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65 毫秒
1.
目的探讨第四肋软骨和肋骨胸骨端随年龄演变规律。方法收集已知年龄的男性第四肋软骨和肋骨胸骨端56例,平均年龄38.57岁,观察肋软骨切面颜色、结构、质地和肋骨胸骨端的窝、前后壁、质地变化,分析不同年龄段形态变化。结果肋软骨横切面形态适合快速推断50岁以前个体年龄;第四肋骨胸骨端形态推断年龄跨度大,结合肋软骨和其他骨骼可以避免误判,缩小误差。结论第四肋软骨和肋骨胸骨端推断年龄效果较好。  相似文献   

2.
根据肋骨推断年龄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肋骨和全身其他骨一样,其形态一生都在变化.Kerley发现,青春期的肋骨胸骨端呈波浪状;中年期的呈杯状,有锐利的边缘;老年期的呈不规则状.最近,Iscan等根据Kerley的初步观察,把肋骨胸骨端作为测定年龄的又一可以实践的部位,先后用两种方法对其形态改变进行了分析.他们最初用的是成分分析法(component analysis),后来用的是阶段分析法(Phase analysis).iscan等认为,阶段分析  相似文献   

3.
1案例资料卫某,男,45岁。2013年3月9日凌晨2时许,被他人殴打致伤入住医院诊治。X线检查示左侧第2~8肋骨连续性中断,骨折断端错位;其中第4~7肋骨为双骨折;右侧第2肋骨连续性中断,骨折断端错位;左侧肋膈角变钝。两肺纹理增粗。诊断:(1)胸部多发肋骨骨折;(2)左侧少量胸腔积液。入院第三天出现呼吸困难,转入上级医院诊治。  相似文献   

4.
锁骨是人体肢带骨之一,呈S形,左右各1块。内侧胸骨端粗大,与胸骨柄相关节;外侧肩峰端扁平,与肩胛骨的肩峰相关节。长期以来,国内外学者对锁骨的形态特征与个体性别、年龄、身高的关系作了大量研究,本文将这方面的研究应用进展作一概述。  相似文献   

5.
<正> 传统法医学对骨骼的个人识别,主要依据骨盆、头颅或四肢长骨的形态学差异,而对肋骨的利用或研究则甚少介绍。然而,数十年来,以临床放射学,基础组织学及医学人类学为主的许多学者专家,相继进行了肋骨性别和年龄相关性的研究,积累了许多有价值的资料和数据。本文拟就其部分研究进展作一概要性回顾。  相似文献   

6.
<正> 1 简要案情某男,40岁,因合同纠纷案被强制执行过程中服毒(有机磷农药),即送医院,经洗胃和注射阿托品、肾上腺素等治疗,次日抢救无效死亡。尸长170cm,两侧瞳孔等大等圆,直径约0.6cm,口唇、指趾甲紫绀。胸部皮肤未见损伤,左侧第2~7肋骨,右侧第2、3、5、6肋骨,均在肋软骨外侧呈横断骨折,断端形态不规则,骨折处肌内出血,胸膜完整,双肺下叶浆膜下充血,支气管腔内和肺泡内见白色泡沫状液体,胃内容物为咖啡色液体,无刺激性气味,胃粘膜充血并有点状出血点。气相色  相似文献   

7.
根据骨骼进行身高推断、性别判定、年龄判定以及同一认定等是法医人类学个体识别的重要内容。肋骨是骨骼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性别和年龄的判定中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本文主要就肋骨在性别和年龄判定两个方面的国内外研究做一概要回顾,为肋骨的进一步研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8.
评估锁骨胸骨端骨龄对于推断青少年是否已满18周岁法定责任年龄具有实用价值,传统的研究方法主要基于X线检查,但由于锁骨胸骨端与相邻的肺、支气管、胸骨、肋骨及胸椎横突等解剖结构相互重叠,通过X线观察锁骨胸骨端骨骺发育时,较易出现假阴性或假阳性的阅片结果,直接影响骨龄鉴定意见的科学性与准确性。近年来,国内外已有学者运用薄层CT扫描技术评估锁骨胸骨端骨龄,并通过联合CT二维、三维图像重组技术,使骨骺形状、大小及位置得以清晰显示,提高了结果的准确性。据此,本文综述了国内外关于薄层CT扫描技术在锁骨胸骨端骨龄评估中的应用及研究进展,分析薄层CT扫描技术运用于锁骨胸骨端骨龄研究的优势以及价值所在。  相似文献   

9.
创伤性肋骨骨折刺破肺脏在法医实践中常见,但刺破心脏在国内还未查见文献报告,现报告1例:1案例刘某,男,20岁。于某日晚在某地斗群架时,被人用木棒打击在胸部数下,伤后送往医院抢救无效死亡。尸检发现:死者身长178厘米,消瘦,左面部皮肤青紫肿胀3×4厘米,左前胸皮肤青紫肿胀12×9厘米;左前臂皮肤青紫肿胀4×5厘米。头皮无出血,颅骨未见骨折,硬脑膜外、下未见出血,脑未见挫伤出血。左胸锁骨中线第5、6肋骨折,其中第6肋骨折断端肋问肌部分断裂,其骨折断端刺人左心室近心尖前壁,左胸腋前线第4-7肋骨骨折,所有骨折断端不规则…  相似文献   

10.
对女性肋骨进行组织形态测量推断年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探讨人类密质骨的年龄变化规律 ,为法医学、人类学利用骨骼推断年龄提供新方法。收集 6 7例中国北方汉族女性右侧第六肋骨的中 1/3段 ,制作脱钙骨切片 ,在计算机图像分析仪上测量 9项组织形态学参数 ,并进行多元逐步回归分析 ,得到一个推断年龄的多元回归方程 :^Y =31 2 6 4+0 86 8X2 +2 86 6 93X4 +0 6 89X7-778 874X8-0 0 0 6X9,复相关系数和标准误分别是 0 92 3和 4 0 8。经 2 5例已知年龄的标本检验 ,预测年龄的误差在± 5岁以内的可达 84% ,误差在± 8岁以内的可达 10 0 %。结果表明 :应用肋骨的组织结构特征可准确推断死者年龄  相似文献   

11.
<正>1案例资料徐某,男,19岁,被人持刀砍伤左胸部。入院查体:体温36.0℃,脉搏104次/min,呼吸20次/min,血压100/70mm Hg。左季肋部可见一斜行创口,长约13.0cm,创缘整齐伴流血,深至肋间肌,可触及肋骨断端,创口处未见泡沫溢出。CT示左侧胸膜壁部分缺如及皮下积气,左侧少量气胸。急诊行创口缝合、膈肌修补及肋骨固定术。术中见左侧腋后线第10肋间斜行  相似文献   

12.
高某,男,6岁,儿童。1998年5月18日,高某在玩耍时,被狗从其身后扑上,咬伤背部。查体:左侧背部10cm×12cm皮肤损伤区,其中左肩胛骨内侧有-3cm长不规则创口,深达肌层,浅表肌肉撕裂,左肩胛骨向外凸出。X光片及CT扫描均示:左侧第3肋骨后肋完全骨折,远端向后下方移位。诊断:狗咬伤并左侧第3肋骨骨折移位;背部软组织撕脱伤。1998年6月22日行第3肋骨断端部分切除术,术中见第3肋骨后段骨折并向下移位。1998年9月18日来本室查左肩胛骨内侧缘及下缘可见15cm长的弧形疤痕。讨论 肋骨骨折…  相似文献   

13.
锁骨内侧端和肩峰端随年龄变化具有一定规律性,尤其是内侧端骨骺愈合程度,对于30岁以下的年龄推断具有重要价值。国内外法医人类学家对锁骨大体解剖及影像特点进行了大量研究,积累了丰富的科研和应用基础。CT和MRI等影像新技术的应用将有望提高锁骨年龄推断的准确性。  相似文献   

14.
中国汉族男性锁骨的年龄变化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作者通过对125副已知年龄的中国汉族男性干燥锁骨的胸骨端、肩峰端及骨质表面变化等特征进行观察,找出了锁骨年龄变化的初步规律,提出锁骨年龄变化的分级评分标准。根据锁骨年龄变化的评分,应用电子计算机求出用锁骨判定年龄的回归方程,为无名尸骨的年龄判定提供了一个新的方法。  相似文献   

15.
<正> 本文运用多元线性回归分析的方法,对74例成人汉族男性胸骨(19~48岁)的形态变化与年龄的关系进行了研究。通过胸骨上选定的7个形态变化标志点,依其各自的形态变化规律,制定出相应的等级评分标准。根据此标准对74例胸骨标本进行了观察评分。然后将所得原始数据和年龄一起输入电子计算机,求出由胸骨形态变化,计算年龄的多元回归方程: =10.78+0.82X_1+0.85X_2+0.80X_3+0.38X_4+2.51X_5+0.64X_6+3.02X_7±2.45 经方差分析表明P<0.01,回归高度显著。本文提出的胸骨判定年龄的方法,在无名尸骨的法医学鉴定中,具有实用价值。  相似文献   

16.
1案例某男,52岁,因车祸致伤胸部入院。查体:P84次·min-1,R30次·min-1,右胸廓压痛明显,肋间隙增宽,右肺呼吸音减低;胸部CT及X线检查示:右第2~11肋骨折,其中右侧第5~9肋骨双骨折,右第4~11肋骨折断端错位,右侧血气胸,右肺挫伤。予右胸腔闭式引流、胸带外固定等治疗。入院第7天,突感胸闷、呼吸困难,复查CT示:右侧包裹性胸腔积液伴压迫性肺萎陷,右肺中下叶及部分上叶不张,右下肺胸膜增厚、粘连,行右肺脏层胸膜纤维板剥脱术。住院66天出院,出院时胸部B超检查示:右侧胸腔积液伴纤维化。伤后10月伤者到法医门诊评残,诉车祸致伤胸部后伴吸气…  相似文献   

17.
高某,男,6岁,儿童.1998年5月18日,高某在玩耍时,被狗从其身后扑上,咬伤背部.查体:左侧背部10cm×12cm皮肤损伤区,其中左肩胛骨内侧有-3cm长不规则创口,深达肌层,浅表肌肉撕裂,左肩胛骨向外凸出.X光片及CT扫描均示:左侧第3肋骨后肋完全骨折,远端向后下方移位.诊断:狗咬伤并左侧第3肋骨骨折移位;背部软组织撕脱伤.1998年6月22日行第3肋骨断端部分切除术,术中见第3肋骨后段骨折并向下移位.1998年9月18日来本室查左肩胛骨内侧缘及下缘可见15cm长的弧形疤痕.  相似文献   

18.
目的利用有限元法研究躯干不同部位着地的肋骨损伤机制,对重建高坠过程提供新技术与新方法。方法采用有限元法观察全人类安全模型THUMS4.0在躯干部不同部位着地时的肋骨损伤情况,并与实际案例进行比较,从生物力学角度分析高坠导致的肋骨骨折形成机制。结果不同部位着地所形成的应力、应变分布及肋骨骨折部位存在一定差异。躯干前侧着地时双侧均发生肋骨骨折,骨折主要位于肋骨-肋软骨交界处和腋中线区域;躯干右前侧着地时,着地一侧首先发生肋骨骨折,骨折分布于右侧腋中线至腋后线区域以及双侧肋骨-肋软骨交界处;躯干后侧着地时,骨折主要位于双侧肋骨后侧;躯干右后侧着地时,着地部位易发生多发性肋骨骨折。塑性应变多集中于骨折处,von Mises应力除集中于骨折处,也可位于其他部位。结论躯干部不同部位着地时,肋骨骨折部位及损伤机制具有一定差异。  相似文献   

19.
胸骨在发育和退化的过程中,随年龄增长发生着规律性形态改变.国内外学者对胸骨形态变化与年龄的关系做了大量研究,积累了一些宝贵资料,这些成果为研究胸骨三维重建影像的形态变化奠定了基础.三维重组技术的引入,有望引起利用胸骨推断活体年龄方法的突破性发展.本文对相关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20.
目的利用肩关节正位数字化X线片(DR片)上诸骨发育特点建立男性青少年骨龄评测数学模型。方法对广东东莞市310名15~22岁男性青少年拍摄肩关节正位DR片,根据锁骨肩峰端(X1)、肩胛骨肩峰端(X2)、喙突(X3)、肱骨近端(X4)及锁骨胸骨端(X5)骨骺发育分级评分,利用SPSS统计进行各骨骼发育评分与年龄间的相关分析、Fisher's线性两类判别分析及多元逐步回归分析。结果 X1~X5与生活年龄间的Pearson相关系数分别为0.496、0.571、0.559、0.702、0.807(P〈0.01);16、17、18周岁判别分析综合判别率为87.2%~91.4%,年龄推断多元逐步回归方程准确率(±1岁)约79.8%。结论本研究建立的年龄判别分析方程及多元逐步回归方程,可为法医活体年龄鉴定提供了新的地区性标准和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