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押租在中国古已有之,新中国成立后被禁止。2011年被《商品房屋租赁管理办法》默许,但该办法及其它相关法律对押金数额及押金的存放、押金利息的归属等方面没有任何规定。德国民法典和澳大利亚各州法有押金上限及押金须存于指定机构,利息归承租人的规定,日本和我国台湾省民法典虽然没有上限规定,但有其他补充方法。押金保护了出租人利益,却加重承租人负担,因此需要立法规制。我国应规定押金上限及大额押金须存于金融机构,利息归承租人,以平衡出租人与承租人的利益。 相似文献
2.
Employment Screening and the Criminal Records Bureau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3.
随着刑法理论研究的深入和刑法现代化的发展,量刑的内涵也随之发生诸多变化。其中,量刑之“量”并非只是“量化”,而是“裁量”;量刑之“刑”并非只是“刑罚”,而是“刑事责任”;量刑之“过程”并非只是宣告刑的裁量,而是宣告刑等(如处断刑、执行刑、免刑)的裁量。这些变化,既是刑法现代化在量刑问题上的客观反映,也是量刑规范化的现代科学基础。在当前量刑规范化探索中,量刑基准等的正当性问题之所以遭受普遍质疑,在很大程度上就缘于对以上变化的弱视。 相似文献
4.
Zgoba Kristen M. Pizarro Jesenia M. Salerno Laura M. 《American Journal of Criminal Justice》2020,45(1):102-125
American Journal of Criminal Justice - The placement of inmates in restrictive housing (RH) units has become a staple of corrections policy in recent years. Despite its increased use, research on... 相似文献
5.
知识产权犯罪:利益背景与刑事控制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知识产权制度的产生存在深刻的利益背景 ,知识产权犯罪是利益权衡下的结果。控制这种犯罪行为的制度设计应该不涉及道德评价问题 ,它应当能促使市场主体为了自身的最大利益理性地选择尊重知识产权。在制度设计中加大犯罪的法律成本 ,是目前有效控制这类犯罪的关键。具体途径是 :严密保护知识产权的法网 ;增强刑罚的即时性。 相似文献
6.
全球化背景下的国际刑事法院与国际法治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文将就国际刑事法院与国际法治理念形成的历史脉络、国际法治的基本内涵、在国际法治原则约束下的国际刑事法院所面临的问题等几个方面展开相应的分析。 相似文献
7.
实现城市出租屋和流动人口有效管理的新思路——以广州市为主要观测点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城市出租屋与流动人口管理是一项复杂的社会工程,其需要社会各种力量与资源的整合。建立一套与动态环境及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相适应的流动人口管理制度和管理机制是必要的。引入市场机制,实行出租屋和流动人口的社会化、产业化、法制化和科技化管理新思路。 相似文献
8.
修改后的《刑事诉讼法》围绕律师刑事辩护制度做出了重大修改,深度回应了以往律师参与刑事辩护的种种难题。但是,由于执法理念存在偏差、法律制度仍显笼统等原因,律师进行刑事辩护过程中,依然存在会见难、取证难、阅卷难以及律师意见不被重视等问题。应从转变理念开始,建立完善工作机制,切实保障修改后《刑事诉讼法》建立的辩护律师依法执业的系列制度得到不折不扣地落实,同时,应加强研究与协商,切实厘清律师调查取证、核实证据、阅卷过程中的争议问题。 相似文献
9.
在刑事法治系统中,立法与司法是两个非常重要的子系统。研究刑法学方法,①对于这两个子系统的良性运转,进而促进刑事法治系统的良性运转,具有重要意义。一立法完善,对于中国刑事法治而言,是一项重要的制度建设工作。二十世纪八十年代以来的刑事立法,始终贯穿着这一主题。(一)立法完善的含义与意义完善之意,指(使之)完备美好。②立法完善,即通过立法程序使法律、法规进一步完备的过程与结果。刑法的立法完善亦然。废除、修改非正当、不合理的规定,增补与社会现实相适应的内容,是刑法立法完善工作的基本方式。制定立法解释,是刑法立法完善工作… 相似文献
10.
我国鉴定人出庭作证制度探析——以刑事诉讼为背景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鉴定人在我国刑事诉讼中一度充当的是法官辅助人角色,鉴定人不出庭作证成为一种普遍做法,但审判方式改革的推进使得鉴定人的诉讼地位向“专家证人”演变,鉴定人出庭成为必要。在当前的刑事诉讼规范中,应当加强鉴定人出庭作证的义务性,完善鉴定人出庭的相关规则和权利保障措施,为鉴定人出庭作证创造良好的制度环境。 相似文献
11.
近年来,我国煤炭生产事故频发,为了预防矿难事故,我国应利用刑法手段,加大刑法在煤炭安全生产领域里的调控力度,强化对煤炭生产过程中的违法违规行为的惩处力度,使煤炭生产企业和有关人员严格遵守国家法律法规,关心矿工的生命安全,以期更好地预防矿难事故的发生。 相似文献
12.
基于对话语的考察,可以发现中国刑事诉讼法学研究在不同阶段有着不同的特质。在恢复发展之初,刑诉法学研究以"法政话语"为主导,呈现"弱学理性"的整体面貌;在中期阶段,学术话语成为主流,刑诉法学研究处于一个学理性的发展时期;晚近阶段,微观化、技术型的话语占据主导地位,学术研究进入了学理性的深化时期。在这种话语变迁之下,隐藏着刑诉理论研究功利主义以及研究方法有限性的问题。未来,研究者应当消除学术研究中的理想主义,生产出具有实践价值的知识产品,同时,注重对实证研究方法等的运用,进一步实现研究方法的多样性发展。 相似文献
13.
Ellen Vos 《European Law Journal》1997,3(3):210-229
Committees are of increasing importance in the process of EC policy-making, particularly in regulatory fields which touch upon politically sensitive issues. This article discusses the problems which have arisen due to the unforeseen emergence of committees within the institutional framework of the Community. It examines the main institutional conflicts in relation to committees and argues that parliamentary disdain for Comitology notwithstanding, the use of committees in the area of social regulation may be explained through a 'Member State-oriented' understanding of the institutional balance of powers. Committees may thus not only contribute to more effective decision-making, but may also secure a degree of subsidiarity. The increasing reliance on committees, however, might nonetheless be argued to detract from the general legitimacy of Community decision-making, especially since committees remain creatures of pragmatism. This article accordingly argues that the lack of transparency within committees, and the absence of general procedural rules upon the activities and composition of committees, should now be compensated for through the evolution of formal and generalisable procedural rules. 相似文献
14.
宋能君 《西南政法大学学报》2012,14(4):88-94
在我国两审终审制的审级制度下,刑事二审程序是绝大多数刑事案件的最后一道救济程序,具有纠错和权利救济两大基本功能,同时,刑事二审又是检察机关履行法律监督职能的重要内容。2012年3月14日第十一届全国人大五次会议通过的关于修改《刑事诉讼法》的决定,对刑事二审程序的修改内容比较多,检察机关办理刑事二审案件将面临着新的挑战。本文结合检察机关办理刑事二审案件的司法实践,探讨《刑事诉讼法修正案》对刑事二审的修改内容及给检察机关带来的挑战和应对措施。 相似文献
15.
论犯罪集团首要分子的刑事责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犯罪集团首要分子的刑事责任认定及归责根据是刑法理论和司法实践的难点问题,"张任行、张国忠等黑社会性质组织犯罪案"中两名首要分子行为表现方式多样,归责情况复杂,该案是研讨犯罪集团首要分子刑事责任的典型判例。其中,对犯罪集团中"知而不为"型首要分子的刑事责任可以基于首要分子"概括的犯意"进行认定;对"不知不为"型首要分子的刑事责任可以借鉴国际刑法中的"归咎责任"进行认定;根据罪责自负原则,首要分子对超过其控制力或支配力的犯罪行为不承担刑事责任。精确区分犯罪集团首要分子刑事责任的目的是构建开放型的犯罪集团首要分子归责体系。 相似文献
16.
刑事法律的欧洲化与刑事法律领域的欧洲一体化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约翰·A·E·维瓦勒 《比较法研究》2005,(5)
<正>一、导论自欧盟《马斯特里赫特条约》生效以及司法与内务领域的欧洲政策被描绘出轮廓以来,司法与内务发展成为欧盟立法的主要领域之一。现在,我们又处在一个重要的历史性壮举的开端。2003年6月,欧洲议会达成了建立欧洲宪法的草拟性条约。对于未来的欧盟条约使用“宪法”这个术语并不仅仅是个装饰。这一成就使我们明白,欧盟一体化必须根植于一个条约性的文件中——这个条约性的文件不仅仅与欧洲人的公民身份有关, 相似文献
17.
在日本刑法中,责任能力的判断是法律判断。通说是将规范责任论具体化,以反对动机形成可能性、他行为可能性为基础的非难为基本内容来把握责任能力。行为人是否可能具有规范意识(辨认能力),是否可能控制自己的行为(控制能力),是进行责任能力判断的核心内容。因此,在司法实务中,当行为人基于精神障碍而犯罪时,需要对其辨认能力、控制能力... 相似文献
18.
鉴定结论是刑事诉讼中的一种重要的证据形式。鉴定结论的认证规则包括鉴定结论认证的证据能力规则和鉴定结论认证的证明力规则,前者主要有非法证据排除规则、传闻证据规则、中立性规则、事实问题规则、专门性问题规则;后者主要有鉴定结论的证明力优位规则和鉴定结论之间的法律地位同等规则。 相似文献
19.
刑事司法观念的现代化过程就是从工具型刑事司法观向目的型刑事司法观的转型过程。我国当前盛行着的工具型刑事司法观导致了刑事司法的价值观念、权力观念及追诉观念的错位,进而导致刑事司法实践中的各种非法司法行为。目的型刑事司法观就是“以人为本”的刑事司法观,它是人类文明进步的理性要求。构建这一新型司法观必须在2004年宪法修正案的基础上,进一步树立现代法治观念,确立程序法定观念,摒弃权力本位观念,矫正异化的追诉观念。 相似文献
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