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在普遍追求思想、追逐深刻的当代,王安忆却注重从平凡、世俗的人性中寻找美,从充满烟火味的普通人身上来表达对于精神家园的守望.对美好人性与高尚情操的永恒追求,展现了她在创作方面的美学追求.通过<桃之夭夭>,王安忆为我们展现了一个超脱于世俗观念这外的、坚韧的、美好的心灵世界.  相似文献   

2.
随着女权主义批评进入中国,女性的命运越来越引起社会的关注。王安忆上世纪90年代以来的小说创作,从女性的独特经验出发,潜入人性深层,对现代女性的命运及现代文明、人的本质进行了深刻的追问。王安忆的小说展现了中国女性的性自觉意识的觉醒,肯定了女性在“性”中的主体地位,这是对千百年来男性性霸权的反抗和颠覆;女性对时尚性的追求,表现了她们对现代化生活的向往;命运的传统性,则表现了女性获得独立解放的曲折性和艰巨性;追求精神恋爱,是女性为摆脱对男性肉体的渴望和依赖而遁入自己的幻想所创造的理想天国,以此表现她们对个性和独立追求的决心和无奈。  相似文献   

3.
女性的成熟美,来自优美的仪表,良好的教养、高雅的风度和独特的韵味.这是女性对自身的超越,从“女孩子”变为成熟的女性.应当具有如下心理特征:一、自信,有主见.相信自己,敢于接受也勇于拒绝,主宰自己的命运,追求理智的、人性的生活原则,冲破传统的桎梏、世俗的偏见,不为习惯和时尚所左右.  相似文献   

4.
《利维坦》的出发点是人性,归宿是国家。人性自私自利,加之人的愚昧无知、恐惧、激情和权力欲作怪,使得宗教有了存在并神圣化的理由。霍布斯试图从自然状态下的人出发,完成宗教的去政治化和宗教的去神圣化论述,凸显世俗政权(国家)至上,重建世俗世界的政治秩序。但在不知不觉中,霍布斯陷入另一个乌托邦困境:权威政治毕竟是俗世的、刚性的,无法完成思想统治,仅有政治权力统治无法化解政治世界内部的公共领域与私人领域、国家与个人的冲突,利维坦难以长存。  相似文献   

5.
在科学技术飞速发展的今天 ,人们对物质文明的追求在日益膨胀 ,而与物质相协调的精神却遭遇冷落 ,人文精神的失落已成为全球性的问题 ,时代在呼唤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的共同发展 ,而艺术是人性复归的重要形成 ,让艺术建立科技时代人们的美好精神家园。  相似文献   

6.
中国当代法文化是近代以来在西方世俗文化的强烈影响下形成的,传入中国的西方世俗文化正在快速发展成打着"自由、民主、人权"旗号的世俗宗教。这个世俗宗教盲目地崇拜完美的制度,片面地将制度缺陷看作是比人性缺陷更为重要、更为基础的缺陷。对人性缺陷的忽视,引发了现实社会尤其是网络社会的人性缺陷泛滥。这个泛滥正在中国和世界迅速传播,而产业化的文化体系却对此束手无策。人性缺陷泛滥的局面如果任其发展下去,必然导致文化上的自戕以致社会崩溃局面的出现。建设中国当代法文化,必须以中国文化传统为基点并超越文化传统寻找合理的解决路径。  相似文献   

7.
人类解放是马克思一生所追求的理想,这一理想的确立是基于马克思对人类命运的深切同情和关怀。从马克思关于人的本质规定、人的本质与人性等重要论述中可以看出,马克思关于人类解放理论是以人性的现实性为出发点和立足点的。马克思从现实生活中现实的人出发,把社会发展与人的活动、人的自由、人的解放紧密联系起来,展现了其内在逻辑链条,即人的需要是从事一切生产活动的根本动力,而生产活动实践不仅实现和满足人的需要,同时也使人的内在本质力量得到确证和提升,并且在这一过程中产生了人们之间的社会关系,形成了人类社会。  相似文献   

8.
和谐社会是一个以人为本的社会,以人的全面自由发展为目标。而人的全面发展也即人性的完满实现。科学对人性完满实现的作用是有其限度的。吸收宗教的合理成分有助于人性的完满实现。“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提出体现了向一种神圣与世俗相结合的新价值观的转换。  相似文献   

9.
美好精神生活的基本样态可以概括为自由与创造、审美与超越、闲暇与休闲三个向度,是现代精神生活所追求的理想境界。对美好精神生活追求有其自身内在的历史逻辑、理论逻辑及价值逻辑。从哲学意义上来说,构建美好精神生活应从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自身三大关系中展开,在人的自然本质、社会本质及类本质复归的基础上探寻精神生活的超越路径。  相似文献   

10.
对人性美的诠释和追求是沈从文生命结构的主要组成部分。以边城的秀丽风景、纯朴的民情风俗而构成的“湘西世界”,呼唤着美的人情人性,这正是他所寻找到的理想的精神家园。本文主要从人性美的角度切入,来探讨沈从文小说中透露出的人性美,以及人性美的具体表现方式。  相似文献   

11.
王安忆是个高产作家,其创作不仅高产而且有质量,因而吸引了许多评论者的目光,但对王安忆小说创作进行总体研究难度甚大。将王安忆小说文本的叙事修辞与作家的叙事理念相结合,在对其小说文本的叙事探究中注入修辞分析的元素,从修辞对话的层面阐释其小说创作,不失为一个新的视角。  相似文献   

12.
对世俗家庭的正视和关注,表露出现实社会人本色彩的审美趋向,宋蕙莲的人性挣扎和异化过程促使当下社会体察生命意识。宋蕙莲个体生命的毁灭,体现了封建家庭的残忍及其对个体生命和情爱火焰的吞噬,亦反映了儒家劝惩说教的失效及载道观念淡化和人性的复苏。  相似文献   

13.
本文从心理、民族、精神、行为、人性和文化五个理论层次深度解析雷锋精神的培养。构建出了从内在感动到内心法则,从爱心善意到民族共鸣,从道德风险到道德追求,从个人行动到人之特性,从物质回报到快感体验路径体系。  相似文献   

14.
帕斯卡尔的<思想录>含有丰富的启蒙意义.从神圣与精神大于世俗的权力出发,帕斯卡尔在强力、见解、判断、人性等诸多问题上提出了具有"永恒价值"的政治哲学与伦理学领域的问题.特别是他在人类思想史上第一次从"精神的消遣"接触到"异化"的哲学问题,并且使这个问题具有在后来的卢梭和黑格尔那里更为生活化、更为活泼的意义,使我们回归到一种原始而崭新的哲学谈论方式.  相似文献   

15.
大学是一种传承和创新文化为己任的独特的文化组织,文化追求是大学的本真特质和独有性格。转型社会带来的社会文化冲击,威胁着大学的文化价值,挑战着大学的文化使命。大学要为未来负责,就应该担当起创新文化、涵养人性、砥砺品性、引领思想的使命,惟其如此,大学才能回归本真、体现价值和展现其应有的魅力。  相似文献   

16.
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从治国理政的全局和战略角度出发,从追求民生福祉与发展质量的层面考虑,不断加大对生态环境的保护力度。习近平总书记生态文明思想展现了大历史大世界的时空格局,也展现了“五位一体”的治理格局,还展现了视野开阔的理论格局。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具有深厚的文化底蕴,内涵丰富,对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全球治理和可持续发展具有深远影响。  相似文献   

17.
都市的历史变迁意味着都市的发展、变化和成熟,也提供了叙述者不同的都市经验。在张爱玲和王安忆的小说创作中,从20世纪三四十年代的现代性和传统因素的叠加转化为开放的现代都市,从上海的书写者到寻找者和阐释者,从叙事空间的封闭性到开放性,从叙述时间的静止到流动,张爱玲和王安忆都市小说中的叙述时空的差异,既阐释了都市上海的历史变迁,也提供了叙述者不同的都市经验。  相似文献   

18.
王安忆的《长恨歌》自出版以来一直不断被评论与阐释。本文从上海的弄堂世界和时间两大角度分析隐含于文本中作者的忧郁氛围,并借此探索王安忆对于文明、历史和人生的思考。  相似文献   

19.
与古代直接从上帝或者自然法那里寻求秩序的正当性理由不同 ,现代政治的正当性论证是由民主理论提供的。人民同意作为现代政治正当性的基石 ,是欧洲中世纪末期道德神性秩序观转变为世俗人性秩序观的产物。社会契约论的经典作家霍布斯、洛克和卢梭从不同的自然状态的假设出发 ,对人民同意原则作出了系统论证。罗尔斯恢复并发展了这一传统界说。这种被称为“理论的虚拟验证”的论证方式 ,在哲学社会科学内在特性中获得了自己的“正当性”。  相似文献   

20.
丑恶社会的一抹“温情”——金庸《连城诀》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连城诀》在金庸众多的武侠作品中并不算厚重,许多人被作品中展现的人性之丑恶所震撼,整个江湖给人的感觉就像人间地狱一般恐怖,阴森。人们为追逐宝藏而丧心病狂、仁义沦丧、人性变态。因此有的读者认为《连城诀》是一部很难看的小说,因为它对灵魂的丑恶没加掩饰,让那些脏东西赤裸裸的直现出来。其实,仔细品味作品在描写凶险混浊,残酷冷漠的江湖世界时,依然能够让人感受到一抹暖色,小说主人公狄云在历尽苦难时所表现的坚韧和对惩恶扬善的追求,以及作品中对纯真爱情的描绘,还是能给贪婪异化的人性以一丝温暖的慰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