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经济民主是由“经济”与“民主”两个词耦合而成,两者词源意义上的契合为我们准确地把握经济民主的内涵提供了一个非常有益的视角.民主最本源的词义就是人民主权、人民当家作主,不仅具有政治的内涵,也有经济的意蕴.经济民主的“经济”要义在于人之正当需要的合理满足,凸显出人的本性以及人与人之间的社会利益关系.经济与民主的契合是本源意义上“经济”的伦理逻辑. “经济民主”概念是政治与经济互动的产物,其本质含义是人民大众在经济上当家作主,享有经济主体地位与主体权益.经济民主所内蕴的价值目标“人民主权”无法依赖市场经济“自发秩序”得以实现,其实现离不开国家公平治理.  相似文献   

2.
十月中旬,在东西方关系仍然非常紧张的情况下,一些东欧国家和西欧国家之间的来往却明显增多,并且出现了一系列高级“对话”。这引起人们广泛注意。此间观察家认为,欧洲大陆事态的这一积极发展,其意义远远超出了双边关系的范围。  相似文献   

3.
莫斯科专电俄罗斯、哈萨克斯坦、乌兹别克斯坦、亚美尼亚、白俄罗斯和塔吉克斯坦于9月7日在莫斯科签署了“关于建立新型卢布区实际措施的协定”。这一协定的签订是独联体国家走向经济合作途中迈出的重要一步,也是上述国家为建立“经济联盟”而作出的新努力。该协定规定,上述6国将在本国用俄罗斯1993年之后发行的新卢布作为合法的支付手段,从而建立起“共同的货币体系”和“新型卢布区”。协定还指出,建立新型卢布区的必要条件是协调各签约国的经济政策,统一各国的海关、税收、预算、银行和货币等法律方面的基本原则,实行一致的贷款利率,保证各国商品、投资和劳力的自由流通。为确保各国现行货币与卢布的稳定关系以免出现混乱,协定同时规定,作为建立新型卢布区的第一步,必须保证各国现行货币的正常流通和稳定,保持各国现行货币对新卢布的稳定兑换率,“以利于各国的正常交流,加深经济的一体化”。文件还说,在前苏联和俄罗斯国家银行1961—  相似文献   

4.
建立适合我国国情的金融体系,是金融体制改革的重大课题.过去,我们对于社会主义经济中的货币、信用关系,没有深刻地理解;对银行的作用也缺乏应有的认识.实际上,只有把银行当作“第二财政”,国民经济的“会计出纳”.这是一种误解.应该充分认识它在加强金融宏观调节和控制、保证国民经济协调、稳定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邓小平同志着重强调指出:“要把银行办成真正的银行”,“银行要作发展经济、革新技术的杠杆”.随着当前经济体制改革发展的需要,金融体制改革的这个课题,也就理所当然地提到了新的进程上来.  相似文献   

5.
马克思的货币观,探索了货币在资本主义经济关系中的角色特性与运动规律,是遵循了真理尺度的科学的货币观。此外,马克思的货币观通过对资本主义条件下货币物役性的剖析,从人的主体价值角度,为追求人类解放的无产阶级革命道路提供了重要的理论指引。  相似文献   

6.
唐旭 《瞭望》1997,(16)
今年,中国人民银行宣布继续执行“适度从紧”的货币政策。从中国的实际社会经济状况来讲,这样的宏观政策不仅是必要的,而且也不应是权宜之计。 除了84、85年的“紧中有松” 和“稳中求活”以外,我国 货币政策中再没出现过 “松”这个词了 我国货币政策的最主要的目标,是“稳定货币”。稳定货币有两种方法:一是在经济处于低水平循环的时期,以相对快的货币供给增长  相似文献   

7.
20世纪提供了许多证据,表明我们生活在人类发展的革命转折时代,生活在“必然王国”正在衰亡,“自由王国”逐渐诞生的社会。这里,人类的史前时期正在结束,新的历史正在开始。这个史前时期首先是经济必然王国,其经济规律的作用是“盲目的”,不受社会控制的,这时人服从于异化体系:原始共性吞没了个性、人的个性服从传统、社会关系中商品拜物主义和对于物的依附性占统治地位、劳动及其产品脱离人而异化,社会和人本身全部沉没在异化的社会“太空”。但在所有这些现象后面隐藏着一个伟大的二律背反,那就是“人是历史的奴隶,人是历史的创造者”。我们曾试图向“经济人”以及产生这种人的商品货币关系发起攻击,但实际上是用官僚统治取代金钱统治,是用行政权力、官僚设制、公文和法则取代物对人的统治。为摧毁这两种异化形式,向“自由王国”迈出  相似文献   

8.
多年来,欧洲人做着两个“梦”: 一个是“经济联合梦”、另一 个是“政治联合梦”。经济联合的基础是货币,欧洲人通过欧元终于圆了“经济联合梦”;政治联合的核心是防务,欧洲人试图通过建立独立防务来圆“政治联合梦”。尽管实现这个梦要走的路还很长,但是,欧洲人毕竟已经迈出了坚实的一步。 今年3月1日和7日对欧盟来说是两个非同寻常的日子,3月1日,欧洲联盟政治安全委员会在布鲁塞尔举行首次会议,3月7日欧盟临时军事委员会在布鲁塞尔举行首次会议。欧盟外交和安全政策高级代表索拉纳在一项声明中指出,这是“欧盟发展进程…  相似文献   

9.
在今后相当长时间之内,美国经济实力仍占有绝对优势。美国经济实力的强大不仅表现在美国GDP和对外贸易总额在世界雄据高位、美元在世界货币和资本市场上的主导地位等“硬实力”上,更表现在美国市场经济和高技术经济对世界经济的控制力、扩张力、模式力和影响力上。美国在推行其全球战略的过程中,经济攻略是非常重要的一环。  相似文献   

10.
马克思在分析资本主义商品生产和交换的基础上,指出商品生产和货币经济引起的生产无政府状态及经济危机,是资本主义生产资料私人占有和生产社会化的矛盾,这个矛盾必然要导致资本主义为新的社会制度所代替.马克思对未来社会的设想,是实行没有商品和货币关系的计划生产,他指出:“劳动时间的社会有  相似文献   

11.
从首次出现“存差”现象说开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建 《瞭望》1995,(24)
从首次出现“存差”现象说开去王建编者按:该文提出了宏观经济一个非常重要的问题。以往,我国依靠金融的信贷规模调控宏观经济,打开或关上信贷的“笼头”就能调控经济的“流量”。但是从去年以来,我国金融体系首次出现存款大于贷款的现象,贷款规模在整个货币当中所占...  相似文献   

12.
拜金主义是商品经济的必然产物吗?刘德明,霍济巧眼下,拜金主义何以如此猖獗?一种观点认为,在发展市场经济条件下,拜金主义是商品货币关系的“异化造成的”,认为商品经济关系是人们为进行生产活动而结成的社会经济关系,这种社会关系一旦形成,就反过来表现为一种不...  相似文献   

13.
从未来国际货币体系改革的方向看,必须脱离单一主权货币作为世界货币的格局,世界货币发行需要有实体经济的支撑,需要有自己的“锚”。  相似文献   

14.
金融是商品经济社会中的一个有机组成部分.银行是商品货币经济发达的产物.在当今世界上,凡是存在着商品货币经济的社会,都一刻也离不开银行的运营.在社会再生产的生产、分配、交换、消费过程中,银行工作处于流通、分配环节.经济决定金融,金融反作用于经济.彼此之间是一种决定与被决定、作用和反作用的关系. 建国以来,我们国家的金融体制经历了三次重大的变革.第一次变革是在建国初期.当时,我们党是带着货币和银行进行的,在设立了解放区银行并发行货币的基础上,接收官僚资本主义银行,改造私营钱庄,建设国家银行机构,组织了农村信用合作社和其它金融组织,建立了我国  相似文献   

15.
追求国家利益最大化是人格化的国家的“理性”行为.现行国际货币体系中的美元霸权地位则意味着美国在追求国家经济利益最大化的过程中的经济行为面临软预算约束,这种软预算约束条件下的美国经济行为对他国和世界经济来讲是“非理性”的,而这也恰是造成全球经济失衡、流动性泛滥和美国低利率、低储蓄、高消费增长模式不能为继,进而金融危机爆发的重要原因.  相似文献   

16.
编辑絮语     
中国人向来讲究人情“关系”,这种传统已经绵延了几千年。随着文明的不断进步,到了现代社会,“关系”的作用非但没有削弱,人们反而越来越离不开“关系”了。从生到死.人的一生都在与“关系”打交道。婴儿出生,如果不给医生送点红包.受罪的有可能是母亲和孩子。人死了,送到火化厂.也要给司炉工送点好处.不然怎么烧法还说不定呢,而中国人对这个是非常忌  相似文献   

17.
(一) 经济体制改革的理论依据,归结到一点就是:社会主义经济不是经典作家设想过的产品经济,而是商品经济。然而,商品经济的发展均表现为货币经济和信用经济。货币经济和信用经济“决不是和自然经济对立的两种不同的独立的交易形式”(马克思《资本论》第2卷,第133页),而只是与社会化商品经济发展的一定阶段相适应的交易形式。如果说商品经济的核心是市场问题,那么由商品经济的进一步发展而来的货币经济  相似文献   

18.
近几年来,各种高消费风起云涌:分配住房要少则上万、多则几万元的集资,小孩入学要成百上干的“赞助”,子女工作没得三千五千无法进工厂大门,儿子办喜事没得“万字号”难得直到成双,请人办事有理无礼事难成。即使是亲戚朋友间的正常来往,也要钞票铺路……面对这样的高额支出,大部分机关干部感到手头吃紧,于是,他们就利用属于自己的时间,八仙过海,各显神通,挣钱补缺,壮大经济实力。途径之一:利用关系优势作经纪人。前几年,上面明文规定,机关干部不准参与经商。近年来,虽然没有认定机关干部可以参与经商,但有些地方却有“可…  相似文献   

19.
自由幻象     
史苗苗 《学理论》2014,(3):55-56
在货币哲学视域中,货币是独立于现实世界的一种魔力,可左右人的生存与自由。自由是人的内在本质与发展诉求,追求自由是人生命本质的永恒奋斗目标。自由与必然是对立与统一的,并且自由是对必然的超越。在货币经济时代,人类追求的永恒的价值目标变成了对货币的追逐,人的尺度的评价标准被货币尺度所取代,自由异化了。  相似文献   

20.
波(?)专电 美元同欧溯各国货币的汇价近来扶摇直上,已成为欧洲人,当然也包括德国人的热门话题。波恩的报纸经常用“狂热的汇价波动”来形容美元行情的变化。 两个国家货币之间汇价的变动,是以两种货币的购买力为基础的。西德的通货膨胀率属西方国家的最低之列,马克的购买力一直稳定,但是马克同美元的比价,近两年中下跌了八十四芬尼。在普通德国人看来,这是不可思议的。一位房地产经纪人忿忿不平地说:“一美元最多值二点五马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