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道德是人们普遍遵守的评价和判断是非善恶的标准,是预防犯罪的最初也是最终的治理手段.奖励美德,就是要对讲道德者或善者的善行给予回报,由于受多种因素影响和制约它发挥作用的过程历来艰难,我们应采取有效方法推动道德的繁荣.  相似文献   

2.
中国传统法律文化对犯罪是区别对待的,即把犯罪划分为不可赦免的重罪和可以原宥的轻罪,使得我国古代的刑罚既有重刑的一面,也有温情的一面,成为中华法系独有的特色。  相似文献   

3.
在我国积极刑法观的刑事立法背景下,犯罪附随性后果带来的负面效应不断扩大。犯罪附随性后果本质上是对犯罪人资格或权利的剥夺与限制,在性质上属于非刑罚处罚措施。其所存在的价值基础在于防卫社会和保护重大公共利益,但随着积极刑法观在我国的确立,严厉的犯罪附随性后果可能违背刑法轻缓化的价值理念,并且影响犯罪人的再社会化,带来犯罪附随性后果预防功能的克减。为使犯罪附随性后果更好发挥作用,必须树立犯罪人复归社会与防卫社会相统一的思想理念,给予犯罪人更多的人文关怀,在规范上提高设置主体的规范层阶,缓和其严厉性,并且逐步消除前科报告义务,同时在制度上建立犯罪人就业歧视的救济制度。  相似文献   

4.
食品安全问题是困扰人类社会的永恒话题,尤其是在当前,其以越来越严重的食品安全犯罪的形式表现出来,从而严重了威胁了人们的饮食环境与人身健康。本文从社会学及犯罪学中的社会控制理论出发,对中国食品安全犯罪的现状进行考察,并在此基础上反思中国食品安全犯罪在社会控制方面的不足之处,以期提出有效的应对方式。本文以有效的治理食品安全犯罪为目标,以保护国民饮食安全为宗旨。  相似文献   

5.
井绪英 《学理论》2012,(21):89-90
我国刑法所规定的未成年人犯罪,是指已满14周岁不满18周岁的未成年人所实施的危害社会、触犯刑律并应当受到刑罚处罚的行为。近年来,随着经济持续发展,社会全面进步,科技突飞猛进,文化日显繁荣,社会变迁和转型加快,诸多社会问题逐渐出现,社会矛盾和问题聚集,犯罪率上升,未成年人违法犯罪问题也日趋凸显。未成年人是时代的风向标和晴雨表,是国家和民族的未来和希望。未成年人的犯罪情况在一定程度上是一个国家和地区社会治安状况的缩影及教育文明程度的标志,它能真实而敏感地反映出该社会的文明水平和政治、经济及文化建设的客观需要。本文主要对未成年人的犯罪原因进行调查分析。  相似文献   

6.
刘玉 《学理论》2012,(17):135-136
近年来,青少年犯罪日益突出,不仅在案件数量上急剧增加,而且在案件总数中所占比例也大幅度上升,虽经多年治理,社会风气和社会秩序有了明显好转,各种犯罪率开始出现下降趋势,但未成年犯罪问题依然十分严重:犯罪年龄相对提前,蔓延快,作案手段凶狠,危害严重.对此提出几点建议:一是加强青少年自身素质的提高;二是加强家庭教育;三是加强学校教育;四是加强社会大环境的建设.  相似文献   

7.
沙春羽 《学理论》2013,(23):139-140
近几年随着我国城市化步伐加快,人流、物流、资金流加速运转,外来人口不断涌入大中城市。从总体上说,外来人口在推进城市的发展和繁荣方面具有积极意义,没有外来人口的流入和参与建设,就不会有城市的发展和繁荣。但是最近几年流动人口犯罪呈节节攀升态势,如何加强流动人口的管理和教育已成为当前急需解决的一个重要课题。流动人口犯罪的预防对策:加强法制教育;提高流动人口的素质;积极完善有关流动人口管理;保障流动人口就业。  相似文献   

8.
我国的食品安全犯罪正变得日益猖獗,尽管通过《食品安全法》、《刑法修正案(八)》等新法的实施,已经起到了明显的扭转作用,但是由于对食品安全犯罪的刑法控制体系仍不完善,对于全面遏制食品安全犯罪仍有很大难度。只有重新梳理食品安全犯罪的刑法控制体系并加以协调、完善,才能更好地实现对食品安全犯罪的刑法控制。  相似文献   

9.
刑事和解的刑法观与传统的刑法观在"犯罪概念"、"刑法规范"、"刑事责任"等方面的理解上均存在着差异。在理论和实践上探究其差异性,对完善我国的刑事法律制度具有重大的意义。  相似文献   

10.
近年来,大学生犯罪问题越来越严重,引起了社会的广泛关注.在研究此问题时,我们首先应当明确大学生犯罪的概念和研究范围.调查研究表明,大学生犯罪仍然呈现单一型,但同时具有多样化的特征;此外,大学生犯罪具有时间和地点的规律性.除了以往研究中阐述的原因之外,不良心理素质、学校丑恶现象、家庭压力、就业压力也是导致大学生犯罪的重要原因.  相似文献   

11.
虚开增值税专用发票犯罪的发生率不断上升,犯罪涉案金额越来越大,国家税收流失非常严重,呈现出严峻态势,必须加强对这类犯罪的侦查和控制。为此,要大力加强增值税专用发票的管理工作,加强公安机关与工商、税务等部门的协调合作;在侦查工作中,应及时调查相关企业的工商税务和银行资料并取证,及时发现犯罪嫌疑人和控制赃款赃物。  相似文献   

12.
随着通信技术的飞速发展,近年来利用固定电话、手机、网络等通信工具实施的非接触式的诈骗犯罪在我国各地迅速蔓延,呈爆发式增长,严重影响了社会秩序以及人们的日常生活。分析电信诈骗犯罪的起源及发展,发现电信诈骗犯罪发展之迅速、手段翻新之快的原因,能够为打击预防电信诈骗犯罪做好基础性工作,进而可以做出有针对性地打击防范此类犯罪的对策。  相似文献   

13.
从行贿犯罪犯罪控制的必要性出发,论证行贿犯罪控制的方案,同时通过比较研究的方法,介绍世界范围内行贿犯罪的预防和控制方法,建立适合我国社会实际及司法现状的行贿犯罪控制系统要素应包含主体即施控者、客体即受控者及传递者三方面。  相似文献   

14.
人工智能犯罪在生成机理和内在逻辑上只能是人工智能"算法安全犯罪"。基于人工智能犯罪中人工智能算法安全的相对自主性与绝对客体性的犯罪机理,人工智能犯罪仅能归责于作为保证人的"自然人-法人"责任论。人工智能犯罪中"人心人性"的刑法常识观,应当确认人工智能犯罪的可归责主体,只能是作为算法安全社会关系主体的"自然人-法人"二元主体。为妥当解决人工智能犯罪的归责原理和实践问题,应当在坚守人工智能犯罪"自然人-法人"二元主体模式的基础上修改完善刑法立法。  相似文献   

15.
胡成洋 《学理论》2012,(32):143-144
反社会人格障碍极易引发暴力犯罪,我国没有对人格障碍犯罪的犯罪心理研究给予足够重视,因此难以从根本上预防此类犯罪的发生。根据其产生的原因提出了针对该种人格障碍预防和矫治的方法:一是注重家庭、学校、社会的引导作用;二是重视对反社会人格障碍的研究。  相似文献   

16.
秦正为 《理论导刊》2008,13(5):42-45
斯大林马克思主义观的形成经历了初步形成期、逐渐成熟期、发展摇摆期和发展僵化期四个阶段.斯大林的马克思主义观是马克思主义发展史上的一个环节,由于他的理论和实践都有两面性,对其研究和争论仍将会继续.  相似文献   

17.
制贩假证犯罪日渐猖獗,具有犯罪主体的地域性和亲缘性明显、犯罪日益组织化、犯罪手段信息化、犯罪人员的反侦查能力较强等特点。制贩假证犯罪之所以屡禁不止,除了存在市场需求、暴利驱使和犯罪成本低的原因外,还有政府相关部门对制贩假证违法犯罪的防控与打击不力等因素。为了更有效地打击和防控制贩假证犯罪,应加强在实体空间和虚拟空间的阵地控制,同时运用前置性侦查模式,主动查控犯罪,并且综合各警种力量,整体联动,发挥合力。  相似文献   

18.
科学技术是一把双刃剑。计算机网络技术的应用和普及,在改变人类生产和生活方式的同时,也带来了各种各样的犯罪活动,严重危害社会的稳定,成为当前和谐社会构建中的一大障碍。只有把握计算机网络犯罪的生成机理,对症下药,才能预防和惩治日益猖獗的计算机网络犯罪。  相似文献   

19.
不良交往与青少年犯罪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社会交往是青少年社会化的基本方式和途径 ,其在青少年成长过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但这必须是正常交往。青少年由于其身心特点很容易发生不良交往 ,而不良交往往往是青少年走向犯罪的第一步。本文主要探讨了什么是不良交往 ,不良交往的特点、原因、危害及预防 ,从而预防、减少青少年犯罪。  相似文献   

20.
农民工犯罪若干问题探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农民工犯罪是指进城务工的农民在城镇的犯罪,它具有城乡流动、经济选择和城镇诱因等特征。研究农民工犯罪应当立足中国实际,继承和发扬"实事求是"的优良学风,加强实证和理论研究。政府要承担起改善农民工城市工作和生活条件的责任,全社会要树立起与农民工一起创造新家园的观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