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90 毫秒
1.
泛珠三角区域合作和发展战略是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新应用,是实践“两个大局”思想的新探索,是市场经济理论的新发展,是“一国两制”构想的新模式。它把邓小平理论付诸新的实践。  相似文献   

2.
加快中西部地区的发展,是邓小平同志关于我国现代化建设战略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邓小平关于共同富裕的思想、关于“两个大局”的战略构想,不但为西部大开发战略的决策提供了重要的理论依据和科学的指导思想,而且为西部大开发战略的实施指明了根本出路和重要途径。  相似文献   

3.
西部大开发战略与邓小平"两个大局"的思想之间有着紧密的内在联系,既一脉相承,而又与时俱进.西部大开发战略是对邓小平"两个大局"的具体实施与发展.西部大开发战略有利于缩小地区之间的差距,实现共同富裕;有利于进行东西部经济合作;有利于维护西部民族地区的稳定和民族团结,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相似文献   

4.
从“非均衡发展”到“协调发展” ,是邓小平区域经济发展战略即“两个大局”战略的基本思路。这一思路既是对过去区域经济“均衡发展”战略的深刻总结 ,又是为加快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整体进程所作的战略思考 ;它具有丰富的思想内涵 ,又具有重大的实践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5.
我们党在新时期的重大决策,历来都同正确认识和自觉把握国际国内“两个大局”密不可分。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关于制定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的《建议》,是在深入分析“两个大局”和“十一五”时期我国所面临的国内外环境基础上提出的。要深刻领会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精神,必须准确认识我国“十一五”时期所面临的时代条件和国情特点,准确认识国际国内的发展环境,准确认识我国经济发展的阶段性特征。  相似文献   

6.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提出后,其发展历程中有两个标志性事件:江泽民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80周年大会上讲话和在党的十六大上作的重要报告。这两个讲话,是江泽民同志关于“三个代表”思想阐述的重要而珍贵的文献。以这两篇文献的比较为基点,回顾“三个代表”的发展历程,对深化“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学习和理解,具有重要意义。一、马克思主义发展史教育活动有力地促进了“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形成(一)以“四个紧密结合”与“四个多样化”的思考为中心,正视世情、国情、党情的新变化2000年初,江泽民同志在广东第一次提出“三个代表…  相似文献   

7.
以江泽民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审时度势,把握大局,提出了加快西部地区经济发展、实施西部大开发的战略决策。这是面向新世纪全国发展的大战略、大思路,对加快民族地区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一、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对加快民族地区发展具有重大意义第一,加快西部发展体现了邓小平“两个大局”战略思想。我国的基本国情之一就是各地区的发展很不平衡。其中东部地区经济文化较为发达,中西部地区特别是西部少数民族地区相对比较落后。面对这样的国情,邓小平同志冲破传统的思维模式,打破绝对平均主义的均衡发展理论,从全国长远发展的大局着眼,强调要…  相似文献   

8.
侯爱萍  林美卿 《前沿》2003,(8):56-58
新型工业化道路是在新的历史条件下,提出的符合中国国情的新型工业化路子.它的主要特征是以信息化带动的工业化;与实施科教兴国战略相结合的工业化;与可持续发展战略相结合的工业化;充分发挥我国人力资源优势的工业化.工业化是中国经济发展不可逾越的重要阶段,工业化与信息化协调发展是当前中国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必然最佳选择.  相似文献   

9.
我国已进入跨越“中等收入陷阱”的发展阶段,预计到2023年可以跨越中等收入国家的最低门槛。实施梯度跨越“中等收入陷阱”发展战略,是符合中国国情的现实选择。其基本路线图是:由局部跨越,到大部跨越,再到整体跨越。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之后,继续向高收入国家水平迈进,建设一个“富裕社会”。跨越“中等收入陷阱”,迈上高收入国家水平,必须实施综合性的国家战略,采取一系列重大举措。  相似文献   

10.
根据邓小平“两个大局”的战略,为顾全沿海地区开放发展的第一个大局,我国经济区纵向划分为东中西“三大部”,实施梯度推移的非均衡发展战略,实现了前两步翻两番的目标。进入新世纪转向第三步战略目标,如何顾全沿海帮助内地发展的第二个大局,关键在于将经济区由纵向同质性划分改为横向集聚性划分,构建以珠三角、长三角和环渤海三大城市群为龙头和引擎,辐射带动广大中西部经济腹地的泛珠三角、泛长三角和大环渤海“三大块”经济区,并在此基础上实行财政横向转移支付和均衡制度。  相似文献   

11.
曾德盛 《当代广西》2004,(11):39-40
西部大开发的突出问题是民族地区开发问题,西部民族地区的开发关系到西部大开发的全局。在西部大开发中,以邓小平民族理论为指导, 对于加快民族地区的发展有着重要意义。 (一)贯彻邓小平“两个大局”思想,统筹西部民族地区开发按照邓小平“两个大局”的思想,西部开发已成为全国发展的大局。没有西部  相似文献   

12.
按照邓小平“发展是硬道理”的理论观点,中共十六大提出了“发展是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的著名命题。这一命题,体现了全面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主观要求,也适应我国现实国情和现阶段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客观要求,符合全国各族人民的根本利益。从各级领导机关的行为中可以看到,相当多数的领导者是能够按照十六大报告的阐述,把党领导的“发展”理解为经济、政治、文化和社会的全面发展,仅就经济发展而言,它是指:“实施科教兴国和可持续发展战略,实现速度和结构、质量、效益相统一,经济发展和人口、资源、环境相协调。在经济发  相似文献   

13.
“三个代表”核心在“先进”,关键在“代表”。因此,农村党员干部必须增强“五个意识”。第一、增强全局意识。“三个代表”的要求能不能落到实处,从一定意义上讲,取决于党员干部能否树立全局观念,自觉服从于服务于经济这个大局。实际工作中,应做到“三破三立”。一要破除胸无大局,目光短浅,一味追求地方利益、小团体利益、个人利益的观念,树立高瞻远瞩,深谋远虑,全盘在胸,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思想;二要破除中心意识淡化,主次不分的观念,树立突出中心,抓主带次,“两个文明”一齐要,“两个文明”一齐上的思想;三要破除急…  相似文献   

14.
同志们: 刚才,秀莲同志代表全国妇联书记处作了一个很好的报告。下面,我再讲几点意见。 一、要深刻认识党中央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的重大意义,充分发挥妇女在西部大开发中的重要作用 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是党中央根据小平同志关于我国现代化建设的战略思想,统揽全局,面向新世纪作出的重大决策。早在80年代末和90年代初,小平同志就曾多次论述我国现代化建设“两个大局”的战略思想。“一个大局”,就是沿海地区要充分利用有利条件加快对外开放,较快地先发展起来,从而带动内地更好地发展,内地要顾全这个大局;另“一个大局”,…  相似文献   

15.
《现代人事》2000,(4):1-1
朱镕基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对实施西部大开始战略作了论述。他指出,实施西部大开发,加快中西部地区发展战略,是党中央贯彻邓小平关于我国现代化建设“两个大局”战略思想,面向新世纪所作出的重大决策。  相似文献   

16.
治理是一种新的学术范式,意味着对传统管理方式的挑战和创新。公共治理思想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习近平治国理政方略的概括凝结,是指导当前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理论武器。其以符合中国国情、为了人民幸福生活、实现公平正义为价值取向,内容涵括政党治理、民主治理、依法治理、以德治理、系统治理、全球治理等方面。习近平的国家治理现代化思想是继我国"四个现代化"提出的第五个现代化发展战略,折射出中国当代公共管理模式的变革与发展特色。  相似文献   

17.
“两轮”者,改革开放与科技进步也。《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与社会发展第十个五年计划的建议》(以下简称《建议》)把发展确立为第十个五年计划的主题,同时指出,改革开放和科技进步是经济发展的动力。这既明确地展示了我国进入新世纪的基本任务,又科学地论述了完成这一基本任务的途径和方法。一、发展是硬道理“发展是硬道理”,这是1992年春邓小平同志在视察南方谈话中提出的精辟论断,这一论断符合中国的国情,符合中国人民的根本愿望和要求,因此,这个“硬道理”是常学常新,常讲常新。党的十五届五中全会是在对国内、国际经济政治形…  相似文献   

18.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站在国际国内两个大局的战略高度,提出的具有全局性、战略性、前瞻性的行动纲领;是立足我国社会发展新的历史方位,在准确把握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变化的基础上提出的科学指南。要深刻领会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战略意蕴,坚持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武装头脑。  相似文献   

19.
党的十八大以来,党中央以科技创新为核心的全面创新思想领航当代中国跨越发展。全面创新驱动发展以日益严峻的国际竞争和不断增长的国内发展需求等问题为着力点,以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等理念为目标导向,以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深化改革创新驱动发展体制、积极营造有利的创新环境等为实践路径。习近平创新驱动发展思想符合中国国情、顺应时代潮流,对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和"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具有重大的战略意义。  相似文献   

20.
开展对口支援工作是党中央、国务院作出的重要决策,也是我省贯彻“两个大局”思想、统筹区域发展的战略举措。这对于推进西部地区特别是新疆、西藏及有关藏区等跨越式发展和长治久安,对于发挥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维护国家核心利益,具有重大的经济意义和政治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