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看了《人民司法》今年第一期《试谈杀人与伤害的区别》(以下简称《试谈区别》)一文后,很受启发,尤其是该文作者写到怎样才能划清杀人与伤害的界限时所谈的三个观点,是很有道理的。然而,笔者对此文也有一点不同的看法。  相似文献   

2.
窃贼“似曾相识”2006年8月26日夜,天气闷热。安徽省来安县龙山乡中所村村民黄华夫妻吃过晚饭,看了一会电视便早早上床休息。也许是连日劳作辛苦,黄华很快便进入梦乡。睡梦中,黄华感觉手被人碰了一下,朦胧中他睁开眼一看,只见床边站着一个人影。  相似文献   

3.
案件定性关系到侦查方向的确定、侦查范围的划定和侦查措施的制定,是决定侦查成败的首要环节。在实际工作当中,有些凶杀案件在确定是强奸杀人还是奸情杀人这个案件性质问题上,往往因为主客观方面的原因而很难定性或定性不准,导致案件侦查举步维艰。强奸杀人与奸情杀人存在着一些共同之处,如案件现场上都反映出杀人行为,客观上均造成了受害人死亡(未遂案件除外)的危害结果,且均与男女之间非法性行为有关。然而出于侦查所需,我们更注意的是两者之间存在的区别: 杀人动机——强奸杀人的杀人动机有三种情况:1.为了满足性欲;2.为了杀人灭口;3.为了报复女性。  相似文献   

4.
近年来,青少年犯罪的上升趋势,引起了社会各方面的关注。笔者试通过对固原地区几年来发生的青少年杀人案件的分析,找出其特点、原因,以便采取对策。青少年杀人犯罪的现状及特点青少年杀人犯罪是青少年犯罪中最严重的一个方面,仅次于盗窃犯罪。从固原地区近3年来的情况看,杀人犯罪绝大多数系青少年所为,所占比例年均在80%以上。1993年,固原地区共立杀人案33起,其中青少年作案28起,占84.8%;抓获作案成员38人,其中青少年35人,占86.8%。1994年,全地区立杀人案件23起,其中青少年作案19起,占82.6%;抓获作案成员26人,其中青少年21人,占81%。1995年1-8月,全地区立杀人案件13起,其中青少年作案11起,占84.6%。从发案的起因看:一是因婚姻、家庭纠纷引发的最为突出,且往往波及无辜,死人多。在固原尤其是偏僻落后的乡村,自由恋爱仍属凤毛麟角,绝大多数男婚女嫁仍沿袭封建社会的父母之命、媒妁之言,  相似文献   

5.
[案情]:李成方,男,26岁;杨奇,男,25岁,都是青工,常与青年女工纠缠胡闹,追求低级趣味。今年4月6日晚,二人推着自行车路过车站广场,见路旁树下有一对青年正在谈恋爱。李对杨说:“走,去调一下味”(即追求低级趣味的意思)。杨说:“没意思。”杨推车继续向前走,李则走  相似文献   

6.
敬爱的编辑老师: 我是在绝望无助、极度悲痛的心情下给你们写这封信的。我把最后的一点希望寄托在你们身上,希望你们能主持正义为我惨死的父亲讨回公道! 我是北京体育大学二年级学生,家住内蒙古呼和浩特市郊区太平庄乡郜独立村。今年5月18日,我父亲在光天化日之下惨遭马氏俩兄弟杀害。(现其弟马新元被捕,其兄马石俊在逃,详看呼吁书。)对这种有预谋的故意  相似文献   

7.
涡阳县城关镇南后巷看厕所的老人吕某积攒了300多元钱,谁知他辛辛苦苦挣来的零碎钱,竟被不法之徒盯上了,老汉因此搭上了性命,歹徒李相杨也因犯抢劫  相似文献   

8.
蒋家平 《政府法制》2014,(15):48-48
杀了刘休仁后,刘或知道该给朝中大臣有个交代,便下诏谎称:“休仁规结禁兵,谋为乱逆,朕未忍明法,申诏诘厉.休仁溧恩惧罪,遽自引决.”意思是说,这小子要谋逆,被我看出来了,严词斥责了他,结果他害怕了,就自杀了.这理由编得似乎有些小儿科,无法取信于民.所以,刘或紧接着又给朝中大臣和地方大员补发一诏,休仁与休佑“深相亲结”,休佑不是打猎时摔死了吗?那是朕为民除害,休仁却从此庸人自扰.每次召他入朝,他都要和母亲诀别;平时一起出去打猎,遇到阴雨天不去了,他就和左右说:“我又多活了一天.”因为执掌兵权,他还和宿卫将帅打得火热.我前阵子龙体欠安,休仁进进出出都和这些将领们和颜悦色、厚相抚劳.这小子到底想干什么,实在难以揣测.所以“反覆思惟,不得不有近日处分”.怕大伙儿想不通,所以跟你们念叨念叨.  相似文献   

9.
杀人游戏     
三年前的一个夜晚,我们12个旅游爱好者聚在一座黑黢黢的山上玩杀人游戏。有一人充当法官,给每人发一张牌。其中有一张牌是“大王”,拿到“大王”的人是“杀手”,只有法官和杀手知道这个秘密。发好牌后,法官下令:“夜幕降临,大家睡觉。”大家就低头闭目。这时法官继续说:“杀手睁眼,杀手杀人。”杀手就指一人,等大家睁眼的时候,该人就被“杀”死了。然后大家就推举凶手,谁的选票最多谁就被处死,直到找到真正的凶手为止。如果到最后还是没有找到真正的凶手,凶手就会成为这些冤魂的领袖,可以叫他们表演节目。那天晚上,我倒时时被他们指认为凶手…  相似文献   

10.
和尚杀人     
何进 《江淮法治》2015,(2):40-41
北宋时期,开封人向敏中进士及第,后来一步步高升直至担任朝廷的宰相。向敏中早期在西京地区担任判官时,亲自处理了一件奇案,使得他一时名闻天下,被人称赞为"神"。这件奇案发生在深秋季节,有个和尚在某天晚上赶路经过一个小村庄时,由于天色已晚,人也疲乏,和尚就找到一户农家想借宿。农户的主人可能是考虑  相似文献   

11.
杀人输出     
杀人输出(推理小说)韩大熙(韩国)著黄凤锡译(作者简介:韩大熙为韩国第四届推理文学新人奖获奖作家。著有长篇推理小说《华丽的情事》,短篇推理小说集《杀人输出》等;还写了许多电影及戏剧剧本。本刊发表的这篇小说在我国是首次译出。)我的行为属于“完全犯罪”。...  相似文献   

12.
近年来,黑龙江省的杀人犯罪出现了许多新的特点。犯罪成因从原来的报复杀人、矛盾激化,逐步向侵财、流氓火并、权利相争方面发展。作案手段,也由原来的原始简单手法发展为隐蔽、复杂。归纳起来有以下五个新的特点:雇佣杀人犯罪又有抬头雇佣杀手杀人的案件,全省从1992年到现在已发生了19起,逐年递增。犯罪成因多为奸情、报复和权利相争。侵害的对象身份不定,既有国家干部,也有个体业主和无业人员。从犯罪类型上看:单位领导人之间为争夺权势而雇佣杀人。虽然只发生两起,但却反映出一种新的犯罪苗头。如1994年2月2日,大庆市萨尔图区电业所副所长李维良,为了与所长贾学文争夺权势,花10000元人民币通过求他在电业所找活干的大庆输油处停薪留职人员李波雇佣采油一厂工人党大力,在贾所长上班途中将其用刀刺死。因奸情雇佣杀人。此类案件共发生10起,占19起雇佣杀人案件的52.6%。如1993年12月14日,哈尔滨市省纺织站财务科科长孟祥茹,为了报复其丈夫整天在外吃喝跳  相似文献   

13.
杀人无痕     
何进 《江淮法治》2010,(10):35-35
电视连续剧《神探狄仁杰》自播出后,红遍大江南北,以致近期又推出了续作。这部连续剧的走红,固然主要是因为拍摄得好,但千百年来老百姓对一代名相的爱戴和尊敬,恐怕也是这部电视剧走红的一个重要原因。  相似文献   

14.
被告人刘××于1983年7月经人介绍,与本乡女青年望××恋爱。恋爱期间,望感到刘××性格内向、不守信用,便于1984年5月初给刘写信,表示断绝恋爱关系。刘接信后多次要求与望和好,望不答应。5月13日上午,刘再次去找望,当刘走到一处叫“棺材石”的地方时,正好碰见望手提一瓶机油走来,刘即转身随望往回走,并再次向望提出去办理结婚登记手续的要求。望仍以两人性格不合,表示要退还刘所赠的订  相似文献   

15.
我认为,杜兴业的行为既不是故意伤害致死,也不是过失杀人,而是间接故意杀人。一、根据法律规定,构成伤害致死罪,行为人的行为必须具备两点:一是以伤害他人健康为目的;二是从使用的犯罪手段看,只能达到伤害的目的(不可能致人死亡)。在这种主、客观状态下实施的伤害行为,如果发生被害人死亡的结果,那么“被害人死亡”这一点对行为人来说是过失的,应  相似文献   

16.
《法学》1983,(5)
本刊1982年第10期发表朱娱斋同志写的《谈既杀人又抢劫的案件如何定罪问题》以后,接到一些读者来稿时该文的观点表示不同见解,他们是西安市新城区人民检察院张培明,湖北省人民检察院李石柱,福建省高级人民法院王晓声,山东省人民检察院济宁分院彭守胜、张鲁光,西南政法学院吴大华,辽宁大学法律系姜代境,河南省政法干校田宽申,浙江法律学校陆为众,新疆阿克苏地区农一师徐玉清,英吉沙县人民检察院周迅智。现将他们的意见摘要综合如下:  相似文献   

17.
景景 《中国检察官》2013,(10):10-12
故意杀人罪是指,故意地非法剥夺他人生命的行为;故意伤害罪是指故意地非法损害他人身体健康的行为。从概念上讲,这两个罪名是很好区分的,但司法实践中的情况错综复杂,尤其是在故意伤害致使被害人死亡的情况下,比较难以区分。从客观上分  相似文献   

18.
引子这是新旧一天更替的时分。一个女人的呐喊声划过寂静的夜空,回荡在空旷的原野——“我家犯了人命案了!张远兵被我宰了!”那呐喊声好像是从熊熊烈火中奔出来的,沙哑、激动、愤懑。一刻钟后,女人停止了喊叫,拖着慵懒的脚步朝自己的房屋走去。  相似文献   

19.
小马 《检察风云》2006,(1):62-64
就像佛学因果说中的“一报还一报”那样:人类炸食了那么多马蜂的孩子,而今天马蜂又反过来毒杀人类的孩子!这应该是科学警示而不仅仅是偶然巧合!只是,三个死去的孩子太无辜、太可怜了。但愿,这几个孩子的生命能唤醒麻木的人们!  相似文献   

20.
2001年4月17日8时14分,刚刚上班的南京市民徐晓君的手机突然响起来,他一看是妻子从家里打来的。然而未及接听。电话就被挂断。当徐晓君再往家拨电话时,听筒里传来的却是长时间忙音。一种不祥预感闪过徐晓君脑海。10分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