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从中原文化和西方外来文化对桂林本土文化的影响两大方面,对桂林多元文化交融的情况进行粗略的梳理。中原文化渗透晕染,桂林文化植入"中原化"文化基因;开放包容、多元文化兼容并蓄形成桂林独特的文化气质。  相似文献   

2.
桂林要在2020年实现基本建成国际旅游胜地的宏伟目标,城市形象建设至关重要。桂林具有独特的天然景观和丰富的历史文化,但在整个城市形象的建设方面尚存在诸多不足,如对城市形象建设重视不够、参与力量不足、建筑风貌缺乏地方特色、城市形象推介手段单一、市民素质不高等。要加强桂林城市形象建设就必须建立健全其管理机构,加大经费投入,保护开发好文化资源,加大环境整治力度,多渠道加大传播手段,以此来加快城市形象建设,实现桂林"两个建成"目标。  相似文献   

3.
古代桂林廉政文化的养成受到桂林独特的自然地理环境和桂林士人的人文心理因素的双重影响,并因此呈现出丰富的内涵,可以概括为崇尚为官清廉敢言、追求道为士范和注重社会功用、树立良好家风教化两个层面。桂林廉政文化受到中原文化的影响同时也给中原文化带来新的风气,是中华廉政文化生态圈的重要组成部分。  相似文献   

4.
党员干部的共产主义理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信念是否坚定,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兴衰成败有极大的影响。桂林红色文化是构筑桂林精神家园的重要载体,是引导党员坚定理想信念的宝贵资源。挖掘桂林独特的红色文化资源对加强党员干部的理想信念教育、引导党员牢固树立正确的理想信念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5.
《桂林国际旅游胜地建设发展规划纲要》是桂林市贯彻党的十八大精神,建设"美丽桂林"的基本路径与行动指南。本文追溯历史、求证现实,论述"国际旅游胜地"与区域性文化旅游中心城市的地位与定位之间规律性必然联系,以"双子星"区域文化发展模式提升桂林的城市地位,复兴以桂林学术文化为核心价值的桂学,使桂林成为名副其实的中国旅游文化的领航者与区域性文化中心以及国际交流的平台。  相似文献   

6.
桂林的远古先民为孕育桂林建筑文化提供了丰富的人文背景,灵渠的开凿使桂林传统建筑文化实现了质的飞跃。唐宋时期桂林城建文化发展进入鼎盛时期,桂林城市呈现山环水抱、自然天成的格局。桂林山水要保持独特魅力,必须在前些年实施两江四湖工程,显山露水、绿化美化和改造城市的基础上,进一步重视传统建筑文化精华的传承与创新,找准定位,突出标志,自主创新,以和谐的建筑神韵彰显桂林人文历史。  相似文献   

7.
抗战时期,桂林出现大量文化团体,这与桂林独特的地理环境、社会环境、政策环境等密切相关。国民党当局对桂林文化界有扶持、鼓励的一面,也有限制、打击的一面,为文化界开展活动制造了障碍。桂系当局对“文化城”的社团大体上持鼓励、支持态度,但在有些情况下也会加以限制、打击。中国共产党为桂林“文化城”的社团提供了良好的活动空间和坚强可靠的领导。中国共产党对桂林抗战文化运动的领导,主要表现在政治思想引导、方针政策贯彻和组织机构建立等方面。另外,桂林文化团体的物质条件极为匮乏,安全环境十分恶劣。  相似文献   

8.
各国旅游业都在竞相提升文化品位,力争以民族或地方特有的品格吸引世人的关注.面对这一趋势,桂林旅游自当顺应潮流,自觉反思,寻找山水风光同历史文化的结合点,从旅游文化上实现新的突破,以独特个性铸造"甲天下"的不凡品格.  相似文献   

9.
桂林确立"文化立市"战略是正确决策,把文化产业作为战略性支柱产业来发展是实现这个战略的必然选择,它既能使桂林丰富的文化资源优势得以展现,更是桂林突破经济围城困局的破解良策。只要坚定方向,科学规划,立足自身优势,扶持好文化旅游等重点产业的发展,突破发展中的障碍,巧借外力实现区域合作,桂林一定会走向繁荣。  相似文献   

10.
以"西南会府"桂林为中心的广西古官道体系,连通着岭南走廊与苗疆走廊,是中央王朝管控西南边疆的重要通道,同时也是地缘政治的产物,作为国际通道维系着"西洋"诸国与中国的"朝贡关系"。桂林省城古官道体系呈现出丰富多彩的文化景象,其内涵可以为桂林文化研究提供一个新视角,其厚重的历史脚印可为桂林的旅游开发与经济发展战略提供新的思路。  相似文献   

11.
<正>桂林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前身是创建于1938年的广西省立桂林师范学校,迄今已有近80年的办学历史,具有光荣的革命传统,被誉为"桂北革命的摇篮"。桂林师范学校以独特的办学方式和办学成就成为当时全国对中国革命贡献较大的四所著名师范院校之一。学校坐落在"山水甲天下"的国际旅游名城——桂林市"两江四湖"景区,目前正在建设占地890亩的新校区。桂林师范高等专科学校是教育部高职高专院校人才培养工作水平评估优秀学校、全国学校艺术教育先进单位、全国普通话培训测试先进单位,是一所集文化教育、艺术设计传媒、生化与药品、电子信息、财  相似文献   

12.
灵渠·桂柳运河折射出历史、社会、自然、美学、宗教、哲学等文化,灵渠·桂柳运河的研究、保护及开发,关乎桂林国际旅游胜地生态文化旅游的融合发展。桂林自古以来就是"海上丝绸之路"的重要节点城市。开发利用灵渠·桂柳运河文化,主动融入和服务于"一带一路"建设,可裂变生态文化旅游融合发展效应。  相似文献   

13.
中国的龙舟按地域和风格大致可分为两大类型:注重船上的彩饰和娱乐性的“沿海型”和注重船身的轻捷与强烈的竞速性的“江淮型”。桂林民俗龙舟则是两种风格交流的产物,且在历代多元文化的不断叠加下形成了自己独特的文化特色。文章根据多年来跟踪观察调研的资料,对桂林民俗龙舟活动的主要文化特色进行了梳理归纳。  相似文献   

14.
党的十八大报告旗帜鲜明地提出了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发展战略。统一战线在社会主义文化建设中有着独特优势和作用。桂林应该充分发挥统战文化资源优势,为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作出应有贡献。  相似文献   

15.
旅游文化是解决旅游产业与文化产业最佳结合和科学发展的关键点,也是旅游与文化结合的最佳切入点。加强桂林旅游文化建设研究,对推进桂林旅游文化建设,提升桂林旅游产业和文化产业核心竞争力,促进桂林旅游科学发展,具有战略性意义。桂林旅游文化建设必须“自觉”解决旅游本质、旅游与文化的关系等基本认识问题,高度重视桂林旅游文化的核心思想,严格遵循“尊重自然生态,尊重历史文脉;重视现代科技,重视环境美学;面向普通百姓,面向未来发展”的城市建设和产业发展理念。  相似文献   

16.
桂林是国务院第一批命名的24个历史文化名城之一。在广西壮族自治区党委、政府作出建设文化广西和建设文化先进省(区)的重大战略决策之后,如何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把桂林建设成为现代文化名城、打造文化广西亮丽名片,是摆在我们面前的重大课题。一两千多年来,桂林丰厚的历史文化在桂山漓水的滋润中生生不息、熠熠生辉、历久弥新。前辈们为桂林创造了光彩夺目的灿烂历史文化。如以甑皮岩、宝积山遗址为代表的史前文化,以秦代灵渠为代表的水利文化,以宋代靖江王府、王陵为代表的藩王文化,以桂海碑林为代表的石刻文化,以八路军桂林办事处旧址…  相似文献   

17.
抗战时期,桂林文化城名重一时,广东与桂林文化城的渊源很深,影响了桂林文化城的形成、发展,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一、桂林文化城赖以形成的政治环境与广东有不解之缘,突出表现在广东党组织所领导的文化大营救将众多文化人抢救到桂林;二、战时,许多文化人、文化团体在粤桂之间颠沛流离,从上海到广州,从广州到桂林,从桂林到香港,又从香港经广东折返桂林,坚持文化抗战;三、广东的文化人、文化团体在桂林活动,为桂林文化城的创建增添了光彩。  相似文献   

18.
通过介绍桂林龙船歌的历史及现状,探寻其特有的文化功能、价值和现实意义,为充分利用这一桂林民俗音乐文化资源,全面提升桂林的旅游品质和文化建设服务。  相似文献   

19.
低碳城市建设对于推进桂林生态文明,打造国际旅游胜地具有重要意义。桂林需探索一条以低碳产业为主导的经济发展模式、市民崇尚低碳化生活方式、政府以建设低碳社会为目标、具有自身特色的低碳城市建设道路,推动经济、社会、文化、生态的可持续发展,从而实现桂林建设"全国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区"的目标。  相似文献   

20.
桂林历史文化可分为政治文化、教育文化、山水文化和宗教文化四种类型.这些历史文化并不仅仅作为一种历史遗迹而存在,它更是作为一种活的文化积淀在桂林的城市性格之中.桂林的历史文化证明它早已完成了其文化上的中原化进程.如今,全球化的时代和桂林的特殊性使之开始出现国际化的文化转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