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81 毫秒
1.
国外高校后勤体系的基本运作方式及其借鉴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我国自1999年正式启动了高校后勤社会化改革。为了更好地推动此项改革,有必要研究一些发达国家在这方面的做法。一、国外高校后勤体系的基本运作方式目前,国外高校的后勤运作方式主要有德国、法国;美国、英国;日本三种模式。德法模式:德国和法国的高校后勤服务系统都是跨校、由  相似文献   

2.
政治现代化模式是各民族、国家在政治现代化过程中,通过体制转型来更适应特定历史和文化环境中的一部分(该国、该地区)现代人的生活的一种政治体制形式变迁的道路或途径。与政治现代化内含的价值相比,政治现代化模式本身只是实现其价值的工具和手段,但模式的选择却影响着每一个民族、国家找到通往政治现代化的道路。本文从价值观、国家与社会的关系及民主政治模式三方面探讨了中西政治现代化模式的不同之处,以期吸收西方国家政治现代化过程中的某些“合理内核”,在立足本国国情的情况下去寻找真正属于我们的通往政治现代化的道路。  相似文献   

3.
世界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在1991年《转换到市场经济》的研究报告中,提出了成功的市场经济的三种主要模式:美国的消费者导向型市场经济模式;法国、日本的行政管理导向型市场经济模式;德国和北欧一些国家的社会市场经济模式。比较美国、德国、法国和日本的市场经济模式,我们可以发现,美国的市场经济模式和日本的市场经济模式差别最大,对比最明显;德国和法国介于美、日之间。美国的市场经济模式与日本的市场经济模式的根本区别在什么地方呢?要分析清楚这个问题,必须抓住经济体制的基本要素。  相似文献   

4.
陆伟芳  余大庆 《唯实》2001,(5):17-21
本文分析了近代英国和德国两种不同的发展模式,以及它们的生成环境和具体历程.市场调节与国家干预的两难选择,内向性与外向性的发展目标,决定着各国的发展战略选择,这也反过来影响到英国和德国走上不同的扩张、发展之路.  相似文献   

5.
政治现代化模式是各民族、国家在政治现代化过程中,通过体制转型来进一步适应特定历史和文化环境中的一部分(该国、该地区)现代人的生活的一种政治体制形式变迁的道路或途径。中国与西方国家在现代化模式方面从价值观、国家与社会的关系及民主政治模式三方面都存在明显的不同,我们应该批判地吸收西方国家政治现代化过程中的“合理内核”,在立足本国国情的情况下去寻找真正属于我们的通往政治现代化的道路。  相似文献   

6.
西方国家市场经济的发展主要有五种模式:1、美国的宏观需求干预型摸式。微观经济由市场导向,政府通过财政货币政策对宏观经济进行干预。2、英国和北欧等福利国家模式。企业和家庭由市场维系,政府作为第三者调节社会福利和国民收入的再分配。3、法国的指导性计划模式。生产和交换等由市场组织,但政府制定中长期规划进行指导。4、德国的  相似文献   

7.
1973年欧洲第一个绿党———“人民”党在英国的考文垂诞生 ,以后在德国、法国等地相继建立了绿党 ,在西欧形成了一个绿色政治地带。绿色政党的建立和发展 ,是当代资本主义经济和社会结构向后工业社会转化 ,以及由此造成的政治观念和价值取向发生变化的结果 ;是对传统物质主义支配下的经济发展模式带来的全球生态系统遭严重破坏的反应 ;也是新的社会力量和新的政治要求与传统制度和观念发生冲突的政治产物。一、绿党政治的创新与发展绿党自七、八十年代产生以后 ,在不到短短20年的时间就在欧洲社会中深深扎下了根 ,并成为一支普遍的执政力量…  相似文献   

8.
正面对19世纪德国在经济、政治上落后于莱茵河彼岸英国和法国的实际情形,以黑格尔为典型代表的德国哲学家不甘落后,力图以思想上的强大来翻转现实,靠思辨来构想德国的未来,因此,德国的法哲学和国家哲学虽然在思想上跟上了时代的步伐,却暴露出不切实际以及再现现代国家机体本身缺陷的致命问题,后者尤其体现在实现人的解放的不彻底性上。为此,马克思认为,为了"推翻使人成为被侮辱、被奴役、被遗弃和被蔑视的东西的一切关系",必须彻底消灭旧制度的思想继续。针对各派哲学的种种缺  相似文献   

9.
西方工业国家为了就共同关心的政治。经济问题交换意见,并协调彼此之间的政策,组成了或大成小的多个“圈子”。 “三大强国”——包括美国、日本和德国(原西德)是经济规模最大的三个西方工业国家,也被称为“三头马车”,对西方经济进展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五国集团”——三大强国加上英国和法国。这五个国家的货币是组成特别提款权(SDR)的货币。 “七国集团”——五国集团加上意大利和加拿大。也就是1975年以来每年一度举行西方七国首脑会议的七国。 “十国集团”——七国集团再加上比利时、荷兰和瑞典,又称“巴黎俱乐部”,正式成立于1…  相似文献   

10.
上篇 1 19世纪末20世纪初, 世界资本主义已进入帝国主义阶段。由于资本主义经济政治发展的不平衡性,各帝国主义国家之间的力量对比不断地发生变化。1871年普法战争获胜后得以统一的德国,资本主义发展迅速。到20世纪初,德国在世界工业产量中所占比重,已超过老牌资本主义英国与法国,仅次于美国,居第二位。但此时的世界已被列强瓜分完毕,英国已抢得全球土地的四分之一,德国的海外殖民地尚不及英国的十分之  相似文献   

11.
社会主义观是一个涵盖非常广泛的范畴 ,包括社会主义政治、经济、文化等各个方面。限于本文篇幅 ,只能就以下四个方面作一些粗浅的分析和比较 :一、所处时代不同决定了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社会主义观的差别马克思、恩格斯生活在 19世纪的西欧 ,当时西欧几个主要资本主义国家 ,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已占据统治地位 ,以大机器为主体的工厂制度代替工场手工业 ,社会生产力得到了迅速发展。 1831年、1834年法国里昂工人两次起义 ,1836年至 184 8年英国宪章运动 ,184 4年德国西里西亚纺织工人起义 ,这些工人运动标志着无产阶级作为独立的政治…  相似文献   

12.
资产阶级政党制度分三种类型:两党制、多党制、一党制。在《政治常识》课本中对每种类型都举了若干个国家,学生感到难以访住。我先把这些国家编成顺口溜:‘美英加新澳,两党可代表;意大利德法多;一扎阿佛布。’然后解释一下:美国、英国、加拿大、新西兰、澳大利亚是两党制国家;意大利、德国、法国是多党制国家;一党制国家如扎伊尔,佛得角,布隆迪。学生反映说:“‘这样好记极了,花三分钟背熟,时隔一年仍记忆犹新。  相似文献   

13.
中国政治现代化的动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施雪华  孔凡义 《探索》2006,(3):56-60
中国政治现代化的动力机制与西方国家不同。政治现代化的动力,在中国源于外部西方的冲击,而在西方则源于内部的压力;政治现代化的动力主体,在中国主要是政党和国家,而在西方则主要是公民社会;中国传统社会缺乏政治现代化的动力资源,而西方则较充足。从激进主义革命模式转变到渐进主义改革模式,当代中国政治现代化的动力完成了从单一动力到复合动力的变迁。  相似文献   

14.
日本在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经济上曾经是一贫如洗,然而,在短短几十年的时间里,却奇迹般地发展成为了世界上第一流的经济发达国家,具有了与美国、德国、英国、法国等老牌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相伯仲的实力。一直到21世纪初,日本的国民生产总值都仅次于美国,雄居世界第二位,在经济、科技、文化等许多方面已达到世界最先进水平。进入21世纪以来,日本的经济总量虽然被中国赶超,屈居世界第三,但仍是世界上经济最发达的国家之一。  相似文献   

15.
迷人的荷兰     
杨树培 《共产党人》2006,(11):53-54
虽然荷兰没有中国这么长的历史,但他们保留了历史发展的脚步,历史上,古罗马、土耳其、英国、法国、西班牙、德国都曾入侵过荷兰,因此使得荷兰具有多样性和融合性。  相似文献   

16.
科技创新是社会进步、经济发展、国家现代化的根本所在。中共三代领导人十分重视科技创新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的重要作用。他们从不同的时代要求出发,充分论述了科技创新在经济和社会发展中的重要性、紧迫性,提出了一系列的观点思想。  相似文献   

17.
杜涵 《红旗文稿》2012,(23):21-23
2012年11月29日至30日,中国社会科学院世界社会主义研究中心和中联部当代世界研究中心在京联合召开第三届世界社会主义论坛:"资本主义危机与社会主义未来"国际学术研讨会。这是世界社会主义的一次隆重集会,来自中国、美国、俄罗斯、英国、法国、德国、尼泊尔、古巴、越南等四大洲九个国家的近150位参会代表共聚一堂,纵论全球经济政治格局变迁,  相似文献   

18.
正《怎么办?》是列宁于1901年秋至1902年2月创作、1902年3月在德国斯图加特出版的一部著作。在一定程度上说,它是《从何着手?》文章的升华版。列宁为何要在已有文章的基础上加以升华、意义何在?19世纪末20世纪初,世界资本主义发展到了帝国主义阶段。俄国作为一个军事封建帝国主义国家,资本主义发展虽然比英国、法国、德国等国家晚,但到了20世纪初,也处在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爆发的前夜。当时,俄国社会各种矛盾斗争激烈,特别是人  相似文献   

19.
中央与地方政府间关系直接决定着整个国内政府间关系的基本格局。在当代行政改革的共同背景下,各国在中央与地方政府间关系上的改革呈现出共同趋势下的国别特色,并进一步表现出对政治文化的路径依赖。英国和法国都是单一制国家,与联邦制国家相比,在中央与地方政府关系上具有共同性,但两国集权程度有所不同,控制模式相异。  相似文献   

20.
党的三代领导核心与我国现代化模式的演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我国现代化建设进程中,党的三代领导核心联系当时的实际,确立了不同的现代化发展道路,形成了不同的现代化模式:第一代领导核心形成了国家工业化模式;第二代领导核心形成了全面发展模式;第三代领导核心继承、丰富和发展了全面发展模式,、现代化模式的不断演进,极大地推动了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不断向前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