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林蔚 《瞭望》2008,(37)
广泛流传于网络的一条新闻——吉林将解决1993~2004年间拖欠教师工资问题让笔者十分震惊:这是真的吗?1993年的工资今天还欠着没给人发?然而,吉林省政府门户网证实了这条新闻的真实性。这个研究解决历史拖欠中小学教师工资的省政府常务会议召开于9月8日上午,由省长韩长赋主持。说实话,不论笔者内心多么为这条正面新闻背后隐藏着的那份悲凉难过,却还是不得不为之叫好:毕竟吉林省政府不怕这样的家丑曝光,并明确表示要痛下决心,用三年时间优先解决拖欠教师工资问题!  相似文献   

2.
1999年,针对重庆市乡镇一级拖欠教师工资问题比较突出的情况,民进重庆市委会进行了广泛而深入的调查,并通过各种渠道反映,积极呼吁解决。1999年6月,民进重庆市委会以信息形式向中共重庆市委研究室提出解决拖欠教师工资的办法。9月,又向中共重庆市委提出5点建议。10月,副主委曾庆宇在全国人大常委会《义务教育法》赴渝检查组座谈会  相似文献   

3.
国家教委主任朱开轩,在今年教师节期间坦率地承认,当前拖欠教师工资的“数额之大、时间之长、范围之广,在新中国成立以来40多年历史上是没有过的”。一个来势迅猛的社会问题去年12月,四川仪陇县数千名教师7个月没有领到工资,不得不赊粮度日的消息由北京一家报纸披露后,许多地方纷纷传出农村教师不同程度遭到拖欠工  相似文献   

4.
《瞭望》1993,(13)
百年大计教育为本发展教育离开千千万万的教师。倘若教师连维持生活的基本费用都没有保障,传授知识、培养人才乃至振兴教育就无从谈起。教师的工资是他们的劳动报酬,无论什么理由拖欠教师工资,都是于法、于理、于情绝不允许的。各地应认真再做一检查,采取切实可行的措施,迅速兑现教师工资,不能再以种种借口、拖延不办。  相似文献   

5.
人均可用财力位居全国倒数第二的湖南省,仅用一年时间,就将基础教育累积欠下的40多亿债务大部分剥离,历年拖欠的3.24亿教师工资也基本消化  相似文献   

6.
基础教育自1985年实行地方负责、分级管理以来,增强了地方各级政府的责任,调动了社会各方办学的积极性,改革方向是对的。但是,一些地方将农村管理基础教育的责任层层下放到乡、村,由此带来经费筹措和教育管理上的某些困难,这也是近两年来出现拖欠农村中小学教师工资问题的一个原因。要进一步明确中央和省、地、县、乡管理基础教育的责任,对县、乡分级管理作出相应的调整。 《教师法》规定教师的平均工资水平应当不低于或者高于国家公务员的平均工资水平的目标,各级人事、财政和教育部门应采取切实措施认真加以落实,并尽快到位。要建立有效机制,杜绝拖欠教师工资的现象.对侵犯教师合法权益和挪用教育经费的,要坚决依法追究责任。  相似文献   

7.
乡村教师工资何日不再拖欠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瞭望》2000,(20)
按时足额领到工资,对一些地区的乡村小学、初中公办教师来说几乎是一种奢望。近年来拖欠教师工资成了顽症,主要不是没钱,而是工资发放体制尚待完善  相似文献   

8.
邓可祝 《行政与法制》2002,(1):29-29,31
农村教师工资的发放,前几年一直由乡财政统筹解决,全国出现了大范围拖欠农村教师工资的情况。这主要是由于在乡财政和县财政包干的情况下,乡财政财力不足引起的。为解决教师工资拖欠问题,中央教育工作会议明确要求从2001年起,农村教师工资一律由县财政统一发放,广大农村教师欢欣鼓舞,但事情的结果却让他们中的一些人再一次失望。  相似文献   

9.
漫画之页     
《瞭望》1994,(35)
▲这块地四季丰收 李文君’ ▲巧妙的转换 雷瑞之▲领导们在研究拖欠教师工资 的原因 吉明林◆贴身服务 吴孝三▲中看不中用 王荫华漫画之页  相似文献   

10.
从不拖欠教师工资,财政主要保教育。“因为我们什么都不缺,就缺知识和人才。” 如果不是实实在在地踏上这片土地,我们决不能想象应该是飞沙走石、贫瘠荒凉的青藏高原上,原来竟于秃山环绕之中郁郁葱葱地屹立着一个树木繁茂、浓荫蔽日的西宁;如果不是祥实而具体的统计分析表列出准确到小数点后两  相似文献   

11.
双林 《瞭望》1993,(49)
我所说的怪,并非少见多怪之怪。而是切实存在的社会怪现象。因其违情悖理,危害国家,故称之为怪。大概言之,略有七种: 一曰“拖欠怪”。按说经济繁荣,物资丰盛,人民收入提高,工资按时发放应不成问题。但据查,拖欠教师工资者,非贫困地区独有。可怪。  相似文献   

12.
如何做一个成功的校长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水旺 《民主》2009,(11):16-18
办好一所学校。从学校内部条件来说,最重要的是要有一位好校长和一支好的教师队伍。前者是办好学校的关键,后者是办好学校的基础。国家总督学柳斌曾指出:“办好中小学教育,要靠广大教师,要靠教师的领班人——校长”.“从某种意义上说。一个好校长就是一所好学校。”那么。一名成功的校长需要具备哪些能力呢?  相似文献   

13.
多花点钱办教育叶芝余1993年是我国经济高速增长的一年。但我国的基础教育却是经历了重重困难的一年:许多地区长时间地拖欠教师工资;中小学教师流失严重;初中入学率下降了6个百分点;有好几个省的中小学生辍学率超过了10%;为中小学培养师资的师范院校,生源日...  相似文献   

14.
《瞭望》1993,(42)
一件绝对不应该发生的事情,却绝对真实地发生了。这就是拖欠教师的工资,而且范围之大,时间之长,数额之巨,令人震惊。党中央、国务院对此极为关注,多次指示各地要抓紧清欠,但至今进展不快。有的地方积欠尚多,有的地方前清后欠。本刊这一期对拖欠教师工资的由来、发展及其造成的恶果,作了详尽报道。希望引起各级政府的重视,抓紧清欠,而且要言出必行,令行必果。  相似文献   

15.
地处东部沿海经济发达地区的张家港市,地方财力雄厚,乡镇企业发达,各级政府承担了农村义务教育投入的主要责任,而农村教育费附加全部由乡镇企业承担,实行费改税后,这里没有出现拖欠教师工资的现象,更没有危房校舍。看来,教育要发展,离不开经济基础的壮大。  相似文献   

16.
联合国发言人在例行记者招待会上经常做的一件事是宣读“荣誉录” :又一个会员国交清了当年的会费。不过 ,每年除夕都有几十个会员国上不了光荣榜 ,而自动进入拖欠会费的“另册”。另册的榜首是财大气粗但狠卡联合国脖子的美利坚合众国。不久前 ,负责预算事务的联合国副秘书长、美国人约瑟夫·康诺在主管行政和预算的联大第5委员会说 ,今年联合国仍然流年不利 ,存在“三多一少” :支出多、会员国拖欠会费多、联合国维和债务多、手头现金少。以拖欠会费而论 ,截至今年9月30日 ,拖欠总额达30.94亿美元 ,比上年拖欠额增加5.84亿美…  相似文献   

17.
陈鹏 《瞭望》2004,(50)
贵刊曾就保障农民工合法权益问题提出一些办法,但我认为从源头上治理和预防拖欠和克扣农民工工资行为才能有力地维护了农民工的切身利益。  相似文献   

18.
河南陕县农村教育经费捉襟见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陕县是地处中部地区河南省一个经济实力中等的农业县,这里的情况很有代表性。经济基础差,县财政属典型的“吃饭财政”,且入不敷出,拖欠教师工资现象比较普遍。农村校舍改造要靠向农民集资,学校运转要靠征收教育费附加,但实际收上来的不足1/3。如果实行税费改革,这里的农村教育投入该从何而来?  相似文献   

19.
近年来由于国家采取有力措施,面向广大农村乡镇中小学校的运转费用已基本得到保障,拖欠教师工资现象得以消除,令基层教育工作者精神为之一振。然而,《瞭望》新闻周刊在走访中看到,中西部农村基层教育工作者“吃得上饭、住不起房”的状况仍未得到根本改善,人心不稳、留去两难的问题十分普遍。有钱运转但无力发展记者在四川中江县采访发现,当地政府落实了国家保障义务教育阶段中小学经费的相关政策,学校的公务费和业务费按每个学生每年320元直接拨发到县里,学校凭票报销开支。这笔经费可以保障学校按“规定动作”正常运转。  相似文献   

20.
读了这位老教师的信,作为编者,我们几乎无话可说了。说什么呢?要重视教育,不能再拖欠工资了,已经喊得够多的了。前不久,我们还曾宣传过一位山区老教师的无私奉献精神,无疑是对的。然而,面对有些公仆公款大吃大喝、外出旅游,坐骑不断升级,只抓急功近利或能给自己树碑立传性的项目,而对教育重视只挂在口头上,我们还能忍心叫月薪不足百元、且一欠再欠、不知何时才能补发,并导致生活困难的教师,再无止境地奉献下去吗?甚至再说上一句安慰的话:“工资会有的,一切都会有的”。不能,恐怕忍不了这个心。良心不许。 这里,真想设问一句:拖欠农民、教师的工资可以,那么,也拖欠一下公仆的工资,又当如何?当说可以,公仆么。 无论从哪方面讲,我们都没有理由拖欠教师的工资;我们的国力不知要比49年以前强过多少倍;我们的公仆和许多行业的人们生活水平也不知要比顺序排在后边的教师超过多少倍;且不说教育关乎国家的兴衰。诚然,我们有些领导和部门,真的该在某些方面忍一忍了,把拖欠教师工资的问题解决好,此乃功德无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