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在地下沉睡了二千一百多年的一千多件青铜器、陶器、铁器、玉石器、金银器等珍贵文物重见天日,尤其是墓室壁画在汉墓中、石编磐在岭南汉墓中均属第一次发现,引起了学者们广泛的兴趣。这是我国考古工作者在广州越秀山附近的象岗发掘出的汉初第二代南越王赵胡墓葬中的随葬品。  相似文献   

2.
“显政绩”与“隐政绩”湖北成尚城某镇机关大院前后各有一座桥,前面一座通公路,后面一座通村子。有一年,市领导到镇里检查工作,发现前面那座桥不牢固,便从汽车里下来,徒步走向镇机关。这件事被新上任的镇党委书记发现后,立即组织人马进行维修。此后几年换了三任书...  相似文献   

3.
天马——曲村北赵晋侯墓地是一处大型西周时期晋国诸侯墓葬,对于西周时期诸侯国的墓葬制度的研究以及晋国文化的研究都提供了很好的材料,大大丰富了这一方面的研究,对这一墓葬群进行文化因素分析,是必要的一个内容,对于了解当时的文化交流与文化传承有很大帮助。本文将运用文化因素分析方法,通过对晋侯墓地的墓葬形制、随葬品等的定性分析、定量分析,来发现其主体文化因素以及外部文化因素对它的影响,对当时的文化交流现象有了一定的认识。  相似文献   

4.
河南省考古专家近日在郑韩故城遗址东区西南部204亩的范围内,发现了3000多座墓葬,包括6米以上的大型墓近180座,其中长宽超过20米的特大型墓就有4座。还有数十座大型车马坑点缀其中,出土车辆装饰豪华,用具精美,马匹陪葬数量多。据河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新郑工作部马俊才站长介绍,新  相似文献   

5.
桂娟 《瞭望》2002,(40)
和许多研究中国青铜器的专家一样,日本学者难波纯子在整理日本的中国青铜器藏品时,常被一个难题困惑:按照商王朝考古编年早晚两期的划分,一些商代青铜器无论是形态还是花纹,既不属于“早商”,也排不进“晚商”。权宜之计,只好将其单独归类,称之为“过渡期”文物。随着洹北商城及其规模宏大的宫殿群的相继发现,以郑州二里冈为代表的早期商文化和以殷墟为代表的晚期商文化之间的时间缺口得以填  相似文献   

6.
张琴 《学理论》2012,(14):183-184
四川地区明代墓葬有石室墓、砖石混筑墓和土坑竖穴墓,以石室墓为主。根据墓葬建筑材料和墓葬形制的不同可将四川明代墓葬分为三型五式。石室墓多为官员与平民墓。砖石混筑墓或者砖室墓的墓葬规模一般较大,主要是明蜀藩王墓或太监墓。结构严密的土坑墓发现较少,可能是四川地区受到其他地区的影响而采用的一种保护尸体的埋葬方式。  相似文献   

7.
王洪滨 《学理论》2008,(1):52-53
她洁白、素雅,像一株金达莱,在春天里默默地散发着清香:她质朴、平淡,像一捧泥土,在金秋里殷殷地蕴含着希望:她凭借着发展的眼光,前瞻的思维,敢为人先的胆识,带领全乡干部群众在这片富饶的土地上用智慧和心血铸就了新形势下的辉煌。  相似文献   

8.
法塔赫专电 阿富汗帕克蒂亚省东部群山连绵,风景秀丽,高高的山峰上白雪皑皑,而山谷里的树木野草却一片葱绿。在阿巴边境萨费德山脚下的密林里,坐落着一个规模巨大的游击队基地,这就是阿富汗抵抗组织伊斯兰党设在帕克蒂亚省的法塔赫基地。 在阿富汗伊斯兰党的安排下,记者于6月上旬访问了这个基地。 法塔赫基地由上百座泥土房、石头房和帐篷组成,基地司令部就设在基地中心的半山坡上。38岁的  相似文献   

9.
泥土哪去了     
正一屋前的墙根下整理出一片巴掌大的空地,想到要种几株花,突然发现无处取土。邻居踅了过来笑了笑:可以打电话订购,但是价钱很贵。泥土也得花钱了吗?我不禁愕然。花草的根系可怜地裸露着,四处找不到泥土。泥土和大地渐渐地撤出了我们的生活。现在,我们栖居在水泥、钢筋和塑料构筑的人工环境里。狭窄的居室和楼道,窗户用铁栅栏封住。街道上匆忙往来的汽车如同一个安装了轮子的移动密封舱。行  相似文献   

10.
翡翠绿玉琮 石跪坐人像挖掘机“发现”1200件文物 2001年2月8日下午,中房集团成都房地产开发总公司在成都市苏坡乡金沙村修建蜀风花园下水管道时,挖掘机倾倒的泥土中突然出现了象牙、玉器、青铜器等物。文物部门接到通知后,立即责成施工单位停止作业,并对挖掘机挖出来的浮土进行翻查,料想不到,竟清理出1200多件珍贵文物。沉睡千年的金沙遗址终于重见天日。  金沙遗址距成都老城只有5公里,这里已出土的玉器、石器比三星堆遗址出土的种类更丰富、做工更精细。玉器主要有玉琮、玉璋、玉剑、玉戈等400多件。其中一件翡翠绿玉琮高约22厘…  相似文献   

11.
考古队在合(肥)武(汉)高速铁路工程沿线例行考古勘探时,发现并列的两座西汉时期大墓虽然从小就听大人们讲,自家村子这个地方很特别,“土山”多,是个很有灵气的地方。但是,当亲眼见到静卧于村子坟地中央的一座土山被削平,挖出深坑,露出巨大的王陵墓葬时,82岁的张传余老汉还是惊呆了,连称“想不到”。张传余老汉是地道的双墩村人,让他  相似文献   

12.
还我国宝     
洛阳王城公园正在举办一个文物展览。陈列台上,商周青铜器、秦汉玉雕、唐三彩、宋瓷器……,一千多件中华独有的珍贵文物,将展厅装点成一座价值连城的古典艺术之宫。 然而,这不是一个普通的文物展览。这是洛阳公安局的破案成果,这里的每一件文物珍宝都连着一场惊险的斗争!  相似文献   

13.
正在洛阳城区动工兴建的“河洛文化广场”工地上,发现了极为重要的古文化遗存:600多座东周墓葬和29座车马坑,其中最引人注目的是东周车马坑中“天子驾六”的首次出土。由此,是否停止在这座东周王城上兴建一个现代化的广场,在文物部门及社会各界引发了强烈争议。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随着城市建设高潮的兴起,城市发展与历史文化名城保护之间的矛盾日益尖锐,从而导致文物古迹和地下遗址被毁之事层出不穷,相当多的历史文化名城  相似文献   

14.
王者觉仁 《各界》2011,(5):41-45
相貌问题 公元541年,杨坚出生在陕西一座佛院里,据他的母亲吕氏回忆,杨坚出生的时候,整个寺院弥漫着紫色气体,紫气东来,在中国是吉祥的象征,说明这孩子来历不凡。杨坚的母亲进一步回忆,有一次,她抱着儿子,突然发现杨坚额头显出了角的形状,浑身出现鳞片,吕氏吓得差点抱不住这个孩子。  相似文献   

15.
痴迷遭祸     
艾子沿着水边走,路上看到一座矮小,但装饰得十分庄严的庙。庙前有一条小水沟。有个人走到那里过不去,就回头到庙中搬了尊神像横在水沟上,然后踩着神像过去了,随后又有一个人来,看见神像横在水沟上就连声叹息说:“罪过!罪过!神像竟会受到这样的侮辱!”说着小心地扶起神像,用衣襟拂去上面的泥土,将它捧回庙中原来的神座上,又恭恭敬敬地叩了个头,才离  相似文献   

16.
毛秀芝 《学理论》2008,(15):47-47
还记得那首唱遍大江南北的歌儿吗?“一九七九年,那是一个春天,有一位老人在中国的南海边画了一个圈,神话般地崛起座座城,奇迹般地聚起座座金山……”是《春天的故事》。歌里唱的那位老人就是邓小平,他老人家画的那个圈就是经济特区。  相似文献   

17.
廖海玲  李丽芳 《学理论》2009,(18):67-68
云南青铜器承载了大量古滇国文化和传统文化,也是一个博大精深的民族艺术宝库,青铜器让今人管窥了古滇国曾经的辉煌和文明。本文就青铜时代“国之重器”——铜鼓,对古滇国当时的社会生产、阶级关系、对外交流等方面进行认识和了解,并且通过铜鼓在当今民族生活中的使用情况,系统地了解铜鼓在古滇国时期和现代民族生活中发挥的独特作用,继承和弘扬云南民族历史与文化遗产。  相似文献   

18.
周礼 《党政论坛》2010,(10):43-43
从前有一个王国发现了一座大金矿,国王准备到民间征集大批精壮劳力前去开采。这时身边一个大臣献策道:“陛下,开采金矿何须到民间去征集劳力呢?那样既耗时,又费钱。倒不如把监狱里的那些囚犯利用起来,他们不是特别喜欢金子吗?  相似文献   

19.
故园 《瞭望》1999,(44)
故宫博物院青铜器馆经过一年多的筹备,以全新的内容和体例重新布陈后,于今年10月中旬在乾清宫东庑正式开馆。我国早期青铜器曾作为王权的象征物得以流传。其庄重典雅的形制和威严狞厉的纹饰,深得历代王室的喜爱而十分重视收集和整理。至清代乾隆年间,这类收藏已达到数千件之多。清室所收藏的铜器,一部分解放前夕迁至台湾,一部分流失,大部分仍保留在故宫,加上新中国建立以后陆续由政府调拨、私人捐献和向社会收购,故宫博物院现藏历代铜器已有一万五千多件(其中先秦青铜器约万余件),且时代序列完整、器类齐全,内容涵括了礼器、乐…  相似文献   

20.
火红的辣椒     
牛锐 《侨园》2020,(1):52-52
俗话说得好:青菜萝卜各有所爱。对于辣椒也是这样,有的人爱得要死,有的人怕得要命。我就属于爱的要死的那类人。家里有一片小菜园,每年必种的菜就是辣椒。辣椒在春天种下,那时细雨濛濛,空气潮湿,泥土松软,带上个尖尖的小锄把,在小园里随意挖个小坑,将细细的辣椒苗栽下去,填上肥黑的泥土,浇上水,那苗儿便殷勤地长着,窜枝开花,像把小伞,蓬蓬松松。夜色里,它们以星为灯,以月为伴,争先恐后往上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