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郭星 《学理论》2013,(13):26-28
坚持以人为本的重要方针开展文化建设,就是要把维护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保障人民群众的基本文化权益、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作为文化建设的出发点;把依靠人民群众的智慧、人民群众的力量、人才队伍的作用、人民群众的评判,使人民成为推动文化繁荣发展最深厚的力量源泉,作为文化建设的立足点;把面向大众、面向基层、重心下移,加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统筹城乡基层文化建设,让文化发展成果更好地惠及人民群众,不断改善文化民生,作为文化建设的落脚点。  相似文献   

2.
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十分重视社会主义发展目的问题,但是长期以来这一问题没有得到很好解决。邓小平关于社会主义本质的论述和江泽民关于人的全面发展的论述,是对社会主义发展目的理论的极大丰富。以胡锦涛为总书记的党中央提出的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更加突出人的全面发展的重要性,客观上揭示了社会主义的发展目的。  相似文献   

3.
以人为本、科学发展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党提出的"以人为本"思想,实质上就是以最广大的人民群众及其根本利益为本。马克思主义关于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的根本立场和基本原理是坚持以人为本的理论基础。以人为本在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中有重要地位,但不能把它简单地归结为以人为本。马克思主义以人为本与我国古代民本思想与西方人本主义特别是资产阶级个人主义有原则界限。坚持以人为本是科学发展观的本质要求,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指导原则。全党特别是党的各级领导干部必须认真学习马克思主义,把以人为本的理念置于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中心地位和全过程,作为我们党在新时期的执政理念和要求。要进一步解放思想,破除妨碍以人为本的一切陈腐观念。  相似文献   

4.
王更杰 《学理论》2008,(21):42-43
科学发展观的核心是"以人为本",必须坚持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的科学发展观。以人为本之所以是科学发展观的核心,是因为它简明扼要、正确精辟地概括了实现科学发展所必须坚持的出发点、主体、动力、目的等基本原则。这些  相似文献   

5.
张学森 《求知》2007,(4):4-6
坚持以人为本,树立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是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从新世纪新阶段党和国家事业发展全局出发提出的重大战略思想,是实现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的世界观和方法论的集中体现。是我们党对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指导思想的新发展。  相似文献   

6.
《学理论》2016,(5)
现代社会的发展带来了多种价值形态,也导致了企业经营行为受到一些不良价值取向的影响。所以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构建企业文化势在必行。本文以此为入手点,首先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以及企业文化的含义进行梳理,然后分析了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构建企业文化的必要性,最后提出了现代企业践行社会主义价值观构建企业文化的发展路径。  相似文献   

7.
郑红蔓 《理论导刊》2007,46(7):60-62
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是社会主义发展理论在当代中国的重大发展,是马克思主义的一次理论创新。对“以人为本”的理解目前存在许多模糊的认识,从价值视域、理论视域及实践视域正确、全面解读科学发展观的“以人为本”思想具有很强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8.
刘玉标 《理论导刊》2013,(1):92-94,101
从内在向度着眼,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是以人为本之路,需要把为什么人作为根本原则问题,把满足人民精神生活需求作为出发点,把发挥人民主体力量作为立足点,把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作为落脚点。从外在向度着眼,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又是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之路,应该正确处理"雅"与"俗"、"古"与"今"、"虚"与"实"、"中"与"外"等关系,确保文化发展的正确方向,推动传统文化现代化,发挥软文化的硬实力,提升中华文化国际影响力。  相似文献   

9.
略论"全球化"趋势下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建设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马全社 《理论导刊》2004,(10):40-41
伴随着经济全球化而至的文化全球化与民族文化是一个辩证的统一,正确处理二者关系是全球化的良性发展要求。面对全球化这把“新的双刃剑”和“文化霸权”的挑战,采取积极主动的策略是理性的抉择。而建设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始终代表先进文化发展方向,则是我们顺应时代发展潮流、使民族文化得以沿续与发展、保持执政党的先进性和应对文化全球化的关键所在。  相似文献   

10.
关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一些思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要弄清和把握的原则是: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植根并服务于当代实践、继承祖国文化优秀传统、博采世界各国文化之长和注重塑造一代新人。当前文化建设中需要高度重视的问题是国民教育、学术文化、大众文化、道德文化、法治文化建设等。  相似文献   

11.
科学发展观视域下的公民文化与廉政文化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科学发展观视域下的廉政文化建设以公民文化为内核,而公民文化则是廉政文化题中应有之义。公民文化强调是的公民的权利,关注的是对官员的约束;廉政文化更多强调的是官员的自律,关注的是公民的评价;公民文化主张制度安排的路径,而廉政文化主张道德榜样作用。创新或置换以传统文化为内涵的廉政文化,必须以公民文化为基石,以政治发展和社会建设为动力和抓手。  相似文献   

12.
江泽民同志提出的"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既从根本上回答了我们党要把自己建成什么样的党和怎样建设党的问题,又深入回答了我们要建设什么样的社会主义和怎样建设社会主义的问题."三个代表"的重要思想,是新形势下对科学社会主义理论的继承和发展,对我们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事业,具有重大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3.
社会主义廉政法律文化是科学理论指导下的以先进的廉政法律制度为基础、廉政法律思想为核心、廉政法律组织实施机构为保障的廉政法律文化有机体,从根本上反映着我们党的执政理念、执政目的和执政方式,是新时期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建设和反腐倡廉建设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社会主义廉政法律文化具有鲜明的时代性、充分的人民性、深厚的民族性和历史传承性以及广阔的开放性特点,在反腐倡廉建设中发挥着导向、教育、监督和惩恶的重要功能。新时期加强社会主义廉政法律文化建设,具有重大、深刻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4.
包彦征 《学理论》2011,(25):12-14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思想植根于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土壤中,产生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改革、建设和发展的实践中,由中国人民大众创造的文化,其发展经历了一个探索、提出、形成、发展和完善的历史过程,并成为当前和今后一段时期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重要指导方针,对增强中华民族凝聚力和向心力、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政治方向不动摇、解放和发展文化生产力,推动文化大发展大繁荣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5.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廉洁文化的内涵、功能及建设途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廉洁文化是对传统廉洁文化的继承与发展,它是以马克思主义理论为指导结合中国具体实际而形成的一种新的文化形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廉洁文化具有导向功能、约束功能、凝聚功能、激励功能、警示功能、监督功能和测评功能。打造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廉洁文化,其基本路径就是自律与他律的结合,一方面通过自我学习,理解把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廉洁文化的基本理念,内化为科学的价值判断,外化为自身规范的言行举止;另一方面建立融"教育、制度、监督、惩治"于一体的反腐倡廉体系,从外在环境与外在因素两个方面促进廉洁文化建设。  相似文献   

16.
科学发展观,作为党的十六大以来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理论成果,既是理论创新的产物,也是指导当前工作的重要方法,还是当代中国廉政文化的重要构成与核心部件。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就是要"以人为本",科学剖析廉政文化建设的重点对象与特别群体的特征;统筹兼顾,协调发展廉政文化建设的各个方面;牢记宗旨,在廉政文化建设中树立正确的政绩观;精心谋划,科学设计好廉政建设的各项制度。  相似文献   

17.
本文从图书馆文化的起源谈起,探讨了在信息时代的社会背景下图书馆文化面临的挑战以及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18.
科学发展观不仅在发展的本质、目的、内涵和要求等一系列重大问题上突破了传统社会主义发展理论,用一系列新思想、新观点、新论断丰富和深化了我们对社会主义发展规律的认识,同时也充分展现了以胡锦涛为总书记的新一届中央领导集体认识社会主义的独特视角和方法。全面了解科学发展观对社会主义的新认识和新视角,对于我们深刻把握科学发展观的科学内涵和精神实质,进一步深化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规律的认识,具有十分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9.
科学社会主义的发展经历了两次从空想到科学的飞跃。到本世纪中叶中国基本实现现代化,其历程大体可分为四个50年。作为科学社会主义世界观方法论的马克思主义哲学在发展上也大体与之同步。前两个50年认识较一致。第三个50年马克思主义哲学指导中国社会主义建设在曲折探索中走上正确道路,其本身在以人为本的真理观、主体性、价值论等方面有较大发展。第四个50年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全面建设的50年,马克思主义哲学必须在问题研究、部门哲学和体系建设等方面全面创新。  相似文献   

20.
汪淑娟  贺志勇 《学理论》2012,(21):7-8,29
人们对社会主义本质的探索体现了认识的发展过程。科学发展观对社会主义本质论的新发展,就在于提出了科学判定社会主义的本质必须着眼于事关社会主义全面发展的诸多要素,强调构建和谐社会,尤其要突出以人为本、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的核心内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