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40 毫秒
1.
道家思想由于晦涩难懂因而总被世人误解为消极的退缩主义,但在现如今道家文化越来越受学界的重视,而老子的道论思想是道家文化的核心内容。结合近代以来学者对老子道论的研究现状,主要论述了陈鼓应先生在这一方面的研究特点,分别从"道"是中国哲学的最高范畴、"道"为《易传》思想的主体以及具有人文精神这三个方面来论述,不仅展现出老子思想中积极入世的一面,也为今后老学研究提供了范例。  相似文献   

2.
“道法自然”及其现实的可鉴性邹华玉“道法自然”是老子哲学思想的重要范畴,同时也是老子为周王朝统治者所设计的行为准则。老子是主张“以道莅天下”(《老子》第60章。以下凡引此书只注章数)的,认为道的根本属性及功能是“无为而无不为”。所以他提出“侯王若能守...  相似文献   

3.
对老子《道德经》第一章的解释,在我国哲学界长期存在着争议.老子《道德经》第一章,讲的是老子的宇宙观,是其宇宙观的精髓之说,又是《道德经》立论的基石,而其中的“道”、“眇”、“噭”三个函义,是其精中之精,讲的是其宇宙观的三个层次.以下是我对此章的解译:[原文]“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无名,万物之始.有名,万物之母.故恒无欲也,以观其眇.恒有欲也,以观其噭.两者同出,异名同谓.玄之又玄,众眇之门.”  相似文献   

4.
﹃老子说大患﹄●王得后《老子》第十三章后半段,说“何谓贵大患若身?吾所以有大患者,为吾有身〔也〕。及吾无身,吾有何患!故贵以(为)身〔于〕为天下,若可以寄()天下〔矣〕;爱以身为天下,若(如)可以(寄)天下〔矣〕。”括号中字为长沙马王堆三号汉墓出土帛...  相似文献   

5.
话说自知     
人贵有自知之明,是妇孺皆知的一句箴言。原话在《老子》第三十三章:“知人者智也,自知者明也”。在古希腊一座智慧神庙大门上,也写着这样一句箴言:“认识自己”。许多哲人都这样告诫人们。可见,自知之明,对人生,乃至人类是何等的重要!  相似文献   

6.
《学理论》2017,(10)
在当前物质飞速发展,人们道德水平有所下降的时代,思想政治教育也需落地生根回到中国优秀传统文化中。梳理老子的思想政治教育理论,是我国思想政治教育回归优秀传统文化的必然要求。老子的思想政治教育理论可以分为老子思想政治教育的核心、内容和目的三个方面。老子思想政治教育的核心为道法自然、无为,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包括政治观、人生观和修身观,思想政治教育的目的为培养圣人。  相似文献   

7.
康有为在考辨中国本土文化"学术源流"的过程中,将老子纳入研究视野,并对老子的思想进行了三点界定:第一,在立言宗旨上,老子主张不仁、能忍,与以仁为宗旨的孔子思想截然相反。第二,在人生哲学上,老子不为名利,与孔子的尚名主乐背道而驰。第三,正是对老子立教宗旨不仁、能忍和人生处世不为名利的认定使康有为确信老学与孔学处于争教之中,同时也注定了他对老子和老学的否定评价。  相似文献   

8.
《学理论》2020,(3)
《道德经》中含有大量治国思想,老子从描述“道”及其特征中逐步阐述了他的治国理念。在利用《道德经》治国思想时,务必要厘清老子所处的历史阶段与当代中国在经济与社会等方面的具体差异。在新时代,中国全面深化改革是顶层设计者治国理政的主题,所以利用全面深化改革对老子治国思想进行评述会让其具有现实意义。改革所要求的简政放权就与老子的“无为而无不为”治国理念具有某种契合。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指导下,老子的治国思想在中国全面深化改革进程中有一定的借鉴价值。  相似文献   

9.
老子是中国古代著名的哲学家、思想家,是道家学派的创始人。老子的策略思想,无意中开创了“君人南面之术”(《汉书·艺文者》)的先河,对后人领导策略的形成和发展有着重大的影响。因而,研究老子的策略思想和策略艺术,对于发掘中国古代传统文化遗产,古为今用,进一步提高现代领导者的领导艺术水平不无价值。 老子的策略思想是极其丰富的,表现在“无为而无不为”,“以静制动”,“以虚代实”,“以正治国”,“以奇用兵”,“以无事取天下”,“以退为进”,“以后取先”,“以弱胜强”,“以柔克刚”等诸多方面。本文仅就老子的“柔弱”“不争”的策略艺  相似文献   

10.
《老子》中的管理艺术分析申靖罗晓光《老子》作为对我国传统文化影响最大的“子书”之一,其所包含的思想均可以从管理角度加以理解。本文将主要分析《老子》中所包含的一些管理艺术。“合抱之木,生于毫末”《老子》十分强调做一切事都要从基础做起,不要好大喜功,好高...  相似文献   

11.
张强 《学理论》2012,(31):162-163,217
作为道家思想的奠基著作,《老子》深刻影响了中国传统文化的发展与嬗变。从《老子》是否为兵书、《老子》对战争的总体理解、《老子》中的军事谋略以及《老子》的军事伦理思想四方面综述了近年来关于《老子》军事思想的研究成果,以供参考。  相似文献   

12.
《学理论》2015,(24)
在一个国家的发展进程中,传统文化对其政治文化的发展有着潜移默化而又深远的影响。道教作为中国土生土长的宗教,对于历朝历代的政治文化都有着不可磨灭的作用,老子"无为而治"的思想,在今日仍有深远的借鉴意义。在多元文化并存的今天,老子的"无为"思想在今日的政治文化中又可以得到怎样新的解读,传统文化在当下时代又怎样重新散发它的魅力。本文将探索老子"无为"思想对当代政治文化构建的启示。  相似文献   

13.
关于老子思想的性质 ,长期以来 ,哲学界的看法比较一致 ,认为是朴素辩证法思想 ,而庄子思想则被视为相对主义、神秘主义、虚无主义等等。笔者认为 ,如此定位有些欠妥 ,庄子虽然在消极意义上向前推进了老子的“原道”、“无为”思想 ,其哲学的思辨性带有一定的神秘色彩 ,但这种神秘性绝非虚妄性 ,它恰恰体现了庄子思想的深奥 (辩证思维与直觉体悟的融贯 )。因此 ,庄子思想不应被视为对老子思想的偏离 ,而毋宁说它是对老子思想的发挥和延续。本文拟就这一问题概述拙见 ,以就教于学术界同仁。  一、“重反”的宇宙观老庄思想体系中 ,论述最精…  相似文献   

14.
毛泽东读书札记诠译(续一)——出入佛道 (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道家思想首推老子说起道家思想对毛泽东文化心理的影响,自然首先要想起春秋末期的老子及《老子》(又称《道德经》)。《老子》统共虽只有5000言,但其内含却很丰富、深奥,是旧时学子的必读书籍之一。毛泽东青年时代,对《老子》一书即已非常熟悉,在他的《讲堂录》里便记有:  相似文献   

15.
祝福恩 《理论参考》2008,(10):18-19
一、科学发展观与党的指导思想的关系 十七大报告有两处论及二者关系,一是阐述报告主题时指出:“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二是在报告的第三章第一段专门论述这个问题,也是这样概括的。  相似文献   

16.
吕达 《行政论坛》2003,(5):90-91
科学管理理论被其后的管理流派批判的重点之一就是它忽视人的需求和非人道的“物本”主义思想。作者认为,这其实是一种误解。泰罗在他的科学管理理论中的许多方面体现出基本的朴素的“人本”意识或思想。这种意识的产生有其客观经济、文化和社会条件,只有全面分析这些条件,我们才能正确看待和理解科学管理理论。  相似文献   

17.
吴立红  刘少坤 《学理论》2010,(27):29-31
老子道论是中国哲学史上第一个本体论体系,它的产生具有深厚的历史背景和思想文化渊源。老子道论的超越精神体现在:超越感性和经验,达到对宇宙万物的本质抽象;超越殷周以来的天命神学,发展了自然天道观;超越世俗功利,追求高尚的精神境界。老子道论具有现代价值。  相似文献   

18.
万其刚 《民主》2004,(5):14-16
1982年《宪法》在深刻总结我国民主、自由和人权建设经验的基础上,不仅规定公民享有广泛的自由和权利,而且将“公民的基本权利和义务”的位置提前,放在第一章“总纲”之后、第三章“国家机构”之前,从而凸显了公民的自由权利。“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实质是执政为民。中共十六大报告提出了物质文明、政治文  相似文献   

19.
《老子》六十四章里称:“合抱之木,生于毫末;九层之台,起于累土;千里之行,始于足下。”《庄子》里也说:“丘山积卑而为高,江河合水而为大。”类似的意思在其他典籍里还有很多。如:“大木百寻,根积深也;沧海万仞,众流成也。”“大厦不倾,非一瓦之积;黎庶之安,乃众贤之力。”这些  相似文献   

20.
《老子》,又称《道德经》,是我国子书中比较重要的一部著作,千百年来它在中华民族的心理结构、思维方式的形成中,占有很重要的地位。研究《老子》,是古今的热点,号称“《道德》八十一章,注者三千余家。”学术界的研究主要集中在:1.书的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