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06 毫秒
1.
《瞭望》1999,(52)
20世纪末弥漫在科索沃的硝烟和频频冲击视听的武器装备的日新月异,提醒我们21世纪并不是一个可以高唱赞美诗和安魂曲的时代,“战争”这个字眼是我们无法回避的:‘下一个世纪会有战争吗?它将是一场什么样的战争?”力此,本刊邀请了我国最新一代军事问题的研究人员,对未来的军事格局、战争特点和技术发展进行了前瞻性预测。国防大学研究生温海燕认为,世界军事格局在下世纪相当长时间内仍将维持“两超十多强”的局面。两超为美国与俄罗斯,多强则指世界主要的地区性军事联盟和军事强国。美国在海湾战争后兴起的新军事革命中独占鳌头:军…  相似文献   

2.
胡军 《民主》2005,(7):7-10
“和平”与“发展”一直是人类世代以来所关注的两大热点问题。安居乐业、向往美好幸福的生活是每个人的愿望。这样的愿望只有在和平的环境下,才有可能实现。20世纪战争不断,曾经发生过的两次世界大战是人类历史上最大的浩劫,小规模的地区性的战争更是频繁发生。这些战争夺取了无数人宝贵的生命,毁  相似文献   

3.
在世纪之交,国内外形势发生了深刻变化,思想政治工作面临着许多新的课题、新的挑战和新的困难。分析当前的态势,企业思想政治工作面临着四个方面的一系列严峻挑战。第一,世界大转折和我国对外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开放,对企业思想政治工作提出了新的课题冷战结束以后,和平与发展成为当今世界的主题,但这两大问题一个也没有解决。因此,21世纪我们仍面临着经济、政治、教育、科学、文化、军事、民族精神、人的素质等一切方面的竞争,是一场大较量、“大战争”。这场大较量、“大战争”又必然会使人权观、主权观、发展观、体制观、…  相似文献   

4.
长期以来,美国一直是军事上 超级强国,特别是冷战以后, 美国在军事上更是显得“一枝独秀”。因此,近年来美国在战略构想、地区安全结构、对待“胡作非为”国家的威胁以及高技术军事控制等方面出台了一系列新的设想和安排,在全球各地炫耀武力。21世纪的美国在军事上真是那么无懈可击吗?“两场战争”-军事超级大国能打得下来吗 “同时打赢两场大规模地区战争”的战略,已成为美国军事战略的核心。 1992年,美国总统布什提出了一项称作“基本力量”的计划,“两场战争”战略作为该计划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首次公诸于众。这一战略,…  相似文献   

5.
今年,世界政治继续向多极化方向发展,经济全球化不断加深,世界军事形势在和平与发展的大格局中继续趋向缓和。由去年科索沃战争而造成的一些大国间的矛盾和紧张关系得到缓解。一些地区热点也出现了降温的明显迹象,特别是,2000年没有爆发大规模的国家间局部战争和地区冲突。然而,2000年的世界军事形势中不稳定和不确定的因素明显增加,天下还很不太平。国际力量对比严重失衡的状况没有根本改变,霸权主义、强权政治在国际政治、经济和安全领域依然存在并有新的发展。“新干涉主义”、新“炮舰政策”和新经济殖民主义严重威胁着…  相似文献   

6.
日本扩军找新借口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日本防卫厅长官中谷元7月6日在 内阁会议上正式公布了2001年 度日本防卫白皮书,其标题是《面向21世纪的精强自卫队》。这份长达225页的防卫白皮书在分析当前和今后亚洲地区军事形势时,别有用心地宣扬中国军事威胁论。 白皮书认为,中国在1991年的海湾战争后,认识到打赢高科技局部战争的重要性,因而调整了军事战略,由重视“大规模全面战争”改为重视“高科技局部战争”。基于中国这种军事战略,白皮书表示担忧:鉴于当前台湾海峡两岸处于军事对峙和政治僵局无法解决,中国大陆和台湾有可能发生这种战争与冲突,导致周边事态和亚洲局势的严重动荡,从而对日本的利益构成威胁。  相似文献   

7.
和平和发展,是邓小平在思考党的工作重心转移的同时,对时代主题重新审视、重新估量、重新判断得出的结论,它是我党制定经济建设为中心的方针和奉行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的理论基础。一、转变了“战争不可避免”的观点邓小平指出:“过去我们的观点一直是战争不可避免,而且迫在眉睫。((在军委扩大会议上的讲话多,第127页)“过多地认为世界大战很快就要打起来。”(《我国方针政策的两个基本点》,第25O页)1977年邓小平复出不久,依据毛泽东关于世界格局的三个世界理论,从美苏两个超级大国力量对比的新变化中,第一次提出了“可…  相似文献   

8.
布什政府新军事战略的出台,标志着美国在21世纪新一轮扩张的开始,美国军事力量发展从此将进入一个新的阶段,这无疑将对整个世界军事形势以及地区安全产生深刻影响。  相似文献   

9.
目前,美国海军仍是世界上最强大的海军,兵力约36.6万人,现有太平洋舰队和大西洋舰队。进入21世纪,这支现代化程度极高的海上军事力量,面对汹涌而至的变革大潮,在军事理论创新、武器装备发展和体制编制调整方面加快了转型步伐。2002年美国海军提出了21世纪美国海军必须具备的14项作战能力,构成“海上打击”、“海上盾牌”和“海上基地”三种核心作战能力,以及“力量网络”等新概念。更加注重海军的战争功能;更加强调进攻性;更加注重广阔的空间;更加  相似文献   

10.
鞠敏 《党政论坛》2003,(5):10-12
伊拉克战争,本是一场应该努力避免的战争,最后还是“不可避免”地发生了。如今,随着形势的发展,伊拉克战争正引发人们越来越多的思考。 美国打伊拉克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涉及到政治、经济和军事,也与国际关系和国内政治有关。  相似文献   

11.
新一轮核军备竞赛悄然开启,核扩散形势更加严峻,太空军事化已不可避免当前世界军事形势正呈现出一些与以往有所不同的新趋向。反恐战争陷入泥潭,战争走向长期化和全球化。黎以战争没有赢家,却使中东地区更加硝烟弥漫。各国军事合作日趋活跃,但军事关系更为复杂。新一轮核军备竞赛已悄然开启,核扩散形势更加严峻,太空军事化已不可避免。  相似文献   

12.
21世纪将是一个竞争更为激烈的世纪。这从世纪之交 世界各国纷纷调整自己的内外政策、加大科技投入、加快经济发展步伐等举措中已可略见端倪。与 20世纪先有“热战”后有“冷战”的竞争方式不同的是,在当今世界和平与发展的时代主题下,尽管国际上仍然出现局部的以战争为手段的竞争方式,尽管有的国家仍未摆脱冷战思维,但从总体上说,国际竞争将更多地表现在经济和科技层面,表现在综合国力的较量上。 21世纪国际竞争的六个特征 新一轮的国际竞争始自 20世纪后期,是由“全球经济一体化”和“知识经济”两股大潮继续向前推进的背景下发生…  相似文献   

13.
2000年的钟声迎来了新千年 的曙光,人们对未来怀着莫 大的期望。在即将到来的新世纪,世界将向何处去?最近,新华社世界问题研究中心举行了一次国际政治形势发展趋势研讨会,对下世纪初国际政治的走向作了探讨。 一、和平与发展是世界各国人民普遍的愿望,在今后一个较长时间内世界大战打不起来,但冷战结束以来,和平与发展两大问题依然一个也没有解决。 展望21世纪,国际形势缓和的趋势是否不可逆转,尚难作定论。美国、俄罗斯认为未来仍可能发生核战争。克林顿在1999年2月26日发表的外交政策讲话中明确说:“依然存在潜在…  相似文献   

14.
战争与和平作为人类社会的两种基本状况,历来受到关注。马克思主义的创始人曾在他们生活的那个年代对其做过中肯透彻的科学揭示,这些论述,深深地教育和影响着具有马列主义思想传统的国家和人民,成为他们关注世界和思考问题的理论指南。然而,自本世纪60年代以来,世界形势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世界范围内的战争与和平的问题呈现出一系列新情况、新特点,这向我们提出了对传统马列主义战争与和平理论重新认识的要求。没有对战争与和平问题的正确认识,就不可能正确判断形势,就不可能确立“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国家战略。邓小平在战争与…  相似文献   

15.
云杉 《瞭望》2001,(49)
恐怖主义已成为影响今年世界军事形势和安全格局的主要因素,美国“一超”地位得到巩固,全球军事平衡出现新变数  相似文献   

16.
论邓小平为现代化建设────争取和平国际环境的战略天津师范大学政法系徐胜希和平国际环境是进行现代化建设不可缺少的外部条件。邓小平同志科学分析80年代以来的国际局势,提出了在较长时间内有可能避免世界大战的科学论断。这一论断,成为我们党确定“一个中心、两...  相似文献   

17.
20世纪前半叶,世界经历了战争与革命的时代,饱受两次世界大战之苦;后半叶又经历了46年的东西方冷战;冷战结束后,国际社会面临着和平与发展两大主题,但至今一个也没有解决。可以肯定,在新世纪,国际形势还将发生新的重要变化。但是,国际安全形势总体缓和的趋势不会变,和平与发展的两大主题不会变,世界多极化和经济全球化两大趋势不会变。在此背景下,在可预见的时间里,世界军事和安全形势仍可望继续保持相对缓和势头,但不稳定、不安全因素依然很多,甚至还存在诸多的挑战。西方的新干涉主义思潮还会继续存在和发展,并将成为影响国际安全的一个…  相似文献   

18.
日本歪曲历史教科书激怒韩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韩国汉城大学教授协议会谈5月21日致函联合国总部说,日本的历史教科书“不仅不反省战争罪行,反而美化战争”。日本政府对历史教科书中把日本侵略韩国和亚洲其他国家说成是“进出”、把侵略战争说成是“解放战争”等采取了默认的态度。这是日本政府“企图在21世纪向其国民进行侵略思想和政策的教育”。因此,日本“不能成为对世界和平与安全负责的安理会常任理事国”。  相似文献   

19.
张章 《党政论坛》2012,(14):39-39
战争历史反复证明,军事技术是影响战争形态发展变化的决定性因素之一。在层出不穷的新技术、新理论的推动下,战争形态正在悄无声息地向“无人”、“无声”、“无形”的“三无战争”演变。始于无形。所谓“无形”包含两个方面:一是武器装备的隐形化。  相似文献   

20.
艾民 《瞭望》2004,(15)
中国兵器工业集团公司总经理马之庚说,面对世界新军事变革和全球经济一体化的机遇与挑战,中国兵器工业集团公司作为国家应对危机与挑战的战略性团队,必须牢牢抓住21世纪头20年重要战略机遇期,加速实施建设有国际竞争力大公司和高科技现代化兵器工业“三步走”战略,精心打造高科技兵器,为中国特色的新军事变革做出应有的贡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