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62 毫秒
1.
沈巍 《瞭望》1999,(35)
储蓄实名制是国际通行的一种存款规定,要求储户在存款时使用真实姓名,并附上一个终身唯一的识别号码。我国长期以来一直采用匿名存款制,对于是否废除匿名制。推行实名制这个问题,一直存在很多争论。有人认为,储蓄实名制一旦实施,会对经济产生一系列积极的推进作用,意义重大。但也有人担心实名制的实行存在许多潜在的风险,不宜推行。那么,储蓄实名制究竟有没有实施的必要?其利弊何在?防止税收跑冒滴漏提高经济调控水平储蓄实名制的实施,有利于税收的征收及财政的宏观调控。税款的跑、冒。滴、漏现象,一直是困扰我国税收工作的一…  相似文献   

2.
在我国,储蓄主要指个人在银行或其他金融机构的存款行为,储蓄能为国家建设筹集资金、调节宏观经济、引导消费、促进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因此,我们党和国家历来十分重视储蓄,对储蓄一贯实行保护和鼓励政策,并规定了“存款自愿。取款自由、存款有息、为储户保密”的储蓄原则。现代储蓄已远远不是货币存取问题,它涉及到经济环境。个人需求与偏好、社会文化素质、人口结构、现代化技术因素等等,储蓄反映了一个国家的经济、政治、社会文化情况,储蓄越发展,所包含的外延就越广泛,这就是货币储蓄的外延发生的深刻变更。货币储蓄的内涵…  相似文献   

3.
继4月1日停办新的保值储蓄业务后,中国人民银行又宣布于5月1日起降低金融机构存贷款利率,此项政策的出台,对久有减息呼声的企业来说无疑是福音。但与停办保值储蓄一样,存款利率的下调对普通居民储户来说,会在一定程度上减弱储蓄积极性。应当怎样判断此次调控手段出台对经济特别是对储蓄的影响呢?  相似文献   

4.
近一段时间,深圳的报章上登载了几条有关提高管理效率的消息:有两家银行为减少储户排队等待的时间,方便储蓄,吸纳存款,推出了对储蓄员实行限时服务的新措施,每一笔小额存取款服务必须在两分钟内办妥,大额存取款必须在五分钟内办妥。凡超过时限而被储户发现者,扣发当月奖金,邮局有些分局也已推出过类似的限时服务措施。这些措施推出以后,深圳的居民感觉到,过去困扰深圳人的储蓄难、用邮难确实已经得到很大程度的缓解,这些方面的服务效率已经大大提高了。探究一下银行与邮局提高工作效率的措施,无论是从管理学理论还是从既有经验…  相似文献   

5.
30年之后,我国银行体系在将储蓄向投资转化过程中,仍存诸多待解难题银行体系最主要的功能,是充当储蓄和投资之间的桥梁与纽带,如何把储蓄更好地转化为投资,是银行存在的根本意义,而在中国这样一个银行体系在资金配置系统中居绝对主导地位的国家,银行体系功  相似文献   

6.
在外资银行开始对小客户收费之后, 中资银行对中间业务收费的呼声越 来越高。收费的目的之一据说是留住“高端”客户,赶走“低端”客户。这就意味着,中国80~90%的储户将被某些银行划入不受欢迎之列,因为他们“低端”。 据说,他们的存款越多,银行就会越亏本。于是,一些中资银行纷纷仿效洋人搞起了理财室、贵宾室。具有讽刺意味的是,这些相继开张的所谓理财室、贵宾室门可罗雀。  相似文献   

7.
刘杰 《瞭望》2000,(15)
个人存款帐户实名制规定已于 4月1日正式发布实施。千 呼万唤的储蓄实名制,终于浮出水面。 所谓存款实名制,其基本含义是指个人或法人与金融机构往来时必须用真实姓名的一种制度。它规定了行为人(如实际存款人或法人)的义务,必须用真实姓名进行金融往来,即个人或法人向金融机构储蓄存款时用真实姓名及其身份证号或者用法人名及纳税注册号。 存款实名制是西方发达国家早已有的一项制度。可以说,它是规范的市场经济规则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 我国以往储蓄存款制度为记名储蓄制度,其记名可以是真名、假名、代码。亦可以是亲属的名字…  相似文献   

8.
所谓储蓄实名制,通俗地讲是指个人到银行、城乡信用合作社、邮政储蓄机构开立帐户办理储蓄存款时,应当出示个人法定身份证件(如居民身份证等),使用身份证件上的姓名,不得使用化名、笔名等,也不得不记名,同时,银行等金融机构则应按规定进行核对,并登记身份证件上的姓名与号码。  相似文献   

9.
一个小企业“改制”后的效益从哪里来———从河北乐亭服装厂“改制”看企业管理●本刊记者赵忆宁乔云华河北省乐亭服装厂是一个县级国有小企业,党的十五大之后,这个厂“改制”了。对于全厂680名职工来说,这意味着他们要从曾以为荣的国有企业职工变成“持股”的大大...  相似文献   

10.
1993年9月17日,中国政府决定“中国人民银行专门行使中央银行职能,不再举办工商信贷和储蓄业务,以加强信贷资金的集中管理和综合平衡,更好地为宏观经济决策服务。”同时“成立工商信贷银行,承担原来由人民银行办理的工商信贷和储蓄业务。”这样,中国人民银行就开始向中央银行转化。即逐步把力量集中于研究、拟订、贯彻金融方针、政策、法令和基本制度;掌握货币发行,调节市场货币流通;统一管理人民币汇率和存、贷款利率;编制国家信贷计划,管理国家信贷资金的来源和运用;管理国家外汇、金银储备;进行金融监管和金融市场管理等。…  相似文献   

11.
一、正确看待企业的借款行为首先 ,企业的借款行为是企业生产经营中正常的活动。企业合理举债是企业成熟的表现 ,而长期的计划经济却把企业向银行借款变成了“乞求”。其实银行的“上帝”不仅是储户 ,借款人同样也应是银行的“上帝” ,借与贷是一种公平的经济关系 ,这个观念应该明确。其次 ,银行也是企业 ,银行的收入主要来自利息、手续费等 (将来也许会有投资、担保、中介等 ) ,借贷的过程如同商品买卖成交 ,也是一种“交易”。要保持这种经营的持续性 ,前提是经营双方的平等互利。所以 ,在审贷过程中要把企业当成经营伙伴 ,要保持一种平等…  相似文献   

12.
振范  合伟  孙锋 《瞭望》1996,(26)
从今年4月1日起,国家决定不再办理新的保值储蓄业务。那么,与我们经济利益密切相关的保值储蓄是否将永远与我们告别?如果物价再度出现大幅度上涨,国家将怎样保障储户利益和储蓄稳定?保值储蓄还是不是应对通胀的最佳选择? 保值储蓄几现几退 保值储蓄是国家在物价不稳定的情况下,为了保障储户利益不受损失,保持银行储蓄的稳定性而采取的一种特殊措施。开办保值储蓄也不是改革开放以后的事情,它的历史可以追溯到新中国成立伊始。新政权接手时,国民经济面临着严重的困难,长期的战争创伤造成物资奇缺,加上国民党政权后期金元券的泛滥,  相似文献   

13.
“人气”向背的魔力 展望今年股市新走向 启动住房租赁市场 对症下好“五味药” 储蓄实名制——新的市场“平台”   刚跨入新世纪没几天,就有两大消息让人关注:一是股市,开年的第一天交易就有不凡的表现 ;另一个是有媒体刊载彩电行业去年全行业亏损的消息,一周后,信息产业部官员澄清此消息不实。 新年的第一次开盘,全球股市并没有显露出新世纪的“曙光”。纽约道-琼斯 30种工业股票平均价格指数下跌 140.70点,纳斯达克指数创下 22个月来的新低 ;在亚洲,马来西亚股指跌至 20个月来的最低点,菲律宾创下近 7个月来的单日最大跌幅…  相似文献   

14.
︽联想为什么︾连载︵之四︶●陈惠湘著三、天下事最难挣信誉作为总经理来说,信誉是一种资本,而且是一种“金不换”的资本。有了这个资本你可以聚合队伍,你可以取信银行,也可以取信于用户。在很多时候,办企业和做人一样,实际上是一个永无止境挣信誉的过程。我不止一...  相似文献   

15.
货币市场基金“先有游戏,后有规则”的玩法,仍然继续了中国基金市场中产品“无差别 竞争”的状况。但其肩负的却是引导庞大银行储蓄的重任。  相似文献   

16.
有这样一个国家,一个世纪以前曾是世界经济大国之一,经济总量排名世界第八。而在2002年新年伊始,它却陷入了举世瞩目的危机。 有这样一个国家,其人均GDP已超过8000美元,以至于它说它不是一个第三世界国家。 有这样一个国家,素有“世界粮仓和肉库”之美称,而不久前却爆发了哄抢商店的骚乱。 有这样一个国家,20世纪90年代期间一直被视为经济改革的“榜样”,而今储蓄者却在银行外排着长队,等候提款。 有这样一个国家,因美国歌星麦当娜在她主演的电影中高唱“别为我哭泣”而名闻遐迩。 这个国家,就是地处南美洲南端的阿根廷。  相似文献   

17.
易晓 《瞭望》1998,(Z1)
储蓄鸡蛋要不要放在一个篮子里●中国人民银行易晓储蓄的概念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的储蓄是指一定时期的国民收入减去消费后的剩余部分,用公式表示为:储蓄=国民收入-消费。按照这一概念,储蓄可划分为两个层次:政府、企业储蓄和个人储蓄。这里的个人储蓄也是一...  相似文献   

18.
一、储蓄存款大动荡。银行储蓄历来占首位,可近年来出现“滑坡”,但随着人民银行两次提高利率,储蓄额又稳步上升了,目前,国人存款数已达12000亿元之巨。二、全民告“集”债券热。全国居民至少有3000亿元存款转化为股票和各类有价证券。仅社会集资总量就达500亿元。三、高风险高收入的股市。1992年全国共发行股票14亿元,股票成交额935亿元。目前7000多个证券网点微遍全国各地,一个从事金融投资的阶层正在形成,“炒股大户”已不下千计。上海一地就有股民10o多万,深圳股民也达60多万。四、投资房地产。1992年全国商品房平均售价10503…  相似文献   

19.
近来,一个概念愈来愈响亮,这个概念是“文化自觉”。此于知识界是高兴的事,因为这个很早就发自知识界的声音开始有了社会回应。三十年来,中国社会在进入经济全球化之后显示出蓬勃与雄劲的活力。尽管“两个文明一起抓”提得很早,颇具远见。但对于贫困太久的中国来说,物质性的财富既是迫不及待的需求,又是挡不住的诱惑,故而长期以来“两个文明”一直处于“一手硬一手软”。于是,物质殷富与精神匮乏荒唐搭伴带来的种种问题日渐彰显。这便是提出“文化自觉”的深切现实背景,也是其意义重大之所在。  相似文献   

20.
1.党要管党、从严治党面临动力不足的问题。从某种意义上来说,坚持党要管党、从严治党对党来说是一场挑战自我的革命。这种“革命”,对一些党员领导干部则意味着削弱手中的特殊权力。挤压个人和小团体的利益空间。一些领导干部对党要管党、从严治党常常采取“选择性执行”,不愿动真格的。从深层次说与他们的既得利益作祟有直接的关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