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9 毫秒
1.
一九四五年七月,黄炎培和其他几位民主人士访问延安,与毛主席等中央领导同志多次会谈,有一次毛主席问黄访问延安的感想,黄说:“我有生以来六十多年,耳闻的不说,亲眼看到的,真所谡‘其兴也勃焉’,‘其亡也匆焉’。一人、一家、一团体、一地方、乃至一国,不少单位都没跳出这‘周期率’的支配……一部历史,‘政怠宦成’的有,‘人亡政息’的有,‘求荣取辱’的也有。总之没有能跳出这‘周期率’。中共诸君从过去到现在,我略略了解  相似文献   

2.
一、“历史周期率”与执政党建设问题的提出1945年7月,毛泽东和到延安参观访问的著名民主人士黄炎培先生进行了一次具有历史意义的长谈。在这次谈话中,黄炎培先生提出了著名的“历史周期率”问题,毛泽东首次提到革命胜利后执政党的建设问题(在这之前毛泽东已有思考)。当时,黄炎培对毛泽东说:“我生六十多年,耳闻的不说,所亲眼看到的,真所谓‘其兴也勃焉’,‘其亡也忽焉’,一人,一家,一团体,一地方,乃至一国家,不少不少单位都没有能跳出这周期率的支配力。大凡初时,聚精会神,没有一事不用心,没有一事不卖力,也许那时艰难困苦,只有从万死中览…  相似文献   

3.
1945年7月1日,黄炎培和冷、褚辅成、章伯钧、左舜生、傅斯年等六位国民参政员,应毛泽东主席之邀,飞赴延安访问。7月4日下午,毛泽东邀请黄炎培和冷到他家作客。毛泽东问黄炎培,来延安考察了几天有什么感想?黄炎培坦率地说:“我生六十多年,耳闻的不说,亲眼看到的,真所谓,‘其兴也勃焉,其亡也忽焉’。一人、一家、一团体、一地方乃至一国,不少单位都没有能跳出这周期率的支配。大凡初时聚精会神,没有一事不用心,没有一人不卖力,屯许那时艰难困苦,只有从万死中觅取一生。继而环境渐渐好转了,精神毛渐渐放下了,有的因为历时长…  相似文献   

4.
张建 《求知》2022,(3):25-27
<正>1945年,毛泽东在与黄炎培的“窑洞对”中充满信心地提出,“我们已经找到新路,我们能跳出这周期率”。70多年过去了,跳出“历史周期率”这一命题并没有因时间流逝而过时,仍然具有强烈的警诫意义,一直激励着中国共产党人不断奋进。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就跳出治乱兴衰的“历史周期率”发表了一系列重要论述,并提出我们党“探索出一条长期执政条件下解决自身问题、跳出历史周期率的成功道路”。在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上,习近平总书记再次提到了“窑洞对”,  相似文献   

5.
半个世纪前,毛泽东同志在延安高级干部会议上作了《学习和时局》的报告,特别提醒全党同志不要因为骄傲而吃了大亏。当时,正值明朝灭亡300周年。郭沫若先生发表了著名的《甲申三百年祭》一文。其时,黄炎培先生访问延安深有感慨地对毛泽东同志说,我生六十多年来,亲眼看到的朝代兴替都没有跳出“其兴也勃焉,其亡也忽焉”这个周期率的支配。毛泽东同志回答说:一我们已经找到新路,我们能跳出这周期率。这条新路,就是民主……”靠民生跳出“其兴也勃焉,其亡也忽焉”这个周期率,这是毛泽东同志总结历史经验提出的重要的反腐防变思想。…  相似文献   

6.
谢海军 《理论探讨》2012,(4):135-138
毛泽东与黄炎培延安“窑洞对”中关于摆脱历史上执政者兴衰成败怪圈的问答,成为中国共产党探索执政后跳出“历史周期率”的原点.尽管中国共产党跳出“历史周期率”模式呈现出变迁、丰富和发展的轨迹,但总体上沿着三条脉络展开:一是在“民主”的基点上,升华为以健全社会主义民主作为跳出“历史周期率”的制度前提条件,以人民当家做主作为跳出“历史周期率”的政治基石;二是在“人民监督政府”的基点上,发展为以健全公民权利为主线来丰富和完善人民当家做主的实践形式和渠道,解决执政者与人民之间权力的授予与监督的问题;三是跳出“历史周期率”从“民主”和“人民监督政府”两个基点逐步走向对党的执政规律的全面探索,形成了以“建设什么样的党、怎样建设党”为主题,以党的执政能力建设为主线的实践成果.  相似文献   

7.
程超 《瞭望》1994,(34)
1945年7月1日,黄炎培和章伯钧、傅斯年等六位国民参政员,应毛泽东主席之邀,飞赴延安访问.7月4日下午,毛泽东邀请黄炎培到他家作客.毛泽东问黄炎培来延安考察有什么感想?黄炎培坦率地说:“我生六十多年,耳闻的不说,所亲眼看到的,真所谓,‘其兴也勃焉,其亡也忽焉’.一人、一家、一  相似文献   

8.
陈麟辉 《党政论坛》2011,(15):60-61
中国共产党建党90周年前夕,我有幸再次到革命圣地延安学习考察。站在枣园毛泽东主席等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曾经住过的窑洞前,我不禁想起中华职教社创始人黄炎培先生与毛主席著名的窑洞对话:“我生六十多年,耳闻的不说,所亲眼看到的,真所谓‘其兴也渤焉’,‘其亡也渤焉’,一人,一家,  相似文献   

9.
国庆假日,同1945年出版黄炎培《延安归来》一书的原国讯书店经理尚丁先生聊天。话题很自然地扯到那个周期率上。我俩就这个问题不知议论过多少次了。不过,议论得比较细的,要算这一次。尚丁先生不但讲了很多《延安归来》里面没有写上的毛泽东同黄炎培交谈的情况,还讲了《延安归来》出版后毛泽东有关周期率的言论。从而使我对周期率的认识进了一步。  相似文献   

10.
论邓小平的民主监督思想及其特色罗克祥实行民主监督,是加强执政党建设的一项重要措施,也是我国社会主义民主制度的充分体现。早在1945年7月,毛泽东在同民主人士黄炎培谈到共产党如何跳出盛衰的历史周期率时,就提出了依靠民主、依靠监督的光辉思想。邓小平在认真...  相似文献   

11.
中国目前没有采取自生自发演进型的反腐败模式,而采取执政党动员型的反腐败模式。作为支配中国历史数千年的政权兴亡周期率,能否在中国共产党执政的国家里得到遏制,这将是一个高难度的历史课题。党的三代领导集体对执政的合法性地位所面临挑战的深刻反省与体悟,成为中国执政党动员型反腐败模式生成的动因。中国共产党在执政的几十年中,为跳出政权兴亡周期率做出了不懈努力。  相似文献   

12.
能否规避"历史周期率",是一个关系国家存亡与兴衰的根本性问题.毛泽东为新中国规避"历史周期率"指明了一条民主建国之路,邓小平则从民主执政、依法执政和监督执政的视阈,探究"历史周期律"的规避路径,构建起破解"黄炎培难题"的理论体系框架,为今天中国和谐社会的构建和国家长治久安提供了理论指导和行动指南.  相似文献   

13.
中国共产党建党90周年前夕,我有幸再次到革命圣地延安学习考察。站在枣园毛泽东主席等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曾经住过的窑洞前,我不禁想起中华职教社创始人黄炎培先生与毛主席著名的窑洞对话:我生六十多年,耳闻的不说,所亲眼看到的,真所谓‘其兴也渤焉’,‘其亡也渤焉’,一人,一家,一团体,一地方,乃至一国,不少不少单位  相似文献   

14.
正习近平总书记在十九届中央纪委四次全会上指出:"党的十八大以来,我们探索出一条长期执政条件下解决自身问题、跳出历史周期率的成功道路,构建起一套行之有效的权力监督制度和执纪执法体系,这条道路、这套制度必须长期坚持并不断巩固发展。"至此,我们党从毛泽东在1945年著名的延安"窑洞对"中提出的我们已经找到跳出历史周期率的新路开始,历经70多年不懈的跋山涉水,终于开创出一条具有鲜明中国特色的制度新路。  相似文献   

15.
中国共产党跳出历史周期率需要从政权外部变量的条件维度、内部变量的本质维度和动态平衡的系统维度予以考量。民主之路构成了跳出历史周期率的第一个答案与外部条件,党的自我革命则是跳出历史周期率的第二个答案与内部基础。二者之间的关系表现为:民主之路是自我革命的动力之源,自我革命是民主之路的引领之力,双方统一于跳出历史周期率的伟大实践。需要以“四自”引领全过程人民民主高质量发展,使全过程人民民主增进“四自”建设效能,以民主之路与自我革命互动衍生的合力跳出历史周期率的窠臼。  相似文献   

16.
《学理论》2015,(14)
1945年,黄炎培先生与毛泽东同志在延安讨论了如何跳出历史周期律这一事关党和国家命运的重大历史课题。历史的经验告诉我们,中国共产党要走出这一历史周期律,必须要坚持民主执政,提高民主意识、完善民主制度、优化执政主体、整合监督机制,这样才会实现中国共产党的长治久安。  相似文献   

17.
自我革命是中国共产党区别于其他政党的显著标志,是党跳出治乱兴衰历史周期率的又一个答案,也是我们党取得革命、建设、改革胜利的重要法宝。新时代以来,全面从严治党背景下推进党的自我革命取得显著成效,通过强化政治引领、强化理论武装、强化纪律约束、强化反腐利剑,党的执政根基更加坚实,思想武器更加锐利,党风政风更加清明,从严治党更加巩固。新时代新征程持续推进党的自我革命,要把握好跳出历史周期率“两个答案”的内在逻辑,牢牢把握自我革命的关键环节,不断拓展自我革命的广度和深度。  相似文献   

18.
中国共产党在长期的革命、建设、改革实践中,对如何跳出中国历史治乱兴衰的历史周期率找到了两个“答案”。它们都有深沉的历史思考、科学的理论根据、坚实的实践基础。以党的“自我革命”为核心内容的“第二个答案”对坚持和加强党的全面领导、巩固党的长期执政地位、提高党的长期执政能力等,效果更为直接有效。以人民监督为主要内容的“第一个答案”其效用性必须与“第二个答案”紧密结合才能充分体现出来。  相似文献   

19.
"历史周期率"是抗战时期民主人士黄炎培与毛泽东在延安交谈时提出的重要命题,它揭示了一个常见的历史现象:社会个体、团体或国家在艰苦的环境中往往能够励精图治、奋发向上,而在环境好转时却容易精神懈怠、不思进取,直至衰亡。《共产党宣言》蕴含了马克思恩格斯对这一历史现象的深刻思考。革命导师在《共产党宣言》中阐述了资产阶级从执政前"起过非常革命的作用"到执政后"不能统治下去了"的惊天巨变,"用来推翻封建制度的武器现在却对准了自己",表明资产阶级受到"历史周期率"的支配。这一现象的根源在于,获得统治地位之后的资产阶级由"革命阶级"变成"保守阶级","使整个社会服从于它们发财致富的条件",丧失历史进步性。更可贵的是,马克思恩格斯初步构想了无产阶级取得政权后如何跳出"历史周期率"的途径,提出了"两个决裂"的思想,为无产阶级政党建设指明了方向。  相似文献   

20.
正1945年7月,毛泽东同黄炎培作了著名的窑洞对谈。"窑洞对"中毛泽东提出的"民主新路",充分揭示了毛泽东廉政文化思想的内核——以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为指导的人民主体论,作为长期执政的中国共产党跳出"历史周期率"必须始终坚持人民主体地位。一、人民主体论集中反映了毛泽东廉政文化思想的人民性。其一,廉政文化思想首先是一种权力观。权力是人民的,共产党的权力来自于人民,是毛泽东一以贯之的权力观。毛泽东一直强调,"共产党是为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