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东亚地区的复杂现实催生了相互促进、相互补充的多种合作机制,而由东盟主导的东亚合作方式照顾了各方的舒适度,使得区域合作进程得以维持,但在地区国家政治互信不足、大国竞争有所加剧、东盟的中心地位疲弱的背景下,需要新的合作理念和思路来引领地区国家走出合作迷思。以"东亚经济共同体"为长远目标的东亚经济一体化仍是各国的共同利益所在。当前,首先需要克服固有思维模式对"东亚经济共同体"认识的桎梏,继而在开放地区主义新理念的指引下,积极探索、稳步推进适合地区新形势的理性路径,最终实现真正的地区和平、稳定与繁荣。  相似文献   

2.
21世纪以来, 全球化以其强大的震撼力冲击了现有的国际关系体系。国际经济失衡 现象加剧;国际金融危机迅速蔓延;国际货币体系面临挑战;国际能源、原材料价格剧烈波动;全球 生态环境恶化。所谓的全球治理, 在金融危机面前脆弱不堪。国际金融危机的全面爆发, 预示着全 球化风险在日益加大。世界经济形势的变化, 暴露了中国以出口拉动的经济增长模式的局限性;金 融安全问题突出;能源、资源的外部依赖性明显;气候变暖导致自然灾害频繁发生。中国必须对全 球化的风险有充分的认识以应对全球性挑战, 做出正确的战略选择, 保持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3.
《东南亚》1991,(2)
90年代的第一年,泰国在经济上继续致力于巩固和发展80年代最后三年的经济成果。在政治上,差猜政府经历了多次改组和来自军方的挑战,勉强保持了政府的稳定。过去一年的变化,使泰国经济转型显见端倪,政治前景扑朔迷离,值得总结与关注。  相似文献   

4.
1994~2002年是巴西经济转型的关键期。巴西政府通过以雷亚尔计划为中心的一系列改革,抑制了恶性通货膨胀,实现了由内向发展模式向外向发展模式的转变,由国家主导型经济体制向市场经济体制的转变。文章从投资与经济增长外贸形势的变化工业部门的结构调整社会改革与民生改善等几个方面,对巴西经济转型的成就与局限进行了分析,认为巴西面临的主要问题是适合自身特点的新的经济增长方式尚未建立起来。  相似文献   

5.
东南亚盛产石油的蕞尔小国文莱,迄今尚能通过为国民提供诸如教育、医疗保健、住房等商品和服务来挡住要求有一个更加民主的政体的压力。鉴于它的石油和天然气储备预计将在20—30年内耗尽,文莱正在为本国经济的多元化和发展而努力。各地的经验证明,实现这些目标的必要条件之一,是拥有一支这个国家一直很缺乏的较为熟练的劳动力队伍。然而,可以想  相似文献   

6.
当前,全球格局变动,地区形势变化,世界大国战略调整,中国向西开放被赋予更多内容和意义。巴基斯坦是中国向西开放的重要支点,中国则被巴基斯坦视为实现亚洲之虎梦的重要外部因素。在此形势下,多种因素促成中巴经济走廊建设成为国家战略,被提上双边议程。该项目工程浩大,既有机遇、也有挑战,意义非凡,将成为中巴打造命运共同体关键一招,值得深度研究、加快推进。  相似文献   

7.
中巴经济走廊建设:进展与挑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巴经济走廊是中巴两国发展计划对接的结果,是一个旨在实现双赢、多赢的国际合作项目。自2015年4月习近平主席访问巴基斯坦以来,中巴两国政府加大了推进中巴经济走廊建设的力度,走廊建设获得明显进展。但中巴经济走廊建设仍面临一些挑战:巴国内政治掣肘致使项目执行效率较低;民众期待过高;精英阶层对华态度分化;沿线安全问题严重;外部势力干扰等。为推进中巴经济走廊建设顺利进行,中国应加强与巴国内各政治力量的合作,提高项目建设效率和双方管理能力,加大媒体交流,促进民心相通,加强安全保护,扩大国际合作,有针对性地消除或减少有可能阻碍中巴经济走廊建设的不利因素。  相似文献   

8.
全球经济治理正面临新旧动能转换以及规则竞争加剧等复杂而严峻的局面,需要凝聚新共识并激发新的合作动力。以G20杭州峰会为标志,中国已经确立了参与并引领全球治理的新方向,正强化内外统筹、机制建设和智力支撑。未来中国要进一步结合自身发展转型的优先领域和节奏步骤,以G20和地区机制建设同步推进为抓手,促进全球经济治理体系更加包容、有效。  相似文献   

9.
从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至今,中国的拉美研究经历了从无到有,从停滞到恢复,及至当前的井喷式发展。为全面深刻把握当前中国拉美研究的发展现状和未来趋势,本文基于首次中国拉美研究机构发展状况调查和《拉丁美洲研究》期刊40年论文数据库,从机构发展视角分析70年来中国拉美研究的发展特点及其面临的升级,藉以反思中国当前的拉美研究、推动中国拉美研究的重建。研究发现,尽管过去几十年来中国的拉美研究在软硬件基础设施建设方面已取得长足发展,然而过度的政策导向抑制了学术性研究的活力,反过来又限制了政策性研究的效力,以致拉美知识的生产始终无法完全满足中国社会的需求。这种差距反映出拉美知识的生产一方面存在数量上的不足和质量上的参差不齐,另一方面又因重复生产而出现相对过剩,由此迫使中国的拉美研究在研究视野、研究方法和研究内容诸方面不得不面临转型挑战。在新的历史时期,中国的拉美研究机构和学者亟待转变观念,以更广阔的全球视野、更科学的研究方法、更多元的研究对象,大力加强基础研究,既为厚积学术素养之谋,又为薄发政策研究之用。  相似文献   

10.
王鹏 《亚非纵横》2002,(1):30-32
沙特阿拉伯,凭借着巨大的石油产量,在国际石油市场上呼风唤雨,并借着巨额的石油美元,在伊斯兰世界和海湾地区叱咤风云。伊拉克宣布停止向国际市场供应原油,沙特紧随其后宣布将增产以填补国际石油市场因此而缺少的石油份额,从中不难看出沙特在国际石油市场的地位和王者之气。  相似文献   

11.
12.
13.
机遇与挑战:东北亚国际经济环境剖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这次始于东南亚和东北亚的金融风暴 ,是人们始料不及的 ,但这并不意味着“东亚模式”的终结 ,而是要经过这次金融风暴的洗礼 ,使各国政府更加清醒 ,通过社会经济改革 ,使“东亚模式”更加成熟、更加完善。从目前和今后一个时期看 ,整个世界的国际政治经济环境在改善 ,有利于东北亚经济的发展。而从长期国际经济环境和走势看 ,世界经济出现的信息化、全球化的两大趋势 ,也为各国经济的发展带来了机遇并提出了挑战。因此对东北亚面向 2 1世纪的投资环境和经济发展 ,既要看到存在的问题 ,正视困难 ;又要抱有希望 ,充满信心抓住机遇、迎接挑战。  相似文献   

14.
经济全球化是指资本、信息、技术、劳动力和资源在全球范围内进行流动、配置、重组的过程 ,是生产、投资、金融贸易使世界各国经济相互配合、相互依赖、相互竞争和制约的趋势 ,它是世界经济发展规律的体现 ,是国际分工不断横向发展的结果。全球化体现了人类历史的发展过程 ,是一种有着多层次内容的复杂社会经济现象 ,它在不同历史时期有着不同的本质特征。在1492年哥伦布远航美洲 ,东西方会合 ,形成世界概念后 ,全球化进程启动了。在随后的500多年间 ,全球化把日益广泛的国家和地区卷进这个历史过程中来 ,形成你中有我 ,我中有你的统…  相似文献   

15.
中东欧和俄罗斯的经济转型已经走过10年历程.本文以中东欧和俄罗斯10年经济转型为研究对象,首先运用比较研究的方法,依据统计资料对中东欧和俄罗斯各自的经济转型绩效进行了概括性评价.指出,虽然中东欧和俄罗斯的经济市场化在制度体制的转型方面取得了一定成就,但考虑到制度转型的不良经济绩效,经济转型的综合绩效是不能令人满意的.其中中东欧与俄罗斯这个经济转型群体在绩效方面又表现出差异性,并在此基础上对比分析了中东欧与俄罗斯之间经济转型绩效差异的主客观原因,对这些国家的经济转型经验教训进行了概括性总结.  相似文献   

16.
经济全球化是指资本、信息、技术、劳动力和资源在全球范围内进行流动、配置、重组的过程,是生产、投资、金融贸易使世界各国经济相互配合、相互依赖、相互竞争和制约的趋势,它是世界经济发展规律的体现,是国际分工不断横向发展的结果.……  相似文献   

17.
迅速提高的人工成本已开始彻底改变了香港、南朝鲜、新加坡和台湾这几个亚洲新兴工业化经济的比较利益。在它们历来低工资与劳动密集型的制造业领域中的生产者,已感到越来越难以同东南亚和中国那些成本更低的生产者竞争了。这些新兴工业化经济不得不重新调整其产业结构,即转向较高增值型与技能较密集型制造业和企业服务业。这个在八十年代末期达到了高潮的调整过程,至今仍方兴未艾。劳力增长率的下降和劳力的迅速老化,表明工资压力仍将继续存在,结构调整努力也仍须继续进行。这些努力将在中期内  相似文献   

18.
正缅甸自2011年开始推进新一轮民主转型,迄今已三年有余,其速度之快,范围之广,引发世界瞩目,并得到了国际社会尤其是西方国家的认可与支持。但缅甸转型在高歌猛进的同时,面临民主体制不顺、权力多元,社会整体缺乏民主素养与实践,经济落后导致民主转型缺乏庞大的中产阶级作为民主参与主体,民族冲突与宗教冲突不断等诸多挑战。民主既不能在缅甸一蹴而就地完美建立和运行,也不能即刻解决缅甸所有难题。2015年底的大  相似文献   

19.
邹志强 《和平与发展》2012,(1):62-66,70
沙特阿拉伯于20世纪30年代发现石油,自70年代以来,随着石油价格的暴涨和世界石油需求量的猛增,使沙特迅速富有,一跃成为G20成员国,在全球经济治理中占有重要一席。由于沙特经济发展对国际市场和世界经济发展具有极强的依赖性,因此,在未来的全球经济治理中,沙特还会发挥更大的作用和影响力。  相似文献   

20.
2015年萨勒曼执政以来,沙特进入了规模宏大、变革急遽的国家转型时期,突出表现为"2030愿景"框架下经济多元化、政治集权化、社会世俗化、宗教温和化等全方位、多领域的转型。在此背景下,沙特外交也进入了转型期,突出表现为在全球层面推行平衡外交,在地区层面推行激进外交。整体看来,沙特国家转型的目标和方向顺应了时代发展的潮流和趋势,促进了沙特社会从传统到现代、从落后到进步、从单一到多元、从封闭到开放的转变。但是,沙特的国家转型也蕴藏着巨大的风险:君主制和政教合一体制下形成的制度惰性,王室内部剧烈的权力斗争,转型时期政教关系的巨大张力,激进外交导致的周边环境严重恶化,都使沙特的国家转型充满了不确定性。其根本原因在于沙特国家转型的内在矛盾,即目标宏大与能力不足的矛盾,政治、外交转型与经济、社会转型的不匹配乃至脱节,尤其是政治集权化和外交激进化,无法满足经济与社会发展多元化、世俗化、温和化的需要,甚至有可能导致沙特陷入内外交困的局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