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台声》2011,(12):47-48
“在中国56个民族之中,高山族是大陆对台湾少数民族的统称。在台湾当地,这些少数民族则被称为台湾原住民。台湾在古籍中最早的记载是在公元前334年,越王亡国,越国予孙散居在江南海上。这里所说的江南海上就是指福建沿海、  相似文献   

2.
三百年前,康熙统一台湾,使千百年来中华子孙开辟的宝岛隶属统一的中央政权,结束了中国大陆与台湾和其他沿海岛屿长达三、四十年的军事对峙局面,其政治、经济乃至军事意义是难以概述的。本文只略述统一台湾前后中国与南洋的贸易和华侨出国之概况,从这个角度说明康熙统一台湾的意义。  相似文献   

3.
台湾历来是中国的神圣领土。台湾人口98%是汉族。潮汕人移居台湾的历史,据史料记载,最早可追溯到隋朝时代。隋大业六年(公元610年)二月,隋炀帝虎贲武朗陈棱赴台的舰队,就是从潮汕沿海的港口出发的,其招募的随员,也大多系潮汕沿海熟悉水性的渔民。在台湾这个宝岛上,到处留下闽、粤先民的足迹,遍地撒下了他们的血汗,祖国大陆的许多生产经验、生活习俗和民问工艺艺术也在台湾流播和扎根。  相似文献   

4.
金朝晖 《前沿》2008,6(4):16-18
美台签约将严重影响中国人民的解放事业,为此中共决定继续以武力解放台湾,引发第一次台湾危机。中共解放了沿海岛屿,也通过危机认清美国介入台海的真实意图。为继续推进祖国统一大业,中共适时提出了和平解放台湾政策。  相似文献   

5.
彭必成 《传承》2007,(6):102-103
公元1683年,清康熙帝统一台湾。随后清朝在长达190多年的时间里一直实施限制移民台湾政策。闽粤沿海之民迫于生计向台湾偷渡不绝,于是形成了一种特有的移民现象——偷渡台湾。研究这一现象对于解决当今沿海的偷渡问题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6.
深圳台商潮     
数百年前,勤劳勇敢的中国东南沿海人民,摇着舢板,驾着风帆,跨过茫茫的海峡,东渡台湾定居开发.到了2O世纪8O年代末,海峡两岸关系解冻,大陆改革开放,一批批台湾居民带着资金,带着技术西渡而来,先期在东南沿海,进而深入大陆中原、东北、西南、西北腹地,形成一股台商的“移民潮”.深圳市龙华镇超汇链条  相似文献   

7.
历代政府对台湾行使管辖权的见证宋代的台湾和澎湖,不但有汉人居住,而且已隶属中国版图。宋代政府行使对台、澎的管辖权,大致包括四个方面。第一,设置管理机构。公元1087年,宋朝置福建市舶司于泉州,因澎湖在沿海贸易中的突出地位,当局称之为“泉之外府”。  相似文献   

8.
在第一次“台海危机”中,当“停火”提案被搁置后,美国又向台湾当局施加压力,迫其从金门、马祖等沿海岛屿撤军,以彻底切断台湾与大陆的联系,从根本上消除“台海危机”,亦从根本上把台湾从中国分离开来。此即“金马撤军论”。在这一关系到国民党“法统”的生死攸关的问题上,蒋介石与美国矛盾冲突再起。其实,在沿海岛屿问题上,美  相似文献   

9.
台湾自古以来就是中国神圣领土的一部分,勤劳勇敢的台湾同胞祖祖辈辈就生活在这片美丽富饶的土地上。根据史料记载,从三国时代的吴王孙权起,隋阳帝时代,十二世纪的南宋时期以及十三世纪中叶元朝政府都派有文武官员设置政权机构治理台湾及其所属岛屿,属泉州管辖。直至明、清时期都没有对台湾的管辖治理中断过。1642年,荷兰侵略者打败侵占台马的西班牙人后侵占台湾。1661年,民族英雄郑成功率领大军开赴台湾,赶走了荷兰侵略者,收复了台湾。从此,闽粤沿海大量移民台湾。1648年清政府设台洁府,隶属福建省的台湾厦门道。1885年清政府设…  相似文献   

10.
一、鸦片战争期间英军五次侵犯台湾沿海的领土英国政府为了保护可耻的鸦片贸易,攫取更多的侵略权利,于1840年2月任命乔治·懿律和查理·义律为正副全权代表,并任懿律为侵华英军总司命,率领战舰于6月抵达澳门,封锁广州海口,并北犯闽、浙沿海等省,鸦片战争正式爆发。1840年6月至1842年8月的战争期间,英军曾五次侵犯福建省台湾府的沿海领土,先后被台湾军民击退。  相似文献   

11.
莆田地处中国福建省沿海中部,与台湾隔海相望,是一个物华天宝、人杰地灵、文化昌盛、经济繁荣而又充满生机活力的新城市。素有“文献名邦”、“海滨邹鲁”的美誉。  相似文献   

12.
我们严正地向全世界宣告:台湾是中国的领土,中国人民一定要解放台湾。六十年前,日本帝国主义强占了台湾。中国人民进行了长期的斗争,终于在伟大抗日战争的胜利中,使台湾同胞在一九四五年十月二十五日回到了祖国的怀抱。中国人民决不能容忍蒋介石卖国集团窃据台湾,决不能容忍美国侵略集团侵占台湾。蒋介石卖国集团在美国政府庇护之下逃到台湾,把台湾变成了叛国者的巢穴。这个卖国集团几年来把台湾丰富的物产和资源出卖给美国政府,换取美国军事援助,并在台湾压迫爱国运动,屠杀爱国同胞,搜括人民财富,强迫青年充当炮灰,使我台湾同胞陷于水深火热之中。这个卖国集团对我海外华侨实行欺骗和迫害,掠夺华侨财产,引诱华侨青年参加匪军。这个卖国集团仗着美国海空军的庇护,袭击祖国沿海岛屿,轰炸祖国沿海城市,打劫祖国商船和与祖国通商的船舶,派遣特务进行暗害活动,抢劫和杀害渔民,不断地对祖国进行骚扰性的和破坏性的战争。这个卖国集团最近更阴谋与美国政府签订所谓「共同安全双边条约」,建立军事同盟,妄图配合美国武装力量,进攻祖国大陆,挑拨世界  相似文献   

13.
赖才芹 《两岸关系》2004,(11):51-52
邓小平1992年南巡后,跨国企业集团凭实力纷纷抢占沿海商机,台湾中小企业灵活先行,大企业绕过障碍跟进。这一投资大陆的热潮被喻为台湾企业的“第二个春天”。 当今,投资沿海的丰收激起了更大的投资浪潮,因而竞争成本不断上升。受资源禀赋的局  相似文献   

14.
新兴产业合作是新世纪海峡两岸经济合作的主要内容。辽宁沿海经济带与台湾新兴产业合作,目前虽然项目数量不多但潜力很大。认真分析辽宁沿海经济带与台湾加强新兴产业合作的优势与劣势条件,正确选择合作的对接点,积极落实合作的配套措施,这是本文提出的重心所在。  相似文献   

15.
平埔族,是对居住于平地的台湾先住民的通称,在清代主要分布于台湾西部及北部的沿海半原、丘陵地带。他们是汉族移民到台湾后最先与之接触的民族,早在荷兰入据台湾之前,两族人民就已开始了密切的接触和往来。嗣后的荷据时代和郑氏时代,汉族移民迅速增加,很快超过了平埔族,对平埔族影响大大加强。不过,平埔族大规模地接受汉文化乃至为汉民族同化,则是在清代。清政府统一台湾之后,闽粤沿海成千上万的人民突破清朝禁令,渡海来台,开荒垦殖。在短短的两个世纪中,平埔族很快融入汉族移民的滚滚浪潮中。到19世纪末,汉化过程基本完成。虽然平埔族各个分支被同化的进程  相似文献   

16.
<正>台湾海峡是兵家必争之地,具有重要的战略地位与战略价值。千百年来,台湾海峡是中国人民与中国政府维护的海上通道,在驱逐、反抗外来殖民势力的斗争中,获得了对台湾海峡的海防主导权;沈有容、郑成功驱逐入侵台湾的荷兰人及康熙朝施琅率水师统一台湾,以及吴英、李长庚、陈化成一代又一代闽浙水师将领经略海峡,使得台湾海峡成为在中央朝廷管治下两岸中国人来往及东亚沿海贸易的主要通道。  相似文献   

17.
半屏山 分别坐落在台湾省高雄市郊北部沿海和浙江省洞头县南部沿海,民谣中“半屏山,半屏山,一半在大陆,一半在台湾”即是指这两座山。关于两座半屏山的由来,民间传说山体曾为一体,犹如一架美丽的屏风,只是玉皇大帝嫉其美姿派神劈开的。神话虽不能代替事实,但从地理和地质的考证来看,台湾岛历史上确曾是大陆的一部分,而两座半屏山的兀立,表达了人们对台湾和大陆山水相连的情感。  相似文献   

18.
据台湾媒体透露,台湾将于2003年10月在美国加州发射首颗自主遥测影像卫星“中华卫星二号”。这颗卫星的分辨率将达到2米,可获得台湾陆地及附近海域的即时卫星影像资料。该卫星潜在的军事侦察用途是显而易见的,它标志着台湾将有能力自主侦察祖国大陆东南沿海。  相似文献   

19.
台湾原住民是17世纪汉族移民大规模赴台湾垦殖前居住在台湾的居民,共分成十族。目前,原住民大体可分为平埔族和高山族。平埔族又分为蛤仔难、凯达格兰、道卡斯、拍则海、巴拔埔拉、巴布萨、洪雅、西拉雅等8族。主要分布于台湾北部和西部平原及沿海。平埔族现已  相似文献   

20.
刘艳  刘新 《青年论坛》2007,14(5):139-142
第一次台海危机爆发后,为了防止台湾落入北京政府手中,美国决定以武力协防台湾.但随着危机的日趋紧张,美国政府卷入战争的危险越来越大,再加上国内外舆论势力的强烈反对,美国这一政策不得不进行了调整,美国决定放弃沿海诸岛,避免与中国再发生一场战争.美国在第一次台海危机的危机反应和政策调整中暴露了美国在外交上的弱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