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去年,各地根据中央要求和市委部署,深入扎实开展了“严打”整治斗争,破获了一批刑事案件;摧毁了一批作案团伙;排查了一批嫌疑人员,敲掉了一批黄黑窝点,取缔了一批娱乐场所;收缴了一批枪支弹药;惩办了一批“法轮功”邪教组织的顽固分子;打击了一批浮在面上的黑恶势力。“严打”整治斗争成果明显。  相似文献   

2.
当记者日前来到广西合山市的打黑公捕大会时,首先映入眼帘的是人民群众书写的大幅对联:“打黑除恶维护社会稳定,保驾护航促进经济发展”。据广西省公安厅的资料显示:截至4月底,广西警方已打掉黑恶势力团伙188个,涉案人员逾千人,一批罪大恶极的犯罪分子被处以极刑。  相似文献   

3.
《瞭望》2006,(49)
自今年2月22日全国打黑除恶专项斗争电视电话会议部署开展打黑除恶专项斗争以来,公、检、法、司密切配合,一批称霸一方、为非作歹的黑社会性质组织和黑恶势力土崩瓦解。在过去的9个月里,各有关部门在中央政法委的统一领导指挥下,采取切实措施,推动打黑除恶专项斗争不断深入发展。中纪委、监察部下发《关于积极支持和  相似文献   

4.
●全国社会治安工作会议后,武警总部紧急部署、挥师出征,备部队利剑出鞘、重拳出击,积极配合公安机关开展“打黑除恶”专项斗争,彻底摧毁了数百个黑恶团伙,依法惩治了数千名犯罪分子.狠狠打击了黑恶势力的嚣张气焰。 ●在各地“打黑除恶”的战场上,武警部队每天都有数十万名官兵上一线、打头阵,舍生忘死、英勇作战,打了一个又一个漂亮的捕歼战斗。 ●铲除黑恶,任重道远。武警精锐部队、特警部队、特战分队苦练硬功,整装待发,随时准备听从党和人民的召唤,哪里有黑恶势力,就冲向哪里,坚决进行毁灭性打击,还人民安宁,还社会稳定,保国家长治久安。  相似文献   

5.
梁娟  段博 《瞭望》2004,(23)
在许多地方,干部赌博尤其是基层干部赌博之风正大肆蔓延,一些干部参与社会上黑恶势力组织的赌博,因欠高利贷而为黑恶势力所趁,甚至被黑恶势力控制。  相似文献   

6.
防范和打击黑恶势力,其实是一项社会矫正工程犯罪社会学认为,任何一种犯罪现象,背后都有孕育它的社会土壤。有关专家对《瞭望》新闻周刊分析,当前我国一些地方黑恶势力泛起,一方面由于转型期社会结构逐渐分解,社会建设短缺,基层政权  相似文献   

7.
黑恶势力是指以暴力、威胁为手段,称霸一方,为非作歹,欺压残害群众,严重破坏社会经济和人民生活秩序的违法犯罪群体.黑恶势力的形成原因,很多借助于寻求"保护伞".各级国家机关工作人员充当黑社会性质的犯罪组织的保护伞是其中主要原因之一.黑恶势力滋生的土壤就是"保护伞",从已破获的许多案件中巳充分证明这一点,大部分黑社会性质组织与当地党政干部和公安司法人员有一定联系,后者有的甚至堕落为黑社会组织成员.不仅有利于壮大其自身的发展,而且腐化了很多机关、司法人员.如何打掉黑恶势力背后的"保护伞",并制定相关的法律法规,就成了我们研究的重点.  相似文献   

8.
《廉政文化研究》2021,(6):78-87
治理黑恶势力"保护伞"作为扫黑除恶专项斗争的关键环节,是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向基层进军的"战略要地"。科学地探讨黑恶势力"保护伞"的危害与治理路径,对全面从严治党和加强基层治理具有重要意义。黑恶势力"保护伞"的危害突出表现为阻碍生产力的发展,恶化社会关系的良性互动,扭曲健康的社会意识,弱化上层建筑的公信力。治理黑恶势力"保护伞"要多策并举,要坚持党对治理工作的全面领导以强化治理根本保证,坚持以人民为中心治理方向以赢取治理民意基础,完善治理黑恶势力"保护伞"的体制机制以提升基层治理效能,加强治理黑恶势力"保护伞"的意识形态宣传以营造治理良好氛围,从而形成治理黑恶势力"保护伞"的多维合力以凝聚治理各方力量。  相似文献   

9.
于阳 《理论探索》2020,(5):22-30
当前惩治黑恶势力违法犯罪面临严峻形势,黑恶势力犯罪呈现出犯罪活动日趋隐蔽化、犯罪手段日益"合法化"和向政治领域渗透的鲜明特点,客观上促成由"打黑除恶"向扫黑除恶的理性抉择与现实嬗变。扫黑除恶之政策优化体现为坚持法治思维、灵活运用宽严相济刑事政策、厘清涉黑涉恶主体与行为的法律界限等三个层面。扫黑除恶之方式提升需要实现有别于"打黑除恶"的刑事政策转向,具体包括:始终贯彻宽严相济刑事政策,既要做到扫黑"零容忍",又要实现程序的正当控制;着力实现刚性刑事政策与社会力量运用的统一,实现"专治"与"共治"的有益组合;推进反腐败工作走向纵深化,逐步实现扫黑除恶与反腐败工作的有机结合。  相似文献   

10.
宗派控制的民主选举黑恶势力通过村委会的民主选举控制农村基层政权,是目前黑恶势力侵入农村政治领域的特征之一。在湘南某市这次集中整治的40个黑恶势力控制的村中,有近20名村  相似文献   

11.
《瞭望》2008,(36)
瓮安黑恶势力在地方资源开发过程中的某种崛起,特别值得中西部地区警惕 6月29日始,贵州省公安厅从全省抽调280余名侦查专家、骨干组成专案组,以强大阵容开展专案侦查、缉捕逃犯、深挖幕后、打黑除恶等工作。截至目前,公安机关已抓获6·28事件涉案人员360余人,其中黑恶势力成员160多人。专案组的调查显示,瓮安部分帮派成员参与打、砸、抢、烧行为,甚至有组织地运送汽油、凶器等到现场,对事态升级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但是,到目前为止,尚未有足够证据说明,黑恶势力是这场群体事件的组织者和策划者。从当地干部群众的反映看,当地治安混乱,重大恶性案件高发,黄赌毒问题严重,群众严重缺乏安全感,黑帮横行,确是不容回避的事实。更值得探讨的是,瓮安黑帮横行的深层原因是什么?  相似文献   

12.
黑恶势力犯罪,是社会失范的最恶毒瘤,必须严厉打击。权威部门的研究分析表明,当前我国黑恶犯罪出现了滋生周期缩短、犯罪手法升级、跨区域勾连聚合、境外渗透活动严重等新动向,表现出了普遍性、反复性、  相似文献   

13.
打黑除恶可以赢得民心,有黑不打将失去群众——这是自2000年全国开展打黑除恶行动以来,各地政法干部最深切的感受。打击黑恶势力,必须有坚定的政治信念。  相似文献   

14.
张传辉  郑克骞 《学理论》2008,(14):69-74
本文介绍了大学生社会实践保障体系的内涵与其在高等教育中的重要地位与重要意义,对大学生社会实践过程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了深入细致地分析并得出了这些问题存在的原因,由此得出了建设大学生社会实践保障体系对于开展大学生社会实践的重要作用。建设大学生社会实践保障体系是实现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的长期稳定发展的重要前提,因此文章针对大学生社会实践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建设大学生社会实践保障体系的对策与方案,为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的开展提供充足的保障。  相似文献   

15.
作为中国扶贫开发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境外非政府组织在华开展的扶贫项目涉及教育扶贫、健康卫生扶贫、社区综合发展、灾害救援及灾后重建等社会领域,在中国的农村扶贫开发中发挥着重要作用。与本土社会组织和政府扶贫相比,境外非政府组织在扶贫实践中除了表现出社会组织扶贫共有的诸如精准性、灵活性和创新性等特点外,还具有鲜明的独立性、可持续性、参与性和规范性等特点,不仅有力地促进了贫困地区经济社会发展,更为中国扶贫工作的深入推进培养了一批专业扶贫人才和机构。  相似文献   

16.
《瞭望》2005,(47)
政府高层明确表示,决不让黑恶势力在我国内地发展坐大,决不让境外黑社会组织在我境内立足扎根近两年,中国沿海地区面临境外黑社会组织大肆渗透的严峻形势,带有黑社会性质的有组织犯罪十分活跃。与此同时, 自2004年起,中国公安部门改变了对有组织犯罪的斗争进行“专项打击”的办法, 这一年的全国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工作会议决定,起始于2000年的全国性的“严打”斗争结束,而“将严打的方针贯穿于日常各项打击犯罪的工作中”。  相似文献   

17.
《行政论坛》2019,(5):22-30
防范化解重大稳定风险是新时代提出的重要工作任务,同样也是新中国成立以来一直关注的焦点领域。了解我国在防范化解重大稳定风险工作方面的发展脉络,对未来进一步开展社会稳定风险的防范化解有着重要借鉴意义。政策文本是了解我国开展各项工作的有效导向标。借助内容分析法,对新中国成立70年来我国防范化解重大稳定风险的政策文本进行分析。研究结果发现,我国在应对社会稳定风险方面大致经历探索、改革、发展和完善等四个阶段,呈现出格局拓宽、焦点多元、视域聚焦、理念创新、部署细化、技术完善的演化逻辑。  相似文献   

18.
张军 《瞭望》2008,(16)
越是在社会转型期,越要重视权力机关的规范化盛产黄金的陕西省潼关县近年发生多起涉黑案件,尤其是当地公安机关成为重灾区。一些暴富人群和黑恶势力刻意拉拢腐蚀政法机关工作人员,包括县公安局  相似文献   

19.
国际非政府组织具有意识形态功能,在中国发挥社会扶助作用的同时,也传播着西方的政治制度和价值理念,影响着中国的社会稳定。必须以高度的政治敏锐性和政治责任感,防范、削弱国际非政府组织的西方意识形态渗透,维护中国意识形态安全和社会政治大局稳定。  相似文献   

20.
《求知》2014,(10):46-48
<正>完善党员干部直接联系群众制度,是党的十八大报告提出的一项重要任务,是全党坚持以人为本、执政为民,始终保持党同人民群众血肉联系的制度保障。2013年4月,第一批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开展之初,宝坻区委便在全区范围内组织开展了党员干部直接联系服务困难群众活动(以下简称直联活动)。活动开展一年多来,取得了明显的成效,特别是在解决群众实际困难、改进党员干部作风、提升党员干部素质、维护社会和谐、引领社会风尚等方面发挥了积极的作用。为了总结经验,进一步提升直联活动水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