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43 毫秒
1.
《中国减灾》2014,(12):48-48
今年11月,浙江省宁波市民政局局长杨雄跃代表市政府与中国人民财产保险股份有限公司宁波分公司签署了《宁波市巨灾保险合同》,标志着宁波市巨灾保险工作进入实施阶段。  相似文献   

2.
正甬政办发[2021]18号各区县(市)人民政府,市直及部省属驻甬各单位:《宁波市公共巨灾保险工作实施方案(2021~2023年)》已经市政府同意,现印发给你们,请认真贯彻落实。2021年3月29日宁波市公共巨灾保险工作实施方案(2021~2023年)为进一步深化我市应急管理体系和能力现代化建设,充分发挥巨灾保险在防灾减灾救灾中的积极作用,持续推动巨灾保险事业健康有序发展,结合我市实际,特制定本实施方案。  相似文献   

3.
正2015年7月11日和9月29日,强台风"灿鸿"和"杜鹃"先后横扫我国东部沿海,宁波中心城区和大部分县(市)区出现了大面积内涝灾害。宁波市启动公共保险,通过保险机构运作,共向13.6万户符合巨灾保险救助理赔条件的居民家庭发放了7790万元理赔金,并对两次台风中造成伤亡的16户家庭发放了112万元伤亡抚恤理赔金,受灾群众普遍获益。实例说明,巨灾保险在  相似文献   

4.
<正>2013年12月30日,《深圳市巨灾保险方案》经深圳市政府常务会议审议并原则通过,意味着巨灾保险制度在深圳率先建立,一些媒体认为深圳成为中国巨灾保险试行的首个"样本"。2014年6月1日起,深圳市民政局与中国人民财产保险股份有限公司深圳分公司签订的《深圳市巨灾保险协议》,作为全国首单巨灾保险合同正式生效。  相似文献   

5.
正近年来,我国多地结合本区域自然灾害的特点纷纷开展巨灾保险试点工作,不断寻找解决"因灾致贫"的新途径,积极探索救灾救助体制创新。巨灾保险提升了政府应对灾害事故的保障能力。各地的巨灾保险试点工作也推动了我国巨灾保险的进一步发展。  相似文献   

6.
《中国减灾》2014,(2):5-5
2013年12月18-20日,民政部副部长姜力率工作组赴浙江省就巨灾保险和受灾群众过冬生活安排等工作开展专题调研。调研期间,姜力一行先后深入余姚市凤山街道同光村、剑江村和宁波市鄞州区横街镇毛岙村,  相似文献   

7.
赵静 《桂海论丛》2010,26(6):87-91
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建立农业巨灾风险保险机制,是解决我国"三农"问题的一条重要措施。广西是农业巨灾频繁而又严重的地区,因而广西的"三农"问题更为突显。在国家还没有健全和完善农业巨灾风险管理机制的情况下,广西应该借鉴国内外的成功经验,尽快地建立起适应本地区农村、农民、农业发展需要的巨灾风险保险机制,以保障农业生产发展,促进农村社会稳定,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相似文献   

8.
正保险业具备强大的灾害损失补偿功能,是灾害风险分散和转移不可或缺的市场化手段。汶川地震发生后,我国开始高度重视巨灾保险制度建设。巨灾保险制度是包括法律法规、保险运作模式、风险分担机制等在内的一整套体系。"突破一点,取得经验,然后利用这种经验去指导其他单位",毛主席曾这样评价"政策试点"。改革开放后,作为"实事求是"的操作化工具,"政策试点"开始被大规模地用于改革实践中。经过多年酝酿,2013年,保监会正式批复深圳作为我国巨灾保险的首批试点地区,开展巨灾保险试点工作。试点的启动,跨出了我国巨灾保险从理  相似文献   

9.
正2008年汶川特大地震后,国家开始高度重视巨灾保险制度的建设。2013年11月,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就明确提出"完善保险补偿机制,建立巨灾保险制度"。随后几年,广东深圳、云南、上海、浙江宁波、四川、山东潍坊等地都根据当地实际情况,提出并建立了区域性巨灾保险制  相似文献   

10.
龙卫洋  周家文 《求索》2012,(12):179-181
近几年来,自然灾害噬孽全球,2008中国汶川地震、2011日本福岛地震等全球性自然灾害给人们生命、财产带来了巨大损害。巨灾保险体系再次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为此,通过巨灾保险产品来转嫁巨灾风险,发展并利用巨灾保险衍生产品来分散和转嫁保险公司因为承保巨灾而面临的巨大风险,已成为全球金融领域的重大课题。本文基于传统股票期权定价的B-S模型及其他相关研究成果,对巨灾保险衍生产品的均衡定价模型做出了深入研究,并试图创新出如巨灾债券、巨灾期权、巨灾期货等诸多巨灾保险衍生产品形式,以期对巨灾保险实务有益。  相似文献   

11.
正"人类世"时代,人类活动深刻影响地球,社会-生态系统发生巨大变化。在全球气候变化和互联互通的背景下,巨灾风险具有全球性、系统性和复杂性的特征,需要进一步在加强灾害链研判能力、优化应对资源储备和统筹能力、坚持并拓展"军民融合"和"平战结合"广度和深度等方面着力防范化解巨灾风险。  相似文献   

12.
2月6日,2009年全国救灾减灾工作会议在浙江省宁波市召开.会议的主要任务是贯彻落实全国民政工作会议和全国救灾救助工作会议精神,研究落实两次会议精神的措施,部署2009年救灾减灾工作.民政部副部长罗平飞、浙江省副省长陈加元等出席了会议. 在回顾2008年的救灾减灾工作时,罗平飞概括为"三大突破"和"六个提升": 一是救灾政策取得重大突破.在应对两场巨灾过程中,首次将铁路、公路滞留人员和城市被困人员纳入救灾工作范畴,累计救助655.5万人次:首次实施汶川地震遇难人员家庭抚慰项目,按照每遇难一人5000元的标准向家属发放抚慰金:首  相似文献   

13.
在灾害风险融资体系中,巨灾保险占有重要地位,保险赔偿占灾害直接经济损失的比例平均可达30%。我国产险领域巨灾保险十分缺乏,人身保险中虽然覆盖巨灾风险,但由于保险密度很低,保险赔付的比例很小。巨灾保险面临的问题巨灾保险不仅在中国难以实践,在世界上也是巨灾风险管理领域的难  相似文献   

14.
海洋巨灾风险具有区域性、相关性和高损害性等特点,是制约海洋经济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因素。海洋巨灾保险作为运用市场机制分散海洋巨灾风险的金融工具,具有基本保障性、经济政策性和准公共产品属性等特点。对于我国而言,建立海洋巨灾保险制度,是促进海洋产业健康发展、保障海洋巨灾受害者财产权益、矫正海洋巨灾保险市场失灵、转变政府海洋巨灾风险管理职能的必要选择。从现代保险理论发展、保险技术进步、域外实践经验和国内制度铺垫来看,建立海洋巨灾保险制度现已具备一定的可行性。为加快海洋强国建设,我国应当尽快制定海洋巨灾保险相关立法、完善海洋巨灾保险政策体系以及建立多层次海洋巨灾风险分担机制。  相似文献   

15.
正湖南省地处我国中部,属典型的亚热带大陆性季风气候区,水、旱、泥石流等自然灾害多发频发,素来"无灾不成年",因灾直接经济损失年均100亿元以上,防灾减灾救灾任务繁重。为了更好地保障和改善民生,湖南省立足省域巨灾风险特点,从2017年开始开展巨灾保险试点工作,为全省近7000万人口提供人身巨灾保险,为省内洪灾多发县市区农户提供因灾倒损房屋和种养业提供巨灾保险,取得了初步成效。  相似文献   

16.
余艳莉 《求索》2011,(10):55-57
巨灾风险管理是个古老而年轻的话题。近年来,随着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的改变,巨灾风险呈现频发的态势,在应对巨灾风险的诸多方法中,巨灾保险是最有效的手段。由于巨灾风险的特殊性,巨灾保险的运行离不开政府的参与,但政府参与的方式却有所不同,从而影响到巨灾保险的运行效果。本文在论述政府参与巨灾保险必要性的基础上,总结分析了政府参与巨灾保险的不同方式,从而得出结论,政府以再保险人身份参与巨灾保险是相对有效的方式。  相似文献   

17.
从南方冰雪灾害成因看巨灾防范对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阐述了灾害链与巨灾的理论。综合分析了今年年初发生在我国的低温雨雪冰冻灾害形成的原因和巨灾灾情特征。反思了我国对这场巨灾的应对,提出了我国巨灾防范的对策。  相似文献   

18.
巨灾是人类目前还无法抗拒的巨大灾难;我们必须采取切实措施,不断增强我国巨灾防御能力,努力减轻巨灾损失。  相似文献   

19.
辛宁 《中国减灾》2005,(11):31-31
2005年10月19日上午,国家减灾委专家委员会在北京召开"减轻我国巨灾行动计划"研讨会.国家减灾委员会副主任兼秘书长、民政部副部长贾治邦,国家减灾委员会专家委员会主任马宗晋院士,部分专家委员会委员,国家发改委、科技部、财政部、商务部以及减灾办有关人员等20余人出席了会议.会上,与会人员经过充分讨论,对我国巨灾行动计划提出了以下建议:  相似文献   

20.
中国巨灾风险暴露与巨灾保险赔付不对称实证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张旭升 《求索》2010,(3):51-53
中国巨灾风险暴露与巨灾保险赔付不对称。这种不对称并非由于中国保险业对自然灾害的保险赔付率低,而是自然灾害风险保险程度低,自然灾害风险商业保险的发展速度慢;这种不对称虽然与中国巨灾保险制度发展道路的曲折性有一定联系,但巨灾保险制度本身也非不对称产生的根源。不对称产生之理论根源在于巨灾保险供需双方的双重正外部性,主观根源在于囿于旧保险观的政府“缺位”,客观根源在于受制于保险业发展水平的巨灾风险保险供给能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