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进入21世纪之际,仰望太 空,20世纪人类在和平利用 空间方面硕果累累,熠熠生辉;展望未来,航天技术、太空探索和应用将会更快发展,令人可喜。同时,蔚蓝的太空被涂抹的军事色彩日益浓重,太空垃圾污染已成重大隐患,令人堪忧。航天技术太空探索和应用将迅速发展 前苏联1957年10月 4日发射世界上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开创了人类进入太空的新时代。40多年来,人类探索太空、开发太空、拓展自身生存空间,取得了辉煌业绩。展望21世纪,航天技术、太空探索和太空应用会发展得更快,将为人类生活提供越来越多的服务,对世界产…  相似文献   

2.
《瞭望》1999,(52)
国防大学研究生温海燕认为,未来随着军队的活动领域将不断扩大,创立新的军种或兵种势在必行。航天技术、定向能技术、智能技术及网络技术在军事领域的广泛运用为新的军兵种的出现创造了条件、未来可能出现的新的军兵种有:天军、机器人部队及网军等。天军,是一支凭借航天技术和一些尖端武器装备来执行军事任务的高技术队伍。目前,一些国家已经或正在建立不同层次、不同规模的太空部队和太空作战指挥机构。俄罗斯和美国军队中早就存在着天军的雏形。俄罗斯(前苏联)在1964年就成立了国土防空军空间防御部。美国则于1985年成立了航天司令…  相似文献   

3.
石磊 《瞭望》2006,(44)
在第六届中国(珠海)航展,可以看到神六、空间站、嫦娥一号卫星、月球车及空间太阳望远镜“更高更远”是人类探索太空的必然之路。实现载人航天技术的突破,仅仅是中国载人航天工程“三步走”战略的第一步。在突破载人航天技术之后,中国航天第二  相似文献   

4.
20世纪人类最伟大的科技成 果之一就是发明了航天技  术,它改变了人类的工作方式、生活方式甚至思维方式,使许多国家在政治、科技、社会、经济和军事等方面都取得了巨大效益,大大加速了人类文明的进程。就像19世纪和20世纪电和石油发挥的作用一样,21世纪航天技术还将发挥更大的作用,因为航天技术已由早期的试验阶段发展到目前的全面应用阶段。  相似文献   

5.
一、环境现状对可持续发展提出挑战环境是指与人类密切相关的、影响人类生活和生产活动的各种自然力量和作用的总和。它不仅包括各种自然要素的组合,还包括人类与自然要素之间相互形成的各种生态关系的组合。一个良好的生态环境是人类发展最主要的前提,同时也是人类赖以生存、社会得以安定的基本条件。一个多世纪以来,科学技术的发展,大大提高了人类改造自然的能力,丰富了人类物质文化生活。然而,也使自然环境遭到了难以承受的干扰和冲击,人口、资源、环境及其发展关系,就成为举世瞩目的全球性问题。在我国,目前生态环境的基本现状…  相似文献   

6.
自1957年10月4日苏联把世界上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送入太空以来,世界航天事业取得了突飞猛进的发展。航天已渗透到了人类社会生活和生产活动的几乎每一个领域,为人类的文明进步发挥着越来越大的作用。把各式各样的载人和不载人航天器送出包裹着地球的大气层并进人太空轨道,首先要解决交通工具问题。世界上目前正在使用的航天运输工具有两种,一是只能使用一次的运载火箭,二是可以多次重复使用的航天飞机。目前俄美正在使用的主要运载火箭基本卜都是在洲际弹道导弹的基助【:发展而来的。如美国的“大力神”。“德尔它”、“‘宇宙神”一…  相似文献   

7.
陈贵宾 《侨园》2014,(5):56-58
土地是重要的生产资料和劳动对象,同时也是人类赖以生存的活动领域。随着中国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和人口的迅速增长,土地资源的利用与保护问题已成为生存与发展的环境空间的大问题。新中国成立以来,随着保护耕地和合理利用土地的意识不断加强,逐步建立了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和节约用地制度。  相似文献   

8.
人口的控制与优化是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条件张玉屏可持续发展是一种新的关于发展的战略思想,是人类以沉痛的代价换来的认识成果。当前,人口、资源、环境等一系列全球性问题对人类的生存和发展已构成威胁。目前我国的人口已超过12亿,并正以每年1300多万的速度在...  相似文献   

9.
21世纪是空间探索和开发应用的世纪,以进入空间、利用空间、控制空间为特征的制天权的争夺成为未来战争的焦点,军事航天系统成为现代化战争制胜的关键。作为航天技术的基础,航天运输系统技术代表着一个国家自主进入空间的能力,可重复使用天地往返运输系统是未来航天运输系统的主要发展方向。确保快速、机动、廉价、可靠地进入空间,不仅是实现迅速部署、重构、扩充和维护航天体系的基础,而且也是降低空间进入门槛、大规模开发利用空间资源的基础和前景。  相似文献   

10.
随着政治经济全球化的加深,越来越多的国际组织开始活跃在世界大舞台,它们连接着经济,沟通着政治,更将社会生活紧密地捆绑在一起。国际组织快速扩张,它们不仅数量上数以万计,而且覆盖广泛,包括政治、经济、社会、文化、体育、卫生、教育、环境、安全、贫穷、人口、妇女儿童等等众多人类生存和发展相关的领域,已成为左右世界局势和人类社会发展的重要力量,了解国际组织的发展与现状,就是了解国际社会的发展与现状。  相似文献   

11.
一、提出“发展质量”理论的必然性和合理性从世界和历史的视角审视迄今的发展理论和发展实践,我们会发现人类长期以来追求的以经济增长为中心的发展,造成了很大的片面性。这种把发展手段当作目的的发展理论和发展模式,实践的结果造成了很多的问题:环境严重污染,人类生存环境恶化;生态平衡破坏,物种减少,人类生存受到威胁;资源短缺,同时有限资源又被掠夺性浪费;能源枯竭,气候反常,灾害频繁而猛烈,人口爆炸,错综复杂而日益严重的社会问题;人的精神领域的苦闷压抑、颓废,人日益变成为“单向度”的人等等。总之,反思人类历史…  相似文献   

12.
在我国城市化发展的进程中,城市及区域城市集群得到了快速发展,但也存在着城市的规模越来越大、人口越来越多所导致的环境越来越需改善、能源越来越紧张、公共性与私;  相似文献   

13.
陈柳钦 《民主》2009,(3):15-17
城市是人类的聚居地,是区域发展的核心.城市化已成为一个世界性的潮流。目前,全球人口城市化已逾半数.我国城市人口超过5亿。快速发展的城市化进程在使人们受益的同时,也给人类健康带来威胁:交通事故死亡和伤害事件增多.糖尿病、高血压等慢性病持续攀升,精神性疾患明显增加,传染病传播加快,还有暴力、意外伤害、食品安全事件等等,所有这些,正逐渐成为威胁人类健康的重要因素。健康的影响因素已从单纯生物因素转向社会、环境综合因素。  相似文献   

14.
人口问题已成为我国社会经济发展的沉重包袱。截至1995年2月15日,我国人口已达到12亿,成为世界人口超级大国。有效控制人口的增长,提高人口质量,是我国社会发展的一大战略目标,也一直受到国际社会的关注。此文就我国目前的人口质量对社会经济发展的影响作一简单的分析。一、我国人口质量的现状应该肯定的是,近40年我国人口质量有很大的提高,几项重要指标均有很大改善。如:人口平均寿命由解放前的35岁左右延长到70岁左右;人口死亡率由20‰下降到6‰;约占总人口80%的文盲、半文盲下降至15%左右;高科技领域的某些成果已跃居国际领…  相似文献   

15.
从可持续发展观点的最初提出,距今不过20余年,但目前已越来越成为世界各国和各界人士的共识。原因就在于它触及到了当前人类社会最实际不过的问题:环境污染、能源危机、人口膨胀、腐败滋生等现象。人类从前曾一度无视这些问题,致使其不良后果以惊人的速度在蔓延,严重困扰了人类赖以生存的生态和社会环境。  相似文献   

16.
1992年6月在巴西里约热内卢召开的联合国环境与发展大会,其中心议题是人口、环境和社会经济的协调与持续发展.今年9月5日在埃及开罗召开了国际人口与发展大会,会议的主题是“人口、持续经济增长和可持续的发展”,这个主题的前半涉及人口与经济的关系,后半则是人口与资源和环境的关系.两次会议表明,人类所面临的人口、资源和环境三大挑战问题是相互联系的,而人口问题处在核心位置上.人口问题的严重性已成为世界各国共同关心和忧虑的大问题.据联合国人口机构统计,目前世界人口总数已达57亿,并且以每天25万、每年9100多万的速度迅速增长,照这样的速度发展下去,到1998年世界人口将达60亿,2025年超过85亿,2050年将突破百亿大关达  相似文献   

17.
“可持续发展”的哲学思考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一、对人类面临共同问题的思考本世纪以来,随着科学技术的巨大进步和生产力水平的提高,人类创造了前所未有的物质财富,极大推动了物质文明的发展。但与此同时,又面临大量意想不到的问题,比如人口暴涨与资源的有限、环境的污染、生态的失衡、伦理道德与市场竞争法则的关系等等。这些问题与矛盾严重成协共扼制全人类的生存与发展,而80年代末期,这类问题则更加凸现,为此,国际社会下得不重新审视人类社会的发展历程,努力寻找一条人口、资源、环境、经济、社会相互协调的,既能满足当代人需求,又顾及后代人发展的可持续发展道路,“可…  相似文献   

18.
为尽快把上海建成国际经济、金融、贸易中心之一,使上海成为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国际城市,上海城市发展与城市人口变动之间的关系怎样?人口环境对上海发展战略格局有什么影响?为此,记者走访了中国人口学会理事、上海市人口学会会长王建民教授。教授:我们人口学界正在研究和规划上海人口结构的调整、人口素质的提高、人口总规模的控制等问题,一流城市必须有一流的人口环境,上海将是一个一流的城市,它必须有一流的人口环境。所谓人D环境,简单地讲,是指人口规模、人口素质、人D结构(人口的年龄结构、人口的行业和职业结构、文化程度…  相似文献   

19.
《瞭望》1999,(14)
对拥有12亿多人口的大国来说,我们的跨世纪发展面临许多资源约束的严峻挑战,水就是一项。水是人类生存的生命线,也是一个国家农业和整个经济建设的生命线。洪涝灾害历来是中华民族的心腹大患,水资源短缺越来越成为我国农业和经济社会发展的制约因素。从跨世纪发展的...  相似文献   

20.
李红梅  衡阳 《理论导刊》2006,(10):39-41
我国的环境问题正在演变得越来越复杂。面对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危机,可持续发展理论作为人类发展的新思维逐渐被世界各国所接受,我国也不例外。现代环境意识是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的重要条件。由于传统经济价值观、伦理观和道德观等的制约,我国环境意识现状不容乐观。因此,在可持续发展战略指导下,实现现代环境意识的整合就成为我们亟待解决的问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