来越重 ;失业问题日益严重 ;造成金融秩序的混乱 ,给拉美国家的经济带来巨大损失。拉美国家在全球化中的对策 :一是拉美国家应立足本地区 ,面向全世界 ;二是加强与世界各国的合作 ,发展对外关系多元化 ,推动建立国际经济新秩序的进程。  相似文献   

5.
欧盟与拉美国家之间的关系具有悠久的历史渊源,援助政策在欧拉关系发展进程中扮演着重要角色.欧盟对拉美的援助有其自身的独特性,这是由欧拉关系的特殊性及美国因素的影响而决定的.欧盟对拉美的援助为欧拉政治、经济合作提供了渠道和平台,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拉美地区的经济和社会进步,有利于加强欧拉之间的联系和改善拉美地区安全形势;同时,欧盟对拉美的援助存在明显的局限性,表现为援助规模较小、没有充分考虑拉美国家的特殊性、受美国因素影响、援助的机制化建设不足等问题.欧盟对拉美的援助政策仍有很大的发展空间,但短期内难有根本性转变;随着国际和地区形势的变化,援助将在欧拉双方关系中发挥更大作用.  相似文献   

6.
一分为二看待拉美的经济改革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一 关于拉美经济改革的指导思想苏振兴教授在《改革与发展失调》一文 1 中 ,专门谈到了新自由主义对拉美经济改革的影响 ,主要表现在限制拉美经济改革的自主性、在改革与发展关系上的误导、在国家与市场关系上的误导等 3方面。他特别谈到 ,西方国家要求众多的拉美国家都按“华盛顿共识”这个惟一的处方实行改革 ,力图将拉美国家的决策者引向新自由主义的轨道 ;它们不是把新自由主义单纯看作是一个经济学流派 ,而是要用这种思想来规范拉美国家的政治取向。笔者认为 ,指出这一点是十分重要的。对不少拉美国家来说 ,新自由主义确实是祸水。诺…  相似文献   

7.
本文旨在追踪研究半个多世纪以来,拉美国家和美国的历史、政治学科的相关学者追踪研究拉美国家的政治经济形势,以及拉美国家与美国关系的理论演进和思想路径;通过探讨从依附理论到新左派思想的理论演进和从传统左派到新左派的概念转换,说明拉美左派在新形势下的复兴是拉美国家长期遭受帝国主义剥削压迫的必然结果,是不合理的中心—外围国际政治经济秩序发展的内在趋势。在经济全球化的大潮下,拉美新左派将领导拉美国家从与美国单极格局下的屈从关系走向建设全球多极政治经济关系中的独立自主的政治经济实体。拉美一些国家倾向社会主义的发展趋势也说明,弗朗西斯·福山的历史终结论是没有根据的。  相似文献   

8.
2006年拉美政治稳定之中有变化:地区政治局势相对平稳,政治进程基本按预期发展;与此同时,政治发展出现一些新的显著变化,政治力量的接近与分野日益复杂,左翼力量之间差异日益明显,政治改革的任务依然紧迫。2006年拉美经济继续在上升的通道中运行,出现了一些积极的变化:稳定且持续好转的宏观经济为经济增长提供了宽松的环境和相对坚实的基础;国际收支进一步改善,对外贸易和经常项目继续保持顺差;通货膨胀率创下了近10多年来的最低纪录;在保持经济政策相对稳定的基础上,拉美各国结合本国实际和经济发展的需要进行了相应调整,某些领域中的改革进一步深化。与此同时,2006年拉美经济中存在的一些问题值得关注。2006年拉美国家的对外关系呈分化走势:美拉之间的矛盾和冲突进一步扩大,但未动摇美国在拉美的地位;由于美国在拉美的影响力日益下降,美国开始调整对拉美的政策;在地区关系中,拉美国家继续推动地区一体化进程,但合作缺乏实质性进展,内部摩擦和矛盾不断扩大;拉美国家与欧洲、亚太和非洲的多元化外交积极且富有成效。2006年拉美社会形势的基本特点是:主要社会指标逐步改进的趋势更为明显;社会形势相对稳定,但社会冲突时有发生,局部地区仍有动荡;当前拉美社会发展正处于一个关键时期,社会稳定仍然面临着严峻的挑战。本期邀请中国社会科学院拉美所政治室主任袁东振、经济室主任吴国平、国际关系室主任贺双荣、社会文化室主任刘纪新盘点2006年拉美地区形势,分析今后一个时期的走向。  相似文献   

9.
2006年拉美政治稳定之中有变化:地区政治局势相对平稳,政治进程基本按预期发展;与此同时,政治发展出现一些新的显著变化,政治力量的接近与分野日益复杂,左翼力量之间差异日益明显,政治改革的任务依然紧迫。2006年拉美经济继续在上升的通道中运行,出现了一些积极的变化:稳定且持续好转的宏观经济为经济增长提供了宽松的环境和相对坚实的基础;国际收支进一步改善,对外贸易和经常项目继续保持顺差;通货膨胀率创下了近10多年来的最低纪录;在保持经济政策相对稳定的基础上,拉美各国结合本国实际和经济发展的需要进行了相应调整,某些领域中的改革进一步深化。与此同时,2006年拉美经济中存在的一些问题值得关注。2006年拉美国家的对外关系呈分化走势:美拉之间的矛盾和冲突进一步扩大,但未动摇美国在拉美的地位;由于美国在拉美的影响力日益下降,美国开始调整对拉美的政策;在地区关系中,拉美国家继续推动地区一体化进程,但合作缺乏实质性进展,内部摩擦和矛盾不断扩大;拉美国家与欧洲、亚太和非洲的多元化外交积极且富有成效。2006年拉美社会形势的基本特点是:主要社会指标逐步改进的趋势更为明显;社会形势相对稳定,但社会冲突时有发生,局部地区仍有动荡;当前拉美社会发展正处于一个关键时期,社会稳定仍然面临着严峻的挑战。本期邀请中国社会科学院拉美所政治室主任袁东振、经济室主任吴国平、国际关系室主任贺双荣、社会文化室主任刘纪新盘点2006年拉美地区形势,分析今后一个时期的走向。  相似文献   

10.
2006年拉美政治稳定之中有变化:地区政治局势相对平稳,政治进程基本按预期发展;与此同时,政治发展出现一些新的显著变化,政治力量的接近与分野日益复杂,左翼力量之间差异日益明显,政治改革的任务依然紧迫。2006年拉美经济继续在上升的通道中运行,出现了一些积极的变化:稳定且持续好转的宏观经济为经济增长提供了宽松的环境和相对坚实的基础;国际收支进一步改善,对外贸易和经常项目继续保持顺差;通货膨胀率创下了近10多年来的最低纪录;在保持经济政策相对稳定的基础上,拉美各国结合本国实际和经济发展的需要进行了相应调整,某些领域中的改革进一步深化。与此同时,2006年拉美经济中存在的一些问题值得关注。2006年拉美国家的对外关系呈分化走势:美拉之间的矛盾和冲突进一步扩大,但未动摇美国在拉美的地位;由于美国在拉美的影响力日益下降,美国开始调整对拉美的政策;在地区关系中,拉美国家继续推动地区一体化进程,但合作缺乏实质性进展,内部摩擦和矛盾不断扩大;拉美国家与欧洲、亚太和非洲的多元化外交积极且富有成效。2006年拉美社会形势的基本特点是:主要社会指标逐步改进的趋势更为明显;社会形势相对稳定,但社会冲突时有发生,局部地区仍有动荡;当前拉美社会发展正处于一个关键时期,社会稳定仍然面临着严峻的挑战。本期邀请中国社会科学院拉美所政治室主任袁东振、经济室主任吴国平、国际关系室主任贺双荣、社会文化室主任刘纪新盘点2006年拉美地区形势,分析今后一个时期的走向。  相似文献   

11.
2006年拉美政治稳定之中有变化:地区政治局势相对平稳,政治进程基本按预期发展;与此同时,政治发展出现一些新的显著变化,政治力量的接近与分野日益复杂,左翼力量之间差异日益明显,政治改革的任务依然紧迫。2006年拉美经济继续在上升的通道中运行,出现了一些积极的变化:稳定且持续好转的宏观经济为经济增长提供了宽松的环境和相对坚实的基础;国际收支进一步改善,对外贸易和经常项目继续保持顺差;通货膨胀率创下了近10多年来的最低纪录;在保持经济政策相对稳定的基础上,拉美各国结合本国实际和经济发展的需要进行了相应调整,某些领域中的改革进一步深化。与此同时,2006年拉美经济中存在的一些问题值得关注。2006年拉美国家的对外关系呈分化走势:美拉之间的矛盾和冲突进一步扩大,但未动摇美国在拉美的地位;由于美国在拉美的影响力日益下降,美国开始调整对拉美的政策;在地区关系中,拉美国家继续推动地区一体化进程,但合作缺乏实质性进展,内部摩擦和矛盾不断扩大;拉美国家与欧洲、亚太和非洲的多元化外交积极且富有成效。2006年拉美社会形势的基本特点是:主要社会指标逐步改进的趋势更为明显;社会形势相对稳定,但社会冲突时有发生,局部地区仍有动荡;当前拉美社会发展正处于一个关键时期,社会稳定仍然面临着严峻的挑战。本期邀请中国社会科学院拉美所政治室主任袁东振、经济室主任吴国平、国际关系室主任贺双荣、社会文化室主任刘纪新盘点2006年拉美地区形势,分析今后一个时期的走向。  相似文献   

12.
1993年拉丁美洲形势综述边际1993年,大多数拉美国家政局呈稳定态势,整个拉美地区继续保持和平局面。拉美各国抓紧时机进行政策调整,对内深化以经济改革为中心的各项改革;对外大力推动本地区经济合作,积极发展与亚太国家的关系。拉美经济已连续3年取得高于3...  相似文献   

13.
关于拉美债务问题的几点思考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拉丁美洲在债务危机中已经渡过了六个年头。这场危机持续时间之长,波及面之广,影响之严重,在拉美历史上是前所未有的;拉美国家为克服这场危机所作的努力也是空前的。这些努力取得了什么样的成效,当前拉美的债务形势如何,在今后一段时间内债务问题对拉美国家经济的恢复和发展影响怎样,这些都还是我们所关心的问题。本文试图就这些问题谈些粗浅的看法。  相似文献   

14.
论拉美国家的发展模式转型与发展困境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拉美国家独立后主要经历了初级产品出口、进口替代工业化、20世纪80年代的债务危机和90年代的新自由主义经济改革四个发展阶段。进口替代工业化时期,拉美的经济发展成绩显著,但是债务危机的爆发推动了拉美国家从进口替代的内向型发展模式向外向型发展模式转换。虽然90年代的经济改革使拉美经济实现了恢复性增长,但是面对全球化的冲击,拉美经济依然显得脆弱。拉美国家不断调整发展路径,对制度选择进行“校准”,但仍没有摆脱发展困境。  相似文献   

15.
杜鲁门政府摒弃了二战期间美国给予拉美国家经济援助的承诺,加强在这一地区的资本输出和自由贸易。艾森豪威尔政府进一步确定了"重贸易轻援助"的经济政策,却遭受拉美国家的反对和本国的争议。随后,艾森豪威尔政府三次调整政策,逐渐放弃了"财政保守主义",不断加大对拉美的经援力度。为了抑制西半球的革命形势,肯尼迪政府出台了一系列经济援助计划,同时扩大在拉美的投资和贸易。总之,促进自由贸易和投资、扩大对拉美经济的影响力始终是美国对拉美经济政策的核心;只是随着国际和地区局势的变化,美国对拉美的经援政策和美拉关系会出现周期性调整。  相似文献   

16.
编者的话     
对拉美金融危机的反思、社会问题、左翼政治力量的崛起、中国的崛起与拉美的机遇和挑战等人们普遍关注的问题,自然是本期的聚焦点。 拉美地区为什么频繁发生金融危机?银行危机造成哪些后果?如何防范危机?拉美著名经济学家、金融界权威人士、美洲开发银行行长恩里克·伊格莱西亚斯先生在中国社会科学院拉美所的演讲精辟地回答了这些问题。 贫困化、收入分配不公等社会问题是拉美国家发展进程中的痼疾,具有长期化和定型化的特点。拉美国家要解决贫困问题,实现经济与社会的协调发展,必须建立完善而有效的社会保障制度和社会政策体系。政府的决…  相似文献   

17.
2005年拉美国家经济延续了增长趋势,经济政策调整步步深入。政治形势总体稳定,左翼化趋势继续发展。各国政府日益重视社会问题,但社会改革仍任重道远。第四届美洲国家首脑会议为美拉关系带来变化,中拉关系日益加强。在过去的一年中,拉美各国发生的一系列重大事件将对今后的地区形势发展产生深远影响。本刊邀请了中国社会科学院拉美所经济室主任吴国平、政治室主任袁东振、社会文化室主任刘纪新和国际关系室主任贺双荣盘点2005年拉美地区形势,分析今后一个时期的形势走向。  相似文献   

18.
20世纪80年代末的新自由主义改革促使拉美国家从高度保护的进口替代发展模式向开放型的外向发展模式转变,拉美国家的经济开放度不断提高。本文通过贸易开放度和投资开放度两个指标测算了拉美主要国家的经济开放度,并在此基础上,运用VAR模型实证研究了拉美主要国家经济开放度与经济增长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在不同的拉美国家,贸易开放度和投资开放度对经济增长的作用存在较大的差异。进一步动态分析结果表明,在考察拉美国家贸易开放度、投资开放度对经济增长作用时,有必要区分不同的时段。  相似文献   

19.
20 0 5年 1月 2 0日 ,阿根廷政治家、著名学者豪尔赫·卡斯特罗第二次访问拉美所 ,并作了题为《当今世界中的拉美形势》报告。卡斯特罗先生毕业于布宜诺斯艾利斯大学 ,曾任梅内姆政府战略计划部部长 ,2 0 0 0年任阿根廷计划及战略研究所所长 ,是美洲思想基金会创始人之一 ,出版过《第三次革命》等著作。卡斯特罗先生在报告指出 ,2 0 0 4年拉美地区GDP增长率为 5 5 % ,是 2 4年来拉美经济增长率最高的一年。拉美国家的经济增长与国际环境密不可分 ,全球GDP增长率为 5 % ,是 30年来增长率最高的。他认为 ,推动全球经济增长的动力主要有两…  相似文献   

20.
拉美国家加强与美国、欧盟和亚洲国家的政治经济关系。美拉关系在加强 ,美国帮助拉美恢复经济稳定 ,以促进美国在拉美的投资 ;保持拉美政治稳定 ,以维持拉美民主制度的发展。美国的霸权主义仍是影响美拉关系的重要因素。发展与欧盟的关系是拉美外交政策多元化的一个重要选择。积极推动拉美国家之间的关系 ,促进拉美一体化。南方共同市场危机对南美洲一体化产生不利影响。拉美把拓展亚洲市场看作是扩大对外经贸关系的新机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