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尋親訪友     
周茂全尋父周少科周少科,七十歲,山東青州人,一九四八年去台灣檎吆?吉林通化市種籽公司周茂全。郭洪貴尋叔郭文人郭文人,遼東集安人,一九四七年去台灣檎吆?吉林集安縣城建局郭洪貴。劉忠華尋三祖父劉相全劉相全,六十七歲,山東膠南人,一九四九年去台灣檎吆?吉林通化市口道江區第十八中學劉忠華。代樹田尋父代欣貞代欣貞,六十六歲,山東昌樂人,一九四八年去台灣檎吆?吉林柳河全勝鄉全勝村五隊代樹田。  相似文献   

2.
尋親訪友     
尋人啓事牛德才尋堂兄臢鲙X 牛西嶺,七十歲左右,河南省封丘縣人,一九四九年在湖南長沙當兵。知其下落者,請與陝西省寶鷄市陝棉十二廠牛德才聯繫。田鳳蘭尋叔父田樹顯田樹顯(福進),七十多歲,山東省昌宜縣人,解放前參加國民黨軍隊,後去台灣湎侣湔?請函告鐵道部寶鷄電氣化器材廠田鳳蘭。  相似文献   

3.
父親生前身在寶島做盡了思鄕之夢,直到臨終也實現不了興親人團聚的宿願;他含怨辭世後,我却意想不到地得到了去台灣為他奔喪的機會。悲慘的話別父親是四十年前隨國民黨軍隊去台灣的?敃r,他從家門前的碼頭乘船時,我還清楚地記得那悲慘的情景。父親拉着淚水汪汪的母親,一遍又一遍地重複着:“這裏到台灣用不了二十四個鐘頭,我去後會時常回來看你的,你千萬別太難  相似文献   

4.
一九八九年九月的一天,當頭戴黑色禮帽、身穿大紅T恤衫的台灣影視歌星凌峯瀟灑地走下飛機時,人們便立刻認出了他。這是他又一次偕妻和《八千里路雲和月》攝製組回大陸拍攝新聞電視片。抵達故鄉山東青島,沒來得及和親人團聚,也無暇領略海濱的旖旎風光,凌峯一行便忽忽驅車趕往曲阜,拍攝首屆孔子文化節開幕式場景。  相似文献   

5.
在煙波浩渺的福建莆田湄洲灣,有一座形如眉宇、面積十六平方公里的小島,像一塊晶瑩的瑪瑙,鑲嵌在萬頃碧波之中。其東南瀕臨台灣海峽,與寶島台灣遙遙相望。這就是“海神”媽祖的故鄉——湄洲島,有詩讚曰:“莆東海口列湄洲,浪鼓潮音激石流。神迹至今安澤國,往來舟  相似文献   

6.
有一天,河南省商城縣伏山鄉石冲村周時傑先生,收到了從美國洛杉磯輾轉寄來的一封信。信中說,居住在台灣、海外的周氏族人商定,要修寫族譜,請他代為查詢故鄉周氏親属情况,並隨信寄了現居台灣、美國等地的七十多名周氏族人名單,要求一個一個查找他們的先祖世系和史迹。周時傑先生深為台灣和海外同族親人尋根念祖的赤誠之心所感動。接到信的當天晚上,他就提筆寫了回信,表示支持親人尋根,贊成修周氏族譜,原盡力支持。  相似文献   

7.
“小白鴿子”飛回來了! 初秋時節,離鄉四十餘載的白女士從台灣回到了故鄉——吉林省四平市。一九四八年,白女士隨“長白學校”遷往瀋陽讀書,後又南下至海南島;不久,去了台灣省?鼛啄?她與家鄉親人通了信;但一想到回大陸探親,不免還顧慮重重。有一次,在日本飛往美  相似文献   

8.
一九八七年十月十四日這一天,在結束台灣海峽兩岸長達三十八年隔絕的進程中,無疑是一個令人難忘的日子。台灣國民黨中央常委會於這一天上午通過了台灣居民到大陸探親的方案。該方案規定,除台灣的‘現役軍人及現任公職人員外,凡在大陸有血親、姻親、三親等以內的親屬者,得登記赴大陸探親’。台灣‘行政院’已原則上决定由台灣紅十字會機構擔任中間角色,協助島內居民辦理申請大陸探親事宜,‘內政部’並於第二天公布了實施細則。  相似文献   

9.
元宵節晚上,山東章丘縣城裹一片喧騰,燄火映紅了人們歡樂的臉容。去台“老兵”魏金發也和新婚的妻子史佩芝在人羣中觀燈。鄕親搭鵲橋四十多年前,魏金發自故鄕去了台灣,早年服務軍旅,退役後當了船員,漂泊海外。年過半百,他爲娶親受過一次騙,從此發誓不再結婚。在台灣開放民衆來大陸探親以後,一位回章丘縣  相似文献   

10.
在上海港登上快艇,不到一小時便抵達“上海最潔净的綠洲”——位於長江口的長興島。不遠處,一座別具一格、蘑菇狀的水塔高高聳立,這就是上海市長興島台湾漁民接待站。上海是東南沿海的門戶,有優越的港灣环境和發達的工農業,為台湾漁輪避風、修船、補給、就醫和貿易的理想之地。尤其每年夏、秋兩季,颱風來臨,成百條台灣漁船竟相前來避風,往往會產生黃浦江航道擁擠,泊位緊張的情况。站長朱根福說,為從根本上緩解上述矛盾,上海有關部門在沿江沿岸反覆實地考察後,最後决定在氣候温和的長興島南側開闢一個可以同時容納二百艘台灣  相似文献   

11.
有一首歌曲《龍的傳人》,流傳極广。作者就是台灣校園歌曲的開創者侯德健。他已於幾年前來到大陸,現定居廣州。而他的父親侯國邦仍在台灣。他專門選在龍年請父親回家鄉——四川省巫山縣探親。龍年八月一日深夜,星光燦爛,皓月東升。壯麗的長江三峽深處巫峽西口、縣城会仙橋西邊「小洋房」的曬台上,凉爽的江風吹拂,歡聲笑語蕩漾,時而發出「叮噹」的酒杯撞擊聲。席间,侯德健與年逾花甲、頭髮花白的父親,正同侯氏親人及新結識的朋友們一邊痛飲故鄉美酒,一邊暢抒胸懷。  相似文献   

12.
三十年河東,四十年河西。六十九歲的蔣振東終於從台灣回來探親了。兩個兒子備下豐盛的酒菜,為老父接風洗尘。夜深席散,一家人還在激動地倾訴着離情別意。說着說着,大兒子「漏了嘴」:「一九五四年,梨樹縣人民法院曾缺席判處爸爸死刑……媳婦掐他的大腿,弟弟朝他使眼色,他不敢繼續說下去。可就這一句話,已如五雷轰頂,震得老父親目瞪口呆了。一家老小一時陷入可怕的沉默之中。鸡叫頭遍了,蔣振東還瞪着眼躺在床上,毫無睡意。兒子、媳婦們的話又在耳邊響起:「这件事已多年無人提起,『估計』沒大事。」「再說,政府一直對我們不錯,看樣子不會有什麼麻煩。」這些話,蒋振東不能不信。大兒子一家八口,已成年的都有職業。兒子從所在單位分得一套兩室一厨的樓房,建築和裝修在當地都属上乘。長孫結婚時,把這套房子作了  相似文献   

13.
被列入中國羊年旅遊項目之一、富有民族特色的山東省青島市海雲庵糖球會,歷時僅三天,却吸引了近百萬趕廟會的人,其中有來自全國內地和沿?貐^的遊客、糖球製作攤戶以及美、英、法、德、日、蘇、香港、台灣等國家和地區的客人。三天中,共銷售糖球一百二十五萬多隻,可謂盛况空前。參加這屆糖球會的糖球攤點計有兩千餘個。  相似文献   

14.
海南猴島     
凡是讀過中國古典名著《西遊記》的人,都知道有個美猴王,它和千千萬萬猴兒們聚居的地方叫花果山。那是神話傳說中的猴山。有沒有真實的猴山呢?有,海南島的一個小半島就是這樣一個猴子世界。而且那裏的‘領主’、‘臣民’全是猴中珍品——中華狝猴。時值初夏,我們來到了廣東省海南島東南端陵水縣的這個獼猴樂園——南灣半島。這裏三面環海,面積約有一千五百公頃,有大小十二個山頭。放眼四望,遠處是煙波浩淼的南海,近處是葱綠的山崗、蕉林、椰樹,一片熱帶風光;山上山下那大小不一的岩洞,是彌猴們的  相似文献   

15.
“老師,離開您半個月,如同半年。我雖然想念爸爸、弟弟,但更想念您,就像同學們想念他們的母親一樣……”。開學不久,中學女教師金樹文就收到一封信。儘管她時常收到學生畢業後的來信,但這封來自東北工學院學生國忠業的信件,使她尤感欣慰。熟悉的筆迹,讓她眼前浮現出一個樸實、勤奮的農村孩子的形象。國忠業原是金樹文班上的學生,出生在一個山村,十歲時母親就病逝了,父親帶着他和兩個弟弟生活,家境貧寒。他到這裹上中學後,有一年患了闌尾炎,需要住院敞手術,可他父親一時凑不足手術費。金老師知道後,便用自己剛領到  相似文献   

16.
擺在我案頭的有一本台灣出版的《山西文献》,其中載有一篇題為《恆山》的文章。在這篇文章裹,作者把一腔濃郁的鄉愁,兒時美好的記憶傾注於筆端,癡情而執著地呼喚着雄偉的北岳恆山和兒時的夢幻,深情地表達了他對故鄉和親人眷戀與思念。讀罷不禁心潮起伏,感慨萬端。作者原籍山西渾源縣,新中國成立前他去了台灣墓枢l就在恆山脚下。雄偉的恆山,家鄉的風情,傳統的廟會以及兒時登恒山所見所聞和一些流傳故事,給作者留下了難以忘懷的記憶。他寫道:‘恆山,在我們家鄉是以恆  相似文献   

17.
一九八七年九月二十日,也就是台灣《自立晚報》記者李永得、徐璐結束北京之行前往南方繼續採訪的第二天,我在北京崇文門附近的一座高層建築裏,訪問了曾經陪伴這兩位記者遊覽市容的前台灣‘國大代表’張春男先生。張先生是台灣省彰化縣人,祖籍福建泉州。他身材魁梧,著深色西裝。他爲了謀求中華民族的統一大業,於一九八六年二月攜帶家眷,從台灣取道東京來北京旅居。我們見面後,他興致勃勃地談起海峽兩岸隔絕近四十年後台灣記者第一次來訪大陸的熱門新聞。九月十五日凌晨,兩位台灣記者由東京乘中國民航班機抵達北京。張先生想他們初來乍到,不辨路徑,當天中午就趕到長城飯店去探望他們。這時候,他們剛剛睡醒。但一起床,便急急忙忙不顧旅途疲勞,要立即出動進行採訪,真是新聞記者本色。於是,張先生自告奮勇地陪他們乘車參觀了天安門廣場、故宮,遊覽了王府井大街和東華門夜市。同鄉異地相逢,自然格外親切。次日中午,張太大親自做台灣風味的菜餚,在家設宴招待了兩位遠道而  相似文献   

18.
美籍華人潘維疆先生,是湖南長沙市人,幼年時隨他的父親潘佑强先生(原國民黨西南長官公署中將副司令長官,黃埔一期廬山中央訓練团主任,台灣‘總統府’戰略顧問,已故)去台灣,六十年代初去美國留學後定居美國,現任全美亞裔民主黨中央委员會副主席、美京中國和平統一促進會首席顧問、美國佛教行願學會理事長、美國寶山集團有限公司董事長。多年來他為發展中美兩國人民的友誼,為台灣海峽兩岸的統一,為我國的四化建設,做了大量的工作,在旅美華人中深孚眾望。一九八四年,  相似文献   

19.
新年伊始,齊白石先生的弟子李立教授偕夫人登程去台。當飛機降落在台北時,台灣文藝界同行、李立的宗親代表,在機場掛起一横幅:“歡迎國寶級大師李立光臨”。  相似文献   

20.
湖北省監利縣政協委員裴女士的舅舅鄒先生去台灣三十多年了。自從兩岸親人取得聯繫後,魚雁不斷。後來,鄒先生不再滿足於互相通信,而想聽聽家鄉親人的聲音,兩次打電話到監利老家,與親人通話。裴女士深知舅舅的心願,索性把家人的声音录下来輾轉带去台灣。鄒先生收到後,如獲至寶,抱着录音机百聽不厭,有時聽得哈哈大笑,有時對着录音機老淚縱横,甚至晚上睡覺,也把錄音机放在床頭。半夜醒來還打開聽聽,真是魂牽夢繫。之后,鄒先生又把近年從大陸帶到台灣的錄有家人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