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在我国,公司大股东借助表决权优势侵害公司和小股东利益的现象屡有发生,表决权排除制度可有效杜绝股东为私益而滥用表决权,维持决议的公正性。  相似文献   

2.
文章详细阐释各国有关控制股东违背诚信义务损害其他股东权益的各种防范、救济措施及我国相关法律规范之现状,通过论述提出为完善对控制股东违背诚信义务损害其他股东权益的防范与救济,我国《公司法》需在总则中明确规定控制股东诚信义务,增加限定股东会召开的最低表决权数规定、完善控制股东表决权排除制度与股东诉讼制度。  相似文献   

3.
表决权虽名为权利,但在资本多数决的股东大会决议机制下却分化为意思表达权和形成权两种性质各异的权利,而其原因在于股东大会决议行为的特殊法律行为属性和特殊法律效力,在于股东表决的不同性质——意思通知和单方法律行为,并由此导致对一系列关乎股东表决权制度的重新评价和审视,如表决权排除、类别股东表决、异议股东股份购买请求权以及资本多数决的决议机制等。  相似文献   

4.
我国《公司法》规定了关联关系、控股股东、实际控制人等概念,同时还设置了实际控制人表决权排除制度、大股东的诚信义务以及公司人格否认制度等,在一定程度上对关联交易的有序进行起到了规制作用,但在保护关联企业从属公司中小股东和债权人的利益层面有待于进一步完善。在订立有控制合同或利润转移合同时,控制企业必须在合同上订明提供一定的金钱给付作为对少数股东的补偿;在没有订立控制合同的情况下,控制企业不得利用其影响力为或不作为不利于从属企业的行为或措施;同时规定控股股东、实际控制人和其他各种形式的控制权人诚信义务,对从属公司及其少数股东进行保护。公司人格否认原则是保护从属公司债权人的有效制度。  相似文献   

5.
上市公司股东大会决议制度若干问题探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公众公司所有权与经营权两权分离的趋势下 ,完善股东大会决议制度 ,使股东大会决议真正体现大部分股东的利益 ,使中小股东权益得到保护 ,这是当前理论和实务界所关心的重要问题。本文在召开股东大会的股份数量限制、表决权的再分配、表决权代理、利害关系股东表决权排除等方面对这一问题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6.
控制股东享有公司的控制权,确立控制股东的诫信义务有着法理学、民法学和公司法的理论基础.控制股东违反诚信义务的行为主要是控制权转让和利益冲突交易.我国公司法没有明确规定公司控制股东的诚信义务.应当从控制股东的界定、公司法中出席会议股东法定人数、表决权排除制度、强制性安排小股东代表董事制度等方面构建完善我国控制股东诚信义务的公司法新规定.  相似文献   

7.
股份公司中,创立大会、股东大会、董事会均属集体决议机关,在其职权范围内决议的所有事项都必须有其成员一定的表决权数赞成才能通过。当这些公司机关的决议事项与某一发起人、股东、董事有特别的利害关系时,怎样确保这类事项能得到合理公正的表决,从而不使公司利益、其他股东利益遭致不当损害,应是公司法关注的一个重要问题。许多西方国家为此在立法中建立了表决权排除制度,我国公司法在个别条款中对该问题有所涉及,但既不规范,也不完整,学术界对此也关注甚少。所以,为建立和完善我国的表决权排除制度,对该问题有展开讨论的必要…  相似文献   

8.
在我国,由于公司治理结构存在严重的缺陷,致使非正当关联交易层出不穷,严重损害了中小股东的合法权益,并影响着市场经济的健康发展.因此,应当在"公平与效率"的立法理念下,采取加强股东表决权排除制度、完善累积投票制度、健全独立董事制度、完善监事会制度、深化信息披露制度等措施规制非正当关联交易.  相似文献   

9.
《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司法(修订草案)》第四十六条增设“失权”后果看似对瑕疵出资股东表决权限制提供了法律依据,但仍存在与我国资本制度不相兼容、未能抓住表决权关键要素及与相关制度混淆适用等问题。司法实践已出现限制瑕疵出资股东表决权判例,其裁判理由存在较大差异,无法为表决权限制做出合理解释。以公司章程的契约性质为基础,先履行抗辩权的对等原则可为限制瑕疵出资股东表决权提供理论借鉴。对瑕疵出资股东表决权作出限制可使公司与瑕疵出资股东间形成平等对抗,从而对公司利益与股东利益进行有效平衡。  相似文献   

10.
探讨股东表决权这一问题 ,应当始终围绕如何在公司股东大会的表决过程中保护小股东的权利这一主线来展开。在股东表决权制度完善方面 ,应立足于小股东利益的保护 ,并赋予股东提案权、股东大会召集权 ,建立表决权信托制度。同时 ,还要为表决权制度中的弱式群体提供多元化的救济途径  相似文献   

11.
股东的表决权是重要的股东权利之一,尽管我国公司法中尚无明确规定,但表决权拘束契约在我国公司法实践中频频出现,是封闭式公司中争夺公司控制权的常用工具。表决权可以成为合同的客体,具有有效性。大多数国家对于表决权拘束契约的态度基本上都经历了从禁止到认可的过程,这也成为我国建立该制度的依据之一。  相似文献   

12.
股东查阅权制度,是确保股东表决权和诉权的重要公司法律制度.我国公司法及其司法实践尚没有规定完善的股东查阅权制度.本文对美国公司法股东查阅权制度的演变过程,包括其理论基础、历史渊源(判例法渊源和制定法渊源)、特拉华州公司法股东查阅制度的发展、判例法股东查阅权和制定法股东查阅权的关系等作了初步探索.藉以此为我国当前正在修订的<公司法>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3.
表决权信托是股东表决权的行使与信托原理相结合的产物,其实质就是利用信托的方式对股东表决权进行重新安排,以实现股东对公司的控制,在保护中小股东利益方面发挥着重大作用。表决权信托是美国法对法学界的巨大贡献,在维护并实现中小股东利益、优化公司内外治理结构、稳定公司股权结构、帮助上市公司重整等方面对我国具有极为重要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4.
表决权代理征集制度是我国近年来公司法学界、证券法学界共同关注的一个新课题。它像一柄双刃剑,既可以成为保护公司和股东利益、优化公司治理结构的有力手段,又可能沦为投机人士争夺公司控制权、损害公司和股东利益的工具。近年来我国上市公司实践中发生了多起表决权代理征集实例,由于缺乏法律规制,其行为颇不规范。针对存在问题,借鉴先进国家和地区立法经验,对完善我国表决权代理征集制度进行探索性研究。  相似文献   

15.
资本多数决定原则使股东地位趋于实质的不平等,使多数股股东的意志总是处于支配地位,少数股股东的意志总是为多数股股东的意志所压制。对少数股东权的法律保护措施主要应包括:累积投票制、表决权回避制度、直接诉讼和派生诉讼、中小股东的权力临时股东大会召集请求权与自行召集权及表决权代理制等。  相似文献   

16.
在我国公司实践中存在大量表决权拘束契约这类股东协议,但我国《公司法》对此却未作任何规定。关于此种契约的效力、有关当事人的责任及该契约之履行所生之纠纷,均缺乏相应的法律依据。文章在考察外国立法例及判例的基础上,对表决权拘束契约制度进行分析,并提出我国建立表决权拘束契约制度的若干设想。  相似文献   

17.
表决权信托对于保护中小股东,维持股权结构,职工持股等方面都有很大的意义,其在我国的理论研究和实践方面也正广泛地展开。然而对于表决权信托的客体研究却众说纷纭,这种理论上的模糊不清导致对于表决权信托的研究始终处于一种表面的状态。文章旨在对表决权信托客体的各类学说进行梳理和纠错。从信托基本制度入手,以分析委托人和受托人之间的权利义务为主线,辅之于我国现实生活中的表决权信托实例,最终揭示出表决权信托的客体是股权这一论点。  相似文献   

18.
我国控制股东违背诚信义务已有诸多表现,海外法律对此有各种防范、救济规定,我国公司法虽然亦有相关规定但存在诸多问题。我国对控制股东违背诚信义务的防范应当修正控制股东表决权、赋予少数股东法定权利,救济制度和措施包括股东直接诉讼和派生诉讼以及异议股东股份收买请求权的规定。  相似文献   

19.
股东提案权制度是保障公司股东权利的一项基础性法律制度,这项制度使得股东能够更加积极地参与公司治理活动。美国、加拿大、德国、日本等国家建立了比较完善的股东提案权制度。我国上市公司股东提案权制度在股东主体资格条件、提案排除规则和程序、争议解决和救济等方面存在比较严重的缺陷,建议借鉴美国等国家的成功经验,对我国上市公司股东提案权制度进行全面改进。  相似文献   

20.
上市公司收购会改变股东权益的现状,特别是会给目标公司股东的权益造成一定的影响.上市公司的收购行为涉及多方主体的利益,收购立法的实质就是如何处置各方利益冲突以寻求利益的平衡点.在这些利益主体中股东权保护尤显重要,尤其是目标公司的中小股东常处于不利地位,其合法权益最容易受到侵害.因而,有必要从信息披露、强制要约收购、股东表决权排除、反收购规制、公司治理等方面加以立法完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