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①广西侨联副主席王永朗(左)接过南宁大地物业发展有限公司董事长傅文才向四川灾区捐献的善款。②广西侨联副主席王永朗(左)接过广西凯宁置业投资有限公司职员代表董事长肖开宁向四川灾区捐献的善款。  相似文献   

2.
《时事资料手册》2005,(1):43-43
2005年1月6日,中国国务院总理温家宝出席在印度尼西亚首都雅加达举行的东盟地震和海啸灾后问题领导人特别会议,并发表了题为《同舟共济重建美好家园》的重要讲话。温家宝总理在讲话中说,印度洋大地震及其引发的海啸,在短短几小时内就夺去了十几万人的宝贵生命.造成了巨大的损失。这不仅是有关国家的灾难,也是全人类的灾难。  相似文献   

3.
<正> 印度洋特大地震引发的海啸灾难牵动着中国政府和中国人民的心。前几日,温家宝总理会见受灾国驻中国使节,郑重地宣布中国政府向各国灾民再提供5亿元人民币援助。与此同时,民间募捐活动如火如荼,许多城市在公园、商场、银行门前设置捐款箱,向灾区献爱心的人群络绎不绝。据中国红十字会最新统计,目前仅总会(不合地方分会)接受的捐赠已经超过2000万元人民币。(见2005年  相似文献   

4.
域外传真     
中国驻印尼大使卢树民近日透露,东盟以及受灾各国拟于1月下旬在北京召开特别会议,研究成立专设“地震海啸预警机制”。建议获得初步支持,具体落实问题仍有待商议。因应海啸灾难而产生的“东盟地震和海啸灾后问题领导人特别会议”,将于1月6日在印尼雅加达举行,东盟各国领导人将会出席。中国虽然不属东盟成员,但亦对此表示高度重视,温家宝总理特意调整行程赴会。其间,他还将与印尼总统等东盟国家领导人举行双边会谈。此次特别会议将在如何协助受灾国贩灾、重建以及加强本地防灾合作等问题上达成初步共识。卢树民透露,中国建议成立一个“地震海…  相似文献   

5.
王宇 《友声》2011,(3):34
3月11日下午,日本东部海域发生9.0级强烈地震,并引发巨大海啸,长春市友好城市仙台市是重灾区。灾难发生后,长春市政府迅速实施了一系列援助措施。在得知地震发生后,长春市外办在第一时间通过电话、电子  相似文献   

6.
新闻闪回     
<正> 温家宝出席东盟赈灾峰会1月6日,中国国务院总理温家宝出席了在印度尼西亚首都雅加达举行的东盟地震和海啸灾后问题领导人特别会议,并在会上发表了题为《同舟共济重建美好家园》的重要讲话,郑重承诺:中国愿根据受灾国需要,调整和补充救灾物资;帮助受灾地区重建道路、桥梁、学校和医院等基础设施,支持中国企业参与灾区重建;帮助周边国家、特别是受灾国建立地震监测和海啸预警台网,与区域各国分享中国风云二号卫星的有关资  相似文献   

7.
2004年12月26日,印度洋发生强烈地震并引发海啸,给东南亚、南亚和非洲等许多国家带来了严重灾难。受灾国人民的痛苦和面临的困难,深深牵挂着中国人民的心,中国政府和民间进行了迄今为止最大规模的对外救援行动,社会各界自发地向灾区踊跃捐款,充分体现了中国人民“扶危济困”、“一方有难、八方支援”的传统美德。在组织开展对印度洋海啸灾区民间捐赠活动中,按照国务院的统一部署,此次民间对印度洋海啸的捐款统一由中国红十字会总会及各地红十字会、中华慈善总会及各地慈善会负责接受,民政部负责民间捐赠的组织协调、宣传报道、数据汇总、信…  相似文献   

8.
王莹莹 《中国减灾》2010,(12):20-21
一场灾难过后,留下的不仅仅是废墟,还有留在人们心中的心理创伤。因而,在灾难过后,如何平复人们的心理创伤,成为专业人员探索的重要课题。中国科学院心理研究所副研究员龙迪博士所领导的安心团队在灾区进行长期的灾后心理援助实践,  相似文献   

9.
<正>一场灾难过后,留下的不仅仅是废墟,还有留在人们心中的心理创伤。因而,在灾难过后,如何平复人们的心理创伤,成为专业人员探索的重要课题。中国科学院心理研究所副研究员龙迪博士所领导的安心团队在灾区进行长期的灾后心理援助实践,  相似文献   

10.
《半月谈》2005,(2):84-86
面对亚洲邻国遭遇的海啸灾难,并不富裕的中国政府和人民在第一时间伸出了援助之手,进行了迄今为止最大规模的对外救援行动。除了捐钱赠物,中国政府根据受灾国家的需要.组建了多支救援队,从2004年12月29日起分期分批赶赴受灾国家。  相似文献   

11.
1月6日,东盟地震和海啸灾后问题领导人特别会议在印尼首都雅加达召开,包括中国国务院总理温家宝在内的20多个国家和国际组织的领导人出席了会议。联合国秘书长安南高度评价了中国为救灾所做的突出贡献。1月11日,联合国海啸救灾国际会议在瑞士日内瓦举行,联合国表示,目前可直接用于海啸灾区救援的资金总数达7.17亿美元——已经达到了救灾所需的9.77亿美元的七成左右。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宣布,将牵头建立全球海啸预警系统。中国政府进行了迄今为止最大规模的对外救援行动。2004年12月26日当天,中国宣布向有关受灾国家提供首批价值2163万元人民币…  相似文献   

12.
就在二十几天前,印度洋发生了大地震并引发海啸灾害。这是本世纪以来最严重的自然灾害。在短短几小时内就夺去了十几万人的生命,数百万人无家可归,造成了巨大的损失。海啸无情人有情。灾害发生后,受灾国政府和人民立即开展了卓有成效的紧急救援行动,世界各国、国际组织、团体和个人纷纷投入到救灾行动中。中国政府进行了迄今为止最大规模的对外救援行动。在灾害发生次日便决定向受灾地区提供2163万元人民币救灾援助;2004年12月31日,中国政府决定再向受灾地区提供价值5亿元人民币的救灾援助,并向灾区派出国际救援队和医疗队。1月6日,温家宝总…  相似文献   

13.
《时事报告》2006,(2):8-9
新闻事实:美国当地时间8月29日,一场罕见的强烈飓风“卡特里娜”袭击了美国南部墨西哥湾地区,冲垮了堤坝,淹没了城镇,造成大量人员伤亡。灾难发生后,灾区一度出现混乱,发生多起抢劫事件。因行动迟缓、指挥混乱,联邦政府受到了舆论批评。布什随即下令增派大批国民警卫队赶赴灾区抢救。由于飓风对美国国内石油供应造成沉重打击,布什政府还动用了原油储备。世界各国也纷纷向美国灾区人民提供了500万美元的救灾援助,  相似文献   

14.
2004年12月26日上午8时,印度尼西亚苏门答腊岛附近海域发生里氏8.9级强烈地震,并引发大规模海啸,给东南亚、南亚的许多国家带来严重灾难,截至发稿已公布的遇难人数为22.5万人。中国立即启动了应急机制,2004年12月26日当天便宣布向有关受灾国家提供首批价值2163万元人民币(约合260万美元)的物资和现汇援助。31日下午,国务院总理温家宝宣布在原有援助基础上,中国政府将再提供价值5亿元人民币(约合6000万美元)的援助,并且将  相似文献   

15.
简讯     
《黄埔》2005,(1)
捐善款献爱心2004年12月26日,东南亚地区发生地震及海啸重大自然灾害,2005年1月10日,抚顺市黄埔同学会召开理事扩大会议,参加会议的9位黄埔同学自发向印度洋海啸受灾国人民捐款,每人50元,共450元。他们表示虽然已是耄耋之年,身体不好,收入不高,有的同学生活比较困难,但我们也要表达黄埔同学对灾区人民的深情。乐善好施、扶危济困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是没有国界的。(辽埔)损失惨重。2005年1月5日,黄埔军校同学会机关工作人员、黄埔军校同学会和中国和平统一促进会党组工作人员,纷纷伸出援助之手,向东南亚灾区捐款,当场共捐人民币3130元,并…  相似文献   

16.
徐娜 《中国减灾》2005,(2):27-27
1月25日,在印度洋地震海啸发生整整一个月后,中国-东盟地震海啸预警研讨会在北京开幕。来自中国和东盟十国、东盟秘书处与联合国相关机构的专家和官员,以及印度、斯里兰卡、美国、日本、韩国等国的观察员代表近百人参加了此次研讨会。国务院副总理回良玉出席开幕式并代表中国政  相似文献   

17.
<正>在全球联系日益紧密的今天,每当灾难发生,世界各地的人道主义援助机构会立刻采取行动,救援人员与志愿者带着良好的意愿,带着救灾物资和先进技术,迅速赶赴灾区,尽力搜寻幸存者,抚慰受难者的痛苦,并向受灾人民提供生活物资。类似救援行动多以独立形式开展。  相似文献   

18.
沪保  希子 《中国保安》2008,(6):28-29
2008年5月12日14时28分,四川汶川发生里氏8.0级强烈地震,这场突如其来的灾害给当地造成巨大的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面对大自然的威力,人们顿感生命的渺小和宝贵。虽然不能控制灾难的发生,虽然无法进入灾区援助,但上海保安人仍以自己的方式,用最真挚的情感吹响赈灾集结  相似文献   

19.
双周关注     
《时代潮》2005,(2)
【时政】世纪天灾" 当2004年行将翻过最后几页时,印度洋深处震波掀起的滔天海啸成了这一年最沉重的休止符。" 死亡从大海的深处鼓涨起来,黑色羽翼张开来笼罩了陆地,把数万人的生命带入了黑暗的洋底。在那一刻灾难超越了国家、民族,超越了人种与文化,超越了争端与分歧,这就是人类共同的灾难,是人类的集体伤痛。" 我们无法对这样的人间灾难表示漠然:我们为死难者哀悼,为生还者祝福,我们也为整个人类的平安而祈祷。面对这场突如其来的灾难,历史上最大规模和最复杂的国际救援行动由此展开:中国积极援助、美国慷慨解囊、欧洲国家全力救援,日本…  相似文献   

20.
"一方有难,八方支援。"随着全国各地援助物资源源不断汇聚灾区,一批由山东登海种业股份有限公司捐赠的玉米良种顺利运抵灾区,恰逢灾区抢收抢种的关键时期,及时解决了灾区农户的燃眉之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