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七十年代以来,不少发展中国家开始重视社会经济的综合发展,并制订了相应的战略。这种战略在社会经济的发展目标和政策措施方面提出了不少新的课题。其中一项重要课题就是社会福利。同其他发展中国家一样,七十年代的东盟国家也开始重视社会经济发展战略、并且碰到社会福利问题。重视社会经济发展战略的背景从六十年代到七十年代初期,由于奉行工业化经济发展战略,东盟国家的经济迅速发展。根据《1975年世界银行统计图集》的统计资料,从1960年至1973年期间,东盟国  相似文献   

2.
一、前言在六十年代和七十年代,由东亚的台湾、南朝鲜、香港和东盟五国(新加坡、马来西亚、泰国、菲律宾、印度尼西亚)所组成的西太平洋发展中国家和地区确实取得了相当迅速的经济发展,它们作为世界经济的新的发展基地,受到了人们的注意。进入七十年代以后,世界的经济环境对发展中国家、特别是对西太平洋发展中国家说来未必是有利的。  相似文献   

3.
(一)众所周知,许多发展中国家的经济发展战略已经从着重发展进口替代工业化转变为着重发展面向出口工业化。但是由于工业发达国家市场的日益萎缩和它们的政策已经日益保护主义化,发展中国家自七十年代以后不得不考虑面向国内市场的经济发展战略的价值,这种战略不再在技术上、资金上或市场上方面如此依赖于工业发达国家;这样一来,经济发展战略的重点便不再放在发展中国家过去所实施过的进口替代工业化上面,而是放在满足社会的基本需求(包括发展农业、社会基础设施等等)上面。但是由于这些  相似文献   

4.
自八十年代初期以来,许多发展中国家先后进入了一个新的经济调整时期。从战略、结构、政策上进行经济调整,是为了顺应世界经济发展潮流,按照客观经济规律办事,也是为了解决实际经济困难。这次经济调整的结果,不仅对发展中国家的经济发展,而且对世界经济和国际关系将会产生重大影响。一八十年代初期,发展中国家在国内外面临着许多重要问题,急需进行战略上、结构上及政策上的调整,以求经济获得更快的发展。推动广大发展中国家进行经济调整的因  相似文献   

5.
拉美与东亚发展模式的差异及启示杨斌冷战结束后,趋于缓和的国际局势为各国提供了有利的经济发展环境。许多发展中国家都在探索和制定新的发展战略,以促进本国经济的迅速发展。在亚非拉地区,拉美国家独立最早,民族工业较为发达,曾以经济发展快而在发展中国家中独领风...  相似文献   

6.
新加坡肯特岗科技园的发展特点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新加坡肯特岗科学技术园区,简称为科技园(SciencePark),位于新加坡本岛西南部的科技走廊地带,邻近国立新加坡大学。它于七十年代末和八十年代初开始筹建,1984年1月正式创立,是继台湾省新竹科学园区之后在亚洲发展中国家和地区中较早创建和营运较为成功的科技园之一。与新竹科技园一样,肯特岗科技园也是在新加坡经济发展到一个新的转折阶段时才建立起来的。新加坡的经济,在经历了自六十年代中期至七十年代的较长时间内的快速发展之后,至七十年代末期,已面临着一系列新的经济难题,其中最为突出的问题是,一方面由于随着经济的迅…  相似文献   

7.
80年代,一些发展中国家由于在经济发展战略上的某些失误,陷入了严重的经济困境,经济发展停滞,甚至出现倒退。国际社会认为,对大多数发展中国家来说,80年代是“失去的10年”。为了克服经济困难和适应国际经济环境的需要,发展中国家普遍进行了经济调整。对发展...  相似文献   

8.
一、引言新加坡的炼油工业是在六十年代随着新加坡实施以发展进口替代工业化为中心的经济发展战略而开始发展的,首先由外国石油公司利用新加坡的良好地理位置、港湾设施以及新加坡政府所提供的税收优惠而在新加坡设立炼油厂来揭开新加坡炼油工业发展史的。六十年代新加坡的炼油工业主要是为新加坡国内工业发展而带动的国内市场需求提供石油产品,其发展的规模与速度有着一定的限制。进入七十年代以后,新加坡的经济发展战略方向从着重发展进口替代工业转向重点发展面向出口工业,面向出口工业与其他经济部门的迅速发展以及近邻发展中国家的…  相似文献   

9.
七十年代,西方资本主义国家经济进退维谷,而大多数发展中国家的经济发展也步履艰难。在此期间,智利的经济发展却引人注目。1976年,智利国内生产总值增长4%;1977—1978年,年平均增长率超过8%。这种增长速度不但高于同期整个拉丁美洲地区  相似文献   

10.
拉丁美洲是经济发展较快的一个地区。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三十多年来,国内生产总值平均每年增长约5.5%,超过了除石油输出国以外的其他发展中国家。如表1所示,拉丁美洲地区国内生产总值1960—1975年平均每年增长约6%。七十年代头五年提高到平均每年增长约6.5%,超过了联合国国际发展战略所要求的发展中国家国内生产总值每年增长6%的标准。但拉丁美洲国家之间发展速度不平衡。以1970—1975年为例,年平均增长率  相似文献   

11.
七十年代以来,世界经济形势发生了重大转折。各种类型的发展中国家无不调整其经济以应付面临的挑战;目前它们又都在进行新的调整。发展中国家的经济是当今世界经济中新兴而又脆弱的部分。八十年代以前的大约二十年时间内,它们曾以远高于发达国家的速度向前发展,而在最近这次资本主义世界经济危机期间,遭受的打击却最为沉重。当前,它们经济调整的任务也颇为艰巨。研究它们经济调整的背景、趋势和经验教训,既可加深我们对发展中国家经济的认  相似文献   

12.
战前,泰国是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经济结构。战后,泰国同许多取得政治独立的发展中国家(无论是资产阶级专政的发展中国家或者无产阶级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一样,都面临着如何改造殖民地社会经济结构、建立独立民族经济结构的重大战略任务,这一战略任务便是战后发展中国家在一段相当长的历史时期内所要实现的经济发展战略目标。战后,发展中国家如何实现这一战略目标?如何改造原有的殖民地社会经济结构?如何建立独立的民族经济结构?走什么样的经济发展途径?如何处理好发展工业与  相似文献   

13.
前言拥有全世界一半以上人口的第三世界发展中国家,他们是反霸、反帝、反殖和维护世界和平的主力军。当前,大多数发展中国家都共同面临着一个急待解决的问题:如何迅速地发展民族经济,改善人民生活,以巩固民族独立和国家主权。新加坡独立以来在经济发展中所取得的巨大成效,为发展中国家提供了丰富而宝贵的经验。因此,研究新加坡经济发展战略的制定、实施经过及其所采取的重大战略措施,从中探索其成功的因  相似文献   

14.
战后三十多年来,国际经济关系中出现了三个突出的变化:(1)西欧国家和日本的经济迅速赶上美国;(2)南北经济差距进一步扩大;(3)发展中国家中出现了石油输出国家的经济繁荣和“新兴工业化国家和地区”的迅速经济发展。“新兴工业化国家和地区”的迅速经济发展已经引起了世界经济学者的极大关注,西方经济学者认为这是六十年代、七十年代世界经济发展过程中的“奇迹”,认为这些国家和地区的济经发展已经威胁到工业发达国家的经济发展,成为工业发达国家的一种  相似文献   

15.
走出单一“东亚模式”的误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东亚地区主要发展中经济体在历史、文化、宗教、政治制度、经济体制、资源禀赋等方面存在着很大的差异。各国在独立之后发展民族经济的过程中选择了不同的经济发展战略与政策,受到各种经济发展理论的影响,采取了种类迥异的宏观经济调控手段和资源配置机制。加上各个经济体政府干预经济的方式、力度和能力存在着差别,受外部经济影响的程度也不同,使得东亚地区的经济发展呈现出斑丽多彩、形式各异多种经济模式。尽管这些东亚经济体在发展经济的过程中,存在着很多共同点,但有着更多的不同点。因此,东亚地区发展中国家与地区的经济发展仅存在单一的“东亚模式”是不符合该地区客观经济情况的。  相似文献   

16.
独立后,新加坡大力发展工业化,使经济得到高速发展,被誉为发展中国家经济发展的“典范”。在新加坡经济发展的过程中,外国资本发挥了重要作用。本文拟就有关新加坡利用外资发展民族经济的战略与政策问题,进行初步的探讨,以便从中吸取一些可资借鉴的经验。  相似文献   

17.
发展中国家自本世纪中叶起爆发新的一轮人口爆炸浪潮,近年每年人口增加8000多万人。人口增加过快过猛,不能不给发展中国家带来许多经济和社会问题:经济发展缓慢,失业问题严重;人口流入城市,城乡矛盾激化;粮食供应紧张以及资源耗竭和生态失衡等。缓解人口增长过快的困难,应包括两方面:制订适合国情的经济和社会发展战略,以解决就业、粮食等问题;制订切实可行的计划生育政策,以减少人口规模和压力。  相似文献   

18.
发展中国家对外直接投资的迅速发展,是当前世界经济领域中的一个新问题。特别是七十年代以来,随着中东产油国、新兴工业化国家的兴起,发展中国家的对外直接投资增长很快,成了世界资本输出的一个组成部分,对世界经济的发展产生了一定的影响。被称之为亚洲“四小龙”的香港、新加坡、南朝鲜和台湾,它们的对外投资大致始于六十年代,进入七十年代以后,特别是七十年代后半期以后更有了明显的发展。例如,香港在1976年的对外直接投资额只有11亿美元,到了八十年代初就超过了20亿美  相似文献   

19.
(伪54年至1986年,总第73、84期)经济发展理论发展经济学流派发展中国家的级差分类:经济特征与比例关系论萨米尔·阿明的“边缘资木主义结构体”论发展中国家的经济发展战略世界资本主义体系的中心和外围开发经济学有关工业化理论的文献介绍发展的障碍发展理论与第三世界工业化模式的比较195续年第1期195心年第2期xgs唾年第2期2955年第i期2955年第i期1985年第2期zgse年第i期1986年第2期发展中国家第三世界的贸易和工业化战略关税及贸易总协定与发展中国家生物技术是欠发达国家的天赐之物?发展中国家的债务问题发展中国家的工业化模式与农村贫…  相似文献   

20.
劳动力流动是劳动力的再分配,是伴随着社会经济发展所出现的必然现象。在本世纪五十和六十年代,发展经济学家一般都强调劳动力流动的重要性,肯定其对发展中国家经济发展的积极作用,进入七十年代以后,才逐步意识到劳动力不受限制,盲目流动的危害性。本文拟通过对东盟国家劳动力流动状况的经济分析,试图说明东盟国家经济发展过程中劳动力流动的特点和性质,并概括东盟国家劳动力流动的一般模式,以期有助于我们分析东盟各国所制定的有关政策是否符合经济发展过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